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短視頻熱炒並遭瘋狂盜版,這本書有什麼獨特魅力?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1-08-05T18:17:17.485441+00:00

在人人都逃不過短視頻轟炸的今天,如何利用這一渠道實現最大程度的推廣變現已經成為大大小小的公司與個人共同關心的話題。隨手一搜,就有無數個教你如何做出短視頻爆款的教程。有一本若干年前的書《無為而治》沉寂許久甚至早已缺貨,因為一些短視頻炒作而再度被關注。

在人人都逃不過短視頻轟炸的今天,如何利用這一渠道實現最大程度的推廣變現已經成為大大小小的公司與個人共同關心的話題。隨手一搜,就有無數個教你如何做出短視頻爆款的教程。



有一本若干年前的書《無為而治》沉寂許久甚至早已缺貨,因為一些短視頻炒作而再度被關注。這些推廣短視頻大多用了三分的格式,即上下兩部分均為靜態文字,中間部分為動態畫面。這樣的設計符合用戶已經習慣的畫面比例,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以簡潔粗暴的方式將用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拋出一個生活中的小問題,用富有磁性的配音侃侃而談,糾正日常生活中錯誤的思維慣性,例如「你知道什麼是漏洞營銷嗎?」,結果指的是商家利用漏洞讓消費者產生薅了羊毛的錯覺來促進銷售。


或是從一個故事引申到另一個故事,來講一個日常生活中習焉不察的道理,例如「眼鏡蛇泛濫政府懸賞卻導致蛇越來越多」,原來是殺蛇人在偷偷養蛇賺錢,由此引申到遲到扣錢導致員工遲到就索性不去,以及加班給錢導致員工上班時間效率低下。


在這些短視頻的末尾,都有一段魔性十足的引導語——「《無為而治》里有幾百個方案,讓你擁有老闆思維,以制度管理以策略服人……」



也許有人要說,這些看起來粗製濫造畫風詭異的短視頻真的有人看嗎,事實證明不僅有,而且導致了這本書在全網的熱銷,一些盜版價格甚至突破底價,不用八折七折,二三折即可拿下。



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這本書只是心靈雞湯的胡亂堆砌,再好的營銷手段最終也會失效,畢竟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今天小北就借著這個契機,跟大家聊聊如何無為而治,如何從制度角度來看待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棘手問題。


先有好制度才可能有好執行


近些年來,國內的管理學界掀起了一股宣揚「執行力」的熱潮,似乎一強調「執行力」,組織內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毛病就會煙消雲散。


在一片高談闊論聲中,人們似乎忘記了一個簡單事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企業組織的「執行力」,能夠像納粹德國那樣瘋狂,而納粹德國的兇悍執行,也仍然無法挽救法西斯主義必然滅亡的命運。



因此,對於「執行力」理論,我們只需追問三個問題,就不難發現它的「軟肋」:制度與執行,到底誰在前,誰在後?制度與執行,到底孰為本,孰為末?沒有科學的制度,哪來合理的執行?


先有制度,後有執行。好的執行,首先需要好的制度。如果制度本身就有問題甚至是荒唐的,堅決貫徹,絕對執行,只會讓結果更加難堪。所以制度「落不了地」,不能簡單歸咎於執行,遇到有章不循、執行不力的問題,不妨回過頭來審視一下制度,很有可能是制度本身就沒法執行。在這種情況下,讓員工讀再多《沒有任何藉口》《不要任何藉口》《態度決定一切》之類的煽情「偽書」也沒有用。



執行是以制度為前提的,比執行更重要的是制度,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機制——社會發展的自身規律、企業管理的內在機理。一套經過科學化設計、符合客觀實際、順應民心民意的良好制度,可以讓執行事半功倍,甚至自動獲得執行;反之,一套僅憑個人拍腦門兒、脫離客觀實際、違背人們共同意願的庸劣制度,即便「執行力」再強悍,推行起來也會磕磕絆絆,甚至會走向反面,舉個例子——


1


興興公司是一家系統集成公司,它的打卡考勤制度直接照搬於網頁上的「範例模板」,對於打卡次數、遲到處罰、不得代打卡等都有非常詳盡的規定。


雖然規定很細緻,但員工們違規操作的現象卻屢禁不止,比如代打卡啊、考勤人員「放水」啊、遲到就直接放假啊、直接向領導申請免罰啊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事部每天都面臨著員工的詰問與抗議,而最終無數的矛盾演變成了一起動手打人的惡性事件。


事件發生後,興興公司的考勤制度變得人性化了嗎?


沒有,事情走向了反方向。總經理根據某位專家的建議,開始用更為嚴格的方案管理員工,比如用加大懲戒力度、實行「連坐」類的方法規範秩序。新規定一出,情況確實迅速好轉了起來。


然而,管理者們沒有意識到,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平靜——因為,年底剛發完年終獎,人事部就收到了三分之一員工的辭職報告,其中一封是這麼寫的:「制度太嚴苛,霸道無人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



此時的總經理才明白,原來大家對新的考勤制度嚴重不滿,但卻為時已晚,大量員工的辭職使得公司陷入了癱瘓狀態。


可見,如果無視制度的自身缺陷,只一味強調員工必須無條件遵守、非理性服從,壓制員工的合理訴求,就會導致員工們心懷憤懣,最終釀成辭職潮從而導致企業運轉的全面癱瘓,這樣的現象在許多公司的身上都得到了印證。


狠抓落實是因為制度太笨


《世界是平的》一書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一篇短評中寫道:「美國成功的秘密不在於華爾街,也不在於矽谷;不在於空軍,也不在於海軍;不在於言論自由,也不在於自由市場……美國真正強大的力量,來自於我們所繼承的良好的法律與制度體系。有人說,這是一套由天才設計,並可由蠢材運作的制度體系。」


這一說法固然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之嫌,但對我們不無啟迪。因為反觀國內,少數企事業單位乃至個別政府部門出台的制度,恰恰是倒過來的,「蠢材設計,天才難以執行」。再來舉個例子。


2


城市公交票價一般都是按站分段計費的,譬如說上車兩元,過了十站以後,每五站加收一元。還有的更簡單,譬如說全程三元。但在國內某濱海城市,一些政協委員提出來,按站計費並不符合公平原則,最公平的方式應當是按里程收費。市交通局領導一聽,有道理,於是乎制定出台了《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公支票價調整方案》。


《方案》規定:「根據公平原則,在全市公交系統推行基於里程的票價制度,票價標準為:(1)空調大巴起步2元,乘坐10公里後每公里遞增0.3元;非空調大巴起步1元,乘坐7公里後每公里遞增0.2元,;(2)票價上限,空調大巴9元/人次,非空調大巴6元/人次;(3)乘客使用公交一卡通,票價3元以下(含3元)部分8折優惠,3元以上部分7折優惠;1.10米至1米的兒童按全票半價計費。」


……


這麼多數字及計算規則,一般老百姓都算不過來,這還不是最要緊的。關鍵是一條公交線路有幾十站,乘客興許是從第三站坐到第十七站,興許是從第八站坐到第二十六站,30站就有450種票價組合,60站就有1800種票價組合……也就是說,一個售票員他得將這1800種組合背得滾瓜爛熟,脫口而出,這現實嗎?


當然不現實。


《方案》推行前,數千名司乘人員被集中起來輪訓,背天書般的票價表,據說大部分人背了兩月愣是沒背會,還背瘋了兩個售票員。《方案》實施當天,整個城市公交系統一片混亂,售票員們一手拿著密密麻麻的票價表,一手拿著計算器,按到手發軟,還是算不過來。而提議案的政協委員卻堅持認為是交通局組織不力、執行不力。如此政策設計,真有些「蠢材設計,天才難以執行」的味道了。


有些領導講話,習慣性的一句順口溜是「狠抓落實,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貌似決心很大、魄力很大。但反過來,「狠抓落實」可能恰恰說明「制度太笨」,只能通過人為的努力去彌補制度的「笨拙」。而「精巧」的制度是能讓執行事半功倍,甚至獲得自動執行的。為什麼我們事前不去制定出「精巧、靈動、自運行的制度」,而非要到事後再去「狠抓落實」呢?


嚴格執行有時會適得其反


制度不精巧,只是「笨」而已;制度不適當,則會「死」人的。


著名法學家孟德斯鳩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里舉過一個絕妙的例子:在古代中國,搶劫又殺人的凌遲處死,其他搶劫者只是處徒刑,由於有了這個區別,所以搶劫者不常殺人;但是在沙皇俄國伊凡四世時代,搶劫和殺人的懲罰都是死刑,是以搶劫者經常會將被搶者殺害,因為只有死人才不會說話,不會指控一個人犯搶劫罪,這樣搶劫者才有可能逃脫懲罰。法律實施的結果,反而導致大量的被搶劫者無辜送命。由此可見,不適當的制度,越是強調「執行力」,越是嚴格執行,越是與其美好的初衷南轅北轍。


3


比如,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成立之初,就帶有很濃厚的人治味道。公司里所有的規章制度都是由總經理一手制定出來的,不僅存在很大漏洞,而且很不科學。以考勤制度為例,公司考慮到IT行業的特殊性,在考勤方面沒有做任何嚴格要求。


但人事部經理很快發現,缺乏考勤制度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問題。許多員工開始還能自覺按時上下班,但隨著時間推移,員工遲到早退的現象日益嚴重。久而久之,準時上班的反倒被大家認為是不正常的了。


發現這個問題的人事經理向總經理匯報。總經理一聽,大發雷霆,決定從嚴管理。於是,公司出台了一個非常嚴厲的考勤制度。新的考勤制度實施後,員工們大為緊張。為避免遲到導致被處罰、被辭退,多數員工不得不提早很多時間到公司。一些員工因此休息不好,上班時間精力不集中,時間一長,對公司苛刻的考勤制度怨氣衝天。



人事部經理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向總經理多次反映。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廢止了已實施兩個月的考勤制度,出台新規定了新規定,減輕罰款標準,設置全勤獎勵。


員工們一片歡呼雀躍,每天早上還沒到點,就齊刷刷全部到齊。新的考勤制度實施一個月後,除三名員工有請假造成的缺勤記錄外,其餘員工均為全勤,大家興高采烈地拿到了全勤獎。


然而,實施僅一個月的新考勤制度,卻又被總經理一聲令下給廢止了。總經理認為:不遲到、不早退,這是一名員工應當做到的;而且,這樣無形之中也給公司造成了較高的人力成本。



於是公司重新實行了原來的考勤制度。更出乎員工們意料的是,公司責令員工將拿到手的全勤獎如數退還給公司……結果可想而知,員工紛紛辭職走人,一封辭職信上寫道:「三個月公司變了三回考勤制度,我終於知道什麼是『朝令夕改』了。公司的制度完全是主觀設定,員工只能作為『弱勢群體』任人擺布,這怎麼可能讓員工看得到公司的未來?」


怎麼辦?公司的考勤制度改還是不改?不改,問題擺在那裡;改吧,如何還能再改?


在詢問了專業人士的意見後,總經理決定對新考勤制度打「補丁」補枝,即實行「考勤連坐制度」,不過是獎勵式的:「公司按部門設立團隊全勤獎,該月度達標的團隊每人200元。但如果該部門所有員工遲到早退的時間累積起來超過10分鐘×N(N為該部門全體員工數),則該部門員工當月都不能領取團隊全勤獎。」


這番無奈的「補救」,效果卻很神奇。員工遲到早退現象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即使偶有員工遲到,也大多是出於客觀原因迫不得已,並且在事後也會想方設法取得部門其他同事的諒解和寬容。


科學管理從制度設計開始


管理,是一門科學;但管理學,還不是一門科學。


一門可以稱之為科學的學科,不會是一個「沒有籬笆的菜園子」,什麼人都可以跑進來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今天流行一種時尚觀點,明天冒出另一種新潮說法,「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地雞毛之上再落一層鴨毛。而當今中國的管理學界,恰恰是這番亂象,就連素不相干的和尚、道士、國學大師,也都跑進來湊熱鬧。一個個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意氣風發」,領著一干不明就裡的企業家們「一起發瘋」。



科學,無外乎是要追尋和探究事物自身的內在機理和客觀規律,所以科學一定是唯物的,管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也是如此。傳承千年的「國學」,固然能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深厚啟迪,但畢竟與唯物的管理科學體系有著根本的差異甚至牴觸和衝突,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


與「山在虛無繚姍間」的「國學」相比,「執行力」畢竟是衝著解決實際問題去的,就這點而言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指望「狠抓執行力」「一抓就靈」也不現實。因為靠逼員工是逼不出真正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還應拓寬視野,跳出執行看執行,對執行的緣起一一管理制度,嚴格審視,看看制度本身有沒有缺陷。當然這不是說,有了制度,就可以不要執行了,只有研究制度,才能進行科學管理。但這種追根溯源的思考方式,至少讓我們更有可能觸摸到事物發展的自有脈搏、企業管理的內在機理。


仍以考勤為例。解決考勤問題,同解決所有管理問題一樣,都需要一種全面的、系統的思維。當多數員工都在考勤問題上與管理者「鬥智、鬥勇、鬥法」的時候,管理者就要反思了:員工們為什麼總是遲到早退?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對考勤制度的調整、改進和優化。



人們遵不遵守制度,關鍵並不在於制度的表述多麼嚴謹、規定多麼嚴密、口氣多麼嚴厲,而是在於遵守制度與違反制度的利益比較,考勤制度也是如此。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能換一種思路,不再對員工「圍追堵截」,而是設定一種利益機制,讓員工沒有動力去違反制度?


4


比如,在一家基本都是年輕人的軟體公司里,考勤也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員工們作息不規律,工作忙的時候可以加班加點搞事業,閒下來也可以整宿整宿打遊戲,按時上班基本是不存在的。於是,人事部門的同事每天都得和這些花樣百出的年輕工程師們鬥智鬥勇,而每到月底還得面臨老闆的講情:這個技術骨幹少扣點,那個經理就不要扣了……


怎麼辦呢?


根據作者的暗中觀察,他發現這些年輕人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都很強,就是不願意接受教條式的管理,於是他就根據公司文化和員工特點量身定做了一套制度:「考勤樂捐制度」。


新制度中心意思有兩點。首先,遲到不再與工資掛鈎。第二,遲到的人自覺按時長捐納基金,比如遲到十分鐘捐款10元,早退10分鐘捐款40元等,而這一基金將作為部門的集體活動經費,公司再對各部門實際表現予以獎懲。



這樣安排一方面是為獎勤罰懶,一方面則是以集體的力量制約個人。畢竟,大家都知道你遲到了,你總不好意思不捐吧?而後來的回訪證明,這一制度是成功的。


再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5


同樣是一家滿是年輕人的公司,他們同樣也在考勤上遇到了麻煩。更麻煩的是,這家公司是是搞網路遊戲開發的,而網遊行業缺人不缺錢,所以稍微嚴格一點的考勤管理很有可能將難得的人才白白送給了競爭對手。


嚴一點不行,松一點也不行,怎麼辦?


量體裁衣,實行「cosplayer考勤制度」,大意是這樣——


公司取消以往打卡方式,代之以個人電腦登錄計算,聯網自動計時。凡是遲到早退超過20分鐘的員工,就要自備裝備,扮演遊戲中的僕人角色,在午休時間為其他同事服務一個小時。如果大多數服務對象不滿意,這位「僕人」的核銷時間就會減半。每個人的時長循環累計,只要有人超過20分鐘,遊戲就自動開始啦。


這樣的制度是不是很有趣,很符合90後的口味?於是新制度剛宣講完,大家就興致勃勃地做出承諾參與這一遊戲。而新制度實行的第一天,就有一位朋友解鎖了這一遊戲體驗。這位「僕人」被興致正高的同事整蠱得慘不忍睹,整個公司充滿了歡聲笑語。而有這位「僕人」的教訓在前,大家也不怎麼敢再步其後塵,於是遲到早退的現象自然而然就少了。


要想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不是靠極端的人為努力,而要靠人為努力之外的東西——精巧、靈動、自運行的制度。那麼,如何用制度實現「無為而治」?或者說,怎樣才能設計出「精巧、靈動、自運行的制度」?


這就是科學所要研究與解決的問題。這門科學就是一門新的管理科學,一門真正由中國人開創的管理科學——管理制度設計學。


今日話題:你所在的公司有什麼奇葩制度嗎?如果讓你來改進,你有什麼建議呢?

編輯:山鬼 黃泓

觀點資料參考:《無為而治——設計自動運行的企業制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