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合併原有三大產品線,將資料庫品牌升級,專家稱正推進產業網際網路戰略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1-08-10T01:51:18.800463+00:0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資料庫作為整個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石,變得越來越關鍵。目前,我國資料庫軟體市場規模將近200億元,大數據產業市場近700億元,數據軟體細分市場,作為重要構成持續受益產業發展紅利。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資料庫作為整個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石,變得越來越關鍵。目前,我國資料庫軟體市場規模將近200億元,大數據產業市場近700億元,數據軟體細分市場,作為重要構成持續受益產業發展紅利。

資料庫正朝著「雲+資料庫」的方向演進,雲資料庫的發展,目前正經歷從第一階段「資料庫上雲」,即從資料庫到雲資料庫,到第二階段「從雲資料庫到雲原生資料庫」的變革。

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到了2022年世界上3/4的資料庫都會跑在雲上。而在2021年,雲資料庫在整體資料庫市場中的占比首次達到50%,而到2023年,這個比例會升至75%。

面對這「75%比例」的市場空間。12月24日下午,騰訊雲正式宣布,原有的TDSQL、TBase、CynosDB三大產品線將統一升級為「騰訊雲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TDSQL」。全新升級後的騰訊雲TDSQL將涵蓋分布式、分析型、雲原生等多引擎融合的完整資料庫產品體系。

騰訊雲深入資料庫領域十餘年,服務客戶數已經超過50萬。為了B端客戶,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未來,騰訊雲還會在資料庫的賽道上持續加碼,並整合騰訊在QQ、微信等服務十幾億C端用戶的能力、資源、經驗。

「這個舉措,代表了騰訊雲的一次技術升級。」曾任中信證券高級副總裁兼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的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技術升級對應著,騰訊雲正在實施的戰略發展方向,其正在推進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同時,複雜的企業應用場景數據服務,對性能、成本、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有了這種超融合技術。

品牌升級的目的

「騰訊雲資料庫的發展,是從我們業務系統長出來的。」騰訊雲副總裁李綱對包括經濟觀察網在內的記者表示。

他稱,也就是說,騰訊的業務場景是什麼樣的,就催生了什麼樣的資料庫。如TDSQL是強交易的資料庫,公司所有的交易動態在這裡,例如財務通,這樣的場景催生出來的TDSQL;CynosDB是共享存儲雲原生的資料庫,其一開始就是為了雲去打造的;Tbase是之前大數據團隊孵化的,它的專長是在複雜場景下使用。

在騰訊雲資料庫發展過程中,李綱發現,客戶的需求慢慢會變成一個多樣化和聚合化的趨勢。「這也是這次品牌升級的目的,讓我們的產品更加融合。」

目前線上金融業務發展迅速,平安銀行分布式資料庫技術負責人李中原表示,金融產品的「雲」化,其銀行一直在進行中。「雲化的過程,一是銀行自建私有雲,另一個是平安集團建的公有雲。同時,也包括外部廠商如騰訊雲等,給我們提供一些私有雲的產品。」

對於資料庫上雲,李中原表示,需要面對,一是合規,一定要達到監管合規要求;二是數據安全,如雲廠商是否具備金融雲的資質,是否達到金融雲的合規要求。此外,也包括在相應的產品化的過程中,他們對產品的適應程度。

關於資料庫選型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不管任何新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都會面臨著資料庫選型的問題。李中原同樣面對了這樣的問題。

李中原表示,其在信用卡項目立項之初,大概花了3-4個月,專門研究選型資料庫,當時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項目的所有人的認知拉到一個水平上。然後,考慮的是,資料庫產品都可以做到同城多活,也可以應用於核心的場景,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對各家產品進行測試。最後,他將所要做的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可量化指標,給最上層的領導去做決策。

「以前在建設資料庫過程中,將有兩部分費用,一是硬體建設的成本,另一個就是維保的成本,單純從硬體建設來講,如果還是使用原來的應用系統,擴容到和現在TDSQL的同等規模處理功能,僅此一項,就需要多花費幾個億的資金,後續每年的維保費用也更加高。」李中原說。

由內向外

對於整個騰訊雲資料庫發展的歷程,李綱用幾個階段來概括。

時間拉回到2004年,騰訊內部已有超過百億級帳戶(類似Q幣,其他點券類有價值的帳戶)。

李綱表示,這時的資料庫,是自用的階段,可以自由適配。因為騰訊網際網路業務產品線較寬,所以幾乎網際網路所能涉及到的場景,騰訊雲的資料庫都有涵蓋。期間,騰訊財富通成立、微信支付的興起,尤其是在偏金融場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014年,微眾銀行成立,是騰訊牽頭的一個民營銀行。因為其需要做普惠金融,所以對資料庫要求本身,就是低成本、無限擴展。

「當時在集團內部有一次比較全面和深入的選型,後來選中了自有TDSQL,TDSQL第一次作為一個交付型的產品,使用到真正的銀行核心系統裡面,這算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李綱說,他們資料庫研發人員和微眾銀行的應用開發人員,大家第一次吃到了「螃蟹」。也是騰訊雲資料庫真正走出的第一步。

去年9月,騰訊雲拿下第一個銀行傳統核心應用,與張家港農商銀行合作。

「這次之後,對於騰訊雲是一個新階段。」 李綱表示,其開始和各個城市的商行和各個大行有一些應用案例,包括海外。這會是一個常態,在這個常態過程中,就要思考如何讓應用開發和整個交付流程更加流暢。

上個月,Gartner發布2020年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國內廠商阿里、騰訊、華為等都有資料庫產品入選。

張孝榮稱,雲資料庫屬於雲計算的核心技術,國內雲計算廠商的技術能力不斷提高,資料庫的國產化也取得了許多突破,今後本土資料庫要能夠覆蓋全行業應用,進一步適配本土要求。

在張孝榮表示,為了減少未來逆全球化的衝擊,行業現在主要問題是逐步「去美化」,實現國產資料庫全面應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