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琉璃大賞,流淌的浴火藝術

玩古賞今 發佈 2020-01-05T00:26:33+00:00

琉璃收藏,是當今文人古玩收藏的一個門類,或許有人以為,玻璃和塑料一樣,是近現代才發明製造的一種時新材料,實則不然,玻璃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介於青銅器和鐵器之間,現存最早的玻璃製品發現於四千餘年的兩河流域,而中國境內的玻璃製品出現則晚得多,距今約二千五百年。



琉璃收藏,是當今文人古玩收藏的一個門類,或許有人以為,玻璃和塑料一樣,是近現代才發明製造的一種時新材料,實則不然,玻璃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介於青銅器和鐵器之間,現存最早的玻璃製品發現於四千餘年的兩河流域,而中國境內的玻璃製品出現則晚得多,距今約二千五百年。




製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為石英砂,單純用石英砂就能製成石英玻璃,可石英砂的熔點為1750℃,這樣高的溫度在古代是無法達到的,因此古人通過在原料中添加助熔劑的方式來降低石英砂的熔制溫度,通常的助熔劑為自然純鹼、草木灰或鉛丹,此外還需要加進一些石灰石作為穩定劑。有了石英砂、助熔劑和穩定劑,經過一定的技術工藝,才能製造出簡單的玻璃。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玻璃是最為常見的普通材料,所以大多數人都認為玻璃向來就是廉價的普通之物,事實上,玻璃在歷史上曾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直到吹製法發明之後,玻璃才逐步成為製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在此前的二三千年的長久歲月里,玻璃一直是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上層顯貴才能享用。




玻璃有各種顏色,更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所以自古至今,人們常以玻璃來仿製各種天然寶石,兩者往往難以分辨,其實古代的玻璃和天然寶石,大多可以用肉眼來區別,玻璃在熔制過程中,一些原料分解的時候會產生氣體,由於玻璃液的黏稠度很大,這些氣體很難排出,玻璃硬化之後,其內部也就會留有一些小氣泡,這些氣泡都肉眼都可以觀察到,天然寶石是不含氣泡的。另外,天然寶石的磨光面的光澤一般都強於玻璃,最為關鍵的是,在外力打擊下破裂而形成的斷開面上,玻璃的斷開面完全光亮如新,而天然寶石或玉石的斷面,幾乎都粗糙無光,也只有能認識這些特性,才能真正地認識玻璃。



西周墓葬和遺址中曾出土很件人造彩色珠、管 ,這些料器外表呈灰白、淺綠、淺藍等顏色,不透明,一些表面有釉,其斷口都為糙面,質地疏鬆,手捏即碎。有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玻璃,其實這些材料只是釉砂,外文譯名為「費昂斯」,也稱作人造多晶石英珠,其內部幾乎都是晶態狀的二氧化矽,而通過熔融、經冷卻後固化成形的非晶態無機物,才是真正的玻璃,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玻璃製品出現在春秋末戰國初的墓葬中。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出土的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銅劍,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在此劍劍格的兩面鑲嵌了玻璃和綠松石,其中鑲嵌的玻璃塊僅存兩塊,呈淺藍色,半透明,內含較多小氣泡。兩塊玻璃形狀不同,一塊呈球冠形,另一塊形狀不規則,直徑都不足一厘米。


劍身上有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銓(劍)」,越王勾踐是春秋末越國的君王,在位之年為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由此可知,越王勾踐劍上的玻璃製造年代一定不晚於春秋末年,世人往往驚奇於這把劍的鑄造技術,很少了解劍身上的兩塊小小藍色玻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真正玻璃。


經科學測試和分析,越王勾踐上的玻璃主要成分為鉀鈣矽酸鹽,這種化學成分的玻璃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地區所沒有的,而中國原始瓷在燒成時溫度過高而流下來形成的透明釉滴,其成分恰是鉀鈣矽酸鹽,這種釉滴已是玻璃態物質,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古玻璃,也由此可見,中國長江流域最早的古玻璃製備技術可能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




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現存最早的玻璃器物中最多見的是一種俗稱為「蜻蜓眼」的鑲嵌玻璃珠,公元前5世紀前後,這種鑲嵌玻璃珠首次在中原地區出現,數量雖然不多,但都出自於等級高的貴族大墓。比如著名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

所謂的鑲嵌玻璃珠,指的是單色玻璃珠母體上嵌進另外多個不同於母體顏色的玻璃,嵌入物在母體形成多個環環相套的同心圓圖案,乍看類似動物的眼睛,故而俗稱為「蜻蜒眼」。其母體顏色多為深淺不同的藍色、綠色和橘黃色,有半透明也有不透明。春秋末戰國初的鑲嵌玻璃珠多為圓球形,但不規整,有的呈現不規則的扁方形或扁鼓形。珠子的尺寸較小,一般自徑都在1—1.5厘米之間,僅有極少數直徑大於2厘米,曾侯乙墓共出土173顆鑲嵌珠,其中只有2顆的直徑大於2厘米。這種鑲嵌玻璃珠極為複雜,整個工藝流程完全靠手工製作,所以成品後的「蜻蜓眼」大小全不一致,更沒有兩個圖案一模一樣的鑲嵌玻璃珠。



彩色的鑲嵌玻璃珠大約出現在公元前10世紀初的地中海沿岸,到公元前6世紀至前4世紀時成為中亞地區最為流行的珠飾,中國境內的這種鑲嵌玻璃珠是春秋末期突然出現的,其外觀和材料成分都和西亞地區類似的鑲嵌玻璃珠相同,所以學者都認為,中原地區前所未有的蜻蜓眼是西方傳入的貿易品。


戰國時期的鑲嵌玻璃珠更為常見,出土地點已遍布全國,其中湖南、河南、湖北三省出土最多。與早期珠子相比,其形狀更為規整,且尺寸普遍比早期略大,例如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的19顆鑲嵌玻璃珠,其中最大者直徑2.7厘米。


湖南是出土戰國玻璃器數量最大,品種最多的地區之一,有將近400件,其中不單有鑲嵌玻璃珠,還有各種管、劍飾、璧、璽印等,1955年長沙市陳家大山墓出土的深綠色的渦紋玻璃璧直徑14.1厘米,重225克,是中迄今發現最大最重的戰國玻璃璧。



漢代的玻璃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不少獨具特色的玻璃製品。廣州西漢初年南越王墓出土了11對牌飾,都是鎏金銅框嵌藍色板塊玻璃。這些牌飾大多出土於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的胸腹兩側,是最為重要的隨葬品之一。牌飾上的玻璃厚薄一致,色澤晶瑩,透明如鏡,其中包含的氣泡極少,可見其製作工藝絕非一般。經過化學檢測,這些藍玻璃是國產的鉛鋇玻璃。


西漢時還出現了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2件玻璃耳杯,1件玻璃盤。玻璃耳杯和盤所用的玻璃質料相間,都為翠綠色呈半透明狀,器物的部分表面因腐蝕而凹凸不平,但整體晶瑩如玉。



1954年在廣州橫枝崗西漢中期墓出土的3件深藍紫色玻璃碗,其顏色大小都相同,半透明,廣口圓腹平底,模製成形。外壁經過打磨,此碗與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同器形極其相似,有可能是我國出土的最早的從羅馬帝國進口的玻璃容器。


玻璃是易碎材料,歷史上的玻璃珍品極難保存至今,中國出土的古代完整容器,大多保存在石棺和石函中,江蘇句容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紀年墓出土一件磨花玻璃碗,居然出土於木質的棺淳之中,出土時完好無損,實在匪夷所思。此碗侈口.頸微收,鼓球腹,圓底,腹部有6排有規律相互錯疊的小凹球面裝飾,這件玻璃碗無色透明,幾乎不含任何色調。

認識和研究中國古代的玻璃,可以從考古學和歷史學兩種方法入手,目前通過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真正玻璃,為春秋末期之物,而同時期的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到任何相關與玻璃有關的確鑿記載。有人認為古代的「琉璃」或者 「流離」,指的就是玻璃,西漢桓寬《鹽鐵論》記:「是以騾驢馲駝,銜尾入塞,驒騱騵馬,盡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於內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為國之寶。」西漢揚雄《校獵賦》云:「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在漢代的文獻里,「琉璃」、「琉璃琉璃確指琉璃一種珍寶,但有可能是釉質器物或某類寶石而不是玻璃。


三國吳萬震所撰《南州異物志》中記:「琉璃琉璃琉璃琉璃作器,以自然灰治之。」《西京雜記》云:「趙飛燕女弟居昭陽殿……窗扉多是綠琉璃,亦皆達照,毛髮不得藏焉。」人們可以透過窗扉安裝的綠琉璃看到殿內人的頭髮,自然界的任何綠色天然材料都不可能這樣「達照」,這裡的綠琉璃,顯然指的是人工製作的綠色玻璃。由於《西京雜記》為晉人偽托西漢劉歆所作,由此可見,直至公元三四世紀以後,文獻中的「琉璃」才指的是玻璃。不過即使到了唐代,琉璃還不是玻璃的特定名稱,西安何家村窖藏中出土有一件提梁大銀罐,其中裝有一件玻璃杯和一件水晶碗,而銀罐罐蓋上的題記則是「琉璃杯碗各一」,可見當時玻璃器和天然水晶器都可稱為琉璃。


玻璃在加熱時會變成一定黏稠度的液態,這種液態玻璃的流動性可以通過溫度來調節掌握,當液態玻璃失去熱量逐漸冷卻時,又會慢慢變硬,在這個過程中,玻璃與空氣接觸的最外
中東地區的兩河流域在三千年前就已開始生產珠飾等玻璃器物,公元三至七世紀,兩河流域玻璃業空前興旺發達,由於此時此地為波斯薩珊王朝時期,這一地區生產的玻璃器物也隨之稱為薩珊玻璃。羅馬玻璃衰落之後,薩珊玻璃繼承了羅馬玻璃製作的諸多工藝,又結合自身的特點,如在吹至成型的玻璃器上再作磨琢的冷加工技術,製作了大量的精美的高級玻璃器。自三國時到魏晉南北朝,中國與波斯薩珊帝國交流頻繁,大量專供社會上層享用的薩珊玻璃器輸入中土。

湖北鄂城五里墩西晉墓出土了11片玻璃殘片,經黏合復原成一件磨花玻璃碗,此碗侈口折沿,球腹圜底,高9.4厘米,口徑10.2厘米,最大腹徑11厘米,玻璃稍泛黃綠色,透明度好,胎中有部分小氣泡。在腹部自上至下共有4排圓形磨花裝飾。碗口沿外翻成侈口,唇部經過磨平,口沿和無磨花處的器壁厚0.3厘米。




磨花玻璃碗為無模吹製成形,冷卻後再用砂輪磨琢出圓形花飾,薩珊玻璃器造型古樸,偏好以連續的圓形作為裝飾,由器形、工藝、裝飾方法以及化學成分可知,湖北鄂城五里墩這件西晉玻璃碗屬於伊朗薩珊王朝時期吹制生產的鈉鈣玻璃器。


兩晉南北朝時,因為其他天然材料都無法比擬的晶瑩透明的特性,以及造型和裝飾上的華美,達官顯貴視進口玻璃器為珍寶,《晉書·王濟傳》記:「帝(晉武帝)嘗幸其宅,供饌甚豐,悉貯琉璃器中。」《世說新語)載:「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琉璃碗謂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謂之寶器,何耶?』答曰:『此碗英英,誠為清澈,所以為貴耳。』」士族文人多有讚揚的詩文歌賦,如西晉潘尼《琉璃碗賦》云:「舉茲碗以酬賓,榮密坐之曲宴。流景炯晃以內澈,清醴瑤琰而外見。」

南京象山東晉墓出土有一件完整的磨花筒形玻璃杯,高10.4厘米,口徑9.4厘米,壁厚0.5-0.7厘米,黃綠色,透明度好,口緣下及底部打磨有橢圓形花瓣紋,腹部有7個縱立大橢圓磨花。象山墓地為東晉門閥琅琊王氏的家族墓,這玻璃碗,必然是古人所謂「凝霜不足方其潔,澄水不能喻其清。剛堅金石,勁勵瓊玉。磨之不磷,涅之不濁。」之寶器。六朝江左勝流如王謝子弟早已經成為冢中枯骨,但風流時代的的英英之寶卻還尚存人間,當胸中自有詩書者透過博物館的玻璃櫥窗,面對這些千五百年前的世之珍器,或會有一種祗回留之不忍去的心情吧。


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河間王元琛為當時豪首,「常會宗室,陳諸寶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缽、瑪瑙、琉璃碗、赤玉巵數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無,皆從西域而來。」可見西方進口的玻璃碗於皇室宗親是可以用來鬥富之物。

使觀者莫不驚駭,可見只要有工匠技師,中土已具備條件可生產透明度很高的玻璃器,中亞的吹制玻璃技術也在此時傳入中國。



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統一南北,其國祚雖短短37年,但隋代的玻璃器卻出土多件。隋文帝外孫女李靜訓墓石棺中存有8件玻璃器和一些玻璃珠,其中帶蓋玻璃罐平口縮頸,通高4.3、口徑2.8、腹徑2.8、壁厚0.3厘米,器口有磨平痕跡。扁圓形蓋高0.5、徑3、厚0.2厘米



大業五年(609年),隋明帝楊廣西巡張掖,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國貢獻千里之地,西域至中原再次「胡商往來相繼」,這時候作為重要的舶來商品,西方的玻璃容器不斷地大量輸入,陝西歷史博物館藏有一件隋代無色透明玻璃瓶,高15厘米,瓶口為鳳首造型,把手連接瓶口和瓶肩,這件玻璃瓶無模吹制而成,是一件由絲路輸入的西方玻璃器。



隋代的玻璃器皿的器形雖小,但工藝水平大為提高,玻璃製作的原料,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戰國到漢我的鉛鋇玻璃,轉變為高鉛玻璃,高鉛玻璃料性大,便於加工薄壁的玻璃器,也更適用於吹制技術,這為唐代的玻璃製造業奠定了基礎,不過即使到了晚唐之世,國產玻璃器還是無法與西方玻璃器爭勝,現存的大多唐代玻璃器,也還都是西方舶來品。


西安何家村8世紀前後的窖藏中出土了一件黃綠色凸紋玻璃杯,高9.7、口徑14.3、底徑l0.3厘米。侈口平底,碗壁略內收下斜,口沿外翻捲成圓唇,口沿唇下有一周凸起的弦紋,碗腹外壁有八組玻璃條圓環紋飾,是西亞玻璃製品。



伊斯蘭阿拉伯於公元七世紀興起,公元651年,薩珊王朝覆滅,阿拉伯占據占領了地中海東岸和伊朗高原兩個世界玻璃製造中心,在繼承羅馬和薩珊玻璃工藝的基礎上,阿拉伯帝國發展出了自己的伊斯蘭玻璃工藝,精美的伊斯蘭玻璃器也隨著中西貿易而進入中國,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多件玻璃器即為其中的精華。


淡黃色盤口琉璃瓶,口徑4.7、腹徑10.7、足底徑7.3、高21.4厘米,重405克。此瓶盤口細頸,鼓腹圈足,瓶頸下有一圈凸棱,瓶腹外壁粘飾花紋,可分為四重。第一重為一圈深紫色琉璃圓飾,飾心凸出一小乳釘;第二重位居瓶腹中心部位,以拉絲手法將淡黃色玻璃絲條拉成多角形飾件;第三重為六個蓮心狀圓飾;第四重靠近瓶底,與第一重相近,同為亦為深紫色琉璃圓飾,但圓飾上又拉出一細絲條貼於瓶壁。

在玻璃容器器壁外纏貼玻璃絲條,是羅馬玻璃典型的裝飾工藝,而在器壁外貼以玻璃圓、星狀等花飾的玻璃貼花,則是伊斯蘭獨有的玻璃裝飾工藝,這種工藝大體是在將熱熔的玻璃小團挑到已經完成的玻璃容器外壁之上,再以模壓或拔拉成一定的造型以作裝飾,屬於玻璃熱加工裝飾工藝。

到了晚唐又興起了一種在茶瓶中煮水,置茶末於茶盞,再持瓶向盞中注沸水沖茶的「點茶法」。無論是「煎茶法」還是「點茶法」,對盛茶茶具的要求,包括材料質地以及製作工藝等方面,必然越來越高。另外佛教中禮佛有「茶供養」,而唐僖宗供奉法門寺舍利地宮的茶盞茶托,是以比黃金更為珍貴的玻璃製作,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帝王級供養的一種如實體現。


到了宋遼之際,玻璃製造業已非宮廷皇室所壟斷,民間的玻璃作坊也已經發展起來,質量普通的玻璃製品已成為比較常見之物,不過做工複雜、造型精美的進口玻璃器,仍為世人所重,一些珍品往往作為供奉物捨入地宮。


另有一件經復原的乳釘紋玻璃瓶,高17厘米,口徑6、腹徑9.5、底徑8.7厘米,無色透明,侈口長頸,呈漏斗形,鼓腹,喇叭口狀高圈足,腹壁飾五排小乳釘紋。最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其瓶把,是用10層玻璃條鏤空堆砌而成的,這需要玻璃工匠充分掌握熱熔態玻璃在降溫時由軟變硬的時機,以高超的手法逐步堆砌才能完成的複雜工藝,這件乳釘紋玻璃瓶很可能是埃及或敘利亞的玻璃產品。



遼陳國公主墓葬中的玻璃器既有來自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來自大食伊斯蘭世界之物,可見遼與西方的交流是遠遠超乎常人想像的。


長時間的暴露於空氣之中,或常年常年存於地下,玻璃器物的表面容易產生厚厚的風化層,使其失去晶瑩透明特性,所以現在所見的古代玻璃,並不是其本來的面貌。



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出土一件淡藍色高腳玻璃杯,口徑9、足徑3.8、高12.5厘米,侈口深腹、高足圜底,為無模吹製法製成,整件器物晶瑩剔透,依稀還是千年前的原樣,屏息凝視,應該能夠會心古人視玻璃為寶那種心情吧。


唐人將天然寶玉稱為「頗黎」,慧琳《一切經音義》云:「頗胝,梵言塞頗胝迦,此雲水玉或言白珠,舊言頗黎是也。大論雲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為頗黎珠。案:西域暑熱無冰,極饒此物,非冰所出,但石之類。」顏師古博古通今,卻認為國產的玻璃為人造品,而外國的玻璃是天然物。


到了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對玻璃名稱、製法等作了詳細確切的說明,終於認識到「雖西域琉璃,亦用石鑄,無自然生成者。」元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將國產玻璃制的燈稱之為「琉璃燈」,把從阿拉伯進口的玻璃器物稱為「玻璃」,如「大食玻璃官窯等瓶」,由此,「玻璃」一詞才成為專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