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匡俊/日本設計師富田匡俊 紙上帶看結構設計

欣新聞 發佈 2013-03-04T11:54:02+00:00

圖說:富田匡俊所參與的宜蘭櫻花陵園聯外橋樑一案,則在橋墩的結構設計部分作出了諸多的實驗跟努力。(富田結構設計事務所提供)欣傳媒 | 記者葉穎/專題報導身為結構設計師,又具備有建築專業的養成背景,富田匡俊說,要透過建築理解結構設計、欣賞結構設

圖說:富田匡俊所參與的宜蘭櫻花陵園聯外橋樑一案,則在橋墩的結構設計部分作出了諸多的實驗跟努力。(富田結構設計事務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葉穎/專題報導

身為結構設計師,又具備有建築專業的養成背景,富田匡俊說,要透過建築理解結構設計、欣賞結構設計的入門,他以為,就是要多多觀察建築體當中,各個細部的結合方式,不論是異材質,如玻璃跟樑柱的銜接,或者不同角度上怎麼具有合理性且順暢接續的方法。這些小細節往往乍看微不足道,或者便宜行事的利用鋁合金便品帶過,其實往往花費建築師跟結構師最多精神去完成的心血結晶。這當然是最簡單的入門法則,如果要透過實際的案例去說明結構設計的巧妙有趣,他則具體舉例了竹北客家文化園區的集會堂-新瓦屋一案當做說明。


他說,新瓦屋一案可以算是他個人在參與過程當中頗為喜歡的一個案例。這個案子位於竹北高鐵站周邊的客家文化園區當中,是被規劃將要作為聚會場所之用,原本在建築師最初的構想中是希望可以營造出仿造自鳥巢般的模樣,最初建築設計單位原以為這樣的結構是木構造所無法完成的,一度想要妥協運用鋼構造來達成,然而,當時富田恰好被徵詢加入成為協力的團隊一員,當下在他解讀着建築師的想像之後,就覺得如果退而求其次的遷就用鋼構來完成,其實對於原始的設計初衷而言會太可惜,一來以鋼構船打鳥巢的概念早在北京奧運時就已經有人做過了,再者,鋼構所帶來的龐大量感,理應不是在這個案子裡面所想要傳達的視覺效果,所以當下富田便建議,理當堅持用木作達成建築的概念,而且一定要找到木頭可以完成的結構工法。

除此之外,他再舉例宜蘭櫻花陵園中的聯外橋樑一案為例,他說,原本橋樑的設計並非目前所呈現三柱鼎立的模樣,然而因為當時主導的建築師黃聲遠+田中央事務所對於橋下留下孔洞的想法十分堅持,這時候,他的角色就比較像是怎麼樣替建築師的夢想找到可被落實的出路,於是,雙曲面造成三岔狀的柱列便是他經過地質檢測跟力學原理,再加上考量建築概念之後的權宜之計。當然,如今成就出橋體,像是兩條錯開曲線所造成的橋下空間通道,那樣曲面當中地景跟人行進間的關聯性與妙趣,卻是身為結構設計者在最初所始料未及的,跟所有到訪過的人們多會忍不住發出的輕嘆一樣,帶著些許誤入桃花源般的驚奇。


他不諱言,會在建築的領域當中選擇結構設計的這條路去發展,想必跟自己先天性格上的務實面脫不了干系,他說,即便不會如同口口聲聲嚷著「裝飾即是罪惡」那樣偏執極端,不過他不諱言自己最喜歡參與的仍是讓結構本身就已經構成建築天、地、壁的案件,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讓結構的合理性跟邏輯性被清楚呈現,同時也說明了不是為了裝飾而裝飾、不是為了造成驚訝而作的自我堅持。


除了怎麼去欣賞跟觀察結構設計之外,如果對於結構設計有興趣的人怎麼樣可以投入這樣的領域?他說,在他看來,結構設計裡經驗的累積是需要的,但絕對不是必要。畢竟關乎於設計,所以期間需要想像力跟創造的成份依舊不可少,所以在他即便從事這個專業多年的經歷當中,不管是倣效自然的結構物或者相關的圖片,依舊是平常不忘收集的重點項目,這些百餘件案例,不管是已經被落實過或者仍屬概念的結構樣貌,終究足以慢慢累積成資料庫,是與建築師斟酌意見時隨時就可以從口袋中掏出來的法寶,也是與匠師或公司夥伴討論方案時可以遵循的大方向。就拿日人相較於台灣拿手許多的木結構來說,富田就很有自信地表示,他個人雖然對鋼構的作品頗為擅長,但在木結構上的經驗因為原生文化的關係,仍是被徵詢最多、完成案例也最多的大項。


【延伸資訊】
http://www.liontravel.com/webpd/webpdsh00.aspx?sProd=13TE323SYA

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45454&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