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安全形勢:大變局與大動盪

澎湃新聞 發佈 2021-08-05T20:23:00.950066+00:00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凌雲志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人類軍事領域的「你爭我斗」依然沒有消停:納卡衝突、軍機抵近偵察、大規模軍演頻頻上演、新武器登台亮相、展示核肌肉……風起於青蘋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凌雲志

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人類軍事領域的「你爭我斗」依然沒有消停:

納卡衝突、軍機抵近偵察、大規模軍演頻頻上演、新武器登台亮相、展示核肌肉……


風起於青蘋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這一年,國際軍事安全形勢蘊含新的變局;這一年,軍事前沿技術發展凸顯新的趨勢;這一年戰爭樣式呈現新的特點。如何看待這些新變局和趨勢?澎湃新聞推出「2020軍勢」系列文章,從今年的重大軍事、陸海空天武器發展等角度管窺軍事安全形勢變化和武器發展趨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大國持續角力,國際軍事安全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國家間大規模衝突或局部戰爭等不可控事態並未出現,但影響世界軍事安全的不穩定因素也明顯增多;各種新問題、新熱點層出不窮,給國際安全環境、大國關係和地區局勢增加了諸多變數。

大國軍事對抗更為激烈,風險進一步加劇

2020年,大國競爭作為國際政治的主基調將更加凸顯,美俄不顧全球疫情處於爆發態勢,積極謀局布勢,掀起了更為激烈的軍事對抗,使得雙方軍事對抗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也對全球安全與穩定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馬拉巴爾」-2020演習,美印日澳四國都派出戰艦參加。

美國以《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等文件為指導,面對不確定性激增的戰略環境,更加聚焦大國競爭,強調以「美國優先」重塑國際秩序與大國格局,通過前沿部署、抵近偵察、武力炫耀等方式頻頻向俄羅斯施壓示強。5月29日,美國出動2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前往歐洲及黑海地區執行長程戰略轟炸機特遣隊任務,並在黑海上空演練了對俄發動空襲的作戰流程;6月3日,美國空軍出動4架B-52轟炸機,飛至俄羅斯附近的北極地區上空,執行了穿越北極地區飛往歐洲的遠航訓練任務;8月18日和19日,美國連續兩天出動P-8A「海神」巡邏機和RC-135戰略偵察機,同時出現在黑海和波羅的海上空,抵近俄邊界進行偵察活動。這種「軍機鬥法」頻次之密集是歷史從來沒有過的。

此外,兩國軍事對抗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從天空、水面向太空、水下發展。8月25日,美軍「海狼」號核潛艇罕見亮相,停靠在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特羅姆瑟,而與挪威海緊鄰的巴倫支海,是俄海軍北方艦隊彈道飛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活動區域,對俄施壓意圖明顯。11月17日,美軍利用宙斯盾驅逐艦試射標準-3IIA反導攔截彈,成功攔截了洲際飛彈。而隨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雙方在反導領域的對抗還將進一步升級。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軍事挑釁,俄羅斯也毫不示弱,選擇了第一時間的對等報復。6月10日,針對美軍B-52戰略轟炸機在俄邊境地區模擬對俄北極軍事設施實施大規模核打擊的挑釁舉動,俄迅速派出了4架圖-95戰略轟炸機飛臨美國邊境,演練摧毀美阿拉斯加軍事設施課目;8月27日,針對美核潛艇在俄附近領海挑釁,俄「鄂木斯克」號核潛艇也隨即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冒頭」;在反導領域,俄羅斯則針對性強化反導作戰能力建設,不斷試射新型反導攔截彈、「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等進行強力反制。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克里沃魯奇科已經表示,將於2020年底前接收首批S-500防空飛彈系統,並在2023年前部署3個團數量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和4套S-350防空飛彈系統,以打破美軍構建起來的反導系統。隨著美俄關係的日趨尖銳,可以預測,雙方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對抗還將會更為頻繁和激烈,對未來國際軍事安全形勢走向帶來深遠的影響。

俄羅斯戰鬥機攔截美國B-1B轟炸機。

地區爭端持續升溫,多種安全威脅交織互動

2020年,雖然國際安全形勢總體和平穩定,但局部動盪加劇,各種挑戰增多,傳統安全威脅不降反升,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減反增,多種安全威脅交織互動,傳導疊加效應明顯。

首先,我周邊安全變數增多,台海、南海博弈加劇。3月26日,川普簽署所謂的「台北法案」,要求美政府根據其他國家與台灣關係加強或減少經濟、安全、外交聯繫;7月23日,美國參議院在「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建議邀請台灣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以及美軍醫療艦停靠台灣事宜。11月5日,美國再次簽署對台軍售案,總價值高達30億美元之多,使得兩岸關係不斷緊張。此外,美國還加強在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強化海空軍投入,推進海警、陸戰隊等介入南海。據不完全統計,美軍機上半年在南海活動就多達2000餘次,以「航行自由」名義巡航南海已經「常態化」。7月份,美軍雙航母編隊兩次在南海舉行演訓,內容包括防空、海上監視、海上補給、「防禦性」空戰、遠程打擊、多兵種聯合協作等科目,使得美軍在南海地區的活動有從抵近偵察向挑釁施壓和作戰演練轉變的趨勢。

其次,印太地區安全風險增加,「美日澳印」軍事合作進一步深化。2月3日,美空軍兩架B轟-52炸機、6架F-16戰鬥機與日本超過45架戰機在三澤基地附近開展了整合演練;5月29日,美一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從南達科他州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起飛,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並參加了在此舉行的美日聯合軍演;7月28日,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在華盛頓舉行外交與國防「2+2」磋商,宣布將以澳大利亞北部港口城市達爾文為中心,構建一項針對中國的最新「絕密防禦合作框架」,以強化兩國聯合軍事訓練的力度與深度,並承諾在該地區以及印度洋「加強和規範海上合作」。

印度在本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依然不斷挑起邊境衝突,製造摩擦,並加大對周邊國家的拉攏力度,以謀求優勢。6月4日,印度和澳大利亞簽署了一項軍事後勤支持和國防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可互相進入彼此的重要軍事基地,進行技術和物資的補給。10月,美印舉行外長與防長2+2會談,簽署了有軍事意義的《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允許印度使用美國的衛星和地圖數據,使印度獲得一系列地形、航海和航空數據,對提升飛彈和武裝無人機的瞄準精度至關重要。11月3日,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共同舉行的「馬拉巴爾-2020」演習在孟加拉灣拉開帷幕。這是澳大利亞在2007年退出該演習13年後再次重返,也是美日澳印四個成員國的首次全部參加的演習,將四國軍事合作推進了一步。

最後,全球各地熱點頻發,新問題層出不窮。在中亞地區,9月27日至11月9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軍事衝突,造成4000餘人死亡、8000餘人受傷、數萬人流離失所。在中東地區,年初,美國以人力情報、無人機監視和打擊手段,擊殺伊朗將領蘇萊曼尼,打開了暗殺戰略目標的閘門;年底,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里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襲身亡,伊朗誓言「嚴厲報復」,美伊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些都表明地區安全形勢趨向動盪不安,並進一步加速地區安全秩序的快速演變。

今年,B-52H戰略轟炸機非常活躍,頻繁在西太和歐洲執行任務。

高新武器快速發展,軍備競賽進入新階段

2020年,在戰爭需求和人工智慧技術驅動下,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海、空、天、網等新型作戰力量,並通過研製更加先進的無人和隱形偵察打擊武器裝備,爭奪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的戰略優勢,使得全球軍備競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作為世界上頭號軍備強國,美國繼續推動前沿軍事領域的軍備競賽,綜合運用技術優勢和盟友體系,加快無人自主平台、戰略反導系統和戰術核力量的研發部署。美軍宣布已在「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部署W76-2低當量潛射飛彈核彈頭,這是美國海軍近十年再次正式重啟戰術核武器部署,標誌著美國核武器使用門檻進一步降低。美國今年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動作頻頻,實戰型高超聲速飛彈將在2022年入列,實戰型雷射武器也開始上艦測試。此外,今年美國太空開發和太空作戰能力明顯提升。8月10日,美國太空軍頒布首份頂層條令《太空力量》,之後又成立了太空作戰司令部,主要職責是訓練太空軍部隊,推動形成戰備能力。今年底,太空軍還推出首份《太空作戰規劃指南》,陸續拋出軌道戰、太空網絡戰、太空電磁戰等新概念,積極構建「星鏈」「戰爭雲」體系,天網電一體化趨勢加速。

美國AGM-183A高超聲速飛彈將在2022年服役。

作為世界上唯一能在軍事上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俄羅斯以發展非對稱和強威懾戰力為依託,將新一代戰機、無人作戰系統、隱形化智能武器和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作為軍隊裝備優先發展的項目。上半年,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已在北極地區部署了第二個防空師,並正在完善北極地區的防空系統,以實現2020年底前北極區域防空全覆蓋。8月24日,俄羅斯在「軍隊-2020」防務展上首次公開了其研製的「雷霆」隱身無人作戰飛機。該機可與俄空天軍裝備的有人戰鬥機編組,遂行協同作戰任務。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俄羅斯更是拔得頭籌,今年「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和「喀山」號核潛艇上再次成功完成「鋯石」高超聲速飛彈試射,戰略級的「先鋒」高超聲速洲際飛彈則已經開始戰備值班,該型飛彈能以20倍音速飛行,可突破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12月12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接連發射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展示其強大核打擊能力,為該潛艇護航的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亞森-M」級首艇 「喀山」號也在本月完成飛彈試射任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北風之神」級和「亞森-M」級核潛艇交付俄羅斯海軍,大幅增強核威懾力。

由於美俄都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洲際型國家,又分別是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的代表,其軍事對抗必將將會危及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未來,美俄還將繼續加緊對極地、太空、網絡等領域資源和作戰優勢的爭奪,持續推進核威懾、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慧和無人技術等領域的軍事研發應用力度,這些都將會給全球安全帶來更大的不穩定性,引發其他國家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加快自身軍力建設,從而使得全球軍備競賽愈演愈烈。

(作者系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期編輯 邢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