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女兒把家搬到沂源去——「80後」第一書記桑達駐村記

海報新聞 發佈 2021-08-03T09:40:25.833927+00:0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實習記者 徐敬源 淄博報導12月7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入冬後的趙家莊村分外美麗。村民繞著小橋散步拉呱,新建的「鄉村大舞台」剛剛結束一場文化表演——這裡原本的荒地雜草被清理後,春天時村民種上的冬青樹依然翠綠蔥蔥,自帶「村光無限」濾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實習記者 徐敬源 淄博報導

12月7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入冬後的趙家莊村分外美麗。村民繞著小橋散步拉呱,新建的「鄉村大舞台」剛剛結束一場文化表演——這裡原本的荒地雜草被清理後,春天時村民種上的冬青樹依然翠綠蔥蔥,自帶「村光無限」濾鏡。

對來自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的「80後」女駐村幹部、自2019年7月起擔任沂源縣南麻街道趙家莊村第一書記的桑達來說,趙家莊村是她的第二個家。見證這個沂蒙小村迎來「春暖花開,燦爛綻放」,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帶著婆婆女兒去駐村

2019年7月23日,桑達收拾好行囊來到了沂源縣南麻街道趙家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趙家莊村位於縣城西南12公里處,土地總面積2.2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民小組。全村345戶960口人,黨員4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98人。

從這天起,她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的身份:趙家莊村村民。

那時候,村裡人還不知道,這位新來的女書記還帶著一個剛滿一歲的奶娃娃。「孩子沒斷奶,家裡人也捨不得。我到村裡的那一天,一歲兩個月的小穎穎就跟著我來了。」說起女兒,「鐵娘子」一般的她,滿眼含笑,一臉溫柔。

一邊忙村裡的事,一邊照顧孩子,是桑達工作的常態。幸運的是家人全力支持桑達的工作,為了幫忙照顧孩子,減輕桑達的負擔,婆婆王金香直接把家從臨淄區搬到了沂源縣。

一家人租住的房子離著趙家莊村有15公里,每天來回跑也已經成了桑達的習慣。「晚上回來就杵在屋裡,研究幫扶政策、梳理一天村裡大大小小的瑣事,她開朗也挺要強,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她。」抱著孫女,看著桑達穿上外套匆匆趕往村裡的背影,王金香笑著搖了搖頭。

「責任抗在她肩上,歇不住,也不敢停。」

忙著修路的「鐵娘子」

「在困難面前,她小小的個子裡,充滿無窮的力量。」這是趙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梁傳偉,說起這位「鐵娘子」時發出的一句由衷感嘆。

駐村第19天,受颱風「利奇馬」影響,趙家莊村遭到大暴雨侵襲,河道衝垮,雨水倒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急時刻,桑達挽起袖子沖在前面,與村兩委帶領全村200多口人不眠不休,搬運石料,清危固河,冒雨排查河道。

「那是十幾年來趙家莊村最團結的時候。」梁傳偉說,雖然及時勸說轉移了沿河18戶58人,避免了人員傷亡,但是雨水還是衝垮了村裡一條600餘米的生產生活路,「那條路連著山上和山下,沿途30餘戶居民,不整修,村民們走路都是難題。」

為保障村民們安全出行,桑達不敢耽擱,黨員村民代表大會開完後立馬申請政策協調資金。「前前後後申請下20萬元資金,村兩委成員、村民們扛著傢伙什開始修路。」桑達回憶,整整1個月大傢伙一心撲在了那條路上。2019年10月份,原本坑坑窪窪的石土路變成了寬敞整潔的水泥路,並且一直延伸到了山上貧困群眾的家門口。

67歲的張秀英和老伴是村裡的建檔貧困戶,也是這條路受益者之一。「以前去閨女、兒子家都不敢走,現在好了,路修到了家門口。」張秀英說,既修路又幫扶,村裡人都打心眼裡喜歡、感謝桑書記。

從修建600餘米的生產生活路到實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工程,從鋪設5600米抗旱管道到發動派出單位為貧困戶捐款鋪設「愛心小路」22條……桑達用行動詮釋了「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下多少真情」。在群眾最「急」處見行動、在群眾最「盼」處抓成效,就是第一書記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脫貧攻堅路上的「貼己人」

桑達個子不高,臉上時時掛著笑容。在趙家莊村,每個人都能和她說上幾句「貼己話」。採訪過程中,村民們一句又一句的「桑達書記」,也讓這個冬日的小村莊變得格外溫情。

從山上下來,村民梁決國小跑著迎了過來,他笑著從懷裡拿出兩個熱乎乎的烤地瓜遞到了桑達手裡,「熱乎的,趕緊吃!」桑達說,梁決國是村裡建檔貧困戶之一,年輕的時候因為意外出現了精神障礙,每次來村裡都會帶點東西去看望他,「在村裡,我不僅是第一書記,我也是村民們的『閨女』『朋友』『大姐』。」

駐村以來,桑達始終牢記第一書記職責,把脫貧攻堅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她撲下身子,到田間地頭,入群眾家中反覆不間斷走訪,如今累計走訪730餘戶∕次,特別是對60戶貧困群眾的重點走訪,戶戶情況牢記心中,件件訴求悉心解決,處處真情取信於民。幫助100餘名群眾辦理低保、慢性病,幫助殘疾人進行無障礙改造,協調理髮機構給60多位行動不便老人理髮,給腿腳不便的梁大爺買來嶄新的代步車……

村裡的群眾對這位「村裡人」也是格外熱情,五保戶大爺趙可財攢幾個雞蛋讓她帶給孩子吃;八十多歲的奶奶齊立愛拉住她的手留她吃飯;身殘志堅的嬸子張會花給她納鞋墊……而這一幕幕,也使桑達感慨萬分。

「我們給村民們講政策,他們也覺得政府各個方面都很關心他們。」桑達說,跟村民們接觸這麼長時間,自己也切實體會到了「以人民為中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老百姓的事解決好了,天大的事也就解決好了。」

黨建引領讓村莊更美更富

「今年趙家莊村申請了市級『美麗鄉村』建設,市級『森林村居』建設,我和大家必須更加努力,持續放大我們的生態自然優勢。」從駐村一開始,桑達也接下了另一項任務——帶領大家全力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工作,打造美麗幸福的新農村。

從極易反彈的「五大堆」、隨處可見的裸露土地、毀損嚴重的廢舊危房、雜亂不堪的各類線纜、亂堆亂放的私宅院落、「無人問津」的房前屋後等突出問題著手,桑達通過延續疫情期間設置黨員先鋒崗的方法,激發黨員幹部的高昂鬥志,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與村書記、「兩委」成員、黨員骨幹、村民代表干群一心、聚力整治,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趙家莊村沿河兩岸,分布著「鄉村大舞台」、休閒小道、健身設施……「拇指公園」已見雛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趙家莊大人孩子心中早已生了根。如今村內主要道路綠化率達到了100%,水系綠化率達到了96%。今年3月,按照鎮上統一部署要求,桑達又與村黨支部書記梁傳偉、「兩委」成員發動村民,開展綠化美化攻堅行動,在村內栽植4萬株大葉金雞菊及1萬5千餘棵花卉綠植,累計綠化達到了4.5萬平方米。

「進村後,你肯定能瞅見『葡萄採摘園』這幾個大字。」桑達說,趙家莊村也是全縣有名的紅提葡萄村。「每逢秋天收穫季節,許多客商都爭相前來訂購葡萄。」說起葡萄種植,桑達和梁傳偉也有著另一份打算,「種植幾十年了,品種需要改良,種植模式也得改善,我和梁書記打算過幾天去其他地方看看,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從葡萄種植開始,一步步把趙家莊村往鄉村旅遊的方向帶一帶。」

村莊治理,是幹部和群眾互相建立信任、達成默契的過程。桑達在這條路上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用真情暖民心,用實幹踐初心。

看著村莊一點點變美、變好,看著女兒在這片土地上牙牙學語、學會走路……作為全村354戶人家的第一書記,一年多來,桑達憑著一份堅韌,把自己作為一名母親的柔情拿出來,把作為黨員的責任拿出來,用心續寫著她的駐村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