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趣/到海生館發現天然潛水艇「鸚鵡螺」

欣新聞 發佈 2013-05-08T19:51:07+00:00

圖說:鸚鵡螺外型色彩相當絢麗,極具觀賞價值。(屏東海生館提供)欣傳媒 | 記者孫立珍/屏東報導屏東海生館的世界水域館有一種看似鸚鵡嘴的生物,牠就是鸚鵡螺。鸚鵡螺外型色彩相當絢麗,極具觀賞價值。其特殊的身體結構還成為人類製造潛艇的靈感,世界第

圖說:鸚鵡螺外型色彩相當絢麗,極具觀賞價值。(屏東海生館提供)

欣傳媒 | 記者孫立珍/屏東報導

屏東海生館的世界水域館有一種看似鸚鵡嘴的生物,牠就是鸚鵡螺。鸚鵡螺外型色彩相當絢麗,極具觀賞價值。其特殊的身體結構還成為人類製造潛艇的靈感,世界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艇鸚鵡螺號,亦由此誕生,因此又有天然潛水艇之稱。

海生館指出,鸚鵡螺與烏賊及章魚同屬頭足生物,也是頭足生物中唯一具有外殼的,主要分佈於印度洋及太平洋熱帶海域,適宜生活於水溫約攝氏19至20度環境。

鸚鵡螺從數億前年的寒武紀演變至今,其外觀及習性,變化皆不大,因此又被稱為「活化石」,在生物演化歷程中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有別其它頭足類生物生命歷程僅約1至2年,鸚鵡螺的生命可長達約20年,為頭足類生物中最長壽的。其生命最終時,身軀會脫離殼而沉入海底,殼則會隨著洋流漂移,也被科學家做為研究分析洋流的方式。

鸚鵡螺殼內還有許多橫隔板,區分成多個「小室」,最後一個室最大、也是其軀體居住的地方,故又可稱為「住室」,其他小室都充滿了氮氣等氣體。各殼之間有一個貫穿的體管,做為輸送氣體之用,並透過氣體的調節做為沉浮移動的媒介,其可利用這種方式做有節奏的晝夜垂直運動,潛伏於水深200至400公尺之間生存,白天在水下,待夜間再至淺層覓食。其特殊的身體結構並成為人類製造潛水艇的靈感,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就因此而誕生。

海生館從即日起到6月30日止推出「可愛烏賊見面會」,邀請大家進一步認識頭足動物。活動期間小朋友可至各服務台領取頭足動物科教學習單,一邊觀察一邊填寫紀錄,填寫完畢且答案皆正確者,可至世界水域館抽限量紀念品。

活動期間遊客們加入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粉絲團並留言「海生館可愛烏賊見面會」就有機會將花枝手偶開心帶回家。另外,海生館18日舉辦海洋淨灘活動,前100名報名者,可享當日免費入館參觀。

【延伸資訊】
電洽:(08)882-5678
http://www.nmmba.gov.tw/ActivitiesShow.aspx?CondID=db7806fb-b08f-4fd7-9f37-e966fac9d936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82485&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