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億藥企花落誰家?5大巨頭乘風破浪 7萬億醫藥戴維斯雙擊,靜待中國強生「綻放」

金融界 發佈 2021-08-03T07:42:42.701067+00:00

2020年,一場疫情讓生物醫藥成為了整個社會的主角,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風口。在戴維斯雙擊的這一年,醫藥賽道因為「剛需」天然受著資本的垂青,又因為創新具備了爆發大牛股的成長潛力。

2020年,一場疫情讓生物醫藥成為了整個社會的主角,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風口。

在戴維斯雙擊的這一年,醫藥賽道因為「剛需」天然受著資本的垂青,又因為創新具備了爆發大牛股的成長潛力。

歷史的十字路口上,下注生物醫藥賽道毋庸置疑是巴菲特口中提到的那種「模糊的正確」,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消費能力拾級而上、老齡化「灰犀牛」如影隨形的國家,醫藥領域的投資機會正在爆發。

這是一片市值已經高達7.4萬億的紅海,但卻仍在吐故納新,呼喚龍頭。

「聰明錢」重倉陣地

作為年內排名第五的行業,醫藥板塊上漲50%,跑贏上證指數36個百分點。

這裡也是外資的重倉陣地。

年初至今,北上資金2020年增持A股累計達2089億元,較2019年的3517億元雖有縮水,但在醫藥生物行業卻是「買買買」不停。數據顯示「聰明錢」在2019年增持醫藥的規模為538.35億元,在增持榜排在第一位;2020年,醫藥增持規模再度位列第一,同時擴容規模超百億元。

具體來看,邁瑞醫療恆瑞醫藥單個醫藥龍頭的凈買入就分別達到66億和52億,「重倉龍頭」可以說是外資「優中選優」的不二法則。

醫藥的資本效應

資金眾星捧月,醫藥也演繹了一波強勢的「造富效應」。

在A股資本版圖中,500億元市值以上的醫藥龍頭多達30家,坐擁4萬億市值,牢牢地守住了半壁江山。

這30家企業中,18家企業僅在2020年一年就實現了500億市值以上的突破。

其中,年內市值增加千億的企業包括邁瑞醫療恆瑞醫藥、愛爾眼科、藥明康德、智飛生物五家;市值增加500億元以上的除了上述5家外,還有泰格醫藥、萬泰生物、長春高新、片仔癀、甘李藥業、康泰生物、君實生物、康希諾、復星醫藥、通策醫療、新產業、英科醫療以及康龍化成。

可以看出,一場疫情之下,醫藥界的分化也頗為明顯。

以血製品、疫苗為主的生物製品行業和包含新冠檢測試劑盒、呼吸機、血氧儀、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質的醫療器械行業需求激增下,龍頭相繼創下新高;但中藥市場由於用藥監控趨嚴等限制,資本青睞度則相對一般。

不過,作為中藥板塊的「信仰支撐」,片仔癀還是成功在年內收穫800億元的「資本認可」,錄得翻倍漲幅。

40隻翻倍力量

這一年,醫藥板塊翻倍個股並不罕見,一年十四倍、十三倍的奇蹟或許更令人驚嘆。

英科醫療,年初山東淄博一家30億市值的小公司,因為抓住了爆發性契機,一舉成名天下知,在短短半年時間,十幾倍的收益成為了深市傳奇。而比起漲幅,更誇張的是英科的業績。數據顯示,公司今年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45億元,同比增長486.44%,實現歸母凈利潤43.73億元,同比大增3376.72%,成為支撐全球的「手套大王」。

而HPV龍頭萬泰生物,作為國內僅有的一家HPV疫苗產品獲批上市企業,上市後便一炮而紅,受益於新冠檢測概念,該股年內以8元/股的發行價,最高沖至300元/股,漲幅高達37倍,為投資者上演了一出「龍頭成妖」的魔幻行情。

除去這兩隻醫藥漲幅王者,還有38家醫藥股成功翻倍。

和A股類似的是,美股醫藥漲幅最猛的也是「抗疫新兵」,其中,諾瓦瓦克斯醫藥(NVAX.US)成為美股醫藥大牛,漲幅碾壓特斯拉,核心原因就在於投資者把希望寄托在了公司的疫苗候選NVX-CoV2373上,因此這家疫苗廠商的股價在今年已累計暴漲2921%。另一家參與研發疫苗的加州小型生物技術公司Vaxart也在疫情之下錄得1500%以上的漲幅。

不過,不同的是,美股暴漲標的的研發屬性更強,而A股製造屬性更強,更多考慮的是疫情帶去的訂單彈性。

風口之上,抓住機遇,小而美也能成為「明星大牛」。不少投資者感慨,醫藥股不是在創新高就是在創新高的路上,但事實上,其結構化行情也非常明顯。

年內338隻醫藥股中,133隻錄得不等跌幅,最慘的莊股濟民製藥,跌掉七成市值。

這是市場的選擇,也是醫藥股正在進行的供給側出清……

萬億醫藥龍頭在路上

不過,放眼望去,2.5萬億的白酒龍頭「千杯不倒」,可萬億市值的國內醫藥公司仍然尚未出現。

金融界《財經天眼》統計,目前國內市值最高的醫藥龍頭恆瑞醫藥,為5942億元;器械龍頭邁瑞醫療,市值5178億元;醫藥外包行業CRO龍頭藥明康德市值3268億元;眼科醫藥龍頭愛爾眼科市值3086億元;民營疫苗龍頭智飛生物2366億元;生長激素龍頭長春高新1816億元;中藥龍頭片仔癀、雲南白藥分別為1613億元、1451億元;國內臨床CRO龍頭泰格醫藥1397億元;生物藥龍頭復星醫藥1257億元。

國內十強加起來,2.6萬億,在美國是什麼水平?相當於美國的一家強生。而美國的十強市值加總,則占據著14.7萬億的市場,是A股300多家上市生物醫藥公司的2倍。

市值背後的差距焦點,就是創新。而中國的強生默克、諾華何處尋,或許也是從這二字中找尋答案。

國內藥企的「未來之路」

創新,大道至簡,卻是知易行難。

從這一點來看,我國藥企需要追趕的路仍很長。目前,市值2.6萬億的強生每年花在研發上的投入高達793億元,是國內龍頭恆瑞的20倍左右,但二者的市值懸殊僅為5倍。

或許,這便是國內藥企亟需發力的領域。

尤其是在集采趨勢下,普通仿製藥正在進入微利時代,創新的價值開始被市場認可。

隨著企業的創新意識覺醒,行業的制度紅利釋放,市場包容度的增強,年輕的中國藥企,也將在時代的巨浪中摸索成長。

它們可能是下一個強生,下一個輝瑞,下一個默沙東。

而投資者需要堅信的就是,相信其在時間的催化與價值的沉澱下,中國不僅將有萬億的醇香茅台,還將有世界級的萬億藥企。

後疫情時代,相信潛力仍舊巨大的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仍將遍地黃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