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緊急關門」,能否「大力出奇蹟」?

上觀新聞 發佈 2021-08-05T19:09:35.069278+00:00

一個月能改變什麼?這個問題,或許已經縈繞在很多關注疫情的人們心頭。昨晚(26日),日本「緊急宣布」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長達一個月的消息迅速走熱,一則則有些誇大其詞的「封國」、「閉關鎖國」的報導將大家的目光從歐美再次拉向數度被稱為抗疫「模範生」的日本。

一個月能改變什麼?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縈繞在很多關注疫情的人們心頭。昨晚(26日),日本「緊急宣布」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長達一個月的消息迅速走熱,一則則有些誇大其詞的「封國」、「閉關鎖國」的報導將大家的目光從歐美再次拉向數度被稱為抗疫「模範生」的日本。當前,距離推遲後的東京奧運會只剩數月,日本疫情的加劇、各方的疑慮,已構成奧運會如期舉辦道路上的挑戰。

日本能否「大力出奇蹟」?問題的答案,恐怕不僅在日本一家。

不同於之前限制入境只針對特定國家,日本這次是針對「外國人」,雖然不適用於日本國民、常住外國人及部分國家與地區商務人士等,但力度還是前所未有。自11月以來,日本單日新增病例多次超過3000例,變異新冠病毒也開始在日本出現,部分外媒稱日本「處於第三波疫情的泥潭」,有外媒甚至拋出了「日本疫情徹底失控」的論斷。

上一次世界如此關注日本疫情的時候,還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之前。但那時日媒報導的日本本土每日新增病例還未過百,並不如當前疫情規模更大更嚴重,而且也未出現「使傳染性或增加40%至70%的變異病毒」這一重大變數。從25日國內發現首批變異病毒感染者,隔天就宣布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短時間內祭出如此大招,日本的反應可謂迅速。

不過,日本打出重拳,應該不僅僅是考慮到遏制變異病毒傳播。不少人已經將目光投向幾個月後能不能順利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從常理看,要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國際賽事,疫情防控的顯著成效恐怕是必備的「通行證」。這張「通行證」牽動著日本政府厚重的「奧運情結」。1964年東京奧運會被視為日本戰後復興的象徵,再次舉辦奧運會也被看作日本「再出發」的契機。但疫情的亂入無疑讓一切蒙上陰影。不僅外國人對在疫情中舉辦奧運會有疑慮,即使在日本國內,政府和民間對舉辦奧運會的立場也已出現偏差。

菅義偉政府在12月4日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新冠疫情特別會議上,向世界承諾奧運會將如期舉行。他在21日的東京研討會上還宣稱:決心將明年舉辦安全的奧運會作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的證據。雄心可見一斑,不過日本民間的看法則顯得消極。日本廣播協會12月15日發布的民調顯示,63%的成年受訪者認為應該停辦或推遲明年的奧運會,而兩個月前這一比例是48%。

民眾的疑慮不難理解,畢竟這兩個月來日本國內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迎來了第三波疫情,嚴重程度更甚以往。如果情況未能有效改善,如何應對奧運會中的龐大客流?日本暫停批准外國人新入境申請長達一個月,或許可以阻斷變異病毒在日本的傳播,讓日本在少受外來疫情波及的情況下養好「內傷」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但一個月之後呢?7個月之後呢?一個月之後日本國門再開時,其他國家有沒有遏制變異病毒的傳播?全球是否還在為單日新增數十萬例發愁?7個月後東京奧運會走到眼前時,世界人民能否輕鬆踏上奧運之旅呢?

12月12日,行人走在日本東京街頭。(新華社/法新)

還是那句話,病毒無國界。新一屆奧運會落在日本,成功的答案卻在全世界。任何一場國際性的體育盛會想要辦得安全,辦得完整,辦得熱鬧非凡,絕不是一國一地之事,對於頂級賽事奧運會來說更是如此。若沒有人類抗疫的普遍勝利,沒有世界範圍內的一層層防控屏障的開放,很難說能成功舉辦一場高質量、高人氣的奧運會。

防控疫情僅靠「關門」還不夠,僅靠日本也不夠。疫情肆虐近一年,各國防控成效早已呈現千差萬別之勢,這時候,相互借鑑,查漏補缺愈顯重要。但有些至今仍深陷疫情「震中」的國家不顧自身問題一大堆,卻不斷就疫情中傷他國,制裁他國,甚至大肆囤積疫苗,破壞國際合作氛圍。這樣的惡行,堪稱病毒的幫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所有國家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認真對待疫情,秉持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停止惡意指責和傾軋,負責任地將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抵禦病毒上去。

日本能否「大力出奇蹟」?這時候,很有必要向全世界再次呼籲:放下短視,團結抗疫。這應該是日本「緊急宣布」之後,全球同樣緊要的事。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