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黃飛虎封東嶽大帝執掌幽冥,跟地藏王菩薩比地位誰高?

漫夜譚 發佈 2021-08-03T07:50:35.873014+00:00

很多人對於幽冥的認識,多出於明清白話小說。其中,《西遊記》中孫悟空和唐王游地府,清晰地展現了地獄中的世界。但這並不客觀。而且,西遊記成書出於明朝三教合一的大背景,對於地獄的描述可以說是多方融合的產物。甚至可以說相當的混亂。

很多人對於幽冥的認識,多出於明清白話小說。其中,《西遊記》中孫悟空和唐王游地府,清晰地展現了地獄中的世界。

但這並不客觀。

而且,西遊記成書出於明朝三教合一的大背景,對於地獄的描述可以說是多方融合的產物。甚至可以說相當的混亂。

本文以封神演義作為引子,從歷史和文化角度,闡述華夏『地獄觀』的融合史。

其中著重介紹『地獄』和『陰間』的區別。

當然,這並非是出於迷信,單單從文化角度的客觀闡述。

在封神演義中,黃飛虎七代忠良,最後被紂王逼反,加入了大周陣營。

最終戰死疆場,被姜子牙封為東嶽天齊仁聖大帝,總管人間吉凶禍福。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


黃飛虎這個人物是封神原創的,而東嶽大帝卻自古有之。

自古很多帝王泰山封禪,供奉的就是這位山神。而且,東嶽大帝執掌幽冥的職能,可以追溯到西晉時期,甚至更早。

《博物志》中記載: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之孫也。主人魂魄。東方萬物始成,故主人生命之長短。

可見,最初的東嶽大帝來歷有兩種。第一,出自儒家的官方祭祀,地位類似於五方天帝。第二,來自於民間傳說。

在同一時期的魏晉,道教神系吸收了五嶽山神。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記載: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生死,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

這其中的描述,跟封神演義相吻合。說明,封神作者在撰寫諸路神仙時,下了很大的功夫。

同時也說明,東嶽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為幽冥地獄最高的主宰。

而在後來的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一位『天下鬼神之主』。

誰呢?

酆都北陰大帝,又稱酆都大帝

這兩位到底誰高誰低呢?

從職能上看,東嶽大帝執掌生死,而酆都大帝只管鬼神,而且人選不固定,三千年為一屆。所以,後者是前者的下屬。而酆都大帝座下還有五方鬼帝,諸多靈君共同治理地獄。

這麼說起來,東嶽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地獄之王。

話說到這裡,一個衝突出現了。地藏王菩薩發下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也就是說,地藏王菩薩的職能與東嶽大帝相悖,如果地獄都空了,還要東嶽大帝幹什麼呢?

這涉及到一個關公戰秦瓊的問題。這種矛盾不只是出自西遊記等白話小說中,在清朝奇書《玉曆寶鈔》同樣引用了這種矛盾。

但並沒有具體的解釋。

要想搞明白地藏王菩薩和諸多地獄主宰的矛盾,要從『地獄』的本身說起。

實際上,地獄的概念並非是東方本土所有的,而是出自於東傳的佛教。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道教神系,最初的東方地獄只是『陰間』。而陰曹地府的概念也是融合了佛教概念後,最終形成的一個產物。

不止如此,諸如煩惱、解脫、吉祥、功德等詞彙,同樣是來自於佛教。

直到東漢末年,『地獄』一詞才出現在漢語中。而在此前,諸多佛經上對於這個詞記錄,多為『泥犁耶』、『捺落伽』等。

而《十八泥犁經》便是《十八地獄經》的意思。

在《大藏經》中,『泥犁耶』、『捺落伽』出現了數百次。此後,隨著佛教譯經事業的發展,音譯詞逐漸被意譯詞代替,所以才有了地獄一詞。

而在最初,地獄跟東方的陰間是兩個概念。

地獄本義指的是為惡眾生死後受罰的場所,意義在於受苦中得到自我解脫;而陰間則是人類死後的歸宿,目的是在審判之後得到懲罰,然後再世為人。兩者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而且,地獄並非是層級結構,而是一個平行空間上的概念。

此前的十八地獄只是一個廣袤空間中的不同位置,並非是層級結構。更不是處於地底幽深之處。

在佛教文化和東方本土文化的融合過程中,才出現了地獄的層級結構。並明確表示,地獄就是地下的場所。逐漸脫離本質上的概念。

然而,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教派衍生出不同的內容。諸多對於地獄的描述也不盡相同。

《佛說十八泥犁經》中,地獄分為十八層,有火獄和寒獄兩類。每層的懲罰方式、對象、時間都不一樣;而《長阿含經》中又將地獄分為八大地獄,每一層有十六個小地獄。

此後地獄的概念更加系統化,又出現了三大地獄。根本地獄包含八寒和八熱地獄;近邊地獄包含八大地獄,每一層分十六個小地獄;而後增加的孤獨地獄,才更接近最初佛教地獄的原貌,空曠、孤獨、毫無喜樂。

但在最初的佛教概念中,並沒有明確的統治體系,只是由諸多鬼王治理。

而在佛教與中土文化的融合過程中,東嶽大帝座下的統治體系才開始出現。而他手下的諸多冥王也是來自於佛教。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閻羅王明明是東方文化的產物,跟佛教有什麼關係?

這裡咱們不用抬槓,要從真實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在佛教經典中,地獄之王是有一位的,叫做閻魔王,也是諸多鬼王中的一位。

而東方的陰間體系中,東嶽大帝和酆都大帝作為主要領導者時期,十殿閻羅並不存在。座下只有酆都諸聖、五方鬼帝、酆都六天宮真靈,以及諸多判官。

十殿閻羅的確是從佛教中傳入。而且,在最初並非是十位,而是十三位。

據《梵漢對映私抄》中記載,這十三位冥王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秦廣王為不動明王;初江王為釋迦佛;宋帝王為文殊菩薩;五官王為普賢菩薩;閻魔王為地藏菩薩;變成王為彌勒菩薩;泰山王為藥師佛;平等王為觀音菩薩;都市王為大勢至菩薩;輪轉王為阿彌陀佛;蓮華王為阿含佛;祗園王為大日如來;法界王為虛空藏菩薩。

而在後來的《歷代神仙通鑑》中,只取了前十位。而且,名稱上也有所變化。

初江王改作楚江王;閻魔王改作閻羅王;變成王改作卞城王。

那麼這裡面有地藏王菩薩什麼事呢?

不難看出,閻羅王在最初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只是在十殿閻羅在東方文化中成型之後,從佛教中剝離出來,獨立成一個體系。職責上並非是救贖,而是審判。

而地藏王菩薩的職能並不在東方『陰曹地府』之中,而是依然處在佛教『地獄』體系。目的並不是為了審判,而是超度地獄眾生。

也可以說,當東方地獄體系出現的那一刻,地藏王菩薩就不存在了。無論是東嶽大帝和酆都大帝,都跟地藏王菩薩沒有任何形式上的關聯。

兩者之所以混淆在一起,多出自明清白話小說的大融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