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PLUS北外壹佳英語:打造英語教育生態圈 讓學習真正發生

新京報 發佈 2021-08-10T02:17:04.904039+00:00

「很多家長覺得,英語學習有個萬能的『神奇藥丸』,可以一招制勝。」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E PLUS北外壹佳英語首席學術官曹文看來,單靠教材,或者外教、學校就能讓孩子把英語學成,是不現實的。

「很多家長覺得,英語學習有個萬能的『神奇藥丸』,可以一招制勝。」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E PLUS北外壹佳英語首席學術官曹文看來,單靠教材,或者外教、學校就能讓孩子把英語學成,是不現實的。

「就像一棵小樹苗要長大,光是自己強壯還不夠,還要有好的土壤、有陽光、有水、有空氣……所有要素作用在一起,它才能真正地長成參天大樹。」曹文打了個比方。

基於此,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原北外青少英語)建立了「生態圈(E PLUS ECO)」的理論基石,以語言素養、學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為核心支柱,通過K12國際素養成長路線圖,成就孩子「有規劃 大不同 (Come Here Go Further)」的未來。

學英語沒有「一招制勝」

「曹老師,我的孩子五歲了,學哪個英語教材好?」「孩子一直跟著外教學,為什麼課內英語成績總上不去呢?」……在曹文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總能看到家長提出的關於孩子英語學習的各式問題。

曹文不止一次在公開演講中告訴家長們:不僅是英語學習,所有的學習和成長都沒有「一招制勝」,沒有「一了百了」的方案。必須建立良好的生態,讓與學習相關的所有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夠真正地讓學習發生。

為此,E PLUS北外壹佳英語提出了 「E PLUS ECO生態圈」理念。這一理念創建的背後是歷時6個月的艱辛:檢索超過100篇專業文獻,閱讀50萬字的國內外各類課程測評標準,調研中外語言教育理論、中外教育政策、中外課程大綱和中外測評標準,撰寫逾10份調研報告……

E PLUS北外壹佳英語提出了 「E PLUS ECO生態圈」理念。

曹文解釋說,E PLUS ECO生態圈中包含了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構成了「K12國際素養成長路線圖」,在空間上,路線圖將孩子的國際素養分為了語言素養、學術素養和人文素養三大支柱;在時間上,路線圖把孩子的成長從學前到高中分為了啟蒙、成長、攻堅、提升和超越五個階段。這一路線圖將助力孩子成長的各個要素連接在了一起,形成了四大連接,它們分別是:連接教育的目標、內容、過程和結果;連接教育的模式、環境和階段;連接教育的關聯人;連接中國教育與國際教育。

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原北外青少英語)通過K12國際素養成長路線圖,成就孩子「有規劃 大不同 」的未來。

E PLUS ECO生態圈和孩子的英語學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從課程體系來看,「北外壹佳有線下中教的體系課,被稱為『核心課』。在此基礎上,有線上外教大閱讀課,即核心PLUS課;此外,還有短期補短和拓展的賦能課,包括英語能力類、傳統文化類和營地研學類三大類別。核心課、核心PLUS課、賦能課,三大模塊構成了相互補充的課程生態。」

有了課程,還需要配套的測評體系。中國有國家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以及英語中考和高考的考綱和試題,而國際上則有劍橋通用五級英語、托福、雅思等標準化英語測評,E PLUS北外壹佳英語的教研團隊通過將以上標準或考試進行多維度的對比,比如,將教材和考試中涉及的單詞、語法點、主題、功能等方面做匹配,找出中外標準的共同點和差異點。

這樣,「老師在課上講到某個知識點,就能夠很清楚地知道它在國家課標和國際標準中的要求是什麼,做到既鞏固和助力孩子們課內所學,又對接了國際英語的標準。這對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曹文說,這些看起來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零零碎碎、相互之間並無關聯的內容,恰恰是構成「生態圈」必不可少的要素。

始於語言,成於素養

2020年,E PLUS北外壹佳英語開展了產品創新的市場調研。這次調研抽取了1437個家長樣本,在「家長讓孩子學習英語的長期目標」這一項,調研結果顯示,排名第一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為了讓孩子開拓眼界、獲得國際化視野」和「能與外國人交流」。

「這些都是超越語言本身和學習成績的訴求。」曹文說,當孩子的英語學習達到一定水平以後,自然而然地會產生這些訴求,因為「他們可以用英語做更多事情,比如去接觸國際教育、去提升學術素養等。」

隨著社會、家長對孩子培養需求的變化,以及E PLUS北外壹佳英語自身的發展和成長,與之相呼應,E PLUS北外壹佳英語的教育理念也被賦予了愈加豐富的內涵。從「有規劃 大不同」到「成就孩子,超越自己」,再到「做中國的國際人,國際的中國人」和「E PLUS北外壹佳英語生態圈」,E PLUS北外壹佳英語今年完成了對教育產品的全面升級,還推出了連接英語教育和國際教育的i PLUS國際課程。

曹文是i PLUS國際課程的學術寫作課的主講教師之一,對於如何讓英語小學霸們實現超越英語的成長深有體會。比如,「是不是嚴格按時交作業?作業排版是否遵循規範的格式?右上角有沒有作業編碼、作業標題是不是用了12號加粗Arial字體且首字母大寫、段落間是不是調成1.5倍行距等等……」這些看似細節的要求,卻能夠折射孩子們成長的潛能。

「這些是思辨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對於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孩子首先會抓重點,這涉及的是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此外,還有獲取這些信息後能否付出行動、付出行動能否堅持……」曹文認為。

「透過這些點點滴滴,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就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我們希望孩子能把自己放在世界教育的平台上,而不是拘泥於英語學習。」曹文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始於語言,成於素養」,實現他們的超越。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李項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