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北不如南是鐵律?比黑龍江更靠北的丹麥,為何會是已開發國家?

歷史研習社 發佈 2021-08-10T05:23:14.020510+00:00

文/紅楓 秘籍是「農業工業化」 ?我們知道,現代世界上的大多數後起國家,從德國日本,再到韓國中國,發展路徑其實大同小異,都是走的面向世界的「製造業強國」之路。

文/紅楓

秘籍是「農業工業化」 ?

我們知道,現代世界上的大多數後起國家,從德國日本,再到韓國中國,發展路徑其實大同小異,都是走的面向世界的「製造業強國」之路。

這些後起國家通常都是首先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在讓外商開廠賺走利潤的同時,自己的工人階級和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成長,然後逐步實現關鍵工業產品的國產化,不斷提高本國製造品的技術水準,等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再反哺農業。

這條「發展路徑」可以說是後起國家追趕先進的「王道」。最新的一個例子是印度,總理莫迪在2014年提出「戰略重點從服務業轉向製造業」。提出要讓印度成為新的「全球製造業中心」。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印度是否取得了成功,但至少說明這種發展路徑是大家公認的。

丹麥這個小國卻不一樣,她成為已開發國家走的卻是少有的「農業工業化」之路。

雖然只有不到600萬人口,但丹麥在世界經濟版圖上是「小國不小」。2019年在世界銀行的排名中,丹麥的GDP總量在202個國家中排名38,超過人口上億的埃及和孟加拉。

丹麥人都說自己是個農業國,如果你從統計數字上來看是看不出來的,丹麥農業產值只占到國民經濟的2%,從業人口只有8萬人,但這很大程度上是統計方法營造的假象:

農產品的銷售,以及農產品的加工在丹麥被劃分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內,而且第一產業的產值被人為壓低。

許多以農業為基礎原材料的內容,其原材料在統計時採取是內部轉移價,而這個價格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出口避稅)往往特別低。再加上一些和農業緊密相連的內容比如化肥、獸藥、農業服務與諮詢也都沒有算在內,就讓農業看起來更加無足輕重了。丹麥的農業相關產業GDP如果按國際標準可能占比在14%以上。(中國農業比重目前為7%,可見農業對丹麥的重要性)

丹麥是世界第一的豬肉出口國,每年3000萬頭生豬的出口量,約占世界年出口豬肉量的25%。丹麥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種子生產國和出口國。還是世界海運大國,每年丹麥商船運輸的貨物占到世界的10%。同時它還是歐洲製藥和生物科技的中心......

所以一點都不奇怪,人口僅500多萬的丹麥,是一個靠現代化農業為本的經濟強國。


必須發展農業?

那丹麥是怎麼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我們首先從地理講起。

丹麥的大多數國土位於北緯54-57度之間,這比中國領土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還要靠北,冬季的哥本哈根每天只有可憐的6個小時的日照時間,這麼長的漫漫長夜裡人們肯定單調無聊,所以誕生在丹麥的樂高玩具,才會做得那麼色彩明亮吧?

丹麥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最低平均溫度一般在0度上下,夏季則在15度左右,所以在氣候上還是有優勢的。

從生活成本上考慮,如果是房屋保暖做得好,冬季0度左右的氣溫不需要暖氣也能正常生活。不過日照時間短這卻是個大問題,這意味著有幾個月時間戶外工作時間必須縮短。所以在20世紀以前,就生活水準而言,丹麥在歐洲一直不算富裕地區。

19世紀什麼最貴?從當時各國爆發戰爭的原因來看,無非是資源和市場。

發展重工業攀科技樹必須有煤炭和鋼鐵,發展紡織等行業則需要大量勞動力。可偏偏這兩樣丹麥都沒有。

19世紀的丹麥人口不到200萬,只有英法等強國的幾十分之一,又缺乏自然資源。這些基本國情決定了丹麥在19世紀肯定做不了頭等強國。

不過,丹麥耕地面積相對比較多,地理上又位於西北歐地理樞紐,所以丹麥人努力發展農業,再憑藉著商船把自己出產的糧食送往人口眾多的英國法國銷售,所以一度被稱為「歐洲糧倉」。

「歐洲糧倉」這個稱號,在工業革命時代意味著在國際產業鏈中丹麥處於較低的位置,只能為更發達的國家提供初級產品,長久來說,能提供更多製成品的工業國逐漸會控制原料生產國的命運。

和丹麥情況相近的波蘭就是這種情況,波蘭出口的小麥和黑麥曾經占到整個北歐市場的六七成,但自己的農民反倒吃不起小麥,當時英國一個城市的小麥消費量就比波蘭全國吃得多,波蘭可以說完全為了別人才收割糧食。

農業產業升級

在17世紀時,丹麥和波蘭都是歐洲的農業出產大國,辛辛苦苦種出糧食,再運到英國法國銷售,自己賺點辛苦錢。但是到19世紀後半葉,日子過不下去了。

蒸汽輪船在19世紀80年代在大西洋上普及,降低了運輸成本,北美運到歐洲的糧食越來越便宜,1892年從芝加哥運到利物浦的小麥價格比15年前下降了近60%。在這種衝擊下,歐洲的農業國一片哀嚎。

這時候,歐洲的農業國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咬著牙堅持下去,壓低成本和北美進口糧食對干,有條件的話搞貿易保護,禁止進口海外糧食來保護國內農業利益。

另一種則是放棄與廉價的進口糧食競爭,尋找「藍海」,找其他出路。

丹麥人就是後一種選擇,在幾十年的時間裡,2/3的農民離開了土地,移民海外或者進入城市。剩下的農民們通過合作制團結成一個個的「農業企業」,這些農業企業可以直接面對海外市場出口。他們很快發現,雖然波蘭生產糧食成本過高,但如果轉而搞畜牧業是有出路的。原因有二:

  1. 波蘭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陰雨多陽光少,比種植莊稼更適合發展畜牧業。
  2. 由於海外糧食的衝擊,飼料價格下降了,更有利發展畜牧業。

于是之後的幾十年里,丹麥從原來的種植農業轉向畜牧業,並不斷改進技術,到21世紀的今天,丹麥有世界最強的養豬業,牧草種植產業等,這構成了丹麥富強的基礎。

而反觀另一個農業國波蘭卻走了另一條路,由於波蘭地主階層在19世紀末實際控制著國家,直接占有超過40%以上的耕地,所以他們能決定農場裡到底生產什麼。

沒錯,地主們肯定也看到了畜牧業發展的良機,但產業升級需要投資,而投資是有風險的。波蘭的地主們決定選擇保守:即利用他們手中的政治權力,去實行半農奴制。

什麼是半農奴制呢?打個比方吧。

在農奴制度下,你是地主手下的員工,由於跳槽是非法的,所以你完全沒有談判的資本,不但你的工作由地主支配,你的婚姻你的人身自由也被地主控制著。

而半農奴制是告訴你,你可以獲得自由了,可以開辦自己的農場,還能從原來的老闆那裡獲得一塊土地,條件是你必須出一大筆錢來贖買土地。

什麼?你沒錢?那好辦,你可以繼續為地主打工啊,打個50年工,錢湊齊了土地就歸你了。對了,還得加上利息。

這不是開玩笑,當時東歐到俄國都是這樣的,俄國地主分給解放農奴的土地價值6億盧布,但幾十年後農奴們的贖買金最終超過了20億。

波蘭和東歐其他國家的地主們,就是用這種方法,半強迫地讓農民為自己繼續幹活,壓榨了農民的血汗,去繼續生產廉價糧食。

由於掌握著政治權力,在地方議會中占據席位,所以波蘭的地主們可以把外來經濟衝擊轉移到國內的弱勢群體身上,雖然波蘭國家整體受害,但地主們的利潤卻可以保證。這不比冒風險搞產業升級或者工業化保險多了?

轉過來說丹麥,17世紀的時候,如果說丹麥和波蘭有什麼不同的話,大概就是他的社會結構:丹麥的地主階層遠遠沒有波蘭那麼強大。

丹麥15-17世紀經歷了一系列對外戰爭,在戰爭中,丹麥節節敗退,從一個曾經稱霸北歐的軍事強國,一步步退守,最終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農業國。

為了應對軍事上的挑戰,1660年丹麥宣布成為絕對君主制國家,國王掌握了絕對權力,選擇聯合商人和農民來對抗國內的貴族地主,國王需要農業資源和農業 出口支持維持戰爭,但不願受制於作為大地主或大莊園主的貴族, 因此扶持出一個」獨立農民」階級,這個階級有很積極的開發土地的熱情。另一方面政治權力又很分散,所以是理想的「農民企業家」。

所以在丹麥的社會結構中,沒有一個像波蘭那樣頑固的壓榨農民,拒絕變革的貴族地主階層。

時至今日,丹麥的富強之源,仍然是這些充滿合作精神的「獨立農民」,這些獨立農民們在政治上分散,但在經濟上卻通過自願合作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個面向國際市場的「農業企業」。

19世紀後丹麥在歐洲屬於弱國。丹麥的獨立農民無法指望軍隊為他們爭奪市場,於是只有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用更優質更出色的農產品,去全世界尋求貿易機會。2019年丹麥的人均GDP接近6萬美元,幾乎是波蘭的4 倍,這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發展出自己的獨特優勢,而非模仿他人。


參考文獻:

14-19世紀波羅的海穀物貿易研究

丹麥農業的歷史變遷_實踐及啟示

丹麥經濟今昔評

丹麥、瑞典農村合作經濟的考察

丹麥後發展道路解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