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品牌化/葉匡時:品牌化發展 擬取消特許保護

欣新聞 發佈 2013-09-25T11:36:44+00:00

圖說:兩岸服貿協議的推動,結合未來大陸Outbound市場的可能開放,將是台灣觀光旅遊市場新藍海。(欣傳媒資料照片)欣傳媒 | 旅@天下採訪團/台北報導觀光產業儼然成為下階段服務業發展火車頭,如何提升競爭力更是關鍵,交通部長葉匡時在接受旅@

圖說:兩岸服貿協議的推動,結合未來大陸Outbound市場的可能開放,將是台灣觀光旅遊市場新藍海。(欣傳媒資料照片)

欣傳媒 | 旅@天下採訪團/台北報導

觀光產業儼然成為下階段服務業發展火車頭,如何提升競爭力更是關鍵,交通部長葉匡時在接受旅@天下雜誌專訪時,拋出跨時代的前瞻性看法,主張檢討廢除旅行社特許行業的保護,同時引進歐美先進的服務與龐大資金,促進品牌化與大型化,帶進國際旅客,更能有助於台灣的經濟發展。


隨著兩岸服貿協議可望打開旅遊等服務業市場,以及衝刺千萬觀光大國門檻,台灣旅行業該如何定位與發展,成為重要課題。面對開放的市場,向來將觀光產業列為特許、也有制度保護的產業,在大環境改變之際,結構上,勢必也要有所調整。


葉匡時對於旅行業與觀光發展政策與實務,有著極為深入的了解,曾與業界共同創辦易遊網、燦星旅遊網,過去兼任桃機公司董座時,更奠定國際機場協會(ACI)評比,排名躍進前10名佳績的厚實基礎。


葉匡時首先指出,品牌化是面對國際市場的重要競爭指標,可以傳遞企業形象與訊息給消費者,有利於公司吸引客戶,甚至是增加回客率,進而降低集客成本,也有助於消費者選擇優質的產品。


不過,他進一步強調,品牌化不見得代表是大型化,但是朝大型化發展,對於足夠資本的企業會具有相對優勢,因為可以做為研發產品、降低採購成本、提升競爭力的基礎,以歐美常見的企業合併為例,證實大型化,的確有助於競爭力的提升。


長期以來,臺灣的旅型產業處於被保護的特許狀態,對於這樣的保護,葉匡時認為,在過去有其歷史背景考量,但是現在應該有不同的思維與調整。


他表示,過去戒嚴時期,旅行社是掌握人民動向的管制行業,但是現在要引進外資,「開放是遲早的問題」、「沒有繼續保護的道理」、「可能3、5年內不能取消保護,但是不能再繼續這樣做個10年」。


因此,葉匡時拉高層次的說,如果要讓產業擁有競爭力,就必須將招議的保護傘撤掉,不過前提是,要有相關的配套以及輔導措施,這也是未來政府要努力之處。


葉匡時強調,過去旅行社是以人脈經營的社區模式為主,現在由於社會現代化、人際關係疏離化,再加上大家都可以上網自行訂票更優惠,依賴傳統和代收轉付賺差價的方式,已經不易生存,旅行社的價值,應該聚焦於提供創新的服務。


有關旅行社未來的經營,他評估,將朝大型化,以及推出獨特產品,且難以抄襲的「差異化」這2個方向來發展,不論是不斷研發創新,或是要取得關鍵資源,都需要足夠的資本,一是走合併、策略聯盟之路,另一個則是要上市上櫃。


「如果能設立一家迪士尼樂園,每年不知能增加多少國外旅客來台觀光?」葉匡時以此為例,來詮釋開放的願景,未來在增加競爭後,消費者也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吸引國際大型資本進來投資,就能促進旅行社大型化,「這是一條非走不可的道路」。


在這樣概念下,葉匡時雙手一劃的指出,旅行社在品牌化、大型化、國際化後,更重要的是,不再僅僅是帶台灣旅客到國外去玩,還能擴大經營市場,將其他國家的旅客,帶來台灣旅遊和消費,這對經濟和民生,會有更大的貢獻。


葉匡時再以日前訪問多明尼加的經驗,雙眼發亮的說,雖然當地的基礎建設還有提升的空間,但是在開放歐美資金和人才,投資許多大型又極為進步的國際級渡假村後,吸引不少歐美人士前往渡假,服務與設施令人驚艷。


「兩岸服貿協議的推動,對於台灣旅行社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葉匡時強調,尤其是大型化,和結合未來大陸Outbound市場的可能開放,會是一個不得了的發展利基,如何將know how移植境外、在國際市場競爭,旅行社品牌化,會有助於國際資本和旅客的認識,以及進入台灣,才能真正打贏這場延長賽。


回到目前旅行社的現況,葉匡時坦言,有不少旅行社的競爭力很弱,開放和取消保護,才能有助於品牌化和大型化,進一步去無存菁,讓服務和品牌加值,甚至是朝日本旅行社集團化的發展方向,跨足飯店、運輸、遊樂區、商店街,把遊客帶去消費,不再是過去的流血低價競爭,才能真正的獲利。


大型化、品牌化的具體政策和法令調整,交通部現正評估研究階段,但是在葉部長的眼中,已經看到了旅行社未來全新的發展面貌與大格局。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364030&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