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學跨越溝通的障礙

光明網 發佈 2021-08-10T03:22:51.290123+00:00

作者:袁恆雷在全球化愈發明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已不僅僅是語言方面,更體現在文化心理方面。大到國家、民族間的交往,小到個人間的往來,由於地域、文化、語言、風俗、宗教、飲食習慣等諸方面存在差異,文化心理鴻溝難免存在。

作者:袁恆雷

在全球化愈發明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已不僅僅是語言方面,更體現在文化心理方面。大到國家、民族間的交往,小到個人間的往來,由於地域、文化、語言、風俗、宗教、飲食習慣等諸方面存在差異,文化心理鴻溝難免存在。作者在東西方著名高校教授心理學,本書為其多年教學研究心得。

《吾心可鑑:跨文化溝通》 彭凱平 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選題精準:契合時代癥結

隨著改革開放40餘年豐碩成果的收穫,國人愈發樹立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走出國門者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一些文化現象日益引起關註:身為中國人,為何要讓外國人理解我的觀點?為何要花費這麼多時間與精力學習英語,而且還列為中高考科目?是什麼在影響跨文化溝通,該如何突破溝通障礙?一系列的「靈魂之問」在《吾心可鑑:跨文化溝通》中都有細緻解答。

這眾多選題,契合了人與人溝通的時代癥結——無論是國人之間還是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交流。以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外交流來說,彭凱平如此回答:「學習跨文化溝通是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是中國迅速崛起為世界強國所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同時它也能幫助我們發現自我,超越自我。」這就是中國的中小學生要一直學英語,考碩博讀碩博也一直要學要用英語的深層緣由。

東西方真正的文化交流可追溯到100餘年前的「西學東漸」,而改革開放以來的40餘年,東西方的交流領域仍在不斷擴大。即便東西方已有一定的相互了解,但我們依然會感到其它文化對我們存有誤解甚至敵意。

彭凱平指出,這源於文化之間的價值衝突引發的根深蒂固的心理反應。不同文化的人對待同一議題或事件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反應,這是跨文化溝通必須跨越的心理鴻溝。對於東西方人們而言,需要通過學習跨文化溝通心理學去了解彼此,消除隔閡。

對此,作者非常樂觀:「學習跨文化溝通心理學,能夠提升我們的軟實力,讓其他文化的人理解、同情、認同和接受我們的理念、觀點和信息,讓我們成為積極的文化使者。」

案例經典:分析活潑靈動

彭凱平多年精研心理學,在國內,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國外,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諸多高校教授。廣博的教學經歷,使其具有寬廣的視野,研究的著力點大多為東西方文化交匯處。書中案例多為其在東西方高校課堂中「碰撞」後的集萃提取及多年心理學調查與實驗的分析,因而材料雖廣博但很典型,行文詼諧活潑。

書中部分案例在心理學領域非常經典。彭凱平將這些案例置於跨文化溝通的視域內進行全新的分析講解,從而使之生髮出全新的認知感。以科爾伯格道德兩難困境為例:漢斯需一種名貴的抗癌藥物治療太太的疾病,但該藥尚無市售,需花費重金從發明者化學家處買得。無力購買的漢斯請求化學家先把藥物給他,自己以所有的財產先支付部分藥費,待太太病好後再償還餘款。化學家拒絕了他的請求。於是,道德兩難困境出現——漢斯要不要偷藥物救太太?

按早年科爾伯格的理論,道德發展分三種水平:前習俗水平的道德觀念,習俗水平的道德判斷,高級水平的道德觀念。處於不同水平的人們,得出的答案自然不同。彭凱平的分析具有更加寬廣的視角,跳出了漢斯偷藥救太太的窠臼——因為我們非常清楚,人的性命至高無上,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其制定的初衷都是懲惡揚善。所以,彭凱平呈現了對科爾伯格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探索,那就是脫離道德水平後,對其研究著眼點的探析。彭凱平分析道:「他的道德困境主要涉及的還是人的思維,而不是人的行為。他也沒有涉及其他的道德考量,關注的行為主要是與公平、公正、社會傷害等這些與法律有關的道德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男性關注的是公平的問題,而女性關注的是關懷他人的問題。」

顯然,這種進一步的分析便是對原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不僅適度更正與完善了科爾伯格的相關理論,而且更加明晰了在道德困境中如何實現「愛的原則」。彭凱平的分析擯棄了拗口的學究氣,儘可能地選取通俗易懂的語句,再加上眾多鮮活案例的呈現,使得本書的閱讀過程顯得輕鬆愉悅。

對比手法:打通交流障礙

書中研究的文化交流,主要體現於東西方之間,特別是以作者從教的中美兩國民眾的交流為主,兼顧非洲、歐洲、拉美、韓日等地區民眾的相關情況。如同我們中學時期寫作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了解為什麼要進行跨文化溝通、跨文化溝通在東西方之間的主要障礙為何之後,面對的自然就是如何打通東西方文化交流障礙。作者長期在中美兩國高校任教,因而常採用對比手法,這在研究相關文化心理學的問題時可謂屢試不爽,兩相對照使幾乎所有問題都得到了鏡像式的清晰呈現,進而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具體的方法或指明方向。

東西方跨文化溝通的最大障礙是什麼?看似很「簡單」,這種障礙大到國家之間,小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成立的,那就是「雙方之間的共同點非常少」。那麼,解決的辦法也是顯而易見的——「溝通的雙方應該積極地去追求共同之處」。心理學認為,人與人之間一旦產生某種認同,相互之間就會在心理上產生「自己人」的效應,這種「自己人」效應可以消除溝通中的隔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彭凱平運用了幾種方法:分析和克服溝通的語言障礙、溝通風格的障礙、高難度說服、對話的藝術、非言語溝通等。這些方法基本都是現實案例的理論集萃,頗具可操作性。彭凱平充分運用對比手法加以敘述,比如一則幽默段子,中國學生聽了會引起鬨堂大笑,但美國學生不懂其中的「梗」就會面面相覷。

書中例舉並分析了一批經典的東西方成功跨文化溝通的案例,比如電影《功夫熊貓》《尋夢環遊記》、北京奧運會上的中國文化展示、貝聿銘設計的羅浮宮玻璃門金字塔、譚盾《女書交響樂》等。這些跨文化溝通案例的成功,在於「幫助我們建立起對人性、人情、人心、人慾的普遍認識,發掘不同文化人群之間心理和溝通的共通性及差異性。由此在科學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宣傳和交流文化,這樣的跨文化溝通才能反映不同文化的人的心理需求,也才是較為有效的。」北京奧運會上的中國文化展示,完全是跨文化的高科技表達方式和超越文化障礙的整體和諧之美,讓西方觀眾在美中感受到心靈震撼,從而自然接受一場中國文化的薰陶。

方法實用:有效推廣中國文化

本書立意 「跨文化的溝通」,目的在於構築國人文化自信,將中國文化有效地向世界傳播。彭凱平如此闡述:「如何有效地對外宣傳中國的文化,才是每一個負責任的中國人在跨文化溝通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彭凱平以「硬實力」與「軟實力」來具體加以說明。硬實力指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等,軟實力就是指跨文化溝通能力。國與國之間的影響,不是靠一方的力量單獨來完成,而是在彼此的互動中產生。這是動態的發展過程,而非固定不變。彭凱平認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甚至一個人,最重要而且最穩定的影響力是感化、感動、感召別人的能力,而絕不是震懾、嚇唬、強迫別人的實力。」

彭凱平的觀點不僅契合當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與中華傳統文化構成也遙相呼應——孔子在《論語》中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彭凱平在精研東西方文化的有機碰撞後,結合親身經歷,提出一系列對於有效推廣中國文化富於可操作性的意見或建議:一是提高我們的信譽;二是選擇合適的信息;三是設計合適的溝通方式。以提高我們的信譽為例,從心理學來講,彭凱平認為四個方面尤為重要:尊重對手、講道理、個人化、聚焦阿喀琉斯之踵——道德軟肋。這種層層深入的論述,如同抽絲剝繭般講清了一系列宣傳文化的方法。

外國民眾對中國的好奇和接觸越來越多,這就使得如何讓外國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立場和觀點,成為中國崛起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彭凱平是了解東西方民眾的心理學專家,他提出的幾項建議,是基於多年來一線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積累所得,是被反覆證明實用的方法。本書中,他運用一系列案例證明了以上幾個方法的正確性。相信通過這些方法的進一步推廣,中國的理性、開放、寬容和和諧的形象與聲譽會在全球樹立起來。

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時代,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只能是愈加廣泛與頻繁,增進了解、共享信息已是大勢所趨。因而,東西方之間無論是進行哪方面交流,首先還是應該先進行跨文化的心理溝通,這是其它領域開展交流的基礎。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彭凱平在全書結語中不忘適時提醒,走出國門之前,最好先掌握跨文化溝通的知識,不然,在全球化時代,國際認知盲和文盲一樣,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袁恆雷)

來源: 文匯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