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餐廳美味搬進家裡的冰箱,「珍味小梅園」認為預製菜行業仍處於紅利期

36氪 發佈 2021-08-03T07:38:29.853620+00:00

受益於疫情,預製菜行業迎來了一波高增長。「在家吃飯」這個場景中,預製菜相比外賣更加健康,同時省去「洗、切、配」環節,步驟少易上手,極大降低了烹飪技術的難度,滿足了年輕人群的便捷需求。今天要介紹的「珍味小梅園」就瞄準了這個趨勢,並在2020年實現超過10倍的業務增長。

受益於疫情,預製菜行業迎來了一波高增長。「在家吃飯」這個場景中,預製菜相比外賣更加健康,同時省去「洗、切、配」環節,步驟少易上手,極大降低了烹飪技術的難度,滿足了年輕人群的便捷需求。

今天要介紹的「珍味小梅園」就瞄準了這個趨勢,並在2020年實現超過10倍的業務增長。今年9月,公司先後獲得了來自零一創投的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及來自創新工場的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42章經旗下42 Capital擔任這兩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創始人兼CEO浦文明向36氪介紹,「珍味小梅園」會優先選擇「難做的大菜」,免洗免切、免油免調料,加熱即可食用,不僅降低烹飪難度,在價格上也遠低於餐廳定價。目前「珍味小梅園」共研發了50多款預製菜品,在售的有近30個,爆款產品包括水晶荷葉雞、酸菜魚、黑椒牛柳、宮保雞丁、老上海蔥油餅等。

珍味小梅園

「珍味小梅園」的口號是「把餐廳美味搬進用戶家裡的冰箱」,而分析其模式,預製菜生意的本質也是類餐廳邏輯。

預製菜首先要好吃,產品力是行業最核心的競爭點。浦文明認為,預製菜本身是ready to cook,而非ready to eat,鍋氣是中餐的靈魂,如何在減少烹飪步驟的情況下保留菜品的美味,對研發團隊來說是一個挑戰。同時,產品還需要兼顧大部分地域的用戶口味,否則無法有效推向全國市場。

其次是上新要求很高,與餐廳相同,老舊的菜品難以保證用戶黏性。「珍味小梅園」有一個選品團隊,每天在小紅書、B站等平台尋找新奇的菜品,以此為靈感簡化步驟設計預製菜。「珍味小梅園」的研發團隊中有來自希爾頓酒店的總廚、中央工廠的老師傅,目前每月至少研發10個SKU,並從中選擇更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類餐廳邏輯還體現在供應鏈上,核心是要做好備貨工作。淡旺季、供需變化、上下游產業影響,菜品的原材料成本隨時間不斷變化,團隊基於不同判斷的備貨工作,帶來的成本結構也有很大不同。

浦文明曾任沃爾瑪、家樂福、美味七七高級採購總監,阿里餓了麼高級運營專家,有15年生鮮供應鏈經驗;「珍味小梅園」供應鏈負責人有近20年預製菜行業經驗,對於行業研發、市場趨勢、成本控制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浦文明認為,團隊的豐富經驗,體現在供應鏈上就是很大的成本優勢,最終產品價格也有很強的競爭力。

渠道方面,目前珍味小梅園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開有旗艦店,同時進入了盒馬、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本地生活類平台,以及大潤發、家樂福等線下大型商超。今年開始,珍味小梅園還布局了社區團購渠道。

未來社區生鮮店將是「珍味小梅園」重點發展的一類渠道。一方面「珍味小梅園」向這些門店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預製菜品,增加營收;另一方面,幫助門店代運營餓了麼、美團、叮咚到家等線上平台,並進一步建立私域流量。

中國預製菜行業一直存在,但規模較小。近年來隨著年輕人生活方式的變化,冷鏈物流的發展,加之疫情催化,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在2C模式中,有新雅、小南國等餐飲公司,也有大希地、一山和牛等從單一品類切入的創業公司。浦文明認為,現在行業仍處於紅利期,接下來「珍味小梅園」要抓住機會,以最快的速度衝到行業頭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