塗子沛: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影響不均衡,應提升技術普惠性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12-22T02:23:40+00:00

2020年12月18日下午,由中山大學數字治理研究中心和數文明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問數灣區」系列講座第一期順利舉辦。首期講座上,數文明科技CEO塗子沛發表了主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進步與異化」的演講。

2020年12月18日下午,由中山大學數字治理研究中心和數文明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問數灣區」系列講座第一期順利舉辦。首期講座上,數文明科技CEO塗子沛發表了主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進步與異化」的演講。

塗子沛作「人工智慧時代的進步與異化」主題演講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行為範式的五種「異化」表現

在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行為範式發生了改變,塗子沛認為現在已經是由量變到質變形成了「異化」。

現在人類將部分決策的權力讓渡給了機器,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生活,這在塗子沛看來是「異化」的首種體現。他以大數據用戶畫像和標籤決定營銷手段、算法系統指導日常選擇為例,稱人們已經越來越多地生活在數據空間中。此外,由於當下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物理空間脫嵌,朋友圈膨脹超出人際處理能力,塗子沛認為在人際交流領域也形成了「異化」。在空間維度上,其解釋「異化」體現為工作與生活的場景界限日益模糊,同時長時間生活在數字而非物理空間,讓現代人逐漸失去了對空間的感覺和感情。除此之外,物品也在發生「異化」,電子時代物品生命周期更短,消費社會導致人們對物品失去「感情」。談及時間「異化」,塗子沛認為這是由於信息過載和干擾,人們幾乎找不到時間去做真正思考,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不僅是一項技術、一個時代,還是一種正在重塑人性和天下的思維和文化,」塗子沛說。

數據化、信息化已成為將多數人「納入」數字網絡體系

在圓桌討論環節上,塗子沛與主持人中山大學數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鄭躍平副教授就「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進步和挑戰」進一步交流。

塗子沛認為,技術與人們行為之間進行著「互構」,數據化、信息化已成為將多數人「納入」其中的數字網絡體系,需要適應這一趨勢和變化。同時,當前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價值和積極影響在不同行業與人群之間並不均衡,其建議未來要將這些技術更好地融入教育、醫療、養老等多個領域,提升技術的普惠性。

如何面對技術帶來的風險和挑戰?討論達成共識的是要通過體系化的法律法規、制度規範、行業標準和準則等來應對,同時要提升全社會對技術的全面與準確認知,並形成相應的共識與文化,從而真正推動「科技向善」,讓技術服務於社會進步與發展。

另外,塗子沛還與參與此次活動的師生就人工智慧時代的異化、數據鴻溝及個人信息數據確權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塗子沛參與圓桌討論,與在場師生互動

南都記者 李潤澤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