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點|《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領銜,國慶檔預售已超1.16億元:家國情英雄志「引燃」國慶檔無限期待

文匯網 發佈 2021-09-28T11:21:11+00:00

北京首映禮後瞬間刷屏社交媒體,電影《長津湖》已將今年國慶檔的期待值拉滿。在上座率不高於75%的疫情防控指導下,國慶假期的總票房能否躍居「史上最強」尚未可知,但中國電影與時代情緒的無縫對接、與觀眾間濃釅的情感關聯,已為檔期注入了無限生機。

北京首映禮後瞬間刷屏社交媒體,電影《長津湖》已將今年國慶檔的期待值拉滿。它遲來的檔期也預示著整個市場的風向——度過相對平淡的夏天后,中國電影正靜候一個足夠「燃情」的黃金檔。

如今,與嚴格的疫情防控同行已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日常關鍵詞。在上座率不高於75%的疫情防控指導下,國慶假期的總票房能否躍居「史上最強」尚未可知,但中國電影與時代情緒的無縫對接、與觀眾間濃釅的情感關聯,已為檔期注入了無限生機。

上周末,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幾乎得到了所有首映觀眾的稱讚。在一流的製作班底、史詩級的壯闊畫面之上,片中動人的英雄志、家國情與如今崇尚英雄的社會風尚相得益彰。《我和我的父輩》手握家與國的情感密碼入市,「國慶三部曲」終章同樣被列入觀眾的必看清單。截至昨天,國慶檔預售總票房超1.16億元,其中約1.05億元屬於這兩部主流大片。家國情、英雄志,已「引燃」國慶檔無限期待。

山河無恙時回望「最可愛的人」,在今天擁有別樣的價值認同

歷史上的長津湖一役,極冷、極慘痛卻也極為重要。被凍成冰雕的志願軍戰士、冰雪覆蓋的忠魂、最終扭轉的戰勢,這些與長津湖緊緊相連的主題,被文字、紀錄片、電視劇都先後還原過,電影還能怎麼拍?

影片的拍攝日誌上記著關鍵詞與數據:《長津湖》集結了陳凱歌、徐克、林超賢這三位極富影響力的導演;電影劇本出自蘭曉龍之手,他此前廣為人知的作品包括電視劇《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五年時間,37次修改劇本;劇組拍攝的180多天裡,吳京和易烊千璽兩名主演全程駐組;片尾字幕上的工作人員超1.2萬人;超7萬人次的群眾演員參演;服裝、道具、軍事裝備等都在國產電影中罕見,而超過百公里的戰役戰術設計更是在國產片裡史無前例。總監製黃建新用「職業生涯最忐忑」來形容它。總出品人於冬則說:「題材太宏大,需要最強的製作班底,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投資規模、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電影。」

但比起厚重的題材,故事的切口只是一對普通人家的兄弟。伍家,從長子伍百里、次子伍千里到稚子伍萬里,三子都將一腔熱血與大好青春奉獻給了保家衛國。百里犧牲在戰場,千里捧著骨灰盒回鄉埋忠骨。不想,萬里緊隨其後,攔下師長的車表決心後剃髮從軍,成了二哥手下一個兵。故事跟著這對兄弟從老家水鄉,經山東練兵,奔赴雪境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某營七連戰士伍萬里的新兵生涯,便始於這趟向北的火車。列車外,萬里長城巍峨蜿蜒,車廂里,滿載的戰士將以血肉築起長城。至於伍萬里,這個最初被保護著的弟弟,在報國之戰里迅速成長,一點兒都不遜色於他的兄長。

正是因為有家有國,有戰略層面的整體部署,也有詳盡的志願軍群像,有成熟穩重的全能型戰士,更有帶著新兵視角入朝的年輕小兵,《長津湖》得以為觀眾提供全景式視角。通過伍萬里的眼睛,觀眾得以認識七連一群戰士,得以知曉這一戰「為了誰」「怎麼打」,更得以在沉浸式的視聽體驗里深切感知,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那些捨生忘死的身影,究竟有多偉岸。

首映過後,網上有條獲得高贊的評論這樣寫:看《長津湖》的理由有許多,或許是衝著導演陣容,或為了編劇在軍事題材上的佳作連連,又或者信任幾位主演。但請相信,無論因為什麼走進影院,這部作品都會觸動你最深長的淚水。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明白,今天的山河無恙就是這群「最可愛的人」拼來的。在9月30日第八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在我們剛剛迎接了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的9月,一份別樣的價值認同註定會成為影片品質的附加。

以「我」講「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已成創作寶庫

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之後,「國慶三部曲」終章《我和我的父輩》是今年國慶檔的又一部重點影片。三部曲中,《我和我的祖國》以時間為序,《我和我的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我和我的父輩》以世代為章,重在「傳承」。

秉持相同的風格,《我和我的父輩》也由若干單元組成。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各領一篇,自導自演。也依然秉持前作的現實主義風格,新片從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里調取故事,以「我」來講述「我們」。

據悉,《我和我的父輩》分為《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單元,分別展現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不同時期的父輩與吾輩。《乘風》單元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描繪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的軍民群像與情分。《詩》以1969年我國研製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為背景,觀眾將從一個普通的航天之家,走近父輩的崢嶸歲月,並以此向中國航天人致敬。《鴨先知》落筆於改革開放初期,用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幕後事,致敬浪潮中敢為人先的一輩。《少年行》帶著軟科幻的基因,從2050年回望2021年,講述未來機器人「星一浩」與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間的意外碰撞。四個篇章,革命、奮鬥、突破、科創,每一種精神內涵既帶著時代鮮明的特徵,又是中華民族不斷締造奇蹟的精神傳承。

帶著世代的精神基因、情感共鳴,《我和我的父輩》有望與前兩部一樣,成為國慶檔的全民電影。

此外,已有12部電影宣布在國慶期間上映,創下近四年來國慶檔影片數量紀錄。除了兩部主旋律電影之外,還有愛情片《十年一品溫如言》、校園體育喜劇《五個撲水的少年》等。有意思的是,今年國慶檔準備了大量面向兒童的作品。《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由鄭淵潔的作品改編而來。《老鷹抓小雞》《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等一系列國產動畫電影,幾乎個個都是不同年齡段孩子心頭的大IP,有望帶動家庭觀影。

作者:王彥、王佳婧

編輯:金久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