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王威廉等入選,IEEE智能系統十大AI青年科學家出爐

機器之心pro 發佈 2021-08-05T18:07:27.454567+00:00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澤南、小舟IEEE 的「AI's 10 to Watch」青年學者榜單出爐了。相比上次,華人學者的比例再次提高。IEEE 的「十大 AI 青年科學家」榜單每兩年推出一次,旨在介紹人工智慧領域中年輕而有抱負的科學家。

機器之心報導


編輯:澤南、小舟


IEEE 的「AI's 10 to Watch」青年學者榜單出爐了。相比上次,華人學者的比例再次提高。


IEEE 的「十大 AI 青年科學家」榜單每兩年推出一次,旨在介紹人工智慧領域中年輕而有抱負的科學家。今年 4 月,《IEEE 智能系統》開始接受全球範圍內的提名,要求候選人必須在 2014 年之後獲得博士學位提名,最終的入選名單由雜誌編委會和顧問團隊提出。在超過 20 人的名單中,基於研究質量、聲譽、影響力、專家認可度及多樣性,選出了最後入圍的十人。


在 2018 年的上一屆榜單中,曾有劉威、俞揚等國內頂尖學者入圍。


2020 年的入圍人選如下,按照姓名字母順序排列:


Tathagata Chakraborti



Tathagata Chakraborti 在 IBM Research 從事人類與人工智慧協作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在使用 AI 對用戶的心理模型與系統模型的協調進行可解釋交互上做出了基礎性貢獻。他的研究已經被引用了 1000 多次,並對 Explainable AI(XAI)社區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在 AAAI 2020 上編寫了關於該主題的教程。


Tathagata Chakraborti 曾獲得 ICAPS 最佳論文獎的第二名和兩項 people’s choice system demo 獎,同時他擁有兩個 IBM 博士獎學金,併入圍了 Microsoft Imagine Cup 的國家級決賽。在加入 IBM 之前,他於 2019 年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畢業,並獲得了 2019 CIDSE 傑出畢業生獎。他目前是 IBM 的開源項目 CLAI 的領導者,該項目旨在將 AI 的力量引入命令行中。Tathagata Chakraborti 因為在 IBM 認知和雲平台中的傑出貢獻和領導力而獲得廣泛認可。


John Dickerson



John Dickerson 是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也是專注於企業的 AI/ML 模型監控公司 Arthur AI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他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曾獲得 NSF CAREER 獎、Google Faculty Research 獎、AAAI 等協會的論文獎及提名。John Dickerson 的研究重點是使用計算機科學、隨機優化和機器學習等技術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他在器官交換的理論和實驗方法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為 UNOS 全國腎臟交換制定政策提供了研究支持。他的研究模型在使用 Facebook 的全球獻血市場、反恐與談判的博弈論方法、初創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設計問題等方面都有應用。


方飛



方飛是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助理教授。在加入 CMU 之前,她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2016 年她獲得了南加州大學(USC)的博士學位。方飛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慧和多智能體系統,致力於將機器學習與博弈論相結合。她的研究曾多次獲得頂級 AI 會議的獎項,包括 IJCAI-ECAI』18 傑出論文獎、IAAI』16 創新應用獎、IJCAI』15 的 CompSust Track 傑出論文獎。她的論文曾獲 IFAAMAS-16 Victor Lesser Distinguished Dissertation 獎的亞軍、William F. Ballhaus, Jr. Prize 以及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最佳論文獎。她的研究被成功部署到保護渡輪線路和反偷獵的應用中,為構建更好社會環境做出了貢獻。


韓松



麻省理工學院 EECS 助理教授韓松(Song Han)在本次評選結果當中引人注目,他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師從現英偉達首席科學家 Bill Dally。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高效的深度學習計算,提出了「深度壓縮」技術,該技術可以將神經網絡的大小減少一個數量級而又不會損失準確性。他還提出了硬體加速器「EIE」,該加速器利用了深度學習加速器中的模型壓縮和權重稀疏性,進而影響了英偉達、賽靈思、三星、聯發科技等的商業 AI 晶片。


韓松最近在硬體感知神經架構搜索方面的研究收穫了很多 AI 旗艦會議的低功耗計算機視覺挑戰的獎項。韓松還曾獲 ICLR 2016 和 FPGA 2017 最佳論文獎、亞馬遜機器學習研究獎、索尼學者獎(SONY Faculty Award)、Facebook 學者獎(Facebook Faculty Award)以及 NSF CAREER 獎。韓松曾被 MIT 科技評論評為「35 位 35 歲以下創新者」。


Kuldeep Meel



Kuldeep Meel 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的 Sung Kah Kay 助理教授。他的研究興趣在於人工智慧與形式方法的交集。他是 2019 年美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人工智慧獎學金的獲得者。他的研究收穫了 2018 Ralph Budd Award for Best Ph.D、維也納邏輯與算法中心 2014 傑出碩士論文獎和 CP 2015 最佳學生論文獎。2012 年 Kuldeep Meel 獲得了印度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的 B. Tech.(榮譽)學位,並在 2014 年和 2017 年在萊斯大學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在 UAI 2016、AAAI 2017、IJCAI 2018 和 AAAI 2020 上都有他參與的教程。


Nisarg Shah



Nisarg Shah 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Vector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及 Schwartz Reisman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委任教授。他在卡耐基梅隆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後曾在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他的研究專注於人工智慧與經濟的交叉領域,並在算法決策的背景下發展了公平、效率、啟發和激勵的理論基礎。


Shah 參與開發的兩個非營利性網站 Spliddit.org 和 RoboVote.org 已經幫助超過 20 萬用戶做出了更好的日常決策。Shah 是 2016 年 IFAAMAS Victor Lesser 傑出博士論文獎的獲得者,也是 2014-15 年 Facebook 博士獎學金、2013-14 年 Hima and Jive 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


王威廉



對於機器學習領域的人們來說,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助理教授王威廉(William Wang)的名字應該是耳熟能詳的。他現在是 UCSB 自然語言處理組、可靠機器學習中心負責人,在此之前王威廉獲得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較為廣泛,包括統計關係學習、信息提取、自然語言生成、對話、語言和視覺以及計算社會科學。


王威廉曾獲得 ASRU 2013、CIKM 2013、EMNLP 2015、CVPR 2019 等大會的最佳論文或提名獎,2018 年 DARPA 年輕學者獎,以及來自谷歌、IBM、Facebook、亞馬遜、JP Morgan、Adobe 等公司和機構頒發的獎項。他的工作和見解時常出現在連線、VICE、科學美國人、財富、Fast Company、NASDAQ、The Next Web、Law.com 等媒體上。


Martha White



Martha White 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在 2017 年進入阿爾伯塔之前,她曾是印第安納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目前也是國際頂尖機器學習研究中心阿爾伯塔機器智能研究所的 PI,以及阿爾伯塔大學強化學習和人工智慧實驗室(RLAI)的負責人。她擔任加拿大 CIFAR AI 主席,並在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過 40 多篇論文,還曾擔任過很多 AI 和機器學習頂會的區域主席或論文主審,包括 ICML、NeurIPS、AAAI 和 IJCAI,還是 ICLR 的共同程序主席,IEEE 雜誌《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的副編輯。


White 的研究方向是開發用於代理持續學習數據流的算法,主要方法為表示學習和強化學習。


楊笛一



楊笛一(Diyi Yang)是喬治亞理工學院交互計算學院助理教授,該機構隸屬於機器學習中心。她曾在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語言技術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面向計算社會科學和自然語言處理。她的研究曾被 EMNLP 2015、ICWSM 2019 和 ACM CHI 2019 等學術會議收錄。


張含望



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張含望(Hanwang Zhang)。他在 2014 年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其研究方向包含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因果推理及其交叉領域。張含望的研究曾獲多個獎項,包括 2020 年 IEEE TMM 論文獎、2019 年阿里巴巴創新研究獎、2018 年 ACM ToMM 最佳論文獎、2018 年 ACM SIGMM 新興領導者獎、2016 年 ACM SIGIR 最佳論文提名、2012 年 ACM MM 最佳學生論文獎等。


2018 年,張含望成為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其領導的團隊一直專注於基於因果推理的視覺和語言交叉方向研究。該團隊的場景圖檢測基準入圍了 CVPR 2019 的最佳論文候選名單。而在 2019 年,這一團隊的視覺對話 AI 代理獲得了視覺對話挑戰賽的第一名,2018 年和 2020 年獲第二名。


參考內容:

https://www.computer.org/csdl/magazine/ex/2020/06/09309122/1pQErWJSbpC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