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攀比也能越比越開心?學者教你如何比出幸福感

壹心理 發佈 2021-08-10T01:27:43.452248+00:00

不知道你有沒有 「與人攀比」 的困擾 ?一提到 「攀比」,我們往往會與焦慮、不幸福關聯,常常聽到諸如 「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比較得少」 的言論。大量的文章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攀比,例如:可大叔在查 「社會比較」 文獻時卻發現,或許是我們把 「攀比」 看得太局限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 「與人攀比」 的困擾 ?


一提到 「攀比」,我們往往會與焦慮、不幸福關聯,常常聽到諸如 「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比較得少」 的言論。


大量的文章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攀比,例如:



可大叔在查 「社會比較」 文獻時卻發現,或許是我們把 「攀比」 看得太局限了。


今天大叔就和你聊聊,「攀比」 可以避免麼?一定會帶來焦慮和不幸麼,它可以怎樣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01

比較是不可避免的


誤解一:我們總覺得比是不好的。


大叔剛畢業時發現個有趣的現象,自己包括同學都喜歡打聽彼此的消息:工作如何、賺錢多少、談戀愛了麼 ……


了解信息後,不自覺地會與他們比較,常常會覺得很焦慮。


畢業後各過各的生活,比較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大家還總愛比較呢?



社會比較理論由心理學家萊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於1954 年提出,他認為人們通過與他人相比較來評估自己的態度,能力和特質來認識自己。[1]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如何。而研究發現,相比於其它方式,與別人比較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做出判斷。


倫敦商學院的 Thomas Mussweiler 等研究者,抽取 47 名大學生作為參與者,將他們分為兩組,分別完成以下兩項任務:[2]


啟動任務:培養兩組參與者養成比較或非比較的思維習慣。


比較組:通過比較兩張圖片的區別處理圖片信息,養成比較的思維習慣 (了解 A 圖片細節時,通過與 B 圖片對比來獲得);


非比較組:用語言描述圖片處理圖片信息,養成非比較思維習慣 (分別描述 A、B 圖片的各自特徵)。


判斷任務:收集信息,判斷一間公寓的租金


令兩組參與者,收集多方面信息 (例如,公寓的面積、地理位置、小區 …… 等),來判斷公寓的租金是多少。


研究人員會記錄兩組參與者收集信息的數量。


結果,比較組參與者做出公寓租金的判斷,收集的信息數量比非比較參與者少。

(例如,比較組可能只收集了面積和地理位置就進行判斷,而非比較組除了面積、地理位置,可能還收集了諸如裝修、樓層等信息。)


研究者解釋,比較通過限制大腦收集信息的數量,來幫助我們更快做出判斷。


如果我們想了解自己畢業後的狀態,可能需要了解性別、上學情況、薪資、社交、工作城市等所有信息才能進行判斷,而這些信息可能是無窮盡的。


而和學校時與自己差不多的同學比較,只需要比較特定信息。(例如,學校、上學情況就不用作為比較的信息)


比較思維節約了認知資源、處理信息更有效率。在日常生活 (比如了解畢業後狀態),我們就傾向於使用比較,即使它是主觀的。[3]


我們無法停止比較的思維,有趣的是正因為比較是主觀的,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比較的方式,來調節比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Festinger 認為社會比較分為上行比較 (與優秀的人比) 和下行比較(與較差的人比),研究發現這兩種比較不僅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合理使用還能改善我們的情緒、動機和行動。


02

偶爾向下看,提升幸福感


誤解二:和不好的人比等於認慫


「怎麼不和比你好的人比呢?」,可能每個人都聽過這句話。


成長過程中,我們很多人都養成了上行比較的習慣,卻也常常會在和優秀的人比較中感到挫敗。


其實,偶爾向下看一看,會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Morse 做過這樣一項研究。[4]


78 名男大學生到公司去面試,競爭兩項兼職工作。


學生 A 申請了其中一項兼職,並認識了另一位競爭者(兩人正申請同一職位),學生 A 發現該競爭者並不適合該職位。


在自尊水平的測試中發現,學生 A 相較於其他同等能力的人,自尊水平更高。


不難發現,學生 A 和崗位能力不如自己的競爭者做了一次向下比較,他的自尊水平就超過其他同樣有能力的人。


也就是說,下行比較能提升一個人的自尊。



它還能讓我們體驗到積極的情緒 (例如幸福)、減輕一個人的焦慮。[5]


這可能是因為下行比較,可以促進一個人的自我接納。


Keisici 認為向下比較通常以使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或特質感覺更好為中心。即我們可能在某些方面並不擅長,但至少比其他人更好。[6]


大叔的朋友,剛剛進入職場,覺得周圍人都很優秀,她很焦慮、有時甚至出現了失眠。


她本身就在一個大公司,周圍人普遍優秀、工作經驗又豐富,這種情況下進行比較,結果只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導致焦慮乃至失眠。


而通過下行比較,例如和未進入大公司的朋友相比,可能她就會發現自己本身已經很努力、聰明了。


下行比較不是去認同與自己差的人在同一水平,放棄變得更好的願望,而是在暗淡的日子裡,通過和較差的人比較,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獲得前行的力量。



03

擺正心態向上看,避免受打擊


誤解三:跟優秀的人比就會焦慮沮喪,覺得自己不夠好


大叔在查資料時,發現和優秀的人比較 (上行比較),將會產生以下三種情緒:[7][8]


a.惡性嫉妒 (envy proper):對別人擁有的東西具有敵意,感覺不公平


影響:可能損害人際關係,容易引發憤怒、焦慮、抑鬱等情緒。


b.良性嫉妒 (envy):渴望獲取他人擁有東西的渴望和動力


影響:可能產生自卑感、有沮喪、焦慮情緒,但會產生立刻改變的動機,提升自我。


c.欽佩 (admiration):對他人成就的欣慰之情


影響:激發自我改變動機,行動可能會有延遲;渴望個人成長,對欽佩人進行學習和模仿;稱讚對方,並希望與對方建立聯繫、形成同盟。



同樣是和優秀的人比,卻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與影響,這與什麼相關呢?


Buunk 和 Ybema 在 1997 年提出了社會比較的認同對比模型,他們認為:[9]


向上認同的個體將成功他人看成是自己能夠達到的未來,會提升自我效能感 (對自己能完成某項的任務的確信程度) 和表現。


例如,閨蜜 1 個月通過健身瘦了 5 斤,你覺得「她都能做到,那我肯定也能做到」,這樣的向上認同,能帶給自己減肥的動力和信心。



向上對比的個體常常用敵對和競爭的角度觀察成功他人,因而體會到更多的挫敗感,自我效能感降低。


例如,同樣是閨蜜 1 個月健身瘦 5 斤,如果你認為「人家變瘦變好看了,就我自己還很胖,我肯定瘦不下來的」,這樣的自我否定,往往會讓人感到沮喪、焦慮。


不難發現和優秀的人比較時,影響我們情緒與行動的因素,是我們如何看待和別人的差距。


如果將差距看作是他優我劣,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而將差距看做是自己可以努力達成的目標,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信心和動力。


大叔的一位老師和我分享過她是如何與人比較的。


老師特別喜歡和人聊天、看人物傳記。她和我說她不是去看優秀的人做了什麼偉大的事、賺了多少錢,受多少人崇拜,而是去了解和發現他們怎樣的信念、品質、態度讓他們成功。


比較無法避免,與其焦慮別人如何優秀,不如在比較的差距中獲取動力、找到可以模仿和學習的地方。


寫在最後


比較其實僅僅是我們更快收集信息、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已,它並非是人性的劣根、煩惱的根源。


我們因其痛苦,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想拿別人的標準,去衡量評判自己的生活。


確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與計劃,比較就可能帶給我們力量:


低落、沮喪時向下看一看,給自己一些鼓舞和力量;


提升改變時向上看一看,尋找動力、別人的經驗與可學習的地方。


給生活設定我們自己的標準,讓比較帶給我們幸福。


世界和我愛著你 ~


-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參考的文獻資料:

[1]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in Psychology.

[2]Mussweiler, T., & Epstude, K. (2009). Relatively fast! Efficiency advantages of compar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1), 1.

[3]Corcoran, K., Crusius, J., & Mussweiler, T. (2011).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standards, and mechanisms.

[4]Morse, S., & Gergen, K. J. (1970). Social comparison, self-consistency,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1), 148.

[5]Buunk, A. P., & Gibbons, F. X. (2007). Social comparison: The end of a theory and the emergence of a fiel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2(1), 3-21.

[6]Kesici S, Erdogan A. Mathematics anxiety according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Education. 2010;131(1):54-63.

[7]Smith, R. H., & Kim, S. H. (2007). Comprehending env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46.

[8]Van de Ven, N. (2017). Envy and admira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following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31(1), 193-200.

[9]Buunk, B. P., & Ybema, J. F. (1997). Social comparison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The identification-contrast model. Health, coping, and well-being: 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359-38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