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征服欲果然與眾不同:李世民殺了弟弟後,竟搶了弟弟的女人

指點江山 發佈 2021-08-05T16:12:33.000931+00:00

先看《新唐書》的兩段描述:「文德皇后生承乾......陰妃生......楊氏生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有無看出什麼「微妙」之處?曹王李明是李世民最小的兒子,其生母就是楊氏,無任何頭銜,而楊氏本是巢王妃,也就是李元吉的正妻。思維是不是亂了?

先看《新唐書》的兩段描述:「文德皇后生承乾......陰妃生......楊氏生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

有無看出什麼「微妙」之處?

曹王李明是李世民最小的兒子,其生母就是楊氏,無任何頭銜,而楊氏本是巢王妃,也就是李元吉的正妻。

思維是不是亂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死於玄武之變中,昔日的弟媳居然成了李世民「寵妃」,無怪乎後人聲討李世民的好色,只要有姿色,連倫常都不顧及了。

由於,玄武之變,李世民和楊氏的故事就多了一些話題,甚至,有人說「衝冠一怒為紅顏」,還好,李世民治理國家還算有一套,要不然肯定會被歸於「帝辛之流」。


很多人一直認為李世民這個皇位來得不正,不該如此對待自家兄弟,還親手射殺了李建成。《舊唐書》記載,李靖、李世績(李勣)說:「大王以功高被疑。」所以,他們願意盡犬馬之勞。史書上說的還算保守,說:李世民他們為求自保,不得已發動了這場政變。

若是換個角度來看這事,論功績,沒人可以否認李世民和他手下的那些戰將。古時的帝王最忌諱一事,那就是「功高蓋主」,所以,李建成能不忌憚這個弟弟麼?此時,李世民若不出手,等待他的就是被削權,沒準還有性命之憂。

我們現在都是「旁觀者」,旁觀者有時未必清楚。當事人都察覺到外界對他們的惡意,不過,那時的李世民還手握兵權,所以,暫時無憂。但是,一旦被解除兵權,會發生什麼呢?有時候不能因為一件事情的殘酷血腥,而有意忽略掉其中的利害關係。

如果,李世民顧及兄弟情誼,李建成做了皇帝,會發生什麼,他會殺李世民麼?

應該會。

那麼,歷史又會如何說呢?

弱者往往都會被同情,但是,同情也不能泛濫。

雖然,李氏皇族將老子尊為了他們的先人,不過,有資料表明,李世民的祖母和母親都非漢人,李世民受胡人影響頗深。他對漢人的那套倫常,也許有著自己的獨特認識。他立楊氏的兒子為曹王,也就是對外承認了這個兒子,李世民沒有避諱和楊氏之間的關係。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李明授曹州刺史,冊封曹王,實封1000戶。有人說,李世民愛惜自己的羽毛,還要求對《高祖實錄》、《太宗實錄》進行修改。如果,李世民那麼在意自己的聲名,他就應該明白天下讀書人多在意這個「倫理道德」,就不會認這個兒子。

自從漢武帝宣布罷黜百家後,社會上已經在自覺的遵守這套倫常制度了,只是接踵而至的戰亂,讓社會秩序一度混亂,試想一下,三百多年的混亂會對社會秩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可以說,很多認知需要重建,個人的慾望有時候也會超出社會框定的界限。

所以,有人就分析,李世民和弟媳這樁事,不過是霸道帝王和美嬌娘的劇情。從通俗的角度上來看,大概是吧,也許還有本能的求生欲吧。楊氏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都被殺了,經歷這些後,對楊氏而言,怎麼活著並不重要了,重要的則是活下去。

史書還說了一件事:

李世民一時衝動,想要立楊氏為皇后,於是,魏徵開始諫言,還說了一個例子,秦穆公的女兒辰贏先嫁晉懷公,後又嫁晉文公,名聲不好。在古人看來「為二君嬖,淫也。」楊氏就是這樣,她還是罪人,怎麼可能成為皇后呢?也因此,楊氏終身沒有封號。

是不是李世民聽了魏徵之言,意識到他寵幸楊氏的不妥了呢?

我看未必。

帝王的好色,還真不能以普通人的好色心理去分析,帝王的漁獵之心,更多是對資源的掌控欲:你曾是我弟媳又如何,我看上的,就一定要得手,何況此時弟弟已經沒了。

至於楊氏為何沒有封號,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在於李世民並沒有真動心,若是他真心愛惜,無論如何都會給出最好的。

看到這裡,又有人會反駁了,那為何李世民還提出封皇后之說呢?

帝王的心思,能是這麼容易讓人參透的麼?個人以為他是想通過此事,看看輿論如何說他和楊氏之事的。魏徵給出了答案,李世民如此聰慧之人,如何聽不出魏徵的第二層意思。

據記載,楊氏的封號隨著李元吉的變化而變化,從齊王妃到海陵王妃到巢剌王妃。跟仇人姘居又轉正失敗的楊氏,最終,還是被唐太宗拋棄了。唐太宗不准楊氏死後陪葬昭陵,楊氏於貞觀二十一年去世(公元647年),與唐太宗所生的唯一孩子,也被過繼給李元吉當兒子。

不過,史書卻說了這麼一段有意思的話:「未及以亂……」就是字面意思,李世民還沒和楊氏有「亂」.......多奇妙的聲明,居然還告訴世人自己和弟媳還未及亂倫。估計任誰看到這句話,都會「咳咳」兩聲......

所以說,看史書所述,還得多看幾個版本,關於唐史,最經典的有《舊唐書》和《新唐書》。不過隨著時間的拉長,很多說法不免會帶上了主觀的「臆斷」。

參考資料:

【《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