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華文世界的才女張愛玲離世:人世間的我們並不是真的懂她

進賢金羅溪 發佈 2021-08-03T07:45:30.573791+00:00

1995年9月8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前一天,當洛杉磯警署的警察打開羅契斯特街公寓一間房間的門時,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幅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淒涼畫面:一位體態瘦小,身著赫紅色旗袍的華裔老太太,十分安詳地躺在屋中一張相當精美的毯子上溘然長逝,旁邊是一疊展開的稿紙和一支未合上的筆

1995年9月8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前一天,當洛杉磯警署的警察打開羅契斯特街公寓一間房間的門時,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幅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淒涼畫面:一位體態瘦小,身著赫紅色旗袍的華裔老太太,十分安詳地躺在屋中一張相當精美的毯子上溘然長逝,旁邊是一疊展開的稿紙和一支未合上的筆。他們更沒有料到的是,這位逝去的老太太就是風靡華文世界的才女張愛玲。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葉兆言(當代著名作家)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只有看到的是她的作品,而她本人是個什麼樣子?又有多少人知道?

自古紅顏多薄命,一代才女張愛玲就這麼離開了人世間,她的死對文學界來說真是一大損失,可是人們只知道她的作品,對她真的懂麼?

童年的陰影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於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原籍河北豐潤,原名張煐。

張愛玲的童年並不美好,她的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而母親黃逸梵是歐化的千金小姐,兩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念使這段婚姻早早地走向破裂。

黃逸梵奔赴遠洋,當時的張志沂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不顧一切拋夫棄子離開了,心中別提有多少怨恨了。


1930年,直入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張瑛改名為張愛玲,父親一紙休書就結束了和母親兩之間的這段婚姻。

母親留下了她,帶著弟弟去了歐洲遊歷,而張愛玲的父親也很快再娶,從她的回憶錄中還寫道,成親當日,年幼的她和弟弟帶著無比複雜的感情去從糖盒裡抓糖吃。他的父親從不關心這姐弟倆,還曾經因一點小事便把張愛玲囚禁在家中,連繼母對兩人也十分苛刻,張愛玲還一直記得繼母讓自己穿的一件碎牛肉色的舊棉袍,使她無比憤恨。

後來她的親生母親回了國,資助了她讀書,但又對大筆的花費多有怨言,這使得她一直把還錢這件事放在心中,時時憂思。

後來在還了錢後,也看透了母親的冷漠,無比的失望。總之張愛玲在成名之前,父母反目,父親絕情,母親冷漠,小小年紀的她便嘗盡炎涼,也看懂了人性,所以在她後來的愛情遭遇背叛時,她不鬧不留也不追,不是她懂男人,是她懂人性。

過早的懂了人性,讓她感受不到愛,也對她的人生產生了影響,是該喜還是該悲?

孩子們是熱愛生活的,這就是他們最初的愛,遏制這種愛是不明智的。——泰戈爾《泰戈爾評傳》

父母的這般絕情和冷漠,讓她過早的知道了人世間的冷暖,這讓她過早的獨立,也給她的童年留下了陰影。

她在世間得不到愛,但她又渴望得到愛,所以她只要在文字里尋找,或許只有文字才能帶給她缺失的愛吧。

才華流露

1931年,張愛玲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2年張愛玲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於聖瑪利亞校刊。

1933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

1936年,張愛玲在《鳳藻》上發表散文《秋雨》。1937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校刊《國光》半月刊發表小說《牛》、《霸王別姬》及評張若謹小說《若馨評》。在《鳳藻》發表《論卡通畫之前途》。

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姑姑遷居靜安寺路赫德路口愛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樓51室。

1940年,張愛玲的散文《我的天才夢》參加《西風》三周年紀念徵文,獲第十三名榮譽獎,並獲學校兩項獎學金。

這就是少年的張愛玲,才十來歲才華就流露出來,這恐怕是很多小孩子都望塵莫及的吧。

小小的年紀太獨立,讓她對生活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只能通過作品將自己想說的話在裡面展示出來。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白先勇(當代著名作家)

她的才華不僅來自她讀了不少的名著,更多的是她對人性有自己的理解,童年的遭遇讓她對人性有了自己的認識。

她是孤獨的,她渴望愛,想找人敘說一切,沒有人懂她,她只有和文字交朋友。

文字里的世界比現實要精彩很多,能帶給她想要的一切,能安慰她那顆幼小的心靈。

小小的年紀才華就流露出來,只因為她從小便知道人情冷暖,她渴望表白,文字便是她宣洩的窗口。

嶄露頭角

1942年夏她開始了寫作生涯,在《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二十世紀》月刊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

1943年5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

1943年月6,張愛玲發表續作《沉香屑·第二爐香》。

1943年7月後在《雜誌》、《萬象》、《古今》等刊物發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1944年1月,在《萬象》刊登長篇小說《連環套》,共登六期。

1944年2月,在《天地》刊出散文《燼餘錄》。後發表《花凋》、《談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傅雷以訊雨為筆名發表評論性文章《論張愛玲的小說》,對張愛玲的《金鎖記》大加讚揚,而對其他小說採取批評態度特別是《連環套》。

她自己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她做到了,可是她快樂麼?她表面上是快樂的,可內心是孤獨寂寞的,她對人性失望,可是又渴望被關愛,周圍的人並不能給予她愛。

有一部電影《當我們離開》,主人公烏馬伊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回到娘家,卻同樣遭到娘家人的嫌棄。堅信血濃於水的烏馬伊偷偷看望自己母親,探望病危的父親,卻一直得不到家人溫暖的回報,甚至最後自己的兒子也死在弟弟手上,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卻死在自己最親近人的手中。

烏馬伊是天真的,她至始至終不曾離棄自己的家庭,一直堅信,家人最後還是會選擇自己的,即使她「破壞」了家族的名聲,因為她太孤獨,太需要家庭的溫暖和支持。

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冷漠和自私給只會將人推到絕境,在任何時候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家人的關懷和溫暖,希望得到他們的愛。

她在小說《留情》中說:「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每一段或濃或淡的感情總是充滿著幸福、甜蜜、鬥爭、難過、心痛等各種複雜情緒。愛不容易,經營愛是一項偉大的工作,耗費我們一生的精力,並且我們不知道這工作成果是好是壞。

面對現實的一切她感覺到無力,她只能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想要的一切,她知道只有文字能懂她,不會傷害她。

低到塵埃里的婚姻

在文學的道路上她是很有才華的,可是在感情上她卻走得並不那麼順利,1944年8月,她遇到了傷他最深的男人----胡蘭成

一向高傲、清冷的她,怎會在遇見濫情的胡蘭成時,竟如此卑微呢?對於粉絲而言,最不能忍受的

大概就是偶像被碾壓了,尤其,她還似乎心甘情願地被碾壓。

張愛玲自己在送給胡蘭成的一張照片背面寫到: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她大概是太缺少愛了,而胡蘭成是情場高手,他當然知道她的心裡在想什麼,也知道她需要什麼,所以可以肆意踐踏她的愛。

胡蘭成逃難,她千里尋夫而來,沒有想到看到他身邊站的卻是另外的一個女人,並和她結為了夫妻,她心裡早已經是翻江倒海般,她沒有想到自己一心痴愛的男人竟然這樣對自己。

1947年6月,心灰意冷之際,張愛玲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寫了一封絕交信給胡蘭成,信中她寫道: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此後甩給胡蘭成30萬現金,並決絕地與姑姑遷居梅龍鎮巷內重華新村2樓11號居住。

這就是她要愛就深愛,要麼就不愛,儘管心裡很痛,但她明白那個男人的心已經不在自己身上了,她只能忍痛割愛。

面對這樣的婚姻,她又能怎麼辦?男人會負她,可是文字不會,她只能在文字中獲得安慰。

忘年的婚姻

遇見了她的第二個丈夫edinand Reyher賴雅先生。賴雅比張愛玲大三十歲(根據1967年賴雅去世,享年76歲,這邊應該是大二十九歲),是一個很有才氣的美國劇作家。

36歲的張愛玲嫁給64歲賴雅,若是放到當今更開明的社會,也是難以接受的。這段震驚世人的忘年之戀,被當時的人們評價為:

「張愛玲這朵鮮花漂洋過海,插在了賴雅這坨牛糞上。」

對於這樣的評價,當事人張愛玲雖不曾站出來反駁,卻可從她的文字中品出對這段不為世人看好的婚姻發自內心的溫暖與忠貞。

她曾經以為胡蘭成是自己一生的歸宿,可以託付終身,可惜他並不是。

她缺少愛,也渴望得到愛,好在她在受到傷害後又遇到了賴雅,儘管年齡相差懸殊,但並不妨礙他們相愛。

1956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結婚了,雖然沒有出彩隆重的婚禮,張愛玲並不在意。

讓人覺得可惜的事情這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多久,婚後不久,賴雅兩次中風,後來股骨不幸摔斷。

她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吃喝拉撒,她全身心的照料,她靠著自己的文字支撐著整個家。

在好的年紀遇到對的人,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她渴望愛,可是兩段愛情太短暫,她還來不及享受愛情的溫暖。

她生前曾坦言,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二人無法共白頭。相見恨晚,只抓住了緣分的尾巴。

好不容易碰到個知冷知熱的人,可是沒有想到他最終還是離自己而去,現實一次次將她的美夢擊碎,她只好來用文字撫慰自己,來撫慰和她類似遭遇的人們。

幽居的生活

1967年賴雅去世後,她也變了,她習慣了深居簡出,也拒絕給所有熟人回信, 拒絕電話,拒絕見客,對人事也很淡然。

只不過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文字,或許對她來說,這個時候只有文字懂她,她只想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

在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這三年半時間內,她平均每個星期搬家一次。如此算來,三年內的搬家次數:竟多達180多次。

在自己給文學史家夏志清的一封親筆信里,她這樣記載當時的情況:

「我這幾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來常常誤了公車。」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在忙著不斷搬家的這段時間裡,張愛玲不僅年紀大,而且身體也不好。

這個時候的她已經基本不見客人,不接電話,不論白天黑夜都開著電視和電燈,怕黑怕寂寞卻又拒絕塵世間的一切熱鬧和煙火。

1995年9月8日夜(中秋節)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最終的她還是走了,帶走了她的一切,不用再忍受人世間的一切,她將最好的作品留了下來,讓熱愛她的人們能通過她的文字去感受她。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像神話一般,過一代代的海峽兩岸作者和讀者的愛戴、詮釋、模仿、批評和再發現而永垂不朽。

-- 李歐梵(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

她的文字高明自然不用說,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她本人的呢?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渴望家庭的愛,渴望丈夫的愛,渴望世人的愛,可是現實卻總是讓她失望,她只能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裡。

文字只她一生的摯愛,不傷她,不負她,不怨她,或許只有在文字的世界裡她才能做那個真實的自己。

結語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

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饑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張愛玲,但是他後來對錢鍾書說,在美初見張愛玲,嚇了一跳,她舉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從照片可證)。我沒有見過她。

——楊絳致鍾叔河的信

這是楊絳先生對她的評價,其實她不過也是個可憐的人,她孤冷高傲並不是錯,錯的只是人世間。

她也是凡人,渴望被愛,渴望溫暖,面對現實她無力改變,只有把自己保護好,這樣才不會受到傷害。

她留給世人的只有文字,她在文字里寫了人性,給世人思考,她懂世人,何時世人又何曾懂她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