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寒冬暗夜?中國人自有一套哲學

物道 發佈 2021-08-10T02:44:30.159869+00:00

我們剛過完冬至,這一年中的至暗之夜。又逢今日聖誕,為了慶祝「光的重臨」,人們將燈掛在窗上,象徵光明常駐,把不枯的松柏放在家裡,寓意四季常綠。 這個寓意,我們比以往更迫切需要。一年前的冬天,我們被新冠拉入深淵,跌入冷冬暗夜。



我們剛過完冬至,這一年中的至暗之夜。又逢今日聖誕,為了慶祝「光的重臨」,人們將燈掛在窗上,象徵光明常駐,把不枯的松柏放在家裡,寓意四季常綠。

這個寓意,我們比以往更迫切需要。一年前的冬天,我們被新冠拉入深淵,跌入冷冬暗夜。

一年後的今天,情況仍不容樂觀,國外疫情一波接著一波,冬天的低溫之下,國內疫情也有復發的可能,更有無數人因失業徘徊在生活低谷。

人們以聖誕的光寓希望,雖然中西文化各異,但在祈願方面都是一致的:堅信美好終到來。


回溯中國歷史之河,我們也會發現:


如何度過寒冬暗夜,中國人自有一套時間的哲學。


冬日飛雪覆千里,時間也拉得無比漫長。面對冰寒,古人披蓑衣,戴斗笠,踏入茫茫大雪,集雪瓮中,呼朋引伴,圍爐煮雪烹茶。


他們心懷歡悅,等待雪化,等待希望,等待熱茶足夠抵禦刺骨之寒,也等待時間在柴火噼啪聲中流逝。


風雪一席茶,冷熱幾韶華。


孟冬,溫雪等故友


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正臨初雪。


此時冬天是安靜的,花鳥魚蟲剛隱匿起來,只剩風雪的聲音,唰唰簌簌嗚嗚。柳宗元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情此景,人,在一片白茫茫間顯得孤單萬分。


冰雪寂寥人孤寂,選一個飛雪之日,擁一爐火,溫一壺白雪下酒。


白居易被貶江洲,孤身一人,那年冬天初雪,他提筆給故友寫了一封信:「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溫上一壺初雪下酒,點上燭火待故友來,昏昏燈火話平生,大笑一夜直到天明。任憑室外寒風帶雪,屋裡卻把雪煮成暖意。


初雪寒風,難免孤獨,朋友間的交心之談,給了這個寂寥的冬天一點點暖意,任憑外面雪吟風嘯,我自圍爐煮雪等友來。


你來,風裡雪裡去接你,若不來,我便溫一壺白雪下酒,獨飲清歡。


仲冬,烤雪等團圓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適逢大雪。


冬越發蕭瑟,但幸運的是,冬天也是團圓的季節,從冬至開始,人們就等著團圓。等臘八,等小年,一點點等到春節。劉長卿寫道:「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無數盞人間燈火,都在等那個風雪夜歸人。


此時的雪宜烤。烤雪有種煙火之氣,當大雪在地面上覆了厚厚的一層,家人圍著飯桌,桌邊烤著火,母親盛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只待你歸來,桌滿人齊,才是冬天最暖和的事情。


今年時日有些壞,但至少家裡有期待。對於漂泊的人來說,年底日子飛快,有人離夢想越來越近,有人離它越來越遠,相同的,是年紀又長了一歲。


對關心你的人來說,多少歲不重要,歲歲平安才重要。這個寒冬,只求你能平安健康,否極泰來。


我們烤雪點燈,亮起的一渺渺人間燈火,便是用祈福凝練成的希望,照亮那深邃不見盡頭的冬夜。


季冬,煮雪等春來


季冬,冬季的第三個月,時至殘雪。


冬至此,雪會漸漸消,梅花越開越盛。王安石說:「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縷梅香成了冬天最後的喜樂,人們踏雪尋梅香,煮雪等春來。


在大雪裡設一席茶,圍爐煮雪烹茶。把今年所有的不快,都丟進爐火里燃盡;將所有的喜樂,和著臘梅之雪,煮成一壺茶,煮成明年的希望,煮成寒冬暖意,煮成下一個春天。


等待著雪化,等待著暗夜露出曙光,枯枝長出新芽,春天如期而至。倘若等不到冰雪盡融,就如林清玄所說:放一把火把雪都燒了,燒成另一個春天。


風雪一席茶,有人煮雪烹茶,而我煮雪等春來。


或許今日我們已不煮雪,但在冬寒之中,仍可品咂人間溫暖,等風雪停息,忍到春來花開。懷揣著希望,堅信這個冬天一定也可以逾越。世間萬事,時間定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我想起102年前的那個冬天,儒學大家梁濟在投湖自盡的前三天,問了兒子梁漱溟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


梁漱溟給的答覆是:「世界會一天比一天好的。」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