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純、紀昊楠:守住務實底線,中英合作前景可期

環球網 發佈 2021-08-05T18:09:48.975087+00:00

來源:環球時報近日,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若蘭連續就中英關係釋放積極態度:先是在上任之初稱讚中國防疫舉措,主張中英合作大有可為;本月在上海出席活動時又表示中國是英國非常重要的國際盟友,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加強有力的合作夥伴關係。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若蘭連續就中英關係釋放積極態度:先是在上任之初稱讚中國防疫舉措,主張中英合作大有可為;本月在上海出席活動時又表示中國是英國非常重要的國際盟友,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加強有力的合作夥伴關係。近期她還訪問了武漢,提出中英在貿易投資以及醫療創新等領域可有更多前沿的合作。吳若蘭大使這些言論不禁令人眼前一亮。這與今年中英關係在疫情下遭遇的那些波折形成對比。筆者認為,詹森政府基本堅持了其務實的對華政策,沒有太多受到反華噪音困擾,而令中英關係陷入對抗境地。

首先,良好的中英關係是英國當前迫切需要的,也是中國所期。2020年對英國而言可謂困難重重。一方面,英國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目前英國累計確診新冠感染病例已經超過226萬例,在全球列第六位。眼下,幾十個國家禁停英國航班。面對病毒變異帶來又一波疫情衝擊,英國政府不得不再次考慮實施嚴厲的封鎖措施,這令本就前景黯淡的英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英國政府預測,2020年該國經濟將萎縮11.3%,陷入自1709年大霜凍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要到2022年底才能恢復。而眼下,英國政府已為抗疫和紓困支出了超過2800億英鎊,未來可能將面臨後繼乏力的窘境——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預計,今年英國的財政赤字總額將達到3940億英鎊,相當於GDP的19%,為和平時期該國歷史最高的債務水平。

另一方面,自今年1月英國正式「脫歐」以來,持續近一年的英歐經貿談判,在越來越大的實質「脫歐」壓力下,終於在平安夜告一段落。一紙協議實現了英歐間「零關稅、零配額」經貿往來,化解了潛在的北愛爾蘭邊境問題,使英國的司法不再受制於歐盟法律監管,也緩解了對英國「脫歐」後經濟前景的擔憂,為未來英歐經貿關係乃至英國經濟帶來確定性。儘管如此,協議未能一次性解決英歐之間關於漁業、金融市場准入等領域的安排,未來英歐雙方還需商討磨合,英歐間經貿關係還需耗時磨合。「脫歐」之後,英國國內的分離主義等問題還會再次浮出水面。值此內外交困之際,英國與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加強合作,顯然是正確選擇。

其次,總體而言,回顧近年來英國對華政策,務實的態度是主基調。2013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就呼籲歐盟與中國尋求全面、大膽的自由貿易協議;2015年,中英宣布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同樣是在2015年,英國不顧美國反對,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亞投行」中首個G7國家。2019年,英國與中國簽訂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數年來,在兩國政府共同推動下,中英經貿交往、人文交流不斷升溫。中英雙邊貿易去年首次突破1000億英鎊,據英中貿易協會的近期調查,中國與英國在貿易、旅遊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為英國帶來了約15萬個就業崗位。

再次,與中國交好,契合正式「脫歐」後英國擁抱世界的抱負與「全球英國」的追求。英國「脫歐」後,「全球英國」的目標更離不開良好的中英關係。縱覽當前英國外交布局,英國似並未一味追逐川普政府引領的民粹風潮,而是成為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弄潮兒。過去兩年時間裡,英國已經和58個國家簽署了「脫歐」後貿易協議,尤其是今年與日本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與加拿大達成延續性貿易協議,與越南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還謀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是自由貿易的忠實擁躉。這符合英國一以貫之的實用主義、利益至上的外交傳統。英歐經貿協議正式簽署之後,英國終於可以不受歐盟共同商業政策的羈絆,暫時甩開了擁抱全球的最大包袱,「收回控制權」的英國可以更加積極、明確的姿態開展國際合作,包括自由自主地與中國商談自貿協定等。而當下中英貿易正不斷升溫,第二季度中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在今年1至10月,中英貿易額逆勢上揚,同比增長2.8%。未來中國在英國「全球英國」的規劃中無疑應當占據重要位置。

最後,中英合作前景可期。在貿易領域之外,中英雙方也有許多合作共贏的機會。例如在金融領域,剛剛簽署的英歐協議幾無解決歐盟市場對英國的金融開放准入問題,英國勢必要為占有比較優勢、約占其經濟7%、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的金融業尋找新的機會。而中英之間在金融領域本就有著長期的傳統合作,隨著中國金融持續擴大開放,以金融立國的英國將迎來更多對華合作機遇。在環保領域,中英同樣志向遠大,英國立法確認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而中國最近宣布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進綠色發展大有可為。人文交流領域,中英教育、文化、體育、青年合作前景廣闊,疫情下醫療、科技合作需求更為突出。

當然,英國的歷史羈絆、國內複雜的政治勢力和多變的國際形勢對中英關係也構成了挑戰,能否堅持務實的對華政策,還需英國政府腳踏實地開展合作,我們也當繼續聽其言觀其行。(作者分別是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學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