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濕地遊/淡水河流遊五濕地 串連生態廊道

欣新聞 發佈 2013-01-23T14:42:52+00:00

圖說:人工溼地不但具生態調節功能,甚至成為休閒觀光的重要一環,圖為大漢溪城林人工濕地。(環保署提供)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人工溼地不但具生態調節功能,甚至全國在環保署與地方政府努力下,還有56處除污型人工溼地,串連成豐富的生態廊道

圖說:人工溼地不但具生態調節功能,甚至成為休閒觀光的重要一環,圖為大漢溪城林人工濕地。(環保署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

人工溼地不但具生態調節功能,甚至全國在環保署與地方政府努力下,還有56處除污型人工溼地,串連成豐富的生態廊道,甚至成為休閒觀光的重要一環,帶動地方觀光事業發展,以淡水河流域為例,就有五處人工濕地,已經成為新北市河岸遊憩與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


位於新北市大漢溪沿岸的新海、浮洲、打鳥埤、城林及鹿角溪等人工濕地,總面積達115公頃,濕地設計結合水質淨化、生態保育及自然美學三大訴求,讓大漢溪河廊綠意盎然、生機湧現。


這裡常見親子親近自然生態與遊憩,還能許多不同生態樣貌,根據民國101年生態調查成果,共記錄植物78科183屬251種、鳥類共有76種、兩生類動物共有5科7種、爬行類動物共有7科8種、蝶類共有5科36種、蜻蛉目昆蟲共有4科21種、魚類11科14種等。


其中,華江人工濕地明顯多了河川性魚類;鹿角溪人工濕地,其水源水質較佳,是較為適合魚類生存的環境;另打鳥埤、浮洲、新海一期人工濕地場址,占地面積較大,提供了足夠的棲地讓魚類繁衍族群。


不過,由於先前受到蘇拉風災影響,導致各處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災損,經新北巿政府進行緊急修復工程後,已經於民國101年12月中旬全數修復完成,並進行通水測試,期待今年各濕地場址能早日恢復正常功能。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25782&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