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開對了藥,疾病卻沒見好是怎麼回事?服藥方法大有講究

黃藥師手記 發佈 2020-01-06T04:17:33+00:00

清代著名醫家徐大椿(又名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里說過:「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無功,反而有害。」就是講即使醫生方子開的對症,但是服藥方法錯了,非但治不了病,反而對人有損傷。服藥方法也是治病的至關重要一環,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清代著名醫家徐大椿(又名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里說過:「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無功,反而有害。」就是講即使醫生方子開的對症,但是服藥方法錯了,非但治不了病,反而對人有損傷。

服藥方法也是治病的至關重要一環,卻常常被我們忽略。正確服用湯藥需要了解服藥的時間、溫度等關鍵要素,這樣才能把藥效發揮到最好。

服藥時間

服藥時間分為即時服、分服、頻服、空腹服、食後服、發病前服、睡前服等。

但無論哪種服藥方式,如無特殊醫囑,均需要與飲食隔開0.5-1小時,1小時以上更佳,目的是以免飲食和藥物互相影響消化吸收,影響藥效的發揮。

即時服/頓服

即時服,對於急性病來勢峻猛者,不拘時間,即時服足量的藥物,以控制病情。有時一劑湯藥煎好後一次全部服下,有時1日內服2-3劑。

頓服的意義與之相近,「頓」是當做一頓,即攢在一起共同完成。「頓服」說法,可以理解為把一帖煎好的整碗藥劑,當做一頓,即一口氣全部喝完,而不是分開來服用。

如《傷寒論》中,治瀉下後陽虛,用以急復陽氣的乾薑附子湯;治過汗陽虛,用桂枝甘草湯;涌吐痰涎宿食的瓜蒂散;《金匱要略》中,治肺癰喘不得臥的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腸癰的大黃牡丹湯。

這些方後,都註上了「頓服」。

再如《溫病條辨》中燥干清竅的翹荷湯,方後寫道「煮取一杯,頓服之,日服二劑,甚者日三服」。一日之內服用2-3劑湯藥,用量很大。

參考在西藥服用時,也有首次劑量加倍的用法,適用於病情危急,安全劑量較大的藥物,需要快速起效的場景。

分服

最常見的服藥方式,即1天1劑,將第一煎、第二煎,或者有的有第三煎合併後,分次服用。大部分是1日2次,也有1日1次、1日3次、一日4次的。目的是為了在服藥期間,使藥效在體內維持合理的有效濃度,便於持續發揮藥效。

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是晝夜分服,即晚上與白天服用頻次不同。

如《溫病條辨》中治療熱灼胸膈的涼膈散,方後注「溫服,日三夜二,得下熱退為度。」

頻服

頻服是將一天的藥量,不拘時間,採用小量多次的服藥方法。

頻服適用於患有上消化道、上呼吸道不適的患者,如咽癢、嘔吐、鎮咳,如一次服用大量藥引起消化道或呼吸道反應強烈,頻服則有利於降低不適感,有利於藥效持續。也適合於那些正虛邪實,不宜用猛藥的患者,取其量少力緩的作用,以防傷正。

另外一些危重病也會考慮頻服,以期能儘快達到藥效。

比如《傷寒論》中,治「少陰病,咽痛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的苦酒湯,方後注「少少含咽之」,令藥液持續作用於病損部位,以提高療效。

又如《衛生寶鑑》中治大頭瘟的普濟消毒飲,用法是「半以湯調,時時服之,半以蜜丸,噙化之」。

中藥湯劑有兩種常見叫法,湯和飲。湯如三子養親湯、四君子湯、補陽還五湯等;飲如生脈飲、左歸飲、右歸飲、三生飲等。

區別就在於湯是定期服用,類似於我們說的「分服」;而飲是可以不定期服用的,類似於「頻服」,可當茶喝,還可以煮的淡一點。

因為頻服用量不固定,所以需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就是病好了就不要再服用了,不用非要把醫生開的所有藥都喝完。如外感風寒用辛溫解表藥,服藥後汗出,不怕冷了,就應停藥,或者應找大夫換適合下一療程的藥,否則容易損傷正氣。

空腹服/飯前服

空腹服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與藥物混合,所以能迅速進入腸道中充分發揮藥效

適合空腹服的藥物有幾種:滋補藥、瀉利藥、驅蟲藥和制酸藥

  • 滋補藥,如八珍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有時方後注「食前服」。因為在空腹的時候,這些滋補藥可以在腸道中快速吸收,充分發揮其滋補作用。最好在夜間臨睡前也服用1次。這樣可以使補藥持續保持治療效果。
  • 潤腸通便藥,如麻子仁丸,方後注「空心時,米飲送下」,空心就是空腹,米飲就是米湯。
  • 攻逐水飲藥,如十棗湯,方後注「平旦服」,平旦就是日出的時候,此時胃腸空空,藥湯可以直接刺激腸道,發揮瀉水逐飲的效果。
  • 驅蟲藥,如烏梅丸、肥兒丸、化蟲丸等,空腹服用,藥物不受食物干擾,直接作用於寄生蟲蟲體,以達驅蟲的功效。
  • 制酸藥,如烏賊骨、煅瓦楞子等,空腹時服,可減少胃酸,並增強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臨床上制酸藥常用於治療胃潰瘍、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有反酸、燒心等症狀。

凡空腹服藥,需要在服藥後0.5-1小時後再進食,1小時後更佳,以利於藥物的吸收。

食後服

大多數藥都可飯後服用,這個飯後是指吃完飯後0.5-1小時,1小時以上更佳。因很多藥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如飯前服會加重對胃腸的刺激,引起飲食上的不暢。

特別是一些消食導滯藥,應飯後服用。包括山楂、神曲、麥芽、谷芽、雞內金、萊菔子等,飯後服有助於消化食物。

另外,對胃刺激較大的藥物,如清熱為主的苦寒藥,治療熱性疾病的藥物,以及味道怪異的藥物,往往容易產生噁心、嘔吐或腹痛、腹瀉的反應,應飯後服。

如含有黃連、苦參、龍膽草、黃芩這類苦寒藥的方劑,以及含有皂角刺、皂礬、乳香、沒藥等口感不佳的藥物,蜈蚣、全蠍等帶有腥味的動物藥的方劑,均飯後服用為宜。

還有一些中藥類書籍總結說,如病在胸腹上部及以上,如頭痛、目疾、咽痛、胃痛等,宜飯後服;胸腹以下,如肝、腎、腸等疾患,宜飯前服。可以當做另一種參考。

發病前服

有些病是定時發作,只有在發病前服用效果最佳。

比如瘧疾,在發病前2小時服用,否則無效。這是因為瘧疾未發時,氣血未亂,邪正未爭,此時服用,有利於吸收。

又比如因為脾腎虛寒導致的五更瀉(即黎明之前早晨4-5時腹瀉),也是定期發作,治療此病的四神丸,宜在臨睡前或者午夜時服藥,這樣藥效可以持續到天明,起到溫陽收斂止瀉作用。

睡前服

臨睡前服藥,和空腹服藥有相似效果,可使藥物在胃腸內容物較少的條件下充分被吸收,有利於治療夜間或凌晨發作的疾病。

  • 安神藥用於安眠作用時,宜在睡前30分鐘到1小時服,如硃砂安神丸、珍珠母丸、定志丸等,方後注睡前服;
  • 澀精止遺藥在睡前服,以便治療夢遺滑精,如桑螵蛸散,方後註:夜臥人參湯調下三錢;
  • 緩下藥在睡前服,以便第二天清晨能夠排便,如蓯蓉通便口服液,說明書標註睡前或清晨服用。
  • 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一般情況下和普通人一樣,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為宜,病情較重者,可在夜間10點左右睡前再服藥一次。

一般來說,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多為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等。這些疾病往往夜間發病較重,故10點左右睡前再服用一次,目的是使藥力持續發揮作用,防止夜間惡化。

服藥溫度

分為溫服、熱服、冷服三種。

溫服

溫服最為常見。即將煎好的湯液放溫後服用。這個溫度服用,一方面是口感最佳,是最適應人體的溫度;另一方麵湯液在不冷不熱時,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平均下來最大。如果放冷後,許多有效成分溶解度會變小,從而析出沉澱,造成藥效降低。

熱服

熱服,將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一般是治療寒性病症的藥物宜熱服。就是指那些人體因受寒邪侵襲,或因自身陽氣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包括怕冷、痰多白沫、胃痛腹痛喜溫按、大便稀、小便清長、口不渴、面色白等症狀。一般祛寒、解表、理氣、活血、補益劑均可熱服。

辛溫解表要用於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僅熱服,服後還須喝一碗熱粥,蓋上小薄被或者衣服取汗。

冷服

冷服,即將煎好的藥液放冷後服下。一般是治療熱性病症時宜冷服。主要是指那些人體感受熱邪,或者陽氣亢盛而引起的疾病,如高熱、面紅、口乾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等症狀。一般清熱解毒、祛暑、止血、收斂的方劑宜冷服,也可以選擇溫服。

特殊的服法

中醫中有兩種比較特殊的病症,一種叫真熱假寒,就是表象為寒象,但實質為熱證,這種情況雖用寒藥清熱,但需要熱服,用法叫「治熱以寒,溫而行之」;另一種恰好相反,叫真寒假熱,表象為熱象,實質為寒證,雖用熱藥溫陽,但要冷服,「治寒以熱,涼而行之」。這兩種情況病人不易分別,有時就連醫生也會診斷錯,特此標出。

總結

有句話說「三分治,七分養」。三分治,就是病發了,危急時刻了,必須要治療,而治療後要想真正康復,還是回家去養,這就是「七分養」。而疾病的養護,就體現在對身體的變化,以及對服藥的方式的留心和用心上。

要想把疾病去除,把身體養好,除了醫生需要對症治療之外,在中醫中還需要藥物的質量到位,煎藥方式和服藥方式的把握到位,以及留意忌口和平時應注意的事項。關於服藥方法,就有以上這麼多。

關於傳統手工煎藥的方法,可參看之前的文章:


參考資料:

1.張磊.中藥湯劑煎服必讀[M].中醫古籍出版社,2018.

2.武榮芳.中藥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

3.彭成.系統中藥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