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醫師懂病人還是只懂病?

優活健康網 發佈 2013-03-07T09:00:00+00:00

疾病的發生與持續,往往牽涉到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的層面,光看表面上的症狀徵候,或使用各種複雜儀器去檢查,並不見得能立刻找到原因或做好治療。唯有利用充裕的時間,去抽絲剝繭了解病人在身、心、靈以及家庭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實際情形,才能真正清楚問

疾病的發生與持續,往往牽涉到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的層面,光看表面上的症狀徵候,或使用各種複雜儀器去檢查,並不見得能立刻找到原因或做好治療。唯有利用充裕的時間,去抽絲剝繭了解病人在身、心、靈以及家庭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實際情形,才能真正清楚問題癥結之所在,從疾病的源頭,來進行根本的改善或解決。

年齡越大,身體的機能就慢慢退化,慢性疾病也越來越多。可是除了病痛以外,不同家庭的生命週期,例如退休、空巢期、更年期、配偶死亡等事件的發生,也會影響身體與心理功能。家庭醫師的訓練,除了在疾病部分可以提供全科照護外,也非常重視心理社會的功能,甚至於靈性照護。

考試緊張會拉肚子,不是腸胃炎,也不用求助腸胃科醫師;親人去世會失眠焦慮,不是憂鬱症不用求助精神科專科醫師,家庭醫師的關懷和說明,就可以減輕很多不必要的用藥,也能讓你得到身心靈的完整照顧。

在人滿為患的大醫院裡,民眾的就醫經驗通常覺得等待很久,但是醫師只沒看診幾分鐘,就叫下一位病人,這樣來匆匆去匆匆的就醫模式,是病人抱怨最多的。醫師迫於就醫環境的「走山」,也很難再心有餘、力不足的去了解病人背後的原因。

但是家庭醫師就不同了,家庭醫師除了懂病之外,也會用淺顯的方式與病人溝通,因為疾病的發生或是預防,除了體質之外,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會有很大的關係。家庭醫師除了看病之外,因為較沒有時間壓力,能用心了解每個病人的生活方式,對症下藥,與病人之間維持像是朋友又像是家人的關係,有這樣的親和與貼心醫師,何樂不為呢?

(本文作者/邱泰源)
(摘自/誰?是你的第一線醫師/大塊文化出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