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要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孟華談史 發佈 2021-08-03T07:39:13.197951+00:00

魯迅是文壇巨匠,文筆犀利直指中國矛盾的最深處;李四光是中國有名的地質學家,在中國的地質學方面功勳卓著,兩位巨匠在事業上可謂是毫無關聯,可是歷史上卻有他們的一段故事。

魯迅是文壇巨匠,文筆犀利直指中國矛盾的最深處;李四光是中國有名的地質學家,在中國的地質學方面功勳卓著,兩位巨匠在事業上可謂是毫無關聯,可是歷史上卻有他們的一段故事。

這段故事不是偉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也不是相互幫助而成為一段佳話,而是一段關於誤會與爭執的故事,當我們知曉其中原委時也不免感到惋惜。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十分完美,恰恰相反,他們的優點才能十分突出時,他們的缺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被放大,許多事情是相應而生的。

在本文中筆者的觀點可能會有些片面,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問題時,有很多事情會變得簡單也會變得複雜,簡單的是個人覺得的孰是孰非,複雜是結合時代背景,政治因素等進行理性的分析。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當談到這段往事的時候,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楊蔭榆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學校長,但在治校過程中,因為教育理念不同,並屢顯獨裁之風,最終遭免職,但她確實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最終為了保護自己的同胞犧牲於日寇之手。

在她任職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挑起了魯迅與李四光的矛盾。

女師大風潮,1925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為了反對封建迫害而同學校當局展開的鬥爭,1924年5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新任校長楊蔭榆與政府勾結,壓制學生的革命運動,種種行為引發了學生的公憤,於是學生聯合起來展開了「驅楊運動」。

魯迅是支持學生們的這種進步的革命運動的,在後來的「三一八慘案」後,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中寫道「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就強烈的表達了魯迅對勇士的讚揚。

在「驅楊運動」中,楊蔭榆甚至進不了大學校校門,她從各處找關係希望得到幫助,李四光的妻子是師範大學的教員,楊蔭榆通過這層關係找到李四光,希望得到支持,但是李四光保持中立的態度。


一天楊蔭榆稱想到辦法,希望在學校與李四光談談,沒想到這是她想藉此機會進入校園來採取對抗學生的措施的手段,進步學生遭受打壓。

這件事後,李四光被歸為楊蔭榆一派,引起對立派眾怒,(此處解釋:女師大學生與校長的尖銳對立,導致北京大學的教授分成兩派,一派以魯迅為首,同情,支持學生的行動;另一派以陳西瀅教授為首,不同意學生的做法,兩派各以《語絲》和《現代評論》為陣地)學生和魯迅是此對立派中的佼佼者,自此魯迅與李四光的梁子算是結下了,儘管此時李四光不明所以。

幾番解釋,筆戰卻愈演愈烈

師大學生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對李四光的做法進行了抨擊和嘲諷,李四光對學生的誤會感到委屈,於是就向社會公開說明原委,在《現代評論》上發表。

但此種行為並不足以平息魯迅心中的憤怒 ,魯迅對李四光其他的一些事情也頗為不滿。

網上相傳,是因為魯迅因為工資低,在一次坐黃包車時,因為車不穩磕掉了門牙,於是對工資很高的李四光心懷怨恨,這個傳言的故事,把魯迅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當然不是,這其中存在著誤會。

魯迅的文筆犀利罵人不帶髒字,吃人不吐骨頭,在很多事情上看的是清晰明了,敢於說真話,但是對這件事情,或許他的做法確實有一些不妥之處。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李四光原本在大學當教授每月都有兩三百的大洋工資算是比較高的,他接受了京師圖書館的兼職,這個兼職每月有五百大洋。

魯迅以此來抨擊李四光,當時在大學當教授是不允許額外兼職的,但是他不知道,當時李四光已經向學校提出了休一年的假,這一年學校的工資他是沒有的。

魯迅抨擊他的工資高,卻不知李四光一半的工資都捐給圖書館買書。在報刊上的筆戰,給李四光的學術研究帶來不小的影響,他對魯迅的話進行了反駁,但效果甚微,此時他已經是分身乏術。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當不太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時,不要慌著下結論,因為有可能會鬧出笑話,也可能會傷害到他人,有時候文字的殺傷力不比語言的弱。

對方不敢?還是不屑?

李四光給《晨報》副刊編輯徐志摩寫了一封公開信,向大眾說明,他被魯迅誤會了,同時,他在信中也表達了自己對魯迅的不滿。

李四光還給《晨報》副刊記者寫了一封信,說出兼職實情,魯迅先生說他是北大教授兼國立京師圖書館副館長,月薪五六百元,與事實完全不符。

李四光還說:我聽說魯迅先生是當代比較有希望的文士。中國的文人,向來有作「捕風捉影之談」的習慣,並不奇怪。所以他一再笑罵,我都能忍受,不答一個字。暗中希望有一天他自己查清事實,知道天下人不盡像魯迅先生的鏡子裡照出來的模樣。到那個時候,也許這個小小的動機,可以促魯迅先生做十年讀書、十年養氣的工夫。也許中國因此可以產生一個真正的文士。」

以上李四光的反擊是非常的敢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和誰我都不爭,與誰爭我都不屑。」楊絳先生的這句話或許一語道破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秘訣,最終李四光選擇了沉默,為莫須有的事爭的面紅耳赤確實不是正確的選擇,既耽誤了正事,又不能立刻得到結果,可謂勞民傷財之舉。

當發現魯迅對他的評價不是就事論事的時候,李四光決定沉默,魯迅在《京報》副刊上發表《我還不能「帶著」》,再次挖苦,諷刺他,但李四光覺得沒有回擊的價值,仍然選擇沉默,此後魯迅也不再提這件事了。這場像鬧劇的故事,至此落下了帷幕。

小結:

這是一場鬧劇嗎?在筆者目前所看到的信息看來,它是。這或許也是在未知全貌時的個人見解,畢竟當時的政治環境錯綜複雜,其中真正的是非又有誰能說得清呢?小人物的筆觸看偉人,他們總是會帶著很多的光環。

何以看事,以何讀史。我們為什麼要去看一些故事,又要拿什麼去了解這些故事背後的歷史呢?「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雖然這只是魯迅和李四光人生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但是能夠讓我們從中學到一些事情。沒有人是完美的;未知全貌,不予置評;與人無爭,心安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