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究竟有沒有原罪?

紅網 發佈 2020-01-05T01:06:07+00:00

要幫助遊戲成癮患者正確地理解「玩」,更健康地「玩」。生活只剩下遊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不會「玩」,不懂得如何正確地「玩」,導致遊戲成癮。要從線上拉到線下,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從遊戲螢幕互動轉換到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互動。這是元月2日中青報報導「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提出的建議。

要幫助遊戲成癮患者正確地理解「玩」,更健康地「玩」。生活只剩下遊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不會「玩」,不懂得如何正確地「玩」,導致遊戲成癮。要從線上拉到線下,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從遊戲螢幕互動轉換到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互動。

這是元月2日中青報報導「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提出的建議。按這段話的意思,解決青少年遊戲成癮,主要是解決會玩的問題,避談遊戲本身的問題。筆者最近到新加坡探親,與工作多年,曾經的遊戲玩伴,現在還玩網遊的兒子聊這件事,他不容置疑地說:「網路遊戲沒有原罪」。

他告訴我,在新加坡,官方和學校根本就沒有禁止中小學生進網吧玩遊戲的規定和要求,因為那裡沒有中小學生進網吧這樣的麻煩事,但也沒有青少年遊戲成癮這樣突出的問題。為此,我向在那從事中小學生教育的一對夫妻朋友求證,他們告訴我,在新加坡,的確沒有中小學生進網吧的糾結,也沒有這類限制性的官方規定。那兒的中小學校每天放學(結束上課)比國內還早,但學校為學生安排的課外活動門類齊全對路,給學生提供了很多活動形式和空間,校方管理規定嚴格細緻,學生上完課之後,幾乎沒有空檔。

反觀國內,很多學生每天四點之後上哪兒去,成了一個公共問題。如果學生沒有被課外作業羈絆住手腳,如果家中沒有大人盯住,他怎能不成為網吧的「有生力量」,他怎麼會讓手中的手機閒置?

這似乎證明青少年遊戲成癮,問題是出在「玩」的上面,把孩子管住就行。於是,我國教育文化主管部門不斷出文件,控制青少年進網吧。這頭沒管住,衛生健康等部門又出文件,將遊戲成癮納入疾病進行矯治,由此誕生了近百家網癮戒斷機構,各種訓練班、夏令營等。承擔這一公共危害痛苦和負擔的,還有無數欲哭無淚的家長。家長是孩子的首席老師,也是無限責任的終身老師,你不會「玩」,也不會「管」,孩子才會瘋玩和玩瘋,更何況有些孩子沉迷遊戲,與父母鬧離婚、工作忙有關。許多新聞和評論就是這種寫法。對準遊戲本身的措施也有,如進口審查和國產備案,但從效果來看,沒有足夠體現出這道「防火牆」的作用。

我本是「遊戲原罪」論者,遊戲既然燙手不如扔掉。新加坡的做法可學,但國情有別不可複製,怎麼辦?我最近從《走進2050》一書得到新的啟發。

該書表明,遊戲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動力引擎,遊戲附載著先進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人臉識別技術達到99.9%,它會看圖說話,閱讀理解,看唇識音,它根據你的行為能猜出你的起心動念。遊戲顯示屏前的你,一切都在另一端的觀察、收集、分析和算計之中。然而,人的最高智慧是大智若愚,聰明的知道內斂,強大的懂得謙遜。同樣的邏輯,強大的人工智慧,為什麼只曉得榨取不諳世事的青少年們的注意力,面對被遊戲毒害得人變形心變態的患者毫無憐憫之心?遊戲反饋和釋放的服務是有選擇的、趨利的,它對於善良單純的青少年是不人道的。在這裡,說遊戲就是鴉片毫不為過。

這本書點明一個真相,三比零戰勝李世石,六十比零碾壓人類的阿爾法狗及其升級版,它的背後是上百個高智商人工智慧工程師。也就是說,所有遊戲的背後都是人。不顧青少年死活、貪婪、毀三觀、非人道,看似遊戲本身,其實是設計、製造、推銷和經營遊戲的人,源頭當然是設計製造者。政府主管部門、社會和媒體看似在作為,但放過了真正的「元兇」——遊戲背後的人。每一個稚嫩的青少年,他們面對的不僅是遊戲,而且是高智商的成人或團隊。在粘住玩者的魔性面前,你不成為「韭菜」才怪。

兩千多年前,人們寧可捧著水罐澆菜地,也不輕易使用已經發明的高效桔槔,為的是要杜絕人的機巧之心。年前,法律部門對擅自進行基因編程嬰兒的責任人進行了審判。這對於治理網路遊戲公害具有借鑑意義,其核心要義,任何技術的進步及其應用,一定要以人倫和人道為底線。網路遊戲成癮,遊戲沒有原罪。法律和社會規則的緊箍咒就應該緊緊扣到遊戲設計製造和發布的機構和人身上,對網絡鴉片的防範,將防線設在設計製造這個環節,這應當成為治本之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