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訪談|專訪山東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發力港產城融合 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半島網 發佈 2021-08-10T03:14:03.904701+00:00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球港航業遭遇重創,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報告稱,2020年海上貿易預計大幅下降4.1%。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港口集團吞吐量、貨櫃量、效益卻「逆勢三增長」,領跑全國沿海港口,發展勢頭強勁。對組建成立剛滿一年的山東港口來說,著實不易。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球港航業遭遇重創,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報告稱,2020年海上貿易預計大幅下降4.1%。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港口集團吞吐量、貨櫃量、效益卻「逆勢三增長」,領跑全國沿海港口,發展勢頭強勁。對組建成立剛滿一年的山東港口來說,著實不易。過去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為班長的山東省港口集團領導班子帶領下,謀求轉型的山港,大刀闊斧實施一體化改革,發力港產城深度融合,對標倫敦港等全球先進港口,劍指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近日,大眾報業集團記者對霍高原進行了專訪,他向記者詳細講述了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陸海雙向布局、港產城深度融合、不盲目「一刀切」全面停止進口冷鏈食品業務等一系列舉措的出台及其背後深意,他還談及自己如何從地方官員轉型為國企經營者。

對於許多新組建、新整合企業來說,如何縮短「陣痛期」,霍高原的很多方法具有借鑑意義。比如,他提出「整合、融合、耦合」發展理念。在他看來,「融合」最為艱難,融合關鍵在「心合」。為此,他提出「一家人」理念,並發動員工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得到員工強烈回應,並根據員工建言凝練成山東港口的「十六字」核心價值觀。這種讓廣大員工參與企業願景規劃的舉措,讓山港人真切感受到了主人翁精神,也將企業願景和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另外,「心合」,他認為首要是「人合」,強調員工特別是幹部必須保持合理流動,這既能增強向心力,也能破除部門利益、臃腫懶散等,還能發揮幹部各自優勢,形成很好的戰鬥力。

疫情之下,進口冷鏈食品危機四伏,背負重重壓力的霍高原,並未一禁了之。他認為,進口冷鏈食品對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平抑物價至關重要,也符合中國向全球開放的大勢。企業應擯棄「一刀切」惰性思維,主動作為,敢於擔當,通過構建全方位、精細密的疫情防控網絡,消除疫情隱患。

此外,曾長期在地方、黨政機關工作的霍高原,在談到官員如何轉型為國企經營者時,提及最多的是「學習」二字,他強調要向書本、前輩、專家學習,同時他也強調管戰略、管用人、保落實的重要性。

談一體化改革:

「是多年來想改、一直改不了的大難題」

記者:去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對省內港口進行整合。我們看到山東港口整合一年以來取得了突出的發展成績,那您作為親歷者,站在現在,再來回望當初的話,覺得山東港口整合解決了哪些問題?

霍高原:在全國沿海港口中,山東港口的構成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港口多。山東3345公里海岸線,7個市都有港口,且有些市有很多港口。第二,港口性質比較複雜。7個市港口,從所屬關係講,有央企、部屬企業、省屬企業、市屬企業、外企、村辦企業。第三,各個港口基礎不一樣。有的基礎很好,有的基礎很差。

這些港口的特定性質,決定了山東港口多年來問題,比如低效競爭、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資源開發、規劃比較混亂,各方利益也不一致,因此它的一體化改革相對困難一些。可以說,一體化改革是多年來山東省想改、一直改不了的大難題。

記者: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我注意到,山東港口提出港口規劃「一盤棋」、管理服務「一張網」、資源開發「一張圖」、改革發展「一條心」的一體化發展思路,現在效果怎樣?

霍高原:原來這幾個港口彼此之間是競爭的,比方說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相互之間競爭很激烈。一體化改革後,各個港口互相「餵給」,比如外貿這塊,其它港都給青島港「餵給」。再者,青島港一些外貿訂單原來靠鐵路公路運輸,加重了企業成本負擔,現在可以從先運到日照港,再從日照港轉水運到青島港,給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

同時,山東港口提出 「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協同發展」,能協同的協同,能錯位的錯位,能突出特色的突出特色,各打各的優勢牌。一體化改革後,山東港口各個港口業績都是上升的,沒有「此消彼長」的現象,這是最讓我們感覺欣慰的一點。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港航業都是一個嚴重衝擊,咱們山東港口上半年卻實現了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利潤的「逆勢三增長」。那您覺得主要的支撐點是來自哪些方面?

霍高原:今年1~4月,全國沿海主要港口中唯一實現「雙增長」的就是山東港口。到了5月以後,全國沿海港口形勢都在好轉。但1~10月山東港口吞吐量完成了11.9億噸,增長7.7%,貨櫃完成2577萬標準箱,增長了5.3%。這兩項指標在沿海港口當中,山東港口都處於領先地位。出現這種情況,有幾個原因:第一,一體化改革,握指成拳的協同效應發揮出來了,過去彼此之間低效競爭沒有了,山東港口一致對客戶服務,談判能力、議價能力顯著增強。第二,海向陸向雙向發力,海向增航線、擴艙容、拓中轉,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山東港口1~10月航線增加32條,其中16條外貿航線,航班加密了93個航班。第三,我們積極與船公司、合作夥伴保持密切聯繫,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確保在疫情期間山東港口生產經營不受影響。第四,最主要的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韌性強,還有共建「一帶一路」,給山東港口帶來好的發展機遇。

談新組建、新整合企業如何高效運轉:

「融合實際上最難的還是心合」

記者: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高效協同很重要。但要高效協同,靠「強迫」、「命令」我覺得很難做到。如何做到高效協同對於任何一家新組建、新整合的企業都是一大挑戰。我注意到,您提出「整合、融合、耦合」「三合」發展理念,但是第一步整合可能比較容易,但是真正融合,讓協同機制高效運轉,我覺得很難。

霍高原:我感覺這「三合」中最難的、最關鍵的是融合。整合是一個物理過程,把幾個港合在一起就完成了。但融合是一個化學反應,融合到一起後,它才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化學反應,最終產生耦合。最難的一步是融合,融合實際上最難的還是心合。如何把大家心合在一起,山港在兩個方向進行了努力。第一,創造「一家人」理念;第二,為了做到心合,首先要人合。我們在幹部使用和交流上加大力度,打破原來港與港的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形成人合和心合。

為什麼一體化改革後,山東港口的發展形勢這麼好?最近上海海事大學在給山東港口做第三方評估認為,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山港創造了「一家人」理念。在「一家人」理念基礎上,我們開展了「我是山港人,我為集團發展獻計策」活動,活動得到了集團上下積極響應,收到4萬份建言。根據這些建言,我們凝練了山港核心價值觀。基於」一家人「理念,山東港口還策劃對標學習、賽事活動、相親活動。我給同事員工講,只要結成夫妻,在山東港口的工作範圍內,想上哪去上哪去,想上青島上青島,想上煙臺上煙臺,想上日照上日照。打造」一家人「理念是在文化上進行融合。

另外,我們還在幹部隊伍上進行融合。今年,調整了600名處級以上幹部,領導班子實現30%交流。我原來是青島港的,你原來是煙臺港的,沒有這個概念了,且600名幹部調整後,沒有一封舉報信,沒有一個舉報電話。

我想通過這種人合方式,通過「一家人」理念,逐漸把大家真正融合成一家人。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會進一步產生耦合效應。我認為,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整合基礎上,開始向融合邁出堅實的一步。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融合過程還是很長的。

記者:我們注意到,山東港口還增加員工薪資。

霍高原:為什麼6萬員工勁頭這麼足?很關鍵的原因是,我們堅持了「以人為本」。集團一體化改革後,我們的效益也好了,大家能得到最現實的這種利益。同時,我們還創新員工上升的三個通道,一是管理通道;二是技術通道,普通員工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享受高管待遇,或者成為高管;三是,6萬員工有2萬員工是社會勞務派遣,這些員工只要努力,在各種技能大賽中獲獎,也有機會轉為正式員工。

談與先進港口差距:

「差的就是我們過去沒有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這個最重要」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山東港口與煙臺、日照等城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前,山東港口還提出「三個更加」(與各級黨委政府的關係更加密切,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的程度更加深入,助力腹地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加突出)、「三個滿意」(地方黨委政府滿意、合作夥伴和客戶滿意、集團員工滿意)。這背後有什麼用意?

霍高原:在集團成立之初,我們就明確提出了「三個更加」「三個滿意」。為什麼要這樣提?第一,從情感上提出來的,為什麼從情感上提出來?原來這些港都是各個市重要基礎設施,是地方發展重要支撐。有一些市是因港設市,你看日照是先有了日照港,才有了日照市。那麼日照港在日照人民的心中,它的位置極為重要。煙臺港1861年建港,青島港建港120多年,這些港口都是這些地方心中的夢想所在,也是這些地方最重要的發展寄託。港口一體化改革後,改變原有管理方式,成立山東省港口集團,管理權發生了變更。而各個市傳統上依然對港口有著深厚的感情,對此我們非常理解。

第二,站在事業發展角度,港口離不開地方支持。有的省屬企業,總部在濟南,可以去各地開展業務,但是港口不行,港口搬不走,它是和地方緊密聯繫的,離不開地方支持。再者,地方發展離不開港口。如果港口作用不能很好發揮,地方發展會影響。既然地方與港口唇齒相依,事業發展需要我們更加緊密協同。站在港口本身來看,目前傳統港口思維方式,就是圍繞港口運營港口,就是增強港口的裝卸吞吐功能。實際上,山東各個地市還沒有把港口真正優勢、潛能發揮出來,那麼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發力的方向。所以說,我們提出了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概念。

記者:為什麼要提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概念?

霍高原:就基礎設施這一塊來說,港口是山東最大的資源,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3345公里海岸線,遍布著眾多良港,但實際上港口作用還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看一下,暫且不與世界先進港口相比,就是山東港口與國內港口比,我們在港產城深度融合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山東港口成立以後,我查了大量資料,發現山東既沒有省級層次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各個市也沒有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青島沒有,煙臺沒有,日照沒有,威海沒有。相反你看其他省市,包括天津、深圳、江蘇、上海,它們都有港產城融合規劃,人家走在前列了,所以說這是我們的差距,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潛力。

我們很欣慰看到港產城深度融合寫入山東「十四五」規劃。山東港口將按照規劃和各個市一塊聯起手來,圍繞港產城深度融合,把港口作用放大。我們將緊扣港口主業高效發展,依託港口優勢放大發展,跳出港口窠臼創新發展。

記者:山東港口也提出對標倫敦港,對標倫敦港,也是與港產城深度融合有關?

霍高原:對,單就裝卸吞吐來說,倫敦港現在一年的吞吐量才8000萬噸,山東港口今年年底能實現14.2億噸,我們是絕對的世界第一大港,倫敦港無法相比。但是倫敦是世界貿易、航運、金融中心。我們分析了一下倫敦港收入、利潤構成就會發現,裝卸吞吐才貢獻5%。那95%是來自於什麼?來自於金融、貿易、航運、服務,產城融合。

對標倫敦港、新加坡港、上海港這些世界上先進港口,我們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理念呢?我們要秉持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我們在反覆調研、討論、思考,包括研究港口發展規律,最終鎖定了五個方向,去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這五個方向是智慧綠色港、物流樞紐港、產城融合港、金融貿易港、郵輪文旅港,我們按照這五個方向去做到國際領先。這5個方向實現了國際領先以後,我們就會成為世界一流港口。

記者:港口發展與區域經濟、經濟腹地密不可分,相比上海港背靠長三角,山東港口似乎並沒有這麼大的優勢?

霍高原:山東港口腹地輻射整個山東,山東在全國經濟總量始終在前三位。山東港口還輻射河南、山西、河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而且對南邊的安徽、江蘇也有輻射。此外,集團成立以後,我們建設了18個陸港,等於說把出海口搬到了內陸企業家門口。差在什麼地方?差的就是我們沒有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這是最重要的。

舉兩個例子,一是對港口貢獻率上。山東港口90%收入、利潤來自於傳統業務,上海港收入50%來自傳統業務,廣州港、廈門港也比我們好。它們已經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二是,我們缺乏港產城融合發展概念,沒有很好地統籌港口資源布局產業。

談為何不對進口冷鏈食品一禁了之:

「不干是最簡單的事情,但是你不能不干」

記者:現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形勢下,進口冷鏈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那在這樣的一種形勢下,我們了解到,其實進口冷鏈食品在山東港口吞吐,所占比例並不是很大。那這樣看起來似乎接下這些進口冷鏈訂單,它的收益和成本以及所要承擔的風險,好像不成比例。

霍高原:冷鏈吞吐量對山東港口一年下來並不多,與整個山東港口吞吐量相比,九牛一毛,很少很少。但是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你剛才講到了,我完全可以把它停掉,對吧?一了百了。對吧?你不接不就沒有風險了。咱不能因為有事就不幹了,不干是最簡單的事情,但是你不能不干。

這裡邊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冷鏈箱和貨櫃一塊進來的,它不是說這個船單獨的就是一個冷鏈船,沒有這樣的冷鏈船。這2萬多箱貨櫃中間有幾百箱的冷鏈箱,你沒法不接。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原因,我們確實把散裝冷鏈船暫時停了,但是停也是暫時地停。因為什麼呢?站到經營角度上,山東港口和客戶有合同,年初的時候就有合同。個別的我們賠償就完了,這不是主要的。

第二,國內大的消費需求不允許我們不做,特別是現在國家舉行進博會,包括我們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還有咱們現在剛剛簽的RCEP協議。

冷鏈是物流鏈當中重要組成部分。進口冷凍魚、肉是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也是出於平抑國內價格的需要,這是站在供應鏈角度、站在 「六保」「六穩」的角度考量。最核心的是什麼?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冷鏈發生了問題,發現了新冠肺炎病毒,發現了一系列風險點,我們就不做,我們不能不做。

第三,冷鏈食品進口未來也是大的發展方向。未來山東港口高質量發展、轉型發展,肯定是由生產資料進口大港向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進口大港轉變。

記者:我注意到,山東港口也做了大量工作,細化制定了8 大類、100 餘項具體措施,並將所有冷凍品船舶列為疫情防控重點船舶採取全流程閉環管理措施。

霍高原:現在山東港口在冷鏈食品進口上整個思路變了,怎麼變了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恐怕是常態化狀況。既然我們下一步要加大與世界的交流,那麼就要以一種主動態度來應對疫情。我們採取創新舉措,在流程創新、裝備創新等方面做功課做文章,通過各個環節創新,把風險點降到最低限度。現在山東港口、海關、當地政府、客戶企業都轉變了思想,一起努力尋找好的解決方案。

談「雙循環」和「RCEP」:

「為山東港口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記者:您對中央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怎麼看待?

霍高原:最近,我在集團常委會提出,要抓緊制定關於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意見。現在正在制定意見。我感覺兩個大背景,為山東港口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兩個背景不是孤立的,它是相輔相成的。

第一個背景,就是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那麼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大家要看到它是什麼循環,它是人,物、信息流、資金流的循環。那麼它的表現形態呢?在物的表現形態上,它就表現為南北循環,東西循環、陸上循環、海上循環、空中循環。在這個大的循環格局中,港口是樞紐,無論是內循環、外循環、東西循環、南北循環都離不了港口。

第二個背景,剛剛簽訂「RCEP」協議,「RCEP」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整個協議框架格局中,山東港口位於中日韓三國最核心的一個區域,這對山東港口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山東港口已提前開始發力,去年就啟動了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

山東港口還參與全國物流樞紐大會,我還被選為國家物流樞紐聯盟理事長,同時我們組建了物流企業聯盟。山東港口將圍繞「RCEP」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展開一些研討會,和國家部委、船公司、物流企業一塊研究形勢變化,分析港口新模式、新業態、新航線、新發展,提前布局,未雨綢繆,更好地推動山東港口發展。

談到港口任職:

「唯恐事情做不好」

記者:在過去一年中,您在帶領山東港口整合和發展過程中,是不是面臨很大壓力?此外,您長期在地方、黨政機關工作,怎麼進行身份的轉換?

霍高原: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我個人壓力很大。這個壓力是一份責任,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我是個門外漢,港口的門外漢,企業的門外漢。這是我經常捫心自問的,有的時候戰戰兢兢,唯恐事情做不好。門外漢怎麼辦?門外漢就學,去努力地學,潛心地學,向書本學,向前輩學,向專家學,要殫精竭慮。除了學習以外,作為企業董事長,主要任務是管戰略、管用人、保落實。一個企業能不能實現好的發展,戰略很重要。企業戰略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人這一生也不一定非要干一種職業,我是從基層摸爬滾打,一步步起來的。上世紀90年代在鄉鎮干副書記,干鄉長、干黨委書記,後來在縣區層面工作,再後來到市里工作。黨政機關與企業有很多的不同點,完全是兩個領域。但是我感覺,管理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人員的管理,隊伍的管理。比方說,到山東港口,我不具備港口的專業素養,我肯定是門外漢。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優勢,優勢是什麼?沒有港口的框框,能跳出港口去看港口,謀劃港口,這可能對港口發展更為有利。再者,市縣工作鍛鍊了個人的戰略思維能力。市縣這個層面是宏觀和微觀的結合部,到了市層面,更多的是宏觀戰略。黨政機關鍛鍊了自己宏觀戰略思維能力,這讓我在謀劃山東港口發展的時候,能有更高的境界和格局。(肖芳 付玉婷 劉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