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吐槽婚育,但很難GET笑點|一周新書風向標

新京報 發佈 2021-08-05T17:49:19.649329+00:00

本周的「一周新書風向標」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儘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內,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

本周的「一周新書風向標」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儘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內,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們會不遺餘力地給出推薦,如果一本書的內容與其關注度不符,我們也將會在參考意見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我們對某本書的態度,我們還會增加一個「推薦指數」,類似豆瓣評分。

當然,任何閱讀的判斷都是個人的,我們的意見未必正確,甚至有可能是偏見,但它們一定是真誠的。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份閱讀指南(畢竟,這個事情可能還要冒著得罪出版社的風險)。如果你有比較猶豫的、想要知道我們態度的新書,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將儘快給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

熱門

《我數到三》

作者:(美)約翰·肯尼

譯者:潘采夫

版本:春潮|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10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宮子

「我是認真的,小姐

你不會希望我數到三的。

一……

二……

該死。

她一動不動。

一個人在數到三後要做什麼?

數到四嗎?

數到四之後又該怎麼辦?

數到五?

數到十?」

這是美國幽默詩人約翰·肯尼寫給自己女兒的一首詩歌。本次國內出版了兩本他的詩集,一本為《我數到三》,另一本名為《今晚……要麼早點睡》,這兩本書里收錄的當然不是經典之列的詩歌,作者只是使用詩歌這種形式來吐槽婚姻與育兒生活,除了吐槽外,也包含了面對婚姻困境的狀態和對孩子成長過程的記錄,在看似插科打諢的語調中教孩子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兩本詩集在美國都非常暢銷。不過,或許是文化差異的原因,閱讀這兩本詩集時,其中能精準抵達生活槽點的詩歌並不多,可能完全閱讀下來,能在國內讀者中達到那種效果的詩歌也只有十首左右。另外,肯尼的這兩本詩集使用了雙語出版——詩歌是難譯的,很多詩歌必須要閱讀原文才能更好體會其中的精妙觸感,不過,對肯尼的幽默詩歌來說,似乎也並無雙語出版的必要。

新知

《海鳥的哭泣》

作者:[英]亞當·尼科爾森 著 [英]凱特·博克瑟 繪

譯者:木草草

版本: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2020年8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沈書枝

亞當·尼科爾森的《海鳥的哭泣》不僅僅是一本講述海鳥如今所瀕臨的滅絕困境的科學著作,而首先是一本將海鳥迷人與獨特的生活展現給普通讀者的自然文學之作。亞當·尼科爾森對海鳥的興趣,源於小時候與父親在英國希恩特群島這個大型海鳥棲息地的觀察與生活。過去幾十年中,他追逐著遍布大西洋的海鳥,觀察它們的習性與生活,這本書便是從希恩特群島出發,追隨著海鳥鼓盪在海洋上的翅膀,描述的其中十種海鳥的生活、習性與命運。

亞當·尼科爾森的語言優美而富有詩意,敘述中自帶強大的感染力。這感染力的源頭來自作者對於海鳥的感情,乘著狂野的暴風在大洋深處自由翱翔的暴風鸌、搭乘著複雜的海洋環流自由地去往富饒之地覓食的剪水鸌、大天使般聰慧的信天翁……它們是風的使者,是風本身,其不加矯飾的生活的殘酷與美麗,有著未經修飾的存在本質。書中獨特的另一點則是,除在如今科學條件下對海鳥生活豐富的觀察與記錄之外,還有著過往歷史中人們對鳥類的想像和與鳥類相交纏的生活。過去的民謠、詩歌與傳說,海鳥在人類生活中留下的印跡,正是這些讓它不僅僅是科學的觀察,而更充滿真實的感情。

隨著海洋的變暖,全球洋流系統的劇烈變化,以及人類對於自然資源過度的攫取和污染,如今海鳥的數量正在直線下滑,過去的六十年里已經減少了超過三分之二。對此,作者保有一種謹慎的希望:海鳥在它們不斷發生的巨大變化面前,不一定就是被動的受害者,它們會做出反應、會鬥爭、會學習。但無論如何,世界也已經到了不得不去認真對待這一形勢的關頭,而了解它們是可能會做出什麼改變的開始。

社科

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社會與經濟》

作者:[意] 卡洛·M.奇波拉

譯者:蘇世軍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年11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羅東

並不誇張地說,在當下,「工業革命」已經是一個被掃進博物館的古老議題。但其實,算下時間,它距今不過兩百年,在人類史上只是彈指一揮間,而也就是在此期間,它被注意的程度在加速下降。尤其自上世紀下半葉以來,在區域研究和後殖民主義思潮興起的背景之下,人們更關注的是這一場巨變為何產生於歐洲,而不是亞洲或其他地方。從此以後,關於工業革命的新知識大多產自比較經濟史研究。

照此看來,原版寫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社會與經濟》自然也難以提出超越性的知識。不過,作者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卻沒有讓讀者失望。

奇波拉提到目標讀者是學生和普通讀者,這意味著全書可能需要省略不必要的、煩瑣的論述,但他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並未減少,反而還在增加。確實,一本書的任何分析都基於所掌握的材料、分析工具和分析者理念,而後者往往隱藏於字裡行間。於是,奇波拉有意增加論述,將一個概念、一種方法的來龍去脈都告知讀者。

然而,多讀幾章才發現奇波拉這一寫法,實際上貫穿著一個在當時極為重要的命題。從價值、需求、財產轉移到勞工,再到資本,他講的絕大多數概念在歷史上都不是連續的。比如在十八世紀前,禮品、慈善是極為常見的財產轉移方式,需求無公私之分,與我們現在熟悉的定義大為不同。奇波拉寫到快一半時說了一句「經濟史若要言之有理,一定要講社會史」。我們可以認為,這是點題了。這也是書名中「社會與經濟」的含義。經濟行為是潛入到社會當中的。奇波拉將工業革命前夕的社會和經濟演變追溯至十一世紀,把時間拉得如此之長,也意在說明,由工業革命塑造的經濟發展、增長方式根植於歐洲漫長的社會演變。當然,這一切同樣也在改變著社會,因此才有人們對它的讚美和反思。

奇波拉的重心是社會演變如何改變經濟行為,並引發工業革命。在這一部分,他不厭其煩地介紹經濟概念在工業革命前的形成、內容、演變,約等於講述了一遍現代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產生基礎。這實現了他的通識寫作定位。關於經濟對社會的改變,奇波拉回答不多,在結尾部分,他提問歐洲開創並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工業革命文明是否還有希望。在全書完成約半個世紀期間,冷戰結束,全球產業已經經歷多次轉移,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考慮讓工業重新崛起,不過作者的提問依然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遺憾的是,作者在他的年代沒有給出答案,但就像他說的,回顧人們在工業革命中經歷的「幸福」和「苦難」,才可能清楚繼承什麼、反思什麼。

文學

《在中國大地上》

作者:[美]保羅·索魯

譯者: 陳媛媛

版本:後浪|九州出版社

2020年12月

在美國旅行書寫與殖民視野的研究課程上,保羅·索魯是妥妥的反面教材。瑪麗·普拉特在《帝國之眼》中批評索魯的作品「體現出越來越強的傲慢姿態」,「其豐富性和稠密性證實了他們的期待、成見、偏見。學生們執行第三世界論和白人至上的意識形態計劃,並且被這一計劃所實現」。

如果作為研究文獻來看待的話,保羅·索魯的作品每一部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然而,這也確保了索魯寫作旅行作品時能夠擁有充沛的自由感。當我們要求每個旅行作家在作品中客觀地呈現當代文化,調用腦中的文化知識來為某座城市渲染值得尊敬但其實卻千篇一律的氣質時,保羅·索魯的毒舌就變成了一種極為稀有的品質。不管是遊歷歐洲、非洲還是拉美,索魯都保持了這種風格,他喜歡搭乘火車對每個地點匆匆一瞥,享受著這其中的過程。《在中國大地上》作為一本索魯遊歷中國的旅行文學作品,其中並沒有太多可供客觀佐證的歷史性資料,但一段段真實與充滿性情的記錄,可以讓我們用最輕鬆的方法跨越時空,感受40年前中國城市的樣貌。

作者 | 書評周刊編輯部

編輯 | 王青

校對 | 陳荻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