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亞歐大長城

環球網 發佈 2021-08-10T02:17:14.120044+00: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1. 長城遺址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的著名歷史遺址,說明長城現象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共有的古代歷史現象。它們山水相依、藕斷絲連,仿佛構成了一個世界長城體系。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1. 長城遺址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的著名歷史遺址,說明長城現象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共有的古代歷史現象。它們山水相依、藕斷絲連,仿佛構成了一個世界長城體系。研究世界各地長城遺址和歷史,尋找它們之間的共同規律和各自特徵,可以揭示人類文明演進歷程中不同文明類型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關係演變過程。世界各國長城可以分級。亞歐大長城大體橫亘在古代南方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或者所謂北方蠻族之間,可以列為一級長城,比如中國萬里長城、朝鮮千里長城、伊朗千里長城、古羅馬長城等。中國東周時期楚長城大體橫亘於中國古代旱作文明與水作文明之間、中古金長城大體矗立於漁獵族群與遊牧族群之間等,可以列入二級長城。中國東周時期燕南長城等位於旱作文明內部,可以列入三級長城。至於印度長城,主要是城市的衛城或者郭城,可以歸入四級長城。

2. 在亞歐大陸,東至太平洋,西達大西洋,一條橫貫南方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或者所謂北方蠻族之間的亞歐文明長城是人類最偉大的壯舉、最偉大的奇蹟之一。把古中國秦漢帝國長城、古波斯薩珊王朝長城、古羅馬帝國長城、古朝鮮長城以及其間的山脈、沙漠、湖泊、海峽、河流等連接起來,就能看見一條橫貫亞歐兩大洲的亞歐大長城,把古代亞歐兩洲的南方農耕族群與北方遊牧族群分隔開來。亞歐長城一線曾經是南方農耕世界與北方遊牧世界或者所謂蠻族的經濟和政治分界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兩種文明、兩個世界之間的自然和地理分界線。它本來是南方農耕族群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族群侵擾各自修建的軍事設施,見證了兩大文明體系之間的生死搏鬥,如今成為最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北京慕田峪長城

一、古代中國長城

3. 周宣王曾經派遣南仲前往朔方築城防備獫狁。《詩經•小雅•出車》記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旗旌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春秋時期,齊楚等國已經修建長城,但是農耕各國之間的國際邊防長城。齊長城位於齊魯邊界。《管子•輕重篇》記載,「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齊桓公於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任管仲為相,尊為仲父,管仲死於公元前645年。如上述記載屬實,齊長城應當始建於公元前645年之前。但是《管子》為後世偽托之作,不足為憑。齊長城貫穿山東東西,西側起點在今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東至黃海,總長620公里。《左傳•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記載,「冬十月,會於魯濟,尋湨梁之言,同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水經•汶水注》雲,「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邪巨海,千有餘里,蓋田氏之所造也。」《水經•汶水注》引《竹書紀年》雲,「晉烈公十二年(公元前404年),王命韓景子、趙烈侯及我師伐齊,入長城。」《史記•蘇秦列傳》注引《竹書紀年》雲,「梁惠成王二十年(公元前351年),齊閔王築防以為長城。」齊宣王為了防備楚國,曾在南方邊境修築長城。《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公元前319---301年)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史記•楚世家》注引《太山郡記》雲,「泰山西北有長城,緣河經泰山千餘里,至琅入海」;又引《括地誌》雲,「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緣河歷泰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州,即西南兗州博城縣北,東至密州琅台入海。」《戰國策•秦策》記載張儀雲,「(齊)長城巨防足以為塞。」2008年,山東省啟動了「齊長城資源調查」項目,最終確認齊長城總長度為641322.40米;2011年,山東省編制完成了《齊長城總體保護規劃》,其中「齊長城文化帶」被列入山東省文物事業「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明確了齊長城風景帶的環境治理和重點區段保護維修工程,劃定了齊長城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4. 楚長城通稱方城,始建於公元前656年以前。《左傳•僖公四年(前656年)》記載,齊桓公伐楚,楚國屈完雲,「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桓公征伐楚國,屈完雲,「君以道則可;若不,則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君安能進乎?」《索隱》引《漢書•地理志》雲,「葉縣南有長城,號曰方城」。《集解》引韋昭雲,「方城,楚北之厄塞也。」《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正義》引《括地誌》雲,「故長城在鄧州內鄉縣東七十五里,南入穰縣,北連翼望山,無土之處累石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適華夏,號為方城。」《國語•齊語》記載,齊桓公征楚,「濟汝,逾方城,望汶山。」《左傳•襄公十六年(前557年)》記載,「晉荀偃、欒黶帥師伐楚,以報宋楊梁之役。楚公子格帥師,及晉師戰於湛阪。楚師敗績。晉師遂侵方城之外。」《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齊使章子,魏使公孫喜,韓使暴鳶共攻楚方城」。《國語•吳語》雲,「昔楚靈王不君……不修方城之內,逾諸夏而圖東國。」《淮南子•地形篇》雲,「何謂九塞?曰太汾、澠阨、荊阮、方城、餚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水經注•沅水》雲,「葉東界有故城,始犨縣東,至瀙水,達比陽界,南北聯聯數百里」。《水經注•汝水》記載,「醴水逕葉縣故城北,春秋成公十五年(前 576),許遷於葉者。楚盛周衰,(楚莊王)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城。」楚長城可能又稱連堤。《呂氏春秋•下賢篇》記載,魏文侯「南勝楚於連堤」。

5. 魏國既修河西長城又修河南長城。魏國曾先派將軍龍賈沿洛水修了一道長城,即魏河西長城;後來為加強國都大梁的防務,又在大梁以西,黃河以南筑了魏河南長城,兩道長城都是為了防禦秦國侵犯。《史記•秦本紀》記載,「孝公元年(前361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史記•魏世家》記載,「(魏惠王)十九年(前351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水經•濟水注》引《竹書紀年》雲,「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年),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三晉之中,除了魏國、趙國以外,韓國境內也有長城,為鄭國修築,韓國繼續修築使用。《史記•蘇秦傳》集解引徐廣曰:「滎陽、卷縣有長城,經陽武到密」。《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卷有長城,經陽武到密。」

6. 戰國時期農耕諸國既修築了彼此之間的國際邊防長城,又修築了拒胡邊防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當是之時,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戰國七雄之中,秦國、趙國、燕國都曾為拒胡而修長城,防禦遊牧族群南下。趙國、燕國既有南疆長城又有北疆長城,其中燕北長城、趙北長城及秦昭王修建的秦國長城主要用於防禦遊牧族群南下進攻。秦厲共公曾在黃河岸邊修築長城,秦簡公曾在洛水岸邊修築長城。《史記•秦本紀》記載,「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前461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前409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秦昭王曾經修築長城防備匈奴。《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後漢書•西羌列傳》記載,「(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秦昭王所築長城起於今甘肅臨洮縣,向東南至渭源,然後轉為東北,經通渭、靜寧等縣到達寧夏固原縣,由固原縣折為東北方向,經甘肅環縣和陝西省橫山、榆林、神木諸縣直抵黃河西岸。

7. 趙國既在南方邊境修築長城又在北方邊境修築長城。關於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年),召樓緩謀曰:『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漳滏之險,立長城』。」關於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史記正義》引《漢書•地理志》雲,「朔方臨戎縣北有連山,險於長城,其山中斷,兩峰俱峻,土俗名為高闕也。」《水經•河水注》雲,「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東逕高闕南。《史記》趙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峨然雲舉,望若闕焉,即狀表目,故有高闕之名也。」「白道南谷口(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有城在右,側帶長城,背山面澤,謂之白道……顧瞻左右,山樹之上,有垣若頹基焉,沿溪亘嶺,東西無極,疑趙武靈王之所築也。」中山國也曾修建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前369年),中山築長城。」

8. 燕國與趙國一樣既在南方邊境修築長城又在北方邊境修築長城。關於燕南長城,《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遊說燕昭王說,「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水經•易水注》雲,「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易水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徑漸離城南。」關於燕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為質後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里。與荊軻刺秦王秦舞陽者,開之孫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9. 秦滅六國以後,為了防禦匈奴,秦始皇增修連接原來的燕北長城、趙北長城和秦國長城,修建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雲陽,因邊山險巉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又度河據陽山北假中。」《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寫道,「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又引西漢賈誼《新書•過秦論》雲,「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水經注•河水》雲,「始皇二(三)十四年,起自臨洮,東暨遼海,西並陰山築長城。」

10. 秦朝長城東端在今朝鮮境內。《水經注•河水》雲,「門,即橋山之長城門也。始皇令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至於碣石,即是城也。」《史記•夏本紀》《集解》引《太康地理志》雲,「樂浪遂成縣有碣石山,長城所起。」《太平寰宇記》卷173《東夷高句麗國》雲,「碣石山在漢樂浪郡遂成縣,長城起於此山。今驗長城,東截遼水而入高麗,遺址猶存。按《尚書》云:『夾右碣石入于海』。碣石山則河赴海處,在今之州南二十餘里,則高麗為碣石之左也。」《通典•高麗》與此相同。

11. 漢高祖劉邦下令修繕秦昭王所建長城,與匈奴於「故塞」為界。《史記•匈奴列傳》記載,「中原各地起兵反秦,秦前所徙謫戍邊者皆散,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與中原界於故塞。」《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關外置河南郡。更立韓太尉信為韓王,諸將以萬人若以一郡降者封萬戶。繕治河上塞」。漢武帝劉徹數次派軍北擊匈奴,同時修建漢朝內外長城。自元狩年間起,修築了從今甘肅省永登縣至酒泉的河西長城;元鼎六年(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前110年),長城從酒泉向西延至玉門關;太初元年(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前101年),從玉門關向西增築烽燧至今新疆羅布泊,漢宣帝時亭燧更向西延伸到庫車西北。《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明年(元朔二年,前127年),衛青復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漢又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國。又北益廣田至胘雷為塞,而匈奴終不敢以為言。」「呴犁湖單于立,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鄣列亭至廬朐,而使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屯其旁,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澤上。其秋,匈奴大入定襄、雲中,殺略數千人,敗數二千石而去,行破壞光祿所築城列亭鄣。」《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於是天子以故遣從驃侯破奴將屬國騎及郡兵數萬,至匈河水,欲以擊胡,胡皆去。其明年,擊姑師,破奴與輕騎七百餘先至,虜樓蘭王,遂破姑師。因舉兵威以困烏孫、大宛之屬。還,封破奴為浞野侯。王恢數使,為樓蘭所苦,言天子,天子發兵令恢佐破奴擊破之,封恢為浩侯。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而漢發使十餘輩至宛西諸外國,求奇物,因風覽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鹽水,往往有亭。而侖頭有田卒數百人,因置使者護田積粟,以給使外國者。」《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武帝「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光祿勛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盧朐,游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漢書•張騫傳》記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攻占河西以後,「漢始築令居(在今甘肅省永登縣)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註:「令居,縣名也,屬金城。築塞西至酒泉也」。《漢書•西域傳》記載,「漢興至於孝武,事征四夷,廣威德,而張騫始開西域之跡。其後驃騎將軍擊破匈奴右地,降渾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後稍發徙民充實之,分置武威、張掖、敦煌,列四郡,據兩關焉。自貳師將軍伐大宛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於是武帝遣從票侯趙破奴將屬國騎及郡兵數萬擊姑師。王恢數為樓蘭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將兵。破奴與輕騎七百人先至,虜樓蘭王遂破姑師,因暴兵威以動烏孫、大宛之屬。還,封破奴為浞野侯,恢為浩侯。於是漢列亭障至玉門矣。」漢武帝修築浩大的長城防禦體系,成效顯著。《漢書•匈奴傳》記載,漢武帝時期,「建塞徼、起亭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漢書•趙充國傳》記載趙充國雲,「竊見北邊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餘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數千人,虜數千大眾久攻之不能害」。《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記載東漢蔡邕雲,「天設山河,秦築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別內外,殊異俗也。」

12. 西晉為了防備鮮卑侵擾,修復秦長城。《晉書•唐彬列傳》記載,「北虜(指鮮卑)侵掠北平,以彬為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右將軍……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自溫城洎於碣石,綿亘山谷三千里,分軍屯守,烽堠相望,由是邊境獲安。」北魏、東魏、北齊、北周政權為了防止柔然或者突厥南下侵擾都曾修建長城。《魏書•太宗紀》記載,為了防禦柔然侵略,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泰常八年(423年)二月,「築長城於長川城之南,東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備置戍衛」。《魏書•世祖紀》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七年六月「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延袤皆千里」。《資治通鑑》記載,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東魏「丞相(高)歡築長城於肆州北山西自馬陵,東至土登,四十日罷」。《北史•齊本紀》記載, 「(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年)冬十月乙未,次黃櫨嶺。仍起長城,北至社干戍,四百餘里,立三十六戍」;「是歲(天保六年,555年),高麗、庫莫奚並遣使朝貢。詔發夫一百八十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恆州,九百餘里」;「是歲(天保七年,556年),庫莫奚、契丹遣使朝貢。修廣三台宮殿。先是,自西河(在今山西省汾陽市)總秦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長城又稱長塹。《北史•契丹傳》記載,「契丹犯塞,文宣帝親戎北討,至平州(在今河北省盧龍縣),遂西趣長塹。」《北齊書•文宣帝紀》記載,天保五年(554)「十二月庚申,帝北巡至達速嶺,覽山川險要,將起長城」,次年派遣高睿領兵數萬修築管涔山一帶長城;天保六年(555年),「發夫一百八十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區北)至恆州(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九百餘里」;天保七年(556年),「先是,自西河(在今山西省汾陽市)總秦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鎮,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拔(在今山西省朔縣西南)而東至於塢紇戍(在今山西省繁峙縣平型關東北),凡四百餘里」。《資治通鑑》記載,北齊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齊詔司空斛律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齊書•斛律金附子羨傳》記載,北齊後主高緯天統元年(565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自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斷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周書•宣帝紀》記載,北周靜帝大象元年五月(579年),突厥侵犯并州,「六月丁卯……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

13. 隋朝曾七次修建長城。《隋書•高祖紀》記載,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581年)四月,「發稽胡修築長城,二旬而罷」;開皇六年(586年)二月「丁亥,發丁男十一萬修築長城,二旬而罷」;開皇七年(587年)二月,「發丁男十萬餘修築長城,二旬而罷」。《隋書•韋世康弟沖傳》記載,「發南汾州胡千餘人北築長城」。《資治通鑑》記載,開皇五年(585年),「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西距河,東至綏州,綿歷七百里,以遏胡寇」;隋開皇六年(586年)二月「丁亥,隋復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隋書•煬帝紀》記載,隋煬帝楊廣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大業四年「三月乙丑,車駕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資治通鑑》卷181記載,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楊廣北巡,「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綿亘千里」;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出塞巡長城,再「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隋煬帝《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詩云,「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台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14. 唐朝視精兵良將為塞上長城,未曾大規模修築長城。《資治通鑑•唐紀》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對建議修建長城的大臣雲,「朕方為公掃清沙漠,安用勞民遠修障塞乎!」《舊唐書•李勣傳》記載,「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號為稱職。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能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惟解築長城以備突厥,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世勣於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耶?』」反過來,為了防備唐朝進攻,高麗曾經修建千里長城。《舊唐書•高麗傳》記載,「(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破突厥頡利可汗,(高麗國王)建武遣使奉賀,並上封域圖。五年(631年),詔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往臨瘞隋時戰亡骸骨,毀高麗所設京觀。建武懼伐其國,舉築長城,東北自扶餘城,西南至海,千有餘里。」《新唐書•高麗傳》記載,「(唐)太宗已禽突厥頡利,(高麗國王)建武遣使者賀,並上封域圖。帝詔廣州司馬長孫師臨瘞隋戰士胔,毀高麗所立京觀。建武懼,乃築長城千里,東北首扶餘,西南屬之海。」《三國史記》記載,「榮留王十四年(631年),唐遣廣州司馬長孫師,臨瘞隋戰士骸骨,祭之,毀當時所立京觀。春二月,王動眾築長城,東北自扶餘城,東(應為西)南至海,千餘里,凡一十六年畢功。」「二十五年(642年)春正月,遣使入唐朝貢。王命西部大人蓋蘇文監長城之役。」唐朝時期,渤海國有可能為了防備黑水靺鞨侵擾,修建了牡丹江邊牆。牡丹江邊牆,由三段不連續的邊牆構成,分布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和寧安市境內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為牡丹江段邊牆長38.629千米、江東段邊牆長22.394千米、鏡泊湖段邊牆長4.996千米,三段牆體整體皆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66.019千米。2006年5月25日,牡丹江邊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明代長城修建大體經歷兩個階段,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期(1368—1464年)主要進行修繕,並添加若干防禦設施。《明史•兵志•邊防》記載,「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鄭亨充總兵官,其敕書云:『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明會要》卷63《邊防》記載,「自長安嶺(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境內)迤西,至洗馬林(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皆築石垣,深壕塹」。《九邊圖論•薊鎮篇》雲,「我太祖既逐元君,乃即古會州之地,設大寧都司、營州等衛,而封寧王,與遼東、宣府東西並列,以為外邊。又命魏國公徐達起古北口至山海關,增修關隘,以為內邊。」《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七引明憲宗成化二十年邊將鄧鈺雲,「永樂時,築邊牆於遼河,內自廣寧東抵開元,七百餘里,若就遼河迤西,徑抵廣寧,不過四百里。以七百裡邊塹堡寨,移守四百里,若遇入寇,應接甚易。」又引明孝宗弘治六年李善雲,「邊牆阻遼河為固,濱河之地,延壘八百餘里,土脈鹹鹵,秋修春頹,動費巨萬。夏旱水淺,不及馬腹,冬寒冰凍,如履平地。所在城堡,畏賊深入,遂將良田數萬頃,棄而不佃。」《明史•王翱傳》記載,「(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冬,提督遼東軍務……翱乃躬行邊,起山海關抵開原,繕城垣,浚溝塹。五里為堡,十里為屯,使烽燧相接。練將士,室鰥寡,軍民大悅。」《全遼志•宦業志》記載,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王翱提督遼東軍務,「乃自巡邊,沿山海抵開原,高牆垣,深溝塹,經略屯堡,易置烽燧,珠連璧貫,千里相望」。《全遼志•邊防志》記載,「國初畢恭(?-1452年)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明憲宗以後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明史•兵志•邊防》記載,「(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年),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大築邊城……天順中,阿羅出入河套駐牧,每引諸部內犯。至是,子俊乃徙治榆林,由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千二百餘里,墩堡相望,橫截套口;內復塹山堙谷,曰夾道,東低偏頭(在今山西省偏關縣),西終寧固(在今寧夏自治區固原市),風土勁悍,將勇士力,北人呼為橐駝城。」《邊政考》卷三記載,寧夏鎮總兵官史釗任職期間(1432-1443年)置斥堠、建關隘,成化十年(1474)徐廷璋、范瑾仿照延綏巡撫餘子俊的做法,督造寧夏河東長城,「自黃沙咀(在今寧夏自治區靈武縣)起,至花馬池(在今寧夏自治區鹽池縣)止,長三百八十七里」。《皇明九邊考》卷十記載,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成立固原鎮,設總兵官,開始興築長城,「總制築內邊一條,自饒陽(在今陝西省定邊縣)界起,西至徐斌水(在今寧夏自治區同心縣)三百餘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虜花兒岔(在今甘肅省靖遠縣)止,長六百餘里,亦各修築……屹然為關中重險」。《明史•張鼐傳》記載,「是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時軍政久弛,又許余丁納貲助驛遞,給冠帶,復其身,邊人競援例避役……築邊牆自山海關迄開原靉陽堡凡千餘里。」《全遼志•人物誌》記載,「(弘治十六年)癸亥,(韓輔)修築清河等十一堡,建屯堡百十座,耕守應援相依。升署都督僉事,鎮守遼東,拓高平驛以便行旅。修鎮寧鎮夷二堡,築邊垣,起廣寧至開原,長亘千里。功聞賜金幣。」《全遼志•宦業志》記載,明世宗嘉靖(1522-1566年)初年,李承勛巡撫遼東,「時邊垣圮廢,夷虜猖獗,題請修築邊牆,自遼陽三岔河北,直抵開原,延亘五百餘里,崇墉深壕,虜莫敢犯」。《明史•李承勛傳》記載,「(李承勛)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邊備久弛,開原尤甚,士馬才十二,牆堡墩台圮殆盡,將士依城塹自守。城外數百里,悉為諸部射獵地,承勛疏請修築。會世宗立,發帑銀四十餘萬兩,承勛命步將四人各一軍守要害,身負畚鍤先士卒。凡為城塹各九萬一千四百餘丈,墩堡百八十有一,招逋逃三千二百人,開屯四千五百頃。又城中固、鐵嶺、斷陰山、遼河之交。城蒲河、撫順,扼要衝,邊防甚固。錄功,進秩一等。」《明史•兵志•邊防》記載,「先是翁萬達之總督宣、大也,籌邊事甚悉……乃請修築宣、大邊牆千餘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後以通市故,不復防,遂半為敵毀。至是,兵部請敕邊將修補。科臣又言,垣上宜築高台,建廬以棲火器。從之。時俺答益強,朵顏三衛為之向道,遼、薊、宣、大連歲被兵。(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總督軍務兵部尚書楊博,既解大同右衛圍,因築牛心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明史•戚繼光傳》記載,「自嘉靖以來,邊牆雖修,墩台未建。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台。略言:『薊鎮邊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則百堅皆瑕。比來歲修歲圮,徒費無益。請跨牆為台,睥睨四達。台高五丈,虛中為三層,台宿百人,鎧仗糗糧具備。令戍卒畫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邊卒木強,律以軍法將不堪,請募浙人為一軍,用倡勇敢。』督撫上其議,許之。浙兵三千至,陳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動。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秋,台功成。精堅雄壯,二千里聲勢聯接。詔予世蔭,賚銀幣。」《明神宗實錄•萬曆元年》記載,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建議重修遼東邊牆,「當修築牆台,在全遼保障,自錦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當一一修舉,定為一勞永逸之計」。「兵部複閱視侍郎汪道昆奏,閱過遼東全鎮,修完城堡一百三十七座,鋪城九座,關廂四座,路台屯堡門角台圈煙墩山城一千九百三十四座,邊牆二十八萬二千三百七十三丈九尺,路壕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一丈,俱各堅固,足堪經久。因敘督撫鎮道諸臣勞績,並請給前項工程銀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兩。得報,巡撫張學顏,總兵李成梁,兵備李松,參將馬文龍等,各升賞有差。」《秦邊紀略》卷一記載,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三邊總督李汶集七路之師,分道出兵,進剿盤據於大、小松山(今甘肅省景泰縣壽鹿山、昌林山)一帶的韃靼阿赤兔等部以後,遂築松山「新邊」,「河東自永字索橋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門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明史•熊廷弼傳》記載,「(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楊鎬既喪師,廷議以廷弼熟邊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遼東……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為守御計。令嚴法行,數月守備大固。」明長城在過嘉峪關關城後,夯土城牆繼續向南延伸十三里到討賴河北岸懸崖,崖邊有嘉靖十八年李涵監築、殘高7米的黃土夾沙夯築墩台。《邊政考》卷四記載,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甘肅巡撫趙載上奏:「涼州西北三岔起,至茨湖墩邊壕坍塌三十餘里,宜行修浚。鎮番臨河墩起至永昌城東百餘里,原無壕牆,宜行創築,使有險可恃,居人便於耕牧。」嘉靖十六年(1537年),甘肅巡撫趙載修竣鎮番衛(在今甘肅省民勤縣)臨河墩至永昌衛城(在今甘肅省永昌縣)土垣、溝塹百餘里。嘉靖二十年(1541年),肅州兵備副史李涵監築「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過討賴河後,明長城逾文殊山,進入肅南縣境的祁連山區,以山為障,呈南偏西方向延伸到卯來泉堡西南的腸子溝紅泉墩。從討賴河南岸至紅泉墩,長約45公里,沿線配置十多座墩台。卯來泉堡故址位於今甘肅省肅南縣祁豐鄉堡子灘村,是明長城最西端的屯兵城堡,紅泉墩則是明長城最西端的終點。

16. 《明史•兵志》記載,「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永樂遷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統以後,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亘萬里,分地守御。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朝在外邊長城之以內,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長城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再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明朝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17. 16世紀葡萄牙人伯來拉在《中國報導》一書中寫道,在中國與韃靼之間有大山分開,「有一座極其堅固的城牆,它的長度可以讓人走一個月,皇帝將大量的士兵安置在堡壘中」。1575年,西班牙使團來華,使團成員拉達曾經寫道,「中國北邊是一道雄偉的邊城,這是世界上著名的建築工程之一。」曾於1907~1908年全線考察長城的美國人W.E.蓋爾在1909年出版的《中國長城》一書中寫道,長城「也許在月亮上它是惟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人類工程」。1918年,孫中山在《孫文學說》中視長城為中國最偉大的工程,宣稱「倘無長城之捍衛,則中國之亡於北狄,不待宋明而在秦漢之時代矣」。

18. 不僅農耕國家曾經修建長城防禦農耕國家和遊牧族群進攻,而且遊牧政權也曾修建長城防禦遊牧族群侵略。遼國邊壕又稱遼國長城,橫跨今中國、俄羅斯、蒙古三國,東起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上庫力鄉,向西經拉布大林鎮沿根河南岸至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正源,中國與俄羅斯界河)後向南沿額爾古納河東岸至陳巴爾虎旗紅山嘴,從此處越過額爾古納河進入俄羅斯聯邦赤塔州境內,繼續沿額爾古納河北岸西南行至10多公里後離開河岸,在滿洲里進入中國,繼續西行60公里進入蒙古國境內,在克魯倫河以北和烏勒吉河以南地帶向西南延伸,最後終止於今蒙古國境內烏勒吉河源與鄂嫩河源之間的沼澤地中。今已探明,遼國邊壕在中國境內長約210公里,在俄羅斯境內長約109公里,在蒙古國境內長約416公里,全長約738公里。《遼史•地理志》記載,遼國疆界「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遼國農墾地區已經抵達海拉爾河、克魯倫河流域。《遼史•食貨志》記載,「(遼)太宗會同(938-947年)初,以烏古之地水草豐美,命甌昆石烈居之,益以海勒水(今海拉爾河)之善地為農田。三年,諧里河(今烏爾遜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近地,賜南院歐堇突呂、乙斯勃、北院溫納河剌三石烈人,以事耕種。」《遼史•耶律唐古傳》記載,「(遼聖宗)統和二十四年(1007年),述屋質安民治盜之法以進,補小將軍,遷西南面巡檢,歷豪州刺史、唐古部詳穩……西蕃來侵,詔議守御計,命唐古勸督耕稼以給西軍,田於臚朐河側,是歲大熟。明年,移屯鎮州(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古回鶻城),凡十四稔,積粟數十萬斛,斗米數錢。」

19. 金國邊壕、金國界壕又稱金國長城。金國曾經修建邊堡、界壕防備外族騷擾。《金史•粘割韓奴傳》記載,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七年(1129年),泰州路都統婆盧火上奏,「(耶律)大石已得北部二營,恐後難制,且近群牧,宜列屯戍。」太宗詔答曰:「以二營之故發兵,諸部必擾,當謹斥候而已。」《金史•世宗紀》記載,「(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正月辛亥朔,高麗、夏遣使來賀。乙卯,詔泰州、臨潢接境設邊堡七十,駐兵萬三千。」《金史•地理志》記載,「(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三月,世宗以東北路招討司在泰州境及臨潢路舊設二十四堡障,參差不齊,遣大理司直蒲察張家奴往視其處置。於是東北自達裡帶石堡子至鶴五河地分,臨潢路自鶴五河堡子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評事移剌敏言:『東北及臨潢所置,土瘠樵絕,當令所徙之民,始逐水草以居,分遣丁壯營畢,開壕塹以開邊。』」金國北線長城又稱金明昌長城,始建於金章宗完顏璟明昌五年(1194年),承安元年(1196年)全線開築,承安五年(1200年)築成,主線北起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與金初界壕時分時合,大致沿大興安嶺南下,然後向西抵達今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全長約1650公里。金國南線長城又稱金大安長城或者烏沙堡,修築於金國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二年(1210年)至大安三年,東起今河北省豐寧縣,西至今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與金明昌長城相連接,全長約276公里。《金史•獨吉思忠傳》記載,「承安三年(1198年)改西北路招討使。初,大定間修筑西北屯戍,西自坦舌(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東至胡烈麼(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東),凡六百里。中間堡障,工役促迫,雖有牆隍,無女牆副隄。思忠增繕,用工七十五萬,止用屯戍軍卒,役不及民。」金國於明昌、承安年間在今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大規模修建壕塹防止蒙古侵犯,其間頗有爭議,但是終究修成。《金史•孛術魯德裕傳》記載,「明昌末,修北邊壕塹,立堡塞,以勞進官三階,授大理正。」《金史•章宗紀》記載,「明昌五年(1194年)三月,詔集百官議北邊開壕事」,「五月罷北邊開壕之役」。《金史•張萬公傳》記載,「初,明昌間,有司建議,自西南、西北路,沿臨潢達泰州,開築壕塹以備大兵,役者三萬人,連年未就。御史台言:『所開旋為風沙所平,無益於禦侮,而徒勞民。』上因旱災,問萬公所由致。萬公對以『勞民之久,恐傷和氣,宜從御史台所言,罷之為便』。後丞相襄師還,卒為開築,民甚苦之。」完顏襄於明昌六年(1195年)出師征討阻珝(塔塔爾),「追至斡里札河(今蒙古國烏勒吉河)……降其部長,遂勒勛九峰石壁。」完顏襄於承安元年(1196年)還師於臨潢。《金史•完顏襄傳》記載,「(完顏襄)因請就用步卒穿壕築障,起臨潢左界北京路以為阻塞。言者多異同,詔問方略。襄曰:『今茲之費雖百萬貫,然功一成則邊防固而戍兵可減半,歲省三百萬貫,且寬民轉輸之力,實為永利。』詔可。襄親督視之,軍民並役,又募饑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於是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請。」「跡襄之開築壕塹以自固,其猶元魏、北齊之長城歟?」《金史•宗浩傳》記載,「時懲北邊不寧,議築壕壘以備守戍,廷臣多異同。平章政事張萬公力言其不可,宗浩獨謂便,乃命宗浩行省事,以督其役。」《金史•完顏安國傳》記載,「以功遷西北路招討使。承安二年(1197年),以營邊堡功召簽樞密院事。」《金史•章宗紀》記載,「承安四年(1199年)二月,以西南招討使仆散揆為參知政事。」《金史•仆散揆傳》雲,「揆升西南路招討使,沿繳築壘穿塹,連亘九百里,營柵相望,烽燧相應,人得恣田牧,北邊遂寧。召拜參知政事。」《金史•張煒傳》記載,承安五年(1200年),「煒出為同知鎮西軍節度使事,轉同知西京轉運使事。是時,大築界牆」。《金史•章宗紀》記載,承安五年(1200年)九月,「尚書省奏:『西北路招討使獨吉思忠言,各路邊堡牆隍,西自坦舌,東至胡烈麼,幾六百里,向以起築匆遽,並無女牆副堤。近令修完,計工七十五萬,止役戍軍,未嘗動民,今已畢功。』上賜詔獎諭。」《大金國志》記載,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耶律得壽叛。冬,浚界壕,深廣各三丈,東接高麗,西達西夏,列屯戍兵數千里,防其復叛」。《元史•太祖紀》記載,「五年(1210年)庚午春,金謀來伐,築烏沙堡。帝命遮別襲殺其眾,遂略地而東。」「六年(1211年)辛未春……二月,帝自將南伐,敗金將定薛於野狐嶺……金復築烏沙堡。秋七月,命遮別攻烏沙堡及烏月營,拔之。八月,帝及金師戰於宣平之會河川,敗之。九月,拔德興府,居庸關守將遁去。遮別遂入關,抵中都。」《金史•獨吉思忠傳》記載,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三年(1211年),獨吉思忠「與參知政事承裕將兵屯邊,方繕完烏沙堡,思忠等不設備,大元前兵奄至,取烏月營,思忠不能守,乃退兵,思忠坐解職。衛紹王命參知政事承裕行省,既而敗績於會河堡雲。」南宋趙珙《蒙韃備錄》記載,「明昌年間…章宗又以為患,乃築新長城」。《元史•速不台傳》記載,「忽魯渾以百戶從帝與乃蠻部主戰於長城之南」。

20. 金國在北方與蒙古諸部之間修築界壕,在南方與南宋之間同樣修築界壕。《金史•地理志》記載,「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里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北自蒲與路之北三千餘里,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右旋入泰州婆盧火所浚界壕而西,經臨潢、金山,跨慶、桓、撫、昌、凈州之北,出天山外,包東勝,接西夏,逾黃河」。《金史•地理志》記載,「桐柏(大定十年始置正官,興定五年六月廢。有桐柏山、淮水、柘河),鎮一(許封。大定二十八年命規措界壕於唐、鄧間)」。

21. 《清聖祖實錄》記載清聖祖康熙帝雲,「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數千里,養兵幾何方能分守?」「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清朝雖然宣稱不修長城,但是為了保護所謂本朝龍興之地和旗人屯墾特權,曾於清太宗崇德年間至清聖祖康熙年間,陸續建起一道北起法特哈(在今吉林省舒蘭縣西)、南至鳳凰城(在今遼寧省鳳城縣)、西南至山海關的「人字形」特殊封禁工事,掘土為壕,壕內引水,堆土為堤,堤上植柳結繩,號稱柳條邊。為了防止朝鮮居民前往採挖人參、山貨等土特產品,清太宗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下令修建了從鳳凰城到鹼廠堡(在今遼寧省本溪市)的東段柳條邊。為了劃分西部蒙古遊牧牧區和東部盛京農耕轄區界限,清世祖順治五年(1648年)開始修建西段柳條邊。從崇德三年始築,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築成,東段和西段柳條邊合稱「老邊」,以威遠堡(在今遼寧省開原市)為中心點,南到鳳城海濱,西南到山海關,把盛京(在今遼寧省瀋陽市)一帶封禁起來。為了防止關內移民破壞大清龍脈——長白山 ,保護長白山「參山珠河之利」,清聖祖康熙九年(1670年)由寧古塔將軍開始主持修築「新邊」,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步建成北段柳條邊,從威遠堡向東北延伸到松花江畔法特哈。康熙十二年題准:「凡在禁河內采捕蛤蜊及采蜂蜜,捕水獺、采東珠者,照偷采人參例,為首者擬絞監候,為從者枷兩月,鞭一百」。為了移民實邊,緩解內憂外患,清文宗咸豐十年(1860年)廢棄了柳條邊,放棄了封禁政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納蘭性德隨行東北作詩《柳條邊》雲,「是處垣籬防絕塞,角端西來畫疆界。漢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築龍荒外。龍荒虎落兩依然,護得當時飲馬泉。若使春風知別苦,不應吹到柳條邊。」清高宗乾隆帝作詩《柳條邊》雲,「西接長城東屬海,柳條結邊畫內外,不關阨塞守藩籬,更匪舂築勞民憊。取之不盡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過,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執役嚴誰何。譬之文囿七十里,圍場豈止逾倍蓰,周防節制存古風,結繩示禁斯足矣。我來策馬循邊東,高可逾越疏可通,麋鹿來往外時獲,其設還與不設同。意存制具細何有,前人之法後人守,金湯鞏固萬年清,詎系區區此樹柳。」

22. 明清兩朝為了阻隔生苗與熟苗、苗族與漢族交往,曾在湘西地區修建苗疆邊牆,又被稱為中國南方長城,簡稱南長城。《湖南通志》卷五十四記載,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初次修建苗疆邊牆三百餘里,明熹宗天啟年間加修六十餘里。明朝修築苗疆邊牆合計430多里。清聖祖康熙帝雖然宣稱不修長城,但是為了內防生苗,清仁宗嘉慶二年(1797年)依然重修苗疆邊牆190里。

23. 為了減輕邊防負擔,鞏固邊防基礎,中國古代皇朝常在長城一帶實行屯田制度。《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雲陽,因邊山險巉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又度河據陽山北假中。」《集解》引裴駰雲,「北方田官,主以田假與貧人,故云北假」。「漢已得渾邪王,則隴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關東貧民處所奪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實之,而減北地以西戍卒半。」漠北之戰以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漢書•武帝紀》記載,「(元朔二年)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元狩四年冬,有司言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郡置張掖、敦煌,徙民以實之」。《漢書•食貨志》記載,元鼎六年,「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後漢書•杜茂傳》記載,漢光武帝建武七年,「詔茂引兵北屯田晉陽、廣武,以備胡寇」。《隋書•食貨志》雲,「緣邊城守之地,堪墾食者皆營屯田」。《明史•食貨志》記載,「其制,移民就寬鄉,或召募或罪徙者為民屯,皆領之有司,而軍屯則領之衛所。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24. 長城固然首先具有軍事防禦功能,但各個關城又可作為邊貿口岸和交通要道。中國古代皇朝常在長城一帶實行關市制度。《史記•劉敬列傳》記載,劉敬主張以「漢所余,彼所鮮」互市,結果正如《鹽鐵論•力耕》所云,「騾驢駱駝,銜尾入塞,驒騱騵馬,盡為我畜」,到漢武帝時,《鹽鐵論•西域篇》記載,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畜積布野」。平定七王之亂以後,「孝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終孝景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今帝(漢武帝)即位,明和親約束,厚遇,通關市,饒給之。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漢武帝馬邑誘敵深入聚殲的圖謀失敗,「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然匈奴貪,尚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尚關市不絕以中之。」《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北單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驅牛、馬萬餘頭來與漢賈客交易。」

二、古代其他國家長城

25. 在與遊牧族群的對峙中,大體沿著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分隔帶,不僅產生了古中國長城,而且產生了古朝鮮長城、古波斯長城、古羅馬長城等。為了防範契丹侵擾,王氏高麗王國大王德宗王欽(1031-1034年在位)和靖宗王亨(1034-1046年在位)從1033年至1044年修造了一條西起鴨綠江下游(新義州以北),東達日本海,穿越蓋馬高原上的群山,長達370多公里的石砌長城,被稱為高麗「千里長城」。《高麗史•兵志》記載,高麗千里長城「起自西海濱古國內城界、鴨綠江入海處,東跨威遠、靜海、興化、寧德、寧海、寧朔、雲州、安水、清塞、平虜、寧遠、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靜邊、和州等三城,東傅于海,延袤千餘里,以石為城,高厚各二十五尺」。1392年李成桂發動兵變推翻王氏高麗王國,建立李氏朝鮮王國,15世紀乘虛挺進圖們江流域,並沿圖們江下游修築了一條長約137公里的石砌沿江長牆,並與已有的王氏高麗千里長城連接起來,形成李氏朝鮮千里長城。王氏高麗千里長城和李氏朝鮮千里長城也是為了把南方農耕族群與北方遊牧族群隔離開來,也可以納入亞歐大長城系列。

26. 1274年日本北條幕府在贏得來自蒙元帝國的第一次海上入侵戰爭以後,在元軍登陸的九州島博多灣修築了高約兩米、寬達三米、長20多公里的海濱石壘——元寇防壘,可謂日本長城。1281年,日本海岸長城成為元軍登陸無法逾越的一條防線,在抵抗蒙元帝國第二次海上入侵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沃爾森的要塞附近哈德良長城遺址及復建城牆模型

27. 公元83年到260年,自詡「文明人」的古羅馬帝國為了防備北方「野蠻人」侵擾,在多瑙河以北、萊茵河以東築起一道長約550公里的防禦工程,全稱「上日耳曼和雷蒂安邊牆」。據考證,這條形似「Z」字形的長城起自萊茵布羅爾,經過科布倫茨、美因茨、海德堡,最後到雷根斯堡,又稱日耳曼長城或者德國長城。公元101-106年古羅馬帝國征服達契亞地區(在今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國家)後,圖拉真皇帝(53-117年,98-117年在位)先後下令修建了上圖拉真長城和下圖拉真長城,連接多瑙河和德涅斯特河。公元43年,羅馬帝國軍隊侵入不列顛。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76-138年,117-138年在位)巡視不列顛,決定在英格蘭北部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蠻族入侵。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從公元122年到127年,耗時6年建成,從東海岸泰恩河口至西海岸的索爾韋灣,全長117公里,橫貫不列顛島的頸部,後於383年放棄守衛。哈德良長城為石砌城牆,高3.66-5.49米,厚約2.44米,擁有45座城門、一百餘座城堡和塔樓。伴隨城牆全長的是外側約3米深的壕溝及其堤壩、內側約2米深的壕溝及其堤壩,在城牆和壕溝之間填滿尖樁的大坑是給入侵者設立的又一重障礙。城牆下面有一條道路可供士兵使用。每500米一座等距離間隔的大門建有瞭望塔守護。牆後幾公里處,一排堡壘均勻分布,每兩座之間相距半天的行程。每座堡壘能夠容納500至1000人。公元142年至154年,羅馬皇帝安東尼•庇護下令在哈德良長城以北修築了全長59公里的安東尼長城(Antonine Wall),東起福斯河灣(the firth of forth),西至克萊德河灣(the firth of clyde),橫跨蘇格蘭,後於196年廢置。哈德良長城和安東尼長城可謂英國長城。此外,在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東歐諸國境內還有古羅馬時期最長的長城——蜿蜒如蛇、綿延上千公里的東歐蛇牆,其中在烏克蘭境內,從東部的哈爾科夫州向西延伸,經過烏克蘭首都基輔,抵達西部的波多利亞地區,貫穿烏克蘭全境,如今只有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蛇牆遺存較為完整,總長度約400公里。

28. 哈德良長城和安敦尼長城、日耳曼長城、上圖拉真長城和下圖拉真長城以及東歐蛇牆共同構成了古羅馬帝國長城(Roman Wall)體系。古羅馬帝國長城橫亘在羅馬帝國的北方邊界,它的西段為不列顛長城,包括哈德良長城和安東尼長城南北兩條長城,兩條長城都是從東海岸延伸到西海岸,橫貫不列顛全島。它的中段為日耳曼長城,連接萊茵河和多瑙河。它的東段為上圖拉真長城和下圖拉真長城,連接多瑙河和德涅斯特河。在歐洲大陸的部分地段,萊茵河和多瑙河等河流形成了天然屏障,羅馬帝國派有水軍巡視河面。再往東則是東歐蛇牆。古羅馬帝國不僅在歐洲的多瑙河與萊茵河沿線建立大規模邊境防禦工事群——日耳曼長城,在英國北部建立哈德良長城和安東尼長城,在羅馬尼亞一帶修建圖拉真長城,而且在北非沙漠地區建立防禦南方沙漠部落的邊境防線,企圖擋住南方柏柏爾人的不斷侵襲。在北非以及敘利亞、猶太、阿拉伯等東部行省,大沙漠本身造就了天然邊防,雖然古羅馬帝國修建了大量防禦設施,但是並未留下漫長的邊牆。

29. 1990年至1999年,伊朗考古學家在伊朗北部戈勒斯坦省的戈爾干(Gorgon)地區發現一處近200公里的城牆廢墟,被稱為戈爾干長城。這段長城從東邊的皮什卡馬山脈向西一直延伸到裏海南部海中,寬6-10米,用當地黃土燒制的標準化的磚塊砌築。全線共有30個堡壘、障城。考古學家認定戈爾干長城建於薩珊王朝(公元226年到650年)時期,主要用於防禦中亞的遊牧部落白匈奴的入侵,當地人稱為戈爾干防禦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認為,伊朗薩珊王朝為了防範匈奴人的入侵,在北部修建了一條長城,長度僅次於中國長城,今天仍然殘餘互不相連的幾段,臨近土庫曼斯坦與伊朗邊境的戈爾干長城只是其中殘存最長的一段,在其附近曾有一條50公里長的運河將戈甘魯德河裡的水引到長城內。在戈爾干長城南側,薩珊波斯還修建了一道塔米沙長城,作為第一道長城防線失守以後的備用長城防線。在高加索山脈,薩珊波斯王朝依託山勢在一些高加索山口修建了若干要塞及其防禦邊牆,位於西北部的高加索邊牆和位於東北部的戈爾干邊牆等共同組成了薩珊波斯防備北方遊牧族群的北部長城防線。為了防備南方沙漠綠洲遊牧族群阿拉伯人的侵擾,薩珊波斯王朝還在西亞兩河流域西南部修建了阿拉伯邊牆,形成防備南方遊牧族群的南部長城防線。此外,最初為了保護西部邊疆,薩珊波斯在今敘利亞東部和兩河流域北部曾經修建梯次配置的要塞城市及其邊牆,組成西部長城防線;後來為了保護東部邊疆,薩珊波斯曾在錫斯坦地區一些山口修建要塞及其邊牆,組成東部防線。

30. 俄羅斯南方鹿砦可謂俄羅斯南方長城。為了防備來自南方草原的遊牧族群的侵擾,俄羅斯多次在國境南方修建長城,建立了多道長城防線。俄羅斯長城最著名的是圖拉鹿砦,得名於中心點圖拉,主要由壕溝、土堤、鹿砦、木柵欄等組合而成,間以要塞、城堡。該長城大抵沿奧卡河修建,東起梁贊,西抵科澤利斯克,主要在伊凡雷帝(伊凡四世,1530-1584年,1547-1584年在位)時期修築。1635年,沙皇米哈伊爾一世(1596-1645年,1613年—1645年在位)開始對先輩留下的許多簡易工事進行擴建或加固,修築克里米亞長城以防禦克里米亞汗國,其中建設年代最早的別爾哥羅德鹿砦西起第聶伯河支流伏爾斯克拉河畔的阿赫季爾卡,中經別爾哥羅德、沃羅涅什、科茲洛夫、最後達塔姆鮑夫,全長達1000公里,沿途設置40多座要塞。1681年第一次俄土戰爭結束後,為了防禦克里米亞汗國入侵,沙皇費奧多爾三世(1661-1682年,1676-1682年在位)下令在北頓涅茨河上游的伊久姆一帶修建了長達400俄里的長城防線,向西直抵第聶伯河。後來又把伊久姆長城防線向北延伸,和原來已經修建的別爾哥羅德長城防線連了起來。這樣,費奧多爾三世時代的俄羅斯西南部邊界變為第聶伯河—伊久姆一線。16世紀修築於莫斯科南側的舊式圖拉鹿砦,加上別爾哥羅德鹿砦以及伊久姆鹿砦,整個南方鹿砦防線長度超過2000公里。

31. 古埃及第12王朝修建的所謂「統治者之牆」可謂古埃及長城。古埃及在第12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統治時期,為了防禦從西奈半島湧入埃及的亞洲人,在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地區修建了一系列帶有眾多瞭望塔的軍事防禦工事——「統治者之牆」。早在第十王朝統治時期,埃及就已經在三角洲東部修築了諸如堡壘、屏障、壕溝等防禦工事,這可能就是第12王朝的「統治者之牆」的先導。在古埃及的南部邊境,第12王朝也構築了塞姆納、烏如納提、米爾格薩和阿斯庫特等四座軍事防禦工事。根據塞姆納石碑記載,埃及禁止努比亞人越過這些防禦工事進入埃及境內放牧或旅行。

32. 公元前6世紀,為了防備來自波斯高原米底(Medes)王國的侵擾,新巴比倫(Neo-Babylonian)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上游相距最近的地段修築了一條不到100公里的夯土包磚長城,史稱米底長城。

33. 公元前457年,古希臘雅典城邦為了保障出海道路安全暢通,在雅典城與比雷埃夫斯海港之間的通道兩側,修建了79公里長的長城,可謂雅典長城。早在公元前14至13世紀,邁錫尼人為了防備北方多利安人南下侵擾,就已使用巨石修築了最早的橫亘科林斯地峽、全長大約6英里的長牆。公元前5世紀,為了防備波斯帝國南下入侵,以斯巴達和科林斯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重修科林斯地峽長城。五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下令復建科林斯地峽長城;6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繼續加固地峽城池,並將沿線塔樓數量增加到史上最多的153座;1415年,拜占庭帝國皇帝曼努埃爾二世重新修繕科林斯地峽長城;1444年,尚未繼位的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完成了對科林斯地峽長城的最後一次修繕工程。

34. 考古發現,早在5世紀,日德蘭半島南部就已修築兩道平行長牆,兩牆之間有可能是橫亘日德蘭半島南部的古老運河,東至古老貿易港口赫德比,西至尚未得到開發的沼澤與黑森林山地,然後通過河流對接,小船可以直達波羅的海。也就是說原始日德蘭長城或者丹麥長城有可能是夾河而立的運河堤壩。七世紀後期,為了防備居住在易北河流域的撒克遜人,古丹麥人將運河堤壩加以改造,修築高約2米、寬約12米、長約7公里的牆體與壕溝,並且沿線修建土木結構的簡易堡壘,建成第一期丹麥長城。不久,為了防禦法蘭克帝國北上擴張,丹麥國王古德福德下令加強南部邊界防禦工事,以古代運河作為護城河,在護城河後樹立高約3米的木欄,在木欄後修築高約2米、寬約7米的土牆,成為第二期丹麥長城。9到10世紀期間,丹麥國王藍牙王哈拉爾德主持延長丹麥長城,並將夯土平台加高到5米,加寬到20米,成為第三期丹麥長城。數十年後,為了應對東法蘭克王國擴張,丹麥人再次增加木欄道數和土牆高度,成為第四期丹麥長城。11世紀末,丹麥人引入拜占庭帝國建築技術,為丹麥長城增加了花崗岩外牆和碉樓,成為第五期丹麥長城。丹麥國王瓦爾德瑪一世時期,丹麥人一方面以花崗岩為主要材料將外牆加高到7米,並且貼上瓷磚,另一方面將丹麥長城延長到30公里,成為第六期丹麥長城。1850-1861年間,為了防禦普魯士王國侵略,丹麥人決定以舊長城為邊界,加強長城防線建設,對部分遺址進行修復和加固,甚至為古城牆配備近代化的火炮,但是由於守軍在最後關頭撤退,丹麥長城淪入普魯士人之手。

35. 印度齋普爾藩王在1592年修建了一座美麗的宮殿琥珀宮作為王國的首府。為了保證琥珀宮的安全,在周邊的山頭上,沿山脊修建了一條長城般的防禦工事,長70多公里,把琥珀宮圍了起來。位於印度北部拉賈斯坦邦的昆巴哈爾堡(Kumbhalgadh fort)是印度梅沃爾王國(Mewar kingdom)15世紀修建的重要山地要塞之一,蜿蜒其外的36公里長的城牆被稱為印度長城。在巴基斯坦東南部信德省荒涼的沙漠中,Ranikot堡及其防護牆長超過35公里。但它們只是一個城堡及其防護牆,相對規模較小,長度較短。

36. 在地理大發現以前,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尚未進入所謂人類文明世界視野,亞歐非三大洲及其周邊島嶼就是整個人類文明世界,就是彼此山水相連的人類文明的世界島。從考古發現來看,相對於亞歐文明長城而言,古埃及王朝和古羅馬帝國在非洲修建的防禦南方族群侵擾的軍事設施規模較小,而且遺存較少,難以構成橫貫非洲的長城體系。如果歷史考證和考古發現非洲地區大體曾經存在橫貫東西的長城防禦體系,那麼將是世界長城體系的又一奇蹟。如果歷史考證和考古發現北美洲和南美洲曾經存在類似的長城防禦體系,同樣可以納入世界長城體系之中。事實上,在北美洲,尼加拉瓜長城位於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以西150公里處,原是印第安人部落間土地的界碑,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總長40公里。

三、促進亞歐大長城國際保護和利用

37. 在亞歐農耕文明帶生存發展的農耕民族和農耕帝國總是面臨在亞歐遊牧文明帶生存發展的遊牧民族和遊牧帝國的侵擾,在農耕文敏帶與遊牧文明帶的交錯地帶修建長城防備遊牧民族和遊牧帝國侵擾,是許多農耕民族和農耕帝國的共同選擇。古中華長城、古羅馬長城和古波斯長城以及古朝鮮長城就是其中的偉大典範。所謂先開化蠻族帝國同樣面臨所謂後開化蠻族的侵擾,修建長城加以防範也是一些所謂先開化蠻族帝國的優先選擇。古中國遼長城、金長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許多國家都通過修建長城的方式防禦外國入侵,比如齊長城、楚長城等,但是隨著國際兼并戰爭進展特別是秦朝統一六國,列國國際長城先後遭到廢棄,再也未能重建復興。從形態上看,世界各國長城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以亞歐大長城為代表的牆壘型長城,第二種是以遼國塹壕、金國塹壕、清朝柳條邊和俄羅斯南方鹿砦為代表的塹壕型長城。當我們超越時代和國界,超越朝代史觀和國別史觀,放眼整個亞歐大陸,在整個亞歐大陸的視野里觀察長城現象的時候,就能發現一條時斷時續、形斷神續、橫貫整個亞歐大陸的亞歐大長城。古中華長城、古羅馬長城和古波斯長城以及古朝鮮長城就是亞歐大長城最主要的若干段落。

38. 亞歐大長城把古中國長城、古波斯長城、古羅馬長城以及古朝鮮長城連接起來,大致可以構成一個橫貫亞歐大陸的分界線,把古代亞歐大陸南方農耕帝國與北方遊牧族群區隔開來。遠遠越過庇里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古羅馬長城,一方面代表古羅馬帝國勢力向北擴張的穩定界線,另一方面代表當時農耕地區向遊牧地區擴張的穩定界線。把中國秦漢長城和明代長城相比,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大體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這一地帶大體就是中國農耕地區和遊牧地區的過渡地帶。當氣候變暖、農耕地區向北擴張的時候,長城就會向北遷移;當氣候變冷、農耕地區向南退縮的時候,長城就會向南遷移。由此可以推論,從秦代到明代,中國氣候震盪下行,總體趨冷,農耕地區向南退縮,導致長城向南遷移。中國歷代長城分布的區域大致東起遼河流域,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到達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這個自東北向西南的帶狀地區也被稱作長城地帶。它與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走勢基本一致,也與我國農耕與遊牧地區的過渡地帶大體一致。長城的南北擺動地帶與我國農耕地區與遊牧地區分界線的南北擺動地帶總體對應。

39. 世界各國長城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世界各國長城遺址保護和利用是人類共同的事業。1961年3月4日,中國萬里長城-八達嶺、萬里長城-山海關、萬里長城-嘉峪關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中國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9月20日,中國國務院第150次常務會議通過《長城保護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2009年4月18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2012年6月5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2016年,在《長城保護條例》頒布10周年之際,國家文物局在金山嶺長城腳下向社會發布了《中國長城保護報告》。2019年1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長城保護總體規劃》。2017年5月,《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重要標識。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

40. 英國從1880年開始關注哈德良長城的保護與管理,1920年,英國政府制定《古蹟與考古地區法》(Ancien Mon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Areas Act),並於1928年將哈德良長城置於該法保護之下。1996年哈德良長城管理規劃(1996-2001)編制完成,2002年、2008年分別進行第一輪和第二輪修編,內容主要包括世界遺產及背景環境說明、遺產地相關利益分析、建築評估及重要性陳述、對上輪規劃的評估、影響世界遺產地的管理問題、政策、行動建議及規劃實施6方面。哈德良長城的世界遺產邊界和緩衝區是1996年管理規劃確定並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於1997年通過的。2002年和2008年的規劃均對遺產地的範圍進行了調整,以加強對哈德良長城的保護管理。1997年,在阿倫和魏森堡兩個城市的倡議下,德國推出了「德國長城之路」旅遊項目,並在阿倫建立長城博物館,重點介紹德國長城歷史。2003年德國成立了德國長城委員會,統一從事維護、研究和推介德國長城工作。

41. 1987年,英國哈德良長城與中國長城攜手躋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哈德良長城與德國境內550公里長的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合併為一項世界遺產——羅馬帝國的邊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英國安東尼長城又被作為該項世界遺產的擴增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中英雙方簽署了《關於哈德良長城與中國長城的全面協作協議》,並且連年開展「雙牆對話」。發現橫貫亞歐大陸的亞歐大長城以後,應當聯合亞歐大長城各個段落沿線國家和地區,把整個亞歐大長城作為一個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形成當今世界上最雄偉最漫長的線性文化遺產。與此同時,聯合組織亞歐乃至世界長城聯盟,舉辦亞歐長城論壇甚至世界長城論壇,推動亞歐長城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各個長城遺存國家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分享亞歐長城以及世界各國長城保護利用的成果和經驗,加強亞歐長城以及世界各國長城的研究保護、傳承傳播可開發利用,挖掘和彰顯亞歐長城以及世界各國長城的歷史和時代價值,特別是聯合打造亞歐長城文化公園,推出亞歐長城文旅線路,讓亞歐大長城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與合作的紐帶,促進亞歐大長城沿線國家和地區永續和平發展,讓亞歐大長城展現永久魅力和時代光彩。(作者:柳士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