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愛情【我的愛情觀】

蘅蕪心理苑 發佈 2021-08-10T00:42:19.607105+00:00

愛情是什麼?是丘比特之箭?是流行感冒?是加了蜜的黃連?是腎上腺素分泌?是尋找丟失的另一半?是少年時那未了的情結?還是潛意識的作用?

愛情是什麼?是丘比特之箭?是流行感冒?是加了蜜的黃連?是腎上腺素分泌?是尋找丟失的另一半?是少年時那未了的情結?還是潛意識的作用?

當我們陷入熱戀中時,我們追求的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陷入單相思是追求的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當我們陷入異地戀時所追求的又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愛情的表達方式也是不同的,在《鐵達尼號》里是男主對於女主的承諾:「you jump

I jump」,你跳,我也跳。(生死與共,與君相隨。)

是大話西遊中的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

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

一萬年

這些都是我們曾經對愛情最美好的期待,愛情有著不同的變現方式,千變萬化。

不過,在我看來,愛情包括三個基礎:生理基礎、精神基礎以及道德基礎。

生理基礎是對生理機能的慾望和反應,精神基礎則是對於對方價值和內心的認同以及依戀的感受,道德基礎表現為為對方負責的一種態度。

愛情通常是由四個要素構成的:

一是性慾,這是愛情的生理基礎和自然前提;

二是情感,這是愛情的核心,表現為靈與肉融為一體的強烈感情;

三是理想,這是愛情的社會基礎,也是愛情的理性嚮導;

四是義務,這是愛情的社會要求,表現為自覺的道德責任感。

我最喜歡形容愛情的話是:自此浮生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在眾多關於愛情要素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出自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 Sternberg),他是這個新興研究領域裡的先鋒人物。

1986年,斯騰伯格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愛情三元論」。他認為,雖然人類的愛情複雜多變,但基本上包含三個主要成分,即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passion)是一種把戀人們推向浪漫的沁人心扉的情感,它來自人的激素,以生理衝動和肉體的強烈慾望為特徵。

「親密」(intimacy)主要包括熱情、理解、交流、誠實、支持和分享等心理現象,是愛情的情感部分。

承諾」(commitment)是愛情的認知部分,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做出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情感(去愛一個人)的決定;二是努力地愛護和維繫這份情感。

只有滿足以上的三種的情況,才會是真正的愛情。這也是我所認可的愛情觀。

我希望我能夠儘量真實地面對自己,我可以對全世界不真誠,但希望面對你,我始終如此真實。所以,請接受我的開心、憤怒、嫉妒、委屈、幸福的樣子。因為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對你真實,那也許,我們是該說再見了。

這也是高曉松在奇葩說所說的對於愛情的理解。真正的愛情是可以在對方的面前勇敢的做自己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