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失戀後無法放下一個人,根本不是重情,而是眼界太窄

第一心理 發佈 2021-08-05T16:18:20.491973+00:0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初戀美好得冒泡,失戀卻著實令人難熬。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多數人失戀後的狀況幾乎都差不多。不要以為這是巧合,其實是有科學原因和道理的,這就是生物心理學上所說的「失戀戒斷反應」。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初戀美好得冒泡,失戀卻著實令人難熬。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多數人失戀後的狀況幾乎都差不多。不要以為這是巧合,其實是有科學原因和道理的,這就是生物心理學上所說的「失戀戒斷反應

戒斷反應(abstinence reaction)

戒斷反應是指,當有機體停止使用某種藥物,或減少使用劑量後,所出現的一種特殊心理症候群。

戒斷反應的機制是由於,人在長期用藥後,突然停藥引起的適應性反彈。生物和醫藥學上來講,不同的藥物所致的戒斷症狀,會因藥理特性的不同而不同。這通常表現為與所使用的藥物作用呈現出相反的症狀。

比如酒精戒斷後,人就會出現興奮、失眠,甚至癲癇發作等症狀。

人失戀後,就會出現多巴胺分泌減弱,快樂感減弱,人的精神意志陷入鬆弛、低落等狀態,從而導致情緒不佳,甚至想要自殺等惡性情緒。

戒斷反應的治療方式,通常是緩慢撤除成癮藥,同時有針對性的預防戒斷綜合徵,做到對症處理。

所以,大家通常以為失戀是情緒反應,是戀人離開自己被拋棄所導致的種種缺憾心理。其實是因此而帶來的,體內多巴胺濃度的突然降低,且低到了無法自持的低谷里,從而讓人體感覺非常不舒服。

因此,客觀而言,一段戀情的結束,也許並沒有你想像中那樣讓你痛苦,實際上有可能是多巴胺分泌減少在作怪而已。

從科學角度看,戀愛、相愛這種情緒化的行為過程,其本身就像吸毒一樣上癮,其實質就是雙方不斷刺激之下不斷生成多巴胺等快感激素的過程。

而一旦失戀或被分手,多巴胺分泌機制被打破,人就會如同戒毒一般痛苦。所以,生物體機制決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即使人能夠很冷靜地分手,也架不住身體產生種種激烈反應和不適應。

人分兩種,理性人和感性人兩種。

面對失戀,理性人通常會強迫自己去放手,並接受感情已結束的事實,以此來抑制情緒的起伏。所以,如果一個人的理性足夠強大,理智足夠強壯,那麼情緒與失戀創傷會很快被瓦加。

但感性人則完全相反,感性人會不斷假設結果、不斷分析緣由、不斷乞求對方再給一次機會,以便維繫自己的多巴胺分泌常態。

實際上,這些行為只是你的大腦在給你希望和要求,讓你為了維繫多巴胺分泌常態去努力,本能地想要避免毒癮發作的可怕後果而已。

更為具體地說,人們墜入愛河,僅僅是因為多巴胺等激素和神經遞質使人愉悅。

回憶你的戀愛過程,你會發現,與戀人親密互動,如交流信息、相互擁抱等,都會引發自己多巴胺的分泌,久而久之,這種化學物質的分泌,就與親密愛人之間的親密互動,建立起了條件反射的連接。

而失戀後,就註定這一刺激源不再會接收到正常的反饋愉悅信息,人體的多巴胺水平就會持續處在一個較低的狀態。

但是我們的大腦長期以來都習慣了之前多巴胺帶來的快感,突然中斷,就會帶來如同戒毒一般的戒斷症狀,而明顯表現出的狀態,就是精神萎靡、情緒不穩、感覺不開心等。

相關研究表明,由失戀或分手引發的戒斷反應,至少18個月後才能消失。

失戀心理學療法

既然多巴胺分泌無法被我們自己控制,那麼如何快速走出失戀,並縮短戒斷反應呢?

第一、 不刻意壓抑悲傷情緒。

當你清楚知道,戀人的離開一定會導致自己體內多巴胺分泌的降低,那麼就應非常自然而理性的,看待自己即將來臨的情緒低潮,既不過分強調,也不刻意迴避。


第二、 不要過多回憶或糾纏。

如果分手已成既定事實,就試著接受,而不要試圖強行扭轉。要知道,只要你一開始回憶或試圖再度聯繫,都會成為多巴胺戒斷反應消退過程中的阻礙,這種阻礙越多,失戀影響「戰線」就會被拖得越長,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第三、 多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轉移注意力。

心理學上較為推崇的談話療法,對於治療失戀或其他心理問題非常有幫助;也可以做些自己覺得愉快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第四、 請充分利用空窗期更多了解自己,並探索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切忌為失戀而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認之中。

反思自己,不是要批評或找自己的不足,從而為戀情的失敗坐實證據,更主要的目的,是要去發現自己曾經被蒙蔽了的優勢與資源。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適合自己的究竟是什麼。只有這樣全面而客觀的分析之後,才有可能得到自我成長。

總而言之,愛情如果不能開花結果,就當它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吧,人生路上,總會遇上一些讓自己開竅的人,也終究會與自己的緣分相遇相守。

所以,失戀並不可怕,勇敢向前看才是最為重要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alperin, A., & Haselton, M. (2010). Predictors of How Often and When People Fall in Lov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8(1), 147470491000800. doi: 10.1177/147470491000800102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