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25年,反轉再反轉

界面新聞 發佈 2021-08-05T18:15:20.648711+00:00

12月24日,華彬集團宣布,旗下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2020年完成銷售228.15億元,同比增長約5億元,超過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逆勢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在任何一家企業都並非易事,對中國紅牛更是如此。

12月24日,華彬集團宣布,旗下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2020年完成銷售228.15億元,同比增長約5億元,超過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

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逆勢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在任何一家企業都並非易事,對中國紅牛更是如此。要知道,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飲料行業整體銷售額出現了12%左右的下滑,直到3月中旬之後,消費市場才逐漸回暖。

年銷售額超228億元,這張亮眼的成績單為中國紅牛即將結束的2020年運營畫上了完滿的句號,也是對這家功能飲料龍頭企業即將迎來的特殊節點送上的一份禮物。

這份業績發布的次日,即2020年12月25日,是中國紅牛25歲的生日。

開闢一片空白市場

「功能飲料」,這個為當今中國普通消費者所熟知的飲品品類,幾乎並不存在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國內地市場。

是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與泰國知名僑商許書標的相遇,促成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的誕生,並開創了國內功能飲料品類的先河。

1962年,許書標在曼谷老城區創立TC製藥廠(即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稱「泰國天絲」)。結合其父早年在海南和廣東學習並傳授給他的涼茶飲品製作技術,泰國天絲研製出了以中國的涼茶作為飲品基礎原料,添加纖維醇和維生素B等成分的滋補性提神飲品「Krating Daeng」。該飲品推出後,受到了泰國國內工作強度大的藍領人群的歡迎。而中國改革開放,及中國政府逐步開始放寬對外商的投資限制,令許書標看到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1993年,他在祖籍海南以個人名義註冊成立了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下稱「海南紅牛」)。

但2歲即移居泰國的許書標對當時中國的市場和國內相關政策了解不足,在起步階段就遇到了困難。

彼時,保健食品行業在中國剛剛起步,外商投資商品分類目錄中並沒有功能性飲料一項,政府審批極其謹慎。中國政府對咖啡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監管甚嚴,而「Krating Daeng」的配方中咖啡因含量明顯超出當時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相關標準。根據當時國內的食品添加劑相關規定,申請生產許可證需要事前組織專家論證、實地現場核查等,審批手續極其繁雜,並且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國內剛剛對外資開放,政府部門對外資審批採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

因此,雖然海南紅牛曾向中國衛生部申請生產「泰國紅牛飲料」的許可,但一直未予批准,海南紅牛斥巨資興建的生產線也遲遲無法正式投產運營。許書標想要通過海南紅牛打開中國市場的計劃面臨極大困難。

轉機出現在1994年。當年6月,嚴彬與許書標在時任泰國副總理的披差·拉塔宮的引薦下結識,後者向嚴彬描繪了紅牛產品美好的發展前景、並提出了希望合作的意向。

許書標選對了合作夥伴。

上世紀八十年代,嚴彬在泰國創辦了泰國華彬國際集團公司(下稱「華彬集團」),在當地從事並投資健康休閒產業、文體產業、金融產業、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項目。九十年代初,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希望能報效祖國的嚴彬於1990年在北京設立華彬辦事處,將事業重心慢慢轉移到國內。並在短短几年間迅速將業務拓展到旅遊業、房地產開發等多個領域,在獲得商業上的成功的同時,也逐步積累了人脈和資源。

在對許書標的在華投資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後,經朋友介紹,嚴彬找到了曾任職於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下稱「中食公司」)、時任深圳中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浩集團」)董事長的李若明。並通過李若明與當地政府的洽談,確認了許書標投資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保健食品的生產許可問題,只有拿到這個許可,才能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紅牛功能性飲料,而泰國天絲想以外資公司身份獲得中國政府審批困難重重。

1995年1月初,許書標與嚴彬再次會談,極力邀請後者與其合作,希望藉助嚴彬對中國政策的了解,協助辦理保健食品生產資質等許可手續,解決進入中國市場的難題。也是在這次會談中,雙方真正確立了合作意向。

為解決衛生部對生產紅牛飲料的生產許可審批問題,1995年3月,嚴彬說服中食公司參與設立合資公司,向有關部門出具《紅牛活力飲料項目建議書》,開始了報批手續;並由中食公司指導並負責擬在深圳設立的合資公司——深圳紅牛公司所有審批事項,包括行政許可和商標申報。此後,經中食公司引薦,嚴彬又找到深圳當地具有國資背景的老牌國有食品企業中浩集團一同參與設立合資公司,為深圳紅牛早日生產運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

調整Krating Daeng的咖啡因配方、以符合當時中國政府的相關食品添加劑標準的工作也隨即展開。嚴彬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邀請相關專家研究功能性飲料的配方問題,最終把產品的牛磺酸含量降到了泰國紅牛的1/8,咖啡因每罐也減少了30毫克,確保了中國紅牛飲料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1995年5月30日,由當時衛生部食品監督檢驗所、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衛生部衛生監督司專家參加的技術論證會通過了紅牛飲料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此後,在中食公司及嚴彬與政府相關部門數十次的溝通下,歷經層層檢驗過關、審批,最終中國紅牛飲料於1995年9月22日成功取得了衛生部的生產許可批覆。

至此,中國紅牛飲料終於取得了合法投入生產銷售的資質。中國紅牛邁出了其發展歷程上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謀劃長遠,至少要做五十年

也許是受初期獨立運作海南紅牛失敗經歷的影響,實際上,許書標對深圳紅牛公司發展前景並不如他前期所說的那般有信心。

雖然雙方同意由嚴彬家族與許氏家族共同在泰國設立一家名稱包含「RedBull」的合資公司(即「泰紅牛」),作為中國紅牛的持股主體,但許書標提出其僅是名義上持有股權,不承擔實際出資責任,也不承擔損失、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全權由華彬集團負責中國紅牛的運營。泰國天絲未來也只通過收取香精香料費用等銷售提成費獲得收益。

出於對許書標的信任,嚴彬最終同意了其要求。

1995年3月,許氏家族與嚴彬家族共同在泰國設立了Red Bull Vitamin Drink (Thailand) Co., Ltd.(下稱「泰紅牛」),由泰紅牛作為中國紅牛的持股公司,但合資公司實際將全部由華彬集團來運營。

而泰紅牛從成立之初就直接設立在了華彬集團所在地,即泰國曼谷素坤逸路華彬大廈21層,並由嚴彬出任首任管理董事、掌管公司公章等重要資料。據華彬方面對外披露,甚至當時泰紅牛的公章也是由華彬集團出面安排刻制,公章中的圖形與華彬集團公章的圖形完全一致。嚴彬全權代表泰紅牛處理在中國投資的相關事宜。

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同意加入後,1995年4月前後,兩家公司與華彬集團和泰紅牛共同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就設立中國紅牛事宜進行了初步安排,各方約定將由合資公司自行在中國申請註冊「紅牛」商標。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中國紅牛的股東中並沒有泰國天絲。

但是,到了1995年11月10日簽署《合資合同》和《協議書》之前,各中方股東才發現泰國天絲已經於1994年11月21日在中國申請了第878072號「雙牛圖案+RedBull+紅牛」文字及圖商標、以及第878073號商標「RedBull+紅牛」文字商標,雖然這兩個商標均未獲得核准註冊,但這將導致中國紅牛無法自行申請紅牛商標,而且當時中國商標法規尚未允許對商標註冊的申請進行轉讓,即使提起轉讓申請也將可能面臨複雜流程和極大不確定性,不利於中國紅牛儘快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產品。

因此,嚴彬及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均提出,為充分保障合資公司的權益,合資公司應該自行在中國擁有紅牛商標,泰國天絲應該將其註冊中的紅牛商標無償轉讓給合資公司。順應這種需要,在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起草的《合資合同》中,特別將泰國天絲作為合同一方加了進去。

1995年11月10日,嚴彬代表泰紅牛與泰國天絲、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簽署了設立合資公司(當時暫定名稱為「中泰深圳紅牛飲料有限公司」,即深圳紅牛或中國紅牛)的《合資合同》和《章程》。

據該《合資合同》約定,泰國天絲負責提供合資公司的產品配方、工藝技術、商標和後續改進技術等,並對外保密;合資公司(即中國紅牛)的產品的商標是合資公司資產的一部分。

做此規定,是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基於與可口可樂等外資公司合資的經驗專門針對泰國天絲設定的。而這份《合資合同》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確保合資公司在中國合法擁有其生產和銷售的紅牛飲料產品的商標。

更為重要的是,應中食公司、中浩集團以及嚴彬特別要求,各方在簽署《合資合同》和《章程》之前,中食公司、中浩集團與泰國天絲以及由嚴彬代表籌備設立中的合資公司還簽署一份《協議書》。該《協議書》規定:只有中國紅牛有權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天絲公司不得在中國境內生產或承包給其他公司生產或銷售紅牛飲料同類產品;泰國天絲負責第一年不多於三億泰幣的廣告費用,這筆費用由泰華農民銀行在丙方董事會之後三十個工作日之內出具信用擔保;中國紅牛同意在十五年內每年向丁方支付銷售額3%的提成費,按月支付;泰國天絲保證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不銷售紅牛飲料系列產品,只為中國紅牛生產紅牛飲料系列產品;本協議有效期五十年,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之所以簽署這份《協議書》,是因為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法律規定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一般為二十年,但是各方將投入大量資金設立中國紅牛並生產推銷國產紅牛飲料,尤其是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將以國有企業名義為合資公司申請獲得中國第一張功能飲料的牌照,如果各方合作期限僅僅為二十年,合作前景不明且投入巨大,則各方的投資收益時間太短,中方股東得不償失;同時,若中國紅牛無法取得在中國市場的獨家銷售權,則泰國天絲有可能自行在中國銷售其泰國紅牛飲料,這將嚴重損害合資公司和中方股東的利益。因此,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明確要求將各方合作期限設定為五十年,並且要求泰國天絲承諾中國紅牛享有獨家生產銷售權。

就這樣,深圳紅牛於1995年12月25日正式獲得批准設立,註冊資本400萬美元,其成立時的股權結構為:中浩集團20%、中食公司4%、泰紅牛68%、泰國天絲8%。

由此,許氏家族放棄了其最初想要自行將功能性飲品引入中國市場的計劃,僅通過向深圳紅牛提供配方工藝及香精香料的方式獲取有保障的收益。

艱難起步

中國紅牛在發展前期走得並不順暢。

首先需要掃清的是一道「商標障礙」。早在泰國天絲在中國註冊紅牛系列商標之前,浙江金華的一家公司已經註冊了與紅牛商標圖案非常近似的「鬥牛」商標。1994年1月28日,浙江金華鬥牛遊樂中心申請的鬥牛商標即在第32類「啤酒、汽水、果汁、牛奶茶」 等商品上獲准註冊,而泰國天絲含有雙牛圖形的第878072號紅牛商標於1994年11月21日才提出申請,因此,「鬥牛」商標的註冊給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的註冊和發展造成了巨大障礙,泰國天絲紅牛系列商標的申請面臨著被駁回的巨大風險。

為使泰國天絲紅牛商標在國內順利獲准註冊後過戶至中國紅牛,嚴彬委派合資公司董事李若明出面與「鬥牛」商標的所有人進行反覆的協調溝通,花費大半年時間,經嚴彬個人墊資向對方支付了數萬元,換取了其同意放棄所有權利主張,不再對紅牛系列商標以任何形式提出異議。

在這之後,嚴彬和中國紅牛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為紅牛品牌和產品樹立形象、打開知名度上。

最初,泰國天絲建議使用「瑞德步」作為產品中文名稱,但嚴彬認為更為本土化的「紅牛」才能與產品特性相符、也更容易被中國消費者接受。同時,為了更好地貼合中國的語言文字習慣以及中國消費者對於品牌標識的認知,嚴彬還將紅牛系列商標中的繁體「紅牛」文字商標修改為簡體的「紅牛」文字商標,並親自書寫了紅牛商標中的「紅」字。這也就是沿用至今並為消費者所熟知的「紅牛」商標的由來。

另一方面,中國紅牛還重新設計了自己的產品包裝。在深圳紅牛設立之初,深圳紅牛擬採用的並非是現今消費者熟悉的「金罐」包裝。是嚴彬從中國消費者的審美習慣出發,決定將包裝改為現在的「金罐」(即全新的、具有獨特的「三縮頸」設計的金色金屬罐體包裝/裝潢),再配上兩隻紅色鬥牛凸顯與其他飲料包裝的差異化。

1996年7月18日,中國紅牛向中國專利局申請了紅牛飲料「金罐」包裝罐的外觀設計專利並獲得授權(專利號:ZL96307886.0)。之後,中國紅牛還就紅牛飲料罐體包裝及紙箱等申請了多個外觀設計專利,使「金罐」成為紅牛功能飲料在中國的顯著特徵,與泰國天絲在海外經營的紅牛品牌有明顯的區別。

緊接著,市場營銷層面的動作也逐步展開。中國紅牛斥巨資贊助拿下了1996年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的開幕式冠名權;在體育雜誌上刊登廣告,贊助中華體育基金會足球賽;與中央電視台簽訂人民幣1.3億元的電視廣告合同,贊助春節聯歡晚會,宣告「紅牛來到中國」。

這些投入巨大的營銷活動,雖然為中國紅牛賺了些人氣,但產品的初期銷售並不盡如人意。

單價6元一罐,一箱144元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是當時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普通人很難消費得起。加上當時市場和消費者對功能飲料還未建立認知,在1996年成都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有經銷商拿了100箱貨都沒賣出去。

為了提升銷售量,嚴彬決定轉換思路,將紅牛的消費群體定位到了計程車司機身上。他帶著領銷售團隊在冬天寒風刺骨的長安街,派送紅牛給路過的的哥司機。

外界抱怨是紅牛飲料的價格出了問題,但嚴彬堅持認為不是價格問題,是市場培育的問題。為了培育消費習慣,嚴彬提出了「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要求,即使只有兩罐紅牛,也要放在貨架最明顯的位置。

1995年至1998年間,中國紅牛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

由於泰國天絲在《協議書》中承諾的3億泰銖的廣告推廣費一直未到位,並且拒絕投入任何資金,嚴彬通過華彬集團為中國紅牛砸了2億多元的廣告費,但是均未取得成效,股東萌生了退出中國紅牛的想法,已經投入大筆資金和精力的嚴彬此時已是騎虎難下,只能將其企業名下資產抵押給銀行貸款繼續做品牌推廣、為中國紅牛輸血,同時籌錢收購其他股東的股權。

據華彬集團最新發布的《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內容顯示,儘管當時合資公司連續虧損,泰國天絲還從1996年開始要求合資公司向其支付年銷售總收入3%的提成費(這是《協議書》約定的泰國天絲可以收取的費用,包括泰國天絲向中國紅牛提供香料、配方、工藝技術等的費用)。由於當時外匯管制等原因,合資公司無法向泰國天絲支付每年銷售收入3%的提成費,泰國天絲遂要求合資公司於1996年簽署一份名義上的商標許可合同,由合資公司以商標許可費的名義兌換外匯向其支付每年3%的提成費。但合資公司當時由於客觀原因無法以「商標許可費」的名義向天絲醫藥支付提成費,因此,1996年度至1998年度的提成費實際上由嚴彬通過其香港公司支付給了泰國天絲。

令嚴彬意想不到的是,泰國天絲方面以相關法規規定商標過戶需要將所有相關商標全部過戶、會損害到己方利益為由,拒絕按照《合資合同》的約定將紅牛商標過戶給中國紅牛,並提出先簽署一份40年期限的商標許可協議,以滿足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的基本需要。

不得已,為了維護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中國紅牛在保留權利的前提下,於1998年10月28日與泰國天絲在泰國挽坤簽署了一份《商標使用合約》,泰國天絲授權中國紅牛40年內繼續使用878072號和878073號紅牛商標。

泰國天絲未能按《合資合同》約定將紅牛商標轉入合資公司名下,為確保合資公司正常生產銷售,中國紅牛又與泰國天絲簽署了《商標使用合約》,這一系列操作都給中國紅牛日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峰迴路轉

上市兩年,銷路慘澹。中國紅牛的轉機出現在1997年。

一次合資公司高管會議上的「頭腦風暴」,催生了「渴了喝紅牛,睏了累了更要喝紅牛」的廣告語。紅牛產品的形象也隨之打入了中國消費者的認知系統。

1997年7月1日,是中國紅牛發展旅程中一個標誌性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紅牛在北京懷柔的生產基地正式開業。嚴彬抓住了北京市早期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的機遇,將北京作為突破口,百天建廠,為紅牛全國市場發展和擴張奠定了基礎。

這實際上又是嚴彬的一次大膽投入。

在得知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出台優惠政策正在大力招商引資後,考慮到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紅牛飲料產能,嚴彬曾向許書標提出趁此在北京懷柔區設立北京紅牛的想法。但由於過去一年時間深圳紅牛發展緩慢,許氏家族不看好紅牛飲料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拒絕為北京紅牛的設立注入資金,並表示也不會參與北京公司的經營。最終,嚴彬只得自行出資在北京設立公司並建設生產基地。

據《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披露,雖是自行出資,但從招商引資政策等各方面的考慮,嚴彬認為較華彬集團而言,由泰紅牛作為北京紅牛的股東更為合適市場宣傳。此外,考慮到設立北京紅牛之初即規劃了南北紅牛的合併問題,泰紅牛來做北京紅牛的股東,既便於未來南北紅牛的合併,又有利於更好地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宣傳紅牛品牌,因此,嚴彬權衡再三,從最有利於商業利益的角度出發,採取自行出資但以泰紅牛名義持股的方式在北京設立新的紅牛公司。

1997年1月20日,北京紅牛飲料有限公司、即北京紅牛正式成立。北京紅牛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800萬元,其中,泰紅牛名義上出資375萬美元,占北京紅牛99%的股權,其餘1%的股權由懷柔鄉企持有。北京紅牛的運營管理和經營決策完全由嚴彬負責。

到1997年7月,在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數十次溝通並且嚴格依規定調整產品配方之後,深圳紅牛終於取得了保健食品批准證書(衛食健字(1997)第327號),為中國紅牛飲料在全國推廣、銷售鋪平了道路。

同月,嚴彬將個人企業資產抵押融資貸款,籌集資金回購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團在中國紅牛的股權。7月10日,嚴彬以華彬集團名義與中食公司簽訂了股轉協議,收購了中食公司持有深圳紅牛4%的股權;9月17日,又與中浩集團簽訂股轉協議,收購了中浩集團持有的深圳紅牛20%的股權。至此,深圳紅牛股東變更為華彬集團持股24%、泰紅牛名義上代華彬集團持股68%、泰國天絲名義上代華彬集團持股8%。在中浩集團和中食公司退出合資公司之後,再加上泰國天絲「事不關己」的一貫態度,經營中國紅牛的全部責任和重擔都壓在嚴彬身上。

他率領中國紅牛團隊全力開拓生產線、布局銷售渠道。「一年出差195天,飛行29萬公里、450個小時,相當於繞地球7圈。」嚴彬曾對外講起那段日子,自己都是每天早上五點準時起,一分一秒都不願浪費,「很多次都困到站著都能睡著。」

天道酬勤。1999年到2005年之間,中國紅牛的產品銷量開始穩步提升。

但隨著中國紅牛的發展有所起色,資金缺口日益嚴重,而中國紅牛當時的註冊資本規模並不滿足銀行發放貸款的要求,為此,2003年左右,嚴彬曾向許書標提出希望泰國天絲為中國紅牛的業務壯大投入一定資金。但許書標再次拒絕了注資請求。

按《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顯示,許書標稱其年事已高、無心拓展事業,並親口對嚴彬表示,「中國紅牛的事情既然已經交給你,那之後怎麼搞就由你自己負責。」無奈之下,為了滿足向銀行融資的要求,2005年,嚴彬決定讓中國紅牛使用盈餘公積和資本公積轉增註冊資本,增資總額為4348萬美元,註冊資本增至5602萬美元。並且,應銀行要求,嚴彬還以華彬集團自有資產華彬國際大廈作為抵押擔保,向匯商銀行香港分行等分別貸款1億美元。

據華彬方面提供的數據,自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間,華彬集團對中國紅牛投入的運營資金從2005年的不足1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80億元。這些投入,最大程度上確保了中國紅牛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支持。

泰國天絲反水

2005年以前,中國紅牛僅依賴北京的生產工廠向全國各地供貨,隨著南方地區經銷網絡的鋪開,運輸成本和供貨效率的問題逐漸凸顯,中國紅牛開始構建能覆蓋全國的生產、銷售體系。

到2005年8月,華彬集團通過旗下公司與中國紅牛共同設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下稱「湖北紅牛」),作為紅牛飲料的重要生產基地。2006年11月,華彬集團自行出資設立了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紅牛銷售公司」)。

至此,中國紅牛在商業布局上實現了生產和銷售的專業化細分,極大地提高企業運營的效率和能動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中國紅牛全國銷量第一次破百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銷售,實現「兩年翻倍」。從0做到了100億,中國紅牛用了16年;從100億到200億,卻只用了2年。到2011年,紅牛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87%,在全國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中國紅牛累計銷售超過300億罐,總銷售額將在今年超2000億人民幣。中國紅牛的員工數量也從1996年的188人,一路增長到了如今的15000人。

2014年以後,紅牛年銷售額穩定在200億元左右。經過長期的市場培訓、消費者教育,中國功能性飲料的市場整體也得到了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紅牛大筆資金的投入和堅持不懈地品牌維護,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根據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2015年的評估(京名評咨報(2015)第2009號),中國紅牛品牌在國內市場價值由1996年12月的人民幣5.51億元,增至2015年6月的人民幣506.8億元,這意味著紅牛品牌價值的增值部分已達人民幣501億元,是初期的92倍。而從1996年至2016年底,中國紅牛及相關紅牛企業為保護紅牛品牌的智慧財產權所支出的打假維權費用已經累計達到人民幣1.83億元。

正當中國紅牛大踏步發展時,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打擊。

2012年3月,許書標在泰國曼谷病逝。其小兒子許馨雄在其母帕瓦娜的支持下,獲得了許氏家族核心產業的經營控制權,控制了泰國天絲。這位新的掌舵人試圖改變中國紅牛行駛的軌道。

憑藉泰國天絲作為紅牛系列商標持有人、且是紅牛飲料原材料供應方的優勢,2014年9月,泰國天絲向中國紅牛的工廠發出律師函,聲稱使用「紅牛」商標的行為構成侵權,要求停止生產、銷售紅牛產品、停止使用商標,並直接單方面停止了對香精香料的供應。

據《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披露,2015年6月,還在雙方合作期間,泰國天絲又向北京保健食品化妝品檢驗中心發函,要求不得同意合資公司將紅牛保健食品批准證書轉讓或作其他處置,必須經過其事先書面同意,以此阻撓中國紅牛持有和處置保健食品證書,對中國紅牛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到2016年10月,泰國天絲突然向各地法院對多家紅牛工廠和銷售公司提起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要求法院禁止各方使用紅牛系列商標;同時,其還向中國紅牛所在地的基層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國紅牛將現有領導班子撤換為其指定人員,其中包括將公司法定代表人從嚴彬更換為許馨雄,企圖直接奪取對合資公司的控制權。

除了啟動訴訟程序之外,泰國天絲還對外聲稱中國紅牛的營業期限已經屆滿,不同意延長經營期限,對五十年《協議書》中關於中國紅牛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五十年的約定矢口否認。

在2020年11月18日,泰國天絲在其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是20年,且已於2018年9月29日到期而股東未予延期……所謂『協議書』和更長的經營期限,純屬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的無稽之談」,並稱嚴彬方「公然在合資公司經營期限屆滿後繼續違法生產、銷售紅牛產品,這無疑是對法律、對政府法律文件、對契約精神、對司法權威的肆意踐踏」。

然而事實上,在2018年9月29日中國紅牛合資公司期限到期之前的2017年,泰國天絲就已經通過收購廣州曜能量飲料開始計劃利用後者的生產線和「藍帽子」(保健食品證書)在中國內地公開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產品。中國紅牛也在今年11月21日發布的律師聲明中提出,早在2017年,泰國天絲就已經違反《協議書》與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在中國推出了「紅牛®安奈吉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並故意採用與中國紅牛幾乎相同的金罐包裝/裝潢,導致消費者誤認為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面對零售終端貨架上三種非常相像包裝的產品,消費者的確很難分清到底誰是誰。

對此,《中國市場監管報》今年8月曾發布相關報導稱:市場上有3種紅牛飲料,在不少超市,這幾種不同版本的紅牛擺放在一起,由於名稱和外包裝相似,價格差不多,不少消費者感到「傻傻分不清」。有專業人士表示,這3種紅牛成分存在明顯差異,2個版本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成分也有所不同,有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有普通食品。完全屬於不同類別的食品,外包裝卻極為相似,混在一起賣,很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和君創業諮詢集團總裁李肅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紅牛的品牌價值是華彬集團創造的,泰國天絲針對紅牛商標掀起的所有紛爭,其本質是一種「下山搶桃」行為。

面對泰國天絲的挑釁及其行為對中國紅牛品牌聲譽、市場及嚴彬本人的不利影響,華彬集團及中國紅牛也已經在奮力反擊。

10月21日晚間,中國紅牛發表了律師聲明稱,《天絲聲明》違背客觀事實及協議約定,惡意歪曲人民法院裁定書內容,否定和攻擊人民法院裁定書的法律效力,捏造嚴彬先生「通過有意欺騙的方式誤導……法院作出錯誤裁定」、「惡意投訴……,誤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錯誤執法」、「向社會公眾散布謊言、故意曲解法院裁定」的虛假事實,在其對中國紅牛公司發布的11月16日《聲明》的回覆聲明中,違背基本的商業道德底線,無端對嚴彬先生進行惡意誹謗和人身攻擊,並散布於公共網絡,傳播範圍廣泛,影響極為惡劣,嚴重損害嚴彬先生名譽權及中國紅牛合法權益,並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對此,律師已取證完畢並將代表嚴彬及中國紅牛向泰國天絲及相關人士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中國紅牛將繼續在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法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追究泰國天絲在中國違法生產、銷售非法紅牛飲料產品的法律責任。中國紅牛重申,泰國天絲在2045年11月10日之前無權且不得在中國生產、銷售和/或授權或許可其他方在中國生產或銷售紅牛飲料及同類飲料產品。

據介面新聞了解到的最新消息,中國紅牛已經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確認紅牛商標的歸屬權歸中國紅牛所有,目前該案件仍在審理中。

「我們有信心為中國紅牛取得最後的勝利。 」 上海段和段(北京)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陳若劍表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