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手記丨陳嘉映談科普閱讀

上觀新聞 發佈 2021-08-05T19:42:26.766494+00:00

讀書就像生活,一人一條道,很難總結出通用的方法。無論何時,冠者五六人,列坐其次,各自講講自己的讀書經驗,都是樂事。青少年時期,小說、詩歌是我讀書的大項。現在,我的課外書里,歷史、科普占比更高。今天就講講科普書。

讀書就像生活,一人一條道,很難總結出通用的方法。無論何時,冠者五六人,列坐其次,各自講講自己的讀書經驗,都是樂事。

青少年時期,小說、詩歌是我讀書的大項。現在,我的課外書里,歷史、科普占比更高。今天就講講科普書。

有益心智的讀物里,科普本應是一個大門類,可我20世紀90年代初歸國時卻發現,國內這個大門類幾乎空著,於是打算拉幾位同好來「填補空白」。那一陣也正有幾位同人或開始或打算張羅出版、張羅書店。唯鄙人一向缺乏行動力,想得不少,卻啥都沒幹成。找藉口呢,是陰差陽錯又回到大學教哲學,一時無暇他顧,只翻譯了當時美國副總統戈爾的《瀕臨失衡的地球》,好歹可以列入環境科學。可慶幸的是,不少做事的人也注意到科普的空檔,就從那時起,科普書的翻譯、出版漸漸旺盛。

我們可以按照學科給科普分類:數學、物理、生物、動物學、人類學、環境科學等。最近幾年熱鬧的是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大腦科學,這方面的科普書格外多,如瑪格麗特·博登的《AI:人工智慧的本質與未來》、克雷格·文特爾的《生命的未來》、達馬西奧的《笛卡爾的錯誤》、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腦的閱讀》。

數學和物理學是最「硬」的科學,在這些領域,專業論文跟科普之間截然兩分,非專業讀者只能讀科普,讀不了論文;即使是科普書,面對的是普通讀者,還是會要求讀者有點兒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有些科普書,如約翰·德比希爾的《素數之戀》的後一半,我初中文化水平,實在不大跟得上。

到動物學、人類學這邊,科學和科普的界線不那麼涇渭分明。邁爾的《進化是什麼》既可供專業學者研究,普通讀者讀來也不覺得困難。這些領域的科普,不要求多少知識準備,德瓦爾的《黑猩猩的政治——猿類社會中的權力與性》《萬智有靈——超出想像的動物智慧》,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照樣讀得津津有味。許靖華的《大滅絕》就像一部偵探小說,調動天文、地理、化學、生物各個方面的知識來破解恐龍滅絕之謎。賈雷德·戴蒙德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寫人類發展中的一些節點,同樣旁徵博引,引人入勝。

顧名思義,科普意在普及科學知識,但真要學科學知識,我覺得還是去啃教科書最有效。當然,教科書「質木無文」,尤其我們小時候用的教科書,連圖畫都少見;科普呢,多少有點兒趣味性,甚至摻雜若干娛樂性。

我小時候讀的科普書,書名可能就是《趣味數學》《趣味物理學》。增添趣味的一個辦法是穿插軼事,講到薛丁格方程,順便提到他是在跟情人度假時得到靈感的。趣味有深有淺,薛丁格編出一隻貓來講量子疊加態也算一種趣味,但這隻貓有助於我們理解薛丁格方程的大概含義,他那位我們不知其名的情人對此則沒太大幫助。

科普的真正趣味不在趣聞軼事而在思想性。我們小學就學到0,學到1,後來學到無理數、複數,掌握運算規則之後,考試好歹能及格。但為什麼0這個數字很晚才被引入數學呢?我們說「0這個數字」,但0是個數字嗎?它是什麼東西的數目?若說它是不存在的東西的標記,既然不存在,你怎麼標記它?負數、無理數、虛數、微積分,進入數學王國的時候,都引起過巨大的爭論,在教科書里,我們不大能讀到這些思想上的爭論。讀讀M.克萊因的《數學:確定性的喪失》,我們會發現,我們所掌握的那點兒簡單數學知識背後有那麼豐富的思想內容。關於量子力學的科普無一不討論波粒二象性,量子到底是波還是粒子,這也許不妨礙科學家預測量子的活動,但波與粒子在思想層面的矛盾始終困擾著好思索的科學家們。

教科書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教授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知識系統,科普的旨趣在於把知識和我們平常想得到的道理連到一起。就此而言,很多科普都接近科學哲學。很多科普書的作者也是頂尖的科學家,如霍金、普利高津、溫伯格,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在很多科技領域已經進入發達行列,但中國人寫出的優秀科普書不多,我想,一個原因在於中國科學家更多從技術角度來理解科學,對科學的思想性不那麼在意。

思想跟歷史連在一起。所以,科普一邊鄰接科學哲學,另一邊鄰接科學史。科普書往往要回顧特定學科的發展歷程,講演化論的,如卡爾·齊默的《演化的故事》,差不多都要從古希臘的生物演化思想講起,至晚也要從達爾文和小獵犬號軍艦講起。教科書即使提到科學史,也只是作為小知識附在一旁。

我們都知道牛頓力學,理科生卻很少會去讀《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但為了探究牛頓力學的思想,科普作家會回到伽利略和牛頓那個時代,考察他們在跟哪些觀點作鬥爭,他們怎樣得到了自己的結論,這些結論引發了哪些質疑——很多質疑後來不是被解答了,而是被屏蔽了。科學在不斷進步,那些疑問的思想內容則不見得已被澄清。

中國的普及教育程度不低,但國人在科學知識和科學認識方面大有提升的空間,為此我很願意鼓吹多讀科普,長知識,明道理,培養科學態度,同時了解科學的局限,以免墜入科學主義陷阱。經過譯者和出版人的努力,現在已經有大量科普譯本,其中大多數都值得讀。不過,我們用來讀書的時間有限,那就挑最好的讀。更重要的是挑適合自己知識水平的讀,例如,同樣講量子力學的,難度相差不少,最好是選費一點兒力氣差不多能讀懂的。讀得多了,我們會發現很多重複的內容,凡講量子力學的,都會講到雙縫實驗,凡講大腦科學的,都有一章大腦解剖結構。讀到第一本,新鮮,讀到第二本,當作複習吧,讀到第三本,跳過去就行了。

最後說一句譯本,既然好的科普差不多都是譯本,選書時要注意譯文好壞。據我的印象,科普書的翻譯品質總體上不錯,但也有糟糕的譯本,選書時一定要慎重。

BOOK

作者:陳嘉映

資料:秘書工作

編輯:徐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