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點|歷史題材繪畫呼喚更多樣化表達

文匯網 發佈 2021-08-10T03:40:05.601165+00:00

視覺中國「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作項目」今年6月啟動,目前已經過初評、複評,進入打磨深化階段。

視覺中國

「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作項目」今年6月啟動,目前已經過初評、複評,進入打磨深化階段。12月24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開了一堂「乾貨」滿滿的專題輔導課,從通過複評的100件作品中選出帶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展開中肯甚至是犀利的點評。

比如,血戰月浦鎮,除了以密集排列的傷兵來表示戰爭的慘烈,能否有別的方式?宋慶齡安排斯諾去陝北,僅僅是坐在沙發上遞張字條給斯諾嗎?在中華藝術宮的「課堂」上,馮遠對創作工程的大部分作品表示了肯定,同時希望「後浪」創作者們將多樣化的內容和想法創造性地轉化為可視圖像,並不斷打磨、完善作品。

從歷史瞬間到繪畫作品,這樣的藝術轉化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周思聰表現東北抗戰苦難血淚史的《王道樂土》,用構成主義的手法組合了各種受難受苦的民眾;何多苓的《春風已經甦醒》,以抒情意味開啟了鄉土寫實主義繪畫的另一個途徑;義大利畫家烏切洛的《聖羅馬諾之戰》並未以完全的寫實表現血腥、真實的場面,而是略帶一種裝飾性;荷蘭畫家博斯宗教主題三聯畫《人間樂園》帶有魔幻表現主義色彩……古今中外總計百來個歷史題材繪畫的經典案例,展示出歷史題材繪畫存在著多樣化的可能。

事實上,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有主題內容,哪怕是那些取名無題或抽象的作品1號、2號。馮遠指出,某一件作品中形成的畫面結構,表達畫家在此時此地的情緒、意願、藝術上的趨向等,都是內容,都有想法。只不過,這樣的內容與想法,有大有小、有內有外、有虛有實。「別看歷史題材繪畫限制了主題,其實圍繞某個主題具有一定的空間,通過藝術家的想像、聯想,同樣能將多樣化的內容和想法創造性地轉化為可視的圖像。」

這樣一種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藝術轉化,馮遠以經典美術作品——陳逸飛、魏景山合作於1977年的《占領總統府》的誕生記給出鮮活的闡述。當年,兩位藝術家接到的命題是「解放到底」。不少歷史瞬間例如百萬雄師過大江,都可以用以表現這個命題,最終他們選擇了解放南京的決定性一瞬——占領總統府。而畫面上如今已深入人心的一幕竟是在基於歷史的合理想像上精心「設計」出來的。這個題材彼時能夠找到的歷史照片、影像,在藝術家看來感染力都不夠豐沛。為此,陳逸飛、魏景山多次去南京,實地爬遍總統府的樓,做出縮小版建築模型,並用橡皮泥捏了各種人物加以排列組合。最終,紅旗高高插上總統府、迎風飄揚的那一幕為他們所採用,予人一股向上噴涌著的力量。「在眾多歷史瞬間中理出頭緒,找到一個能恰當表現某個大主題的切口,考驗藝術家的眼光、視野和見地。」

多樣化的藝術表達,最終是為了充分放大歷史題材本身的內涵而流傳深遠

「今天的藝術家從事歷史題材創作,缺的不是技術,而更多的是尋找、選取什麼樣的素材,以及調動合理的藝術想像有效運用、組合素材的能力。」在馮遠看來,這與創作者對題材的認識、對生活的體悟、對素材的把握息息相關。只有當這一連串問題解決了之後,才談得上著手創作,繪畫的形式、造型、色彩、構成、細節刻畫等方面才可謂有意義。

點評部分「日出東方」項目作品時,提升空間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一觀點的體現。例如,有幅作品畫的是百年前一眾從上海出發的赴法學子,看上去像是出發前在碼頭邊的集體照,又有些似擺拍的舞台藝術。合影固然能成為一種方式,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選取學子們拎著行李登船的瞬間,與送行的親友告別的瞬間,或者將表現真實場景的幾個瞬間以藝術化的方式組合在一幅畫面中?

創作歷史題材繪畫,需要懷揣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因為,這樣一類作品最終將作為一種視覺造型的樣式流傳給後世,為某個特定時代代言。「這樣的作品首先需要避免讓人對其所要表達的題材產生內容上的歧義;進而,藝術家們應該通過藝術表現充分放大題材本身的內涵,甚至讓人在觀賞時產生更多的聯想。」在馮遠看來,能夠打動人心、流傳深遠的歷史題材繪畫,可以採用多樣化的表達,但又兼具歷史的厚度、情感的溫度、思想的深度、藝術把控的精度、想像力的豐富度、視野的寬度。他希望,此次參與「日出東方」的青年創作者們能夠時刻對標這樣的標準,不斷問問自己,畫面能不能再講究一點、再精妙一點。

作者:范昕編輯:范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