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趴地大哭,爸媽淡定旁觀:孩子當眾哭鬧要不要阻止?

凱叔講故事 發佈 2021-08-05T17:36:56.851785+00:00

作者 | 櫻桃媽前幾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個4 歲小朋友正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爸媽站在不遠處淡定看著,既不著急哄,也不著急扶起來。那意思就像在說:你哭你的,我們就等著,看你哭有用不~反正就是,任你撒潑打滾,我自巋然不動。和同事一起吃飯,她家3 歲的娃也是這樣。

作者 | 櫻桃媽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一個4 歲小朋友正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爸媽站在不遠處淡定看著,既不著急哄,也不著急扶起來。

那意思就像在說:你哭你的,我們就等著,看你哭有用不~

反正就是,任你撒潑打滾,我自巋然不動。

和同事一起吃飯,她家3 歲的娃也是這樣。

比如說想喝水,如果不馬上喝到就在地上打滾大哭,一聲更比一聲高。好像在向媽媽示威,逼媽媽就範。

同事的反應就跟新聞這對父母差不多:

不理孩子,任他哭鬧,等孩子哭得差不多再去哄哄。

我問她為什麼不馬上哄孩子,同事說:

「要延遲滿足。如果一哭鬧就馬上哄他,孩子不就慣壞了嘛。」

幾年前,延遲滿足教育理論確實很火,但這招真的好嗎?

延遲滿足起源於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20世紀6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項「棉花糖實驗」,規則是:

1、孩子們可以馬上吃掉面前準備好的棉花糖,但沒有獎勵。

2、如果能夠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會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作為獎勵。

3、等不及的話,可以按鈴讓研究人員返回,接著再吃掉糖,但同樣沒有獎勵。

參加的孩子都在 3-6歲之間。

這些小傢伙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背轉身體,有的故意兜圈,有的還唱起歌來……總之,想盡辦法抵制誘惑。

結果,大部分的孩子堅持不到 5 分鐘,就會選擇放棄。只有 20%的孩子忍到 15 分鐘,得到了額外獎勵。

據教授說,實驗結束18年後,他們研究追蹤發現,當年那些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未來的事業生活更容易成功。

不過之後的事實卻是:「延遲滿足」教育理論,被很多人誤用了。

實驗的基礎是:讓孩子自己選擇。

但很多家長慢慢演變成:父母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夠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用不好,反而會延遲孩子的心智發育。


什麼是真正的延遲滿足呢?

《養育的選擇》一書中,認為「延遲滿足」在發展心理學中,指的是人的一種能力。

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可以等待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自我控制或克制慾望的能力。

也就是說,真正的「延遲滿足」其實是一種個人能力,並不單純是「延遲滿足孩子需求」的意思。

我認識的一個媽媽,堅持孩子哭鬧絕不哄原則。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棉花糖實驗中,對於什麼時候吃棉花糖,掌握決定權的是孩子。

但很多父母用錯「延遲滿足教育法」,決定主體被調換為父母,「延遲滿足」反而變成了控制孩子的手段。

比如,孩子看見桌上的點心想吃,媽媽讓孩子「等一會兒,先把飯吃完,再吃點心」。

換個情況,卻又總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不許磨蹭,趕緊把衣服穿好再出去玩!」

這樣互相矛盾的指令,弄得孩子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最終,聽話的孩子獲得誇獎,不服從的孩子則被譴責。

也就是說,延遲滿足並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自控力,反而變成家長控制孩子的手段。

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獨立意志,變得越來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的意志。

事實上,像新聞里這樣的父母,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孩子哭鬧、蠻不講理,就是 「熊孩子」。

尹建莉老師說,識別教育偽理論有一個簡單的標準,看它的理念是基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認為馬上哄孩子、滿足孩子,孩子就會越來越任性,然後得寸進尺,這個理念基礎是「人性本惡」。

所以,不哄、不滿足,故意給孩子製造痛苦,讓孩子適應痛苦,體驗服從——這是一套以暴制暴的方法。

正確做到延遲滿足,必須要了解自身孩子的發展情況,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延遲」來滿足的。

1、對待低齡寶寶,儘量不要延遲滿足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等待的時間的接受度是不同。

比如小嬰兒沒有穩定的時空概念,哭泣的時候沒有及時得到抱抱安慰,對他們來說等於永遠不被滿足。

在棉花糖實驗中,大多數不滿4歲的孩子都不能延遲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會在30秒內就按鈴,或是一點點地吃掉棉花糖。

這其實不怪孩子,他們還沒有發展出這樣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儘可能不設條件地去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餓了要餵、哭了要回應,由此建立起親子間早期的安全依戀,之後孩子才能建立起對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否則,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孩子,很難有能力去自控和「延遲」

2、延遲滿足的形成關鍵,是充分的及時滿足

米歇爾教授當年做完實驗後,對這些孩子的家庭做了進一步的調研。

他發現,造成孩子有這些差距的根源是父母的教育。

當父母真正尊重孩子,無條件愛著孩子時,孩子的內心是平和和滿足的。

也就是,那些平時比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更能經得住眼前的誘惑,更容易主動延遲滿足。

相反,經常無法輕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就會看起來更加缺乏自制力,目光更短淺。

因為願望很少被滿足,沒有發展出選擇的力量,內心會充滿匱乏感。

就像那些父母在場時,顯得很乖、很有「有自制力」的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視線,放肆地吃糖、喝飲料、看電視,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一直不被滿足的孩子,他們會長期處於稀缺心態之中,越缺乏什麼,就越對什麼在意。

而那些幼年時能夠被很好滿足的孩子,更容易獲得長久的安全感,更有底氣等待和拒絕。

3、提前約定

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一出門就想買買買,該怎麼辦?

「我一帶孩子去超市、或是路過賣玩具的地方,他就鬧著不肯走,不買不罷休,可是我明明剛給他買過!上次我沒轍了,和孩子生氣地說,『再作,以後都不給你買!』」

「孩子一說要買買買,我就心軟了,尋思著也沒多少錢,還是滿足孩子吧,可是她好像吃定我了,不該買的也要,我們夫妻為這個都吵過幾次了,我真怕把她慣壞了。」

針對這類哭鬧,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出門前和孩子進行約定。

決定好今天要買什麼、買多少、什麼不能買等等。然後和孩子進行約定,也可以列在shopping list上,會更有契約作用。

網上有個媽媽說,去超市採購點零食,會和女兒核對、告訴她原因,「媽媽這次是為了開課來買東西的,沒有計劃買其他東西哦!知道了嗎?」出門前、路上、進超市前,反覆提醒。

如果她想要,這個媽媽就會問,「我們的約定是什麼呀?」然後謝謝她遵守我們的約定。

孩子有了預期,就不會太執著。

4、把延遲滿足的掌控權交給孩子

有時讓孩子在玩具天堂或是一堆吃的面前面不改色,也是很考驗他們。

我的做法是,給孩子選擇,比如只能拿一個。

有次在超市,女兒陸陸續續看上很多東西,每次我都讓她選擇其中一個,一路PK下來,她留下了最喜歡的扭扭蛋,回來的路上都捧得小心翼翼,比我直接買給她珍惜多了。

如果整個過程不是以孩子的意志為主選擇延遲的,那麼所謂的自控力訓練,只能增加孩子的匱乏感,沒有被滿足的的慾望,很可能會產生報復性的反彈。

對於孩子的需求,如果可以滿足的,請不要故意設置過多阻礙。

如果不能滿足,和孩子正面說明原因,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請別讓我們的孩子覺得你不愛他,或者是他不值得被愛。


- End -


作者:櫻桃媽, 自由撰稿人,兩個孩子的媽媽,愛生活,愛世界。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