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

觀察者網 發佈 2021-08-09T23:23:48.604220+00:00

【文/宋冰】關於「中國將在未來數十年里引領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創新」這個話題,世界各國的專家們已經進行了大量討論。然而,截至目前還沒有西方媒體對中國哲學界在「人工智慧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和「人工智慧的倫理道德」這兩個領域裡的討論給予報導。

【文/宋冰】關於「中國將在未來數十年里引領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創新」這個話題,世界各國的專家們已經進行了大量討論。然而,截至目前還沒有西方媒體對中國哲學界在「人工智慧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和「人工智慧的倫理道德」這兩個領域裡的討論給予報導。

博古睿研究院副院長、博古睿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博古睿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宋冰2020年8月20日在博古睿研究院《思想》(Noēma)雜誌網站發表了評論文章:《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

與很多西方觀察家一樣,在由數據和自動化所定義的這個時代里,面對人類自由意志的領地正逐漸萎縮以及從長期來看人類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也許會變得模糊這兩個問題,許多中國哲學家(這裡主要指在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個思想領域受過專業學術訓練的學者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一些學者擔憂人們為了健康和長壽會對人類基因序列和自然進化過程進行干預的時候,中國的儒家學者們似乎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領域裡的某些進展更為警惕,他們擔心家庭關係和養老產業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使十分強調血緣關係和家庭倫理的儒家的思想基礎遭到削弱。

更為有趣的是,如下文所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三大特徵也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面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中國人沒有像西方人那樣產生強烈的恐慌心理(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類似人工智慧這樣的前沿科技進展可能對人類構成生存威脅)。

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認為:人類並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一種高於大自然的存在;智人具有獨一無二的理性、自我意識和主觀人格,智人在世界上的地位要高於其他動物、植物乃至任何存在物。在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和全球化時代之後,人類中心主義發展到了全盛時期。不過,這種以人為世界中心的思想近幾十年在已開發國家卻有退潮的跡象,而在快速工業化的中國等國家,主張這一觀點的人仍然普遍存在。

然而,從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的角度來講,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所秉持的都是非人類中心主義(Non-Anthropocentrism)。在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里,「天地人三才」(trinity of heaven, earth and man)的概念是中國人理解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關係的一個經典框架。這一概念最初來自中國古代典籍《周易》(Book of Changes)。在中國,儒家和道家是最具影響力的兩大思想流派,而《周易》這部書為儒道兩家奠定了思想基礎。

根據《周易》所提供的理論,天、地、人三才以及這三者所蘊含的陰、陽兩大力量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大自然的演化、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是在這樣的宇宙中發生的。根據該理論框架,人類是大自然固有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無法切割(human beings are inherently part of and bound up with nature)。只有在遵循自然規律並尊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的前提下,人類才能夠不斷繁衍和發展。

立於天地之間的人天生具有向大自然學習的獨特能力,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使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生機勃勃、永續運轉進而領悟「道」並使「道」在人間獲得發揚,即「參贊天地之化育」。從儒家的角度來講,「道」意味著做人要遵從仁義正直的道德教化。雖然儒家思想鼓勵人們應積極入世有所作為,但它同時也主張:面對大自然的律法,人應該保有一顆尊重甚至敬畏之心,人應該在遵守自然律法的前提下處理各種具體事務而不是魯莽地對自然界加以利用。人類應該從四季更替等各種自然現象中領悟天地發出的信息並依 「道」 而行。

此外,儒家思想還主張人應因時因地來調整自己的思想行為。孟子曾讚美孔子是「聖之時者」,即孔子是一位能夠順應時勢變化的聖人。因此,儒家思想並非死板的教條,而是一整套能夠在不同時代和不同情況下獲得應用的智慧之學。

「天人合一」(unity between nature and man)的觀念在道家思想中獲得了更加突出的強調。道家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在天地人三才身上皆有體現,而天道、地道和人道互相嵌入對方,可以互相會通,天地人因此可以和諧共生。莊子是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的一位中國哲學家,他進一步發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莊子主張,天地人是同時誕生的,宇宙的存在與人的存在互為前提,即宇宙與人是一體的(the universe and man were one)。

漢代中期,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的儒道兩家相比,佛教思想更加不看重人的地位。佛教教義的核心觀點認為,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而人類只是眾生的一員。佛教思想鼓勵人們對所有形式的生命都充滿悲憫之心。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哲學的三大流派均未給人賦予宇宙中至高無上的獨特地位,而且這三家思想也都沒有把人與自然看作相互之間毫無關聯的獨立存在。人工智慧是一種正在發展中的前沿技術,人工智慧並非大自然的產物。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來講,人工智慧不應毫無限制地隨意發展,其發展應受到引導。甚至有時為了使生命的自然屬性得到尊重,其發展應受到一定抑制。這正是許多中國思想家所主張的觀點。

可以說,正是因為中國人受到自身哲學傳統中非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強大影響,中國人並未像西方人那樣因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而產生強烈的恐慌心理,中國人也並不認為自己的生存受到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威脅。一方面,許多中國思想家並不相信人工智慧有朝一日會發展到超越人類智能的程度;另一方面,機器或動物在個別方面能夠超越人類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許多人對此類現象並不感到奇怪。在道家文化中,長生不老者等超級存在形式(super-being)並不罕見,人工智慧或某種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智慧完全可以被視為一種超級存在形式。

此外,一些儒家學者和道家學者希望人工智慧未來能夠融入人類所構建的倫理秩序當中,他們已經開始把人工智慧視為人類的夥伴或朋友了。

中國文化對不確定性和變化持有一種相對開放的心態

中國人之所以沒有像西方人那樣因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產生強烈的恐慌心理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相對於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對不確定性和變化的容忍度較高。這一點也是源自《周易》的影響。根據《周易》的核心觀點,「變動不居」(constant change)是宇宙的根本存在形式,具有靜態特徵的「存在」(being)並非宇宙存在的本質,而這種靜態存在的觀念已於20世紀在歐洲思想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我們可以在儒家思想的許多方面感受到《周易》的影響。例如,儒家認為人應該積極主動地對變化進行預測和應對,這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人文主義活力」(humanistic dynamism)。德國漢學家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曾在中國從事傳教活動,正是他首先把《周易》翻譯成了西方文字。衛禮賢指出:「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永遠無法擺脫的困境,一切都在變化中。因此,即便我們面臨極艱難的局面,我們也應該有所作為以促進未來新局面的形成」。

自漢代以來,道家就一直表現出一種勇於與時俱進、主動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改變的特徵。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提出的「人應該與時俱進、拒絕頑固迂腐」的觀點已經在當代中國文化中獲得了重要地位。從中國古代哲學的角度來講,不確定性和變化並不是待解的問題,而是自然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宇宙中的一種常態。

在佛教思想中,「無常」(impermanence)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據佛教思想,我們所觸摸到的現實的本質是虛幻的,這使得世界上的千變萬化顯得更加無足輕重了。帶有佛教色彩的思維方式也許是一些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因機器人時代到來而產生強烈恐慌心理的另一個原因。

自省、修身和覺悟

中國哲學家方東美曾指出,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共同特徵在於,他們都主張人應該自律、持續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並在實現內聖的道路上作出無止境的努力。而且三家思想都認為,若要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每個人應該從自己的修身(self-cultivation)開始做起;脫離了每個個體的修身,美好社會是無從談起的。

因此,許多中國思想家認為,在當下這個思考人類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時刻,在當下這個人類就由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生存威脅展開討論的時刻,我們應該反觀自身,從人類社會演化發展的歷史中獲得啟示。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回顧自己的過去並意識到也許問題的癥結就在我們自己身上:除非我們能夠在倫理道德方面進行自我反省並承擔起應承擔的責任,否則人類是無法製造出在道德上令人滿意的人工智慧產品的。

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正在不斷增加,也許我們應該拓寬思路,從古代的哲學傳統中獲得啟示。如今已經到了摒棄那種零和博弈的思維方式、使個人財富最大化的癖好和完全不受約束的個人主義的時候了。為了製造出「人類友好型」的人工智慧或其他前沿科技產品,我們必須致力於構建一個包容、和諧、對人類充滿同情的全球體系。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20年8月20日美國智庫博古睿研究院《思想》雜誌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