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旅國境之南/神秘石板屋遺址 熱帶雨林風貌

欣新聞 發佈 2013-06-18T13:01:04+00:00

圖說:有600年的歷史的石板屋遺址,是南排灣族的發源地。(記者楊淑伶攝)欣傳媒 | 記者楊淑伶/專題報導曾經聽說過一句話:「想深刻體驗某個地方的文化,就要跟著當地嚮導走一趟」!很久以前就曾聽聞擁有600年的歷史的「石板屋遺址(cacevak

圖說:有600年的歷史的石板屋遺址,是南排灣族的發源地。(記者楊淑伶攝)

欣傳媒 | 記者楊淑伶/專題報導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想深刻體驗某個地方的文化,就要跟著當地嚮導走一趟」!很久以前就曾聽聞擁有600年的歷史的「石板屋遺址(cacevakan)」,是南排灣族的發源地,在牡丹當地的原住民朋友帶領講解之下,從屏東縣牡丹鄉前往石板屋遺址大約20分鐘,坡度略為陡峭,入口處即可看見藤本植物林立交錯,多種熱帶植物的紮根培養之下,令人有種彷彿進入熱帶雨林之中,更增加石板屋的神祕面貌。


排彎族勇士守護 體驗祖靈智慧啟發
石板屋遺址由屏東車城走199縣道,經四重溪、石門,過牡丹大橋後右轉屏172縣道,在4.2K處右側就可看到石板屋遺址的入口,當然也會看到由牡丹鄉公所設立的解說牌,來到入口處,就會看見一尊排灣族勇士的塑像矗立著,彷彿象徵著正默默守護當地居民的意義;走進遺址,要懷抱著敬畏與感恩的心,記得千萬不要大聲喧嘩,以免打擾祖先的安寧,並且記得禱告,告訴祖靈來意,請祖靈允許和庇佑。


走進登山步道,前段道路還算平穩且路徑良好,原始泥土路和厚木板擋土的階梯,可以邊走邊享受森林浴的舒適感,但行走時仍舊要特別注意行路安全,最好是穿防滑鞋,有些路段是以板為階,也就是利用木板搭建而成的簡易台階,而在路途中間也有較開闊的路段,讓步行者可以仰望萬里無雲的天空,眺望遠方起伏的山峰。


天然建材石板屋 訴說先人生活點滴
石板屋原為台灣原住民的住屋,取自於生活環境中的天然材料,包括板岩、頁岩等黑色材料的建材物,其中又以排彎族利用堆砌而成的石板屋最具特色。石板屋遺址(cacevakan)的「cacevakan」意為「切割石板之處」,屬於排灣族「palijaliljau」群之舊部落,遺址內有一般家屋22座,每座佔地面積約50平方公尺,隱藏在牡丹鄉石門村南邊山林間的遺址,分布在舊部落的土地上,大石板上以手工具敲打出的刻痕,訴說著先人的生活軌跡。


聚落位於竹社溪畔山腰的平緩坡地上,製作石板前會請巫師進行祭祀儀式,祈求切割石板平安順利;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和山上曾爆發的土石流,原先居住在山上的原住民也漸漸往平地遷移,新的部落其建築方式與漢人相差無幾,而留在山上有各族特色的家屋也禁不住歲月衝擊而毀損,如今保存下來的石板屋遺址,除了可供體會原住民祖先在這片土地上團結力量,孕育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智慧,也讓身心都沉浸在排灣祖靈的智慧和啟發之中。


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305514&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