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切記盲從,如何規避選科誤區,你需要注意這6點

高中生日簽 發佈 2020-01-05T23:02:43+00:00

2014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和浙江率先進行嘗試分科改革,不再分文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升學通道改革,特別是浙江,綜合評價開放學校不僅是本科,專科也開始嘗試。

2014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和浙江率先進行嘗試分科改革,不再分文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升學通道改革,特別是浙江,綜合評價開放學校不僅是本科,專科也開始嘗試。

經過浙江、上海兩地不斷修正,在2019年第一季度,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也開始陸陸續續出台新的改革方案,有部分省份新的高考科目是依照「3+3」模式,有些省份則是按照「3+1+2」模式。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模式,對於新高一學生和家長都是一個大震盪,一個全新的選科模式和選拔模式,特別大學專業要求對應高中選科,這就倒逼高中生從高中就必須開始考慮自己三年之後,乃至七年之後想要在哪條職業賽道上奔跑。

不過這些改革也讓很多家長和同學不適應,就拿廣東來說,「3+1+2」 新模式選科、選考通過賦分制確定分數,大學專業對應高中選科要求等等,這些都讓同學和家長們措手不及,平常接觸的家長對此也多有抱怨,不過我倒非常喜歡現在的改革形式,非常契合我們目前的國情。

我們個人的發展一定緊跟國家發展的步伐,一定要和民族聯繫在一起,這句話可能會覺得有點政治正確,但確實是這樣一回事,只要這樣我們的發展才能走得順暢。

話說回來,下面想要分享的是我自己對於怎樣選科的想法,也是結合了我的一些前輩老師觀點,我覺得下面說的選科思路還是挺合理的,如果對於選科還沒有思路的同學可以參考下。

首先,在正式講之前我先問三個問題,你們也一定要思考:

第一個問題:下面12種選科方式,你目前想到的是選哪一種組合,身邊同學更多選的哪種組合?

第二個問題:你和你身邊同學的選科依據是什麼?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老家最好的高中發出通知,要求學生在6號就要正式確定選科,從目前預選科情況來看,這所學校高一學生大概是有1900左右,選擇物理的有1600多人,選擇傳統理科方向大概800多人,選擇物理化學政治組合的大概有500多人。

你們高中是怎樣情況呢?

政策出來的時候我就猜測可能會很多人選擇物理,但是沒想到這麼不均勻,所以當時聽到這個結果還挺吃驚的,這段時間也問了很多學生和家長,促使他們這樣選科的原因主要三個方面:

第一:因為不知道大學想要讀什麼專業,所以選擇了可選專業面最廣的幾個選科組合。

第二:學校老師的明示或者暗示。這所學校最優秀幾個班,他們的班主任非常直接,就叫學生選擇傳統理科方向就行,不然下學期就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好班。這不能說是老師的錯,因為這裡面涉及到師資力量,學校資源配比情況,還有就是學校的升學問題等等。

第三:跟風和感情,沒想到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吧。我有個學生即使自己跟不上物理的學習進度,但還是想堅持選擇物理,主要原因就是她非常喜歡現在班裡的同學,而他們班也挺團結的,大家感情好,所以就商量著要一起選擇物理,這樣的話在高二高三都還可以在同一個班。

額,團結原來還可以這樣用,中二少年時期很容易熱血上頭,他們想到的不是三年之後,或者7年之後專業的事情,只想著當下我要跟我好友在一起。

但無論什麼原因,對於以上的選科情況我還是挺擔心的,這樣不均勻選科造成不好的影響會有很多, 什麼影響這裡不說賣個關子先,下面會詳細展開。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在選科感覺懵逼不知道怎樣操作的時候,下面這些幫助你會更加信任哪些?

(1)網上百度;(2)成績;(3)興趣;(4)同學朋友;(5)老師;(6)家長;(7)志願填報相關專家或者機構;(8)教育局

毋庸置疑,當然得是教育局吧,政策都是教育局老師們公布的,不信任國家隊還能信任誰啊,是吧。所以想要選科想要選得好,首先就要熟悉和了解教育局公布的政策,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重點都給各位劃出來了。

從上面圖片,其實我們也可以窺探到國家為什麼要進行新高考改革,有個很核心的想法,就是想讓更多的高中生認識自我與社會,謀劃學業與職業方向,將學業選擇與未來職業進行強關聯,從高一開始就要形成三年完整的學業規劃,乃至7年之後的職業規劃,7年之後你想要在哪條賽道上跟人競爭

所以從這也引申出我今天要說的選科第一步:進行職業規劃,找出你的職業定位

可能會有同學感到疑惑,為什麼選科要考慮那麼7年之後那麼久遠的事情,現在才剛高一,有必要嗎?

首先,同學們你們要明白一個點,目前新高考改革之後,選科並不是一個單獨割裂的事情,並不是說只看你現在高一成績和興趣就可以決定的。國家已經很明確提出要求,大學專業是要對應高中選科,所以你想要選科首先你就要考慮三年之後你大學想要讀的專業方向是什麼

舉個例子,比如暨南大學的法學專業要求選科中必須選考政治才能報考,廣東很多學生家長都不想出省,想報讀法學專業,中山大學分數不夠,分數可能到了暨南大學法學門檻,但是高中選科卻因為沒選到政治,沒辦法報讀,這是挺遺憾的一件事。

我們小學初中高中是屬於基礎教育,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屬於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就是教會我們在未來職業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基礎框架知識,職業教育是向著職業化道路去走的,是奔著我們就業去走的,而連結我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就是專業。

所以選科的依據是什麼?兩個字:專業。選科依據專業,我們在大學讀的也是專業,那再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專業是什麼,你們是怎樣理解專業的?

我們讀什麼專業未來就能做什麼嗎,這並不一定,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職業都不是本專業方向的,可能你讀了師範類專業,可能出來並不一定去做老師,可能跑去創業去做其他事情,但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強調專業的重要性?

雖然專業並不代表某一類職業,但是專業是在大學四年當中教會你某一個領域的方法論、想法觀念、技術技巧,未來你能做什麼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專業是把你從個人連結過渡到你未來要做的某一件事情上的紐帶,讓你在職業道路上的的動力

正因為如此,專業才顯得尤為重要。專業重要,那專業要怎樣選擇呢?相信很多同學首先想到的答案是興趣吧。如果你的答案是這樣,那你就要問自己兩個問題: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的職業興趣是什麼?你的興趣是否是會變化的?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中生12年學習時間都是花在知識學習上,對於社會職業了解非常少,更加不用去談什麼職業興趣了,而且興趣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很容易會隨著周圍環境出現變化,你仔細回想一下你記事以來你的興趣產生了多少變化。所以專業選擇如果依據興趣,那就是浮泛無根的考慮。

剛才我也有提到專業不代表職業,但是專業連結職業,所以專業選擇應該依據的不是你的興趣,而應該是你的職業定位。

前面花了很大篇幅講了專業職業的事情,最核心的目的是為了說清楚選科、專業、職業三者之間並不是單獨割裂的,而是層層遞進的關係,選科依據專業,專業根據職業定位來選,同學們要注意這三者的順序關係。

講清楚了三者之間的關係,那下面再詳細說明下每個步驟該怎樣去做。


第一步:確定職業定位

社會上目前有的職業千千萬萬,但是職業領域其實就是12個方向,文學、史學、哲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藝術學,下面我具體說下要怎樣去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為防止說我打廣告,我這裡會說兩個方法,一個要錢,一個不要錢,自己選擇。

1、不要錢的做法

首先說說不要錢的做法。平常做事情的事情,我比較喜歡使用倒推做法,先看結果怎樣,再看完成這個結果需要進一步怎樣做,在考慮這個步驟前面動作又是什麼,一直倒推到我目前能夠做到的動作。

我們要進行職業定位也可以這樣考慮,首先我們來了解每個職業領域需要的能力是什麼,倒推回來我們目前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者我們在接下來的高中生涯里是否有興趣去學習掌握這樣的能力。

我用文學舉個例子,文學包含了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學三個方向,我們如果想要走文學方向,不管我是學中文、小語種、商務英語、新聞、或者其餘三級學科是什麼,其中文學方向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在不同的人群之間做信息的傳遞和傳播,那麼就要求我們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好,這是文學方向最基本、最核心需要掌握的能力,那就反觀你自己文字表達能力怎樣,語言表達能力怎樣,邏輯性如何等等;具備或者願意學習,一切都好說,不具備不願意學,那就只能尋找下一個領域。

這就是用職業要求具備的能力倒推回來你的職業定位,這是不要錢的做法,那接下來說下人民幣玩家的做法。

2、要錢的做法

雖然目前是在做高報的工作,但高考是件大事馬虎不得,所以在跟每位學生做方案的時候,每一步我都是都是要藉助工具、藉助數據去分析,而不僅僅說是憑藉往時的報考經驗,經驗是不可信的,畢竟人的大腦不是機器,總會有出錯的時候,需要的是經驗加上工具。

學生家長的興趣的參考價值就更加小了,興趣愛好這些情感上的東西可以參考但不是最主要,因為我們有時候自我保護意識,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稍微隱藏自己,不會把自己完全暴露出來的,而且還有一個點很重要,一個人可能連自己也沒辦法真實了解自己,知己是很難的

所以建議同學們,有條件的話一定要給自己進行一次職業特質分析,有些學校可能會給自己學生進行測評,如果還沒有的話就自己在網上找也好,向相關報考服務的機構諮詢也好,一定要去做。

市面上很多職業測評核心依據都是霍蘭德測評模型,很多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測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如何去解讀你這份測評結果。你可以找學校老師,或者找相關懂行的人,例如一些報考機構,或者報考專業人員,當然這些肯定是要花費一定錢財的,這就看你自己的取捨了。

下面這份報告是我之前幫一位學生分析的報告,我簡單說下是怎樣給他分析的,你可以參考我的說法去進行分析。

上面這張圖片是是關於一個人的優勢與興趣分析,其他的測評報告可能會有不同,不過核心代表的內涵是一樣的,藍色的線是一個人天生具備的優勢,橙色的線代表的是一個人目前表現出來的興趣。

實用性代表的是動手能力;研究性代表的是邏輯思維;藝術型代表的創新思維;社會性代表的是與人溝通情商;企業型代表的是與人協調管理能力;常規型代表的是對規則的認可,循規蹈矩。

報告結果顯示這個同學天生具備的優勢是常規型、企業型、社會型和藝術型,但是後天表現出來的興趣是社會型和藝術型。他的企業型天生優勢和後天表現出來的興趣不相符合,天生具備與人協調管理的能力,但是目前表現出來對這塊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是獨子,父母比較寵他,從小到大生活中的事情經常都是父母包辦了,動手能力比較弱,所以在實用型這塊表現也比較差,從這點來看他是不適合學工學的。

他的企業型興趣不大,那他是否適合學管理學?答案是可以的,因為他天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只不過因為目前興趣不在,後來我跟他詳細分析了管理學的各類專業,最後定下來的目標備選專業裡面就包含了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這也是結合他的社會型綜合分析考慮的,當然也還會有其他維度考慮,例如敏感度,行為決策特點等等。他的社會型比較高,說明他是一個比較喜歡與人溝通打交道,並且擅長這塊的人,生活中表現出來也是這樣一個人。

這是關於天生優勢和興趣的分,一個測評結果也還會有很多維度,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再去詳細說了,或者等我哪天空閒下來,我再分析其他的。

好了,職業定位出來了,我們再來看專業選擇。

第二步:專業選擇

當我們把我們的職業定位,職業基本方向確定在哪個領域後,我們就可以去拆分具體的專業的了,比如說我的職業定位是醫學,那麼專業方向就是基礎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等等,具體看下面圖片。

面對以上這些專業方向,那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很簡單,看個人能力興趣是否與該專業需要的能力匹配,注意,這個時候才對看興趣,看興趣之前我們得有選項才行。

個人能力特質,上面有說到可以藉助一些工具測評去分析,或者是自己去分析該專業需要匹配的能力,可以從這個專業在大學的課程安排和以後就業方向這兩個方向了解。

舉個例子,你如果想報讀醫學,但是你的敏感度非常高,你就不適合選擇精神心理諮詢方面的,不然就是病人好了醫生瘋了,但是你可以選擇眼視光,就是按照這樣去做一個排除法,高中三年就是去做專業的排除法。

這個就是個人特質的分析,專業方向都確定了,最後就是選科了。

第三:選科前四大考量

其實如果你的職業定位和專業方向出來後,3+1+2中的 「1」 就已經是可以確定了的,一個專業大方向對於選科要求其實都是類似的,所以我們目前暫時不必要進行三級學科的確定。比如說我要選擇文學方向,我當然得選擇歷史;我選擇工學方向,我當然得選擇物理;如果是教育學,具體還得看是哪個科目老師。

3+1+2 中的 「1」 確定後,另外兩科的選擇除了參考專業要求外,還要注重考量自己的學科能力、看學科排名、目標院校、學校老師班級的配比情況

1、學科能力

很多同學在選科時候,很容易會根據現在的高一哪科成績好就選哪個科目,這樣選擇是非常不科學的。在高一階段特別是第一學期,是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的一個過渡適應期,每一科的難度都是不會很高,但是從高二開始各科的難度相比高一,是上了好幾個等級的。所以根據高一第一學期的成績,就很容易會栽跟頭

避免這樣的做法有兩個:

第一,你要事先了解一下高二你將要選擇的科目的知識,看自己是否能適應。你可以詢問老師,師兄師姐,或者自己找一本高二的教材看目錄大綱,大概瀏覽一遍裡面的內容,看自己的接收程度如何。

第二,看自己學科能力。學科能力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計算能力、空間想像、記憶力、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理解力、綜合分析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學習能力等等。

每個能力代表不同學科的學習能力,比如說空間想像,這裡面包含了空間維度、空間直覺、空間想像、空間立體感、觀察力等等,有些同學數學中立體幾何掌握不好,可能就是因為空間想像出現問題,立體感覺不行。這樣的問題就不是刷刷題就能解決的,是要去培養他的空間想像能力,比如可以找一本西方油畫冊,每天花費時間去仔細觀察每個物體的構造是怎樣的,在腦海里去想去構思。

2、看學科排名

廣東新高考改革對於四個選考科目的成績評比,是按照賦分制來計算的,如果是廣東學生,一定要去了解清楚,賦分制這裡不展開說,不然又要好幾百字。只要記住一點:賦分制最大的影響就是排名,排名會影響你最終的志願填報,其他沒有賦分制的省份也是同理

比如我最上面有提到我這裡最好學校選科情況:總人數大概1900左右,選物理1600多人;選擇傳統理科800多人,選擇物理化學政治大概有500多人,其實從這個比例也可以窺視出整個省份選科大比例的,這樣會形成一個嚴重後果:這幾個選科相當擁擠,需要競爭的人數就會比較多

目前還不知道最終志願填報會是什麼樣的填報方式,不過根據大學專業對應高中選科要求,最後填報方式很可能會是專業組合形式,將相同選科要求的專業組合在一起供學生選擇。因為專業數量是有限的,選科組合的人數爆炸的話就會造成僧多粥少,競爭將會異常激烈

對於廣東賦分制也還有另外一個後果,各位如果仔細去看高校專業的選科要求,會發現高分學校的選科要求其實很放寬的:很多都是物理/歷史不限,其餘選科要求不限,這樣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你不僅要和同選科組合的人排名競爭,通過賦分制角逐出自己實際分數後,還要去和別的人數少的選科組合競爭。

所以在選科之前,也要將這個排名考慮在內。

3、基於目標院校選擇

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大學專業具有選科要求(這個我今天講了很多遍這句話了,這是重點重點),而且每個學校相同專業的選科要求可能也會不一樣。比如說武漢大學法學專業就沒有選科要求,暨南大學法學專業選科就必須選擇政治。

4、學校老師和班級的配比情況

這個考量主要就是對我們學習會產生影響,尖子班、普通班老師的授課水平,學校的資源傾斜都是不一樣的。雖說現在不准學校劃分什麼尖子班、普通班,但試問哪個高中是沒有劃分這類班別的?是吧。

這個主要的一個考量就是:在你確定職業定位和專業方向後,你的 3+1+2 中的 「1」 定好後,其餘兩科就要考慮是哪兩科能最大程度給你加分,老師授課水平和學校班級配比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好啦,講到這裡,對於如何去分科已經給各位分析了一遍,最後再來總結一下。

選科思路:找好你的職業定位,選出你的專業方向,再到最終的選科環節。

選科考量:學科能力、學科排名、目標院校、學校老師和班級配比情況。

最後的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對你選科有所幫助,如果有幫助的話,不如來個點讚收藏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