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丨美國的攝影師,民國的天壇,最後的盛典……

北京脈搏 發佈 2021-08-05T18:31:23.206917+00:00

此書前英文說明提到為 1913 年 12 月 23 日冬至日,查得 1913 年冬至日為 12 月 22 日,1914 年冬至日為 12 月 23 日。


《Temple of Heaven(天壇)》是美國攝影師約翰·詹布魯恩的北京相關影像影畫冊的第三部,出版於 1914 年前後,全冊包含照片二十七幅。記錄了:天壇入口、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建築景觀十九幀,及袁世凱 1914 年冬至祭天場景八幀。



天壇作為祭天之所,最後的使用者是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1914 年冬至(12 月 23 日),他在此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為他策劃中的登基稱帝做了一次彩排。



儘管復辟帝制遭到了可恥失敗,但在此之前,袁世凱希望通過天壇的祭天儀式喚起國人的擁戴。當時許多國外記者對這次祭祀進行了拍攝報導,也為後來的世界遺產天壇記錄了最後一次典禮。



此書前英文說明提到為 1913 年 12 月 23 日冬至日,查得 1913 年冬至日為 12 月 22 日,1914 年冬至日為 12 月 23 日。根據歷史記錄,袁世凱祭天應該是 1914 年。



北京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1961年,天壇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時天壇公園還包括九壇八廟中的祈谷壇。



北京天壇最初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後,在北郊覓地另建地壇,原天地壇則專事祭天、祈谷和祈雨,並改名為天壇。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在乾隆年間曾進行過大規模的改擴建,但年門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築而無改建除外。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甚至還把司令部設在這裡,並在圜丘壇上架設大炮,攻擊正陽門和紫禁城,聯軍們將幾乎所有的陳設和祭器都席捲而去。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除了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在1914年冬至祭天外,天壇不再進行任何祭祀活動。1918年起闢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目前園內古柏蔥鬱,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



天壇占地約273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四倍。它的布局嚴謹,建築結構獨特,裝飾瑰麗,巧妙地運用力學、聲學和幾何學等原理,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俗稱「天地牆」。外壇牆周長6553米,原本只在西牆上開闢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1949年後又陸續新建東門和北門,並把內壇南面的昭亨門改為南門。



天壇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辟有六門:祈谷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並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磚砌甬道)連接圜丘壇和祈谷壇,構成內壇的南北軸線。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



圜丘壇每層的欄桿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古代中國將單數稱作陽數,雙數稱作陰數。在陽數中,數字9是「陽數之極」,表示天體的至高至大,叫作「天數」。圜丘壇的欄板望柱和台階數等,處處是9或者9的倍數。



頂層圓形石板的外層是扇面形石塊,共有9層。最內一層有9塊石塊,而每往外一層就遞增9塊,中下層亦是如此。三層欄板的數量分別是72塊、108塊和180塊,相加正好360塊。



圜丘壇以北是皇穹宇,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這裡。它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稱皇穹宇。其正殿東西各有配殿。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圍牆環繞,牆高3.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內側牆壁由磨磚對縫砌成,弧度規則,牆面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回音悠長,故稱「回音壁」。



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位於祈谷壇中央,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



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沉香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光緒年間重建後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使整座殿堂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谷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北有皇乾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



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祈年殿東西配殿建築明朝時為前九後七,二排共16楹,後來乾隆皇帝以「參差不齊」為由拆除後殿,僅存前殿九間。



約翰·詹布魯恩(John David Zumbrun,1875 -1949),出生於美國,早年參軍,參加過美西戰爭。1910 年前後來到中國,在使館街經營 Camera Craft 照相公司,直到 1929 年由於健康原因,他離開北京,帶著在北京拍攝的所有底片以及照片,返回美國。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北京脈搏」,如需轉載請至公眾號後台聯繫。歡迎關注官微:beijingmaibo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