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地上的銅塊,來威尼斯雙年展跟藝術家來一場心靈感受互動

萌藝術 發佈 2020-01-06T11:43:25+00:00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於2019.12.22-2020.3.8期間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展出。中國館策展人是吳洪亮,參展藝術家包括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中國館以「Re-睿」回應了這一主題。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於2019.12.22-2020.3.8期間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展出。中國館策展人是吳洪亮,參展藝術家包括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中國館以「Re-睿」回應了這一主題。「Re」是西方多種語言詞彙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前綴,有「往前回溯」的動勢;「睿」是中文詞彙且與「Re」讀音相似,代表智慧...「有趣的時代」如何定義?不妨藉助藝術視角,以「睿」的方式「Re」古及今構建一個有趣的空間世界。

△《Re-睿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

巡展首站的最大亮點是在威尼斯中國館的作品之外,新增四位參展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更直觀的表現多樣性的藝術實踐,有助於觀眾理解藝術家用作品表達世界觀的方式,窺見藝術家眼中「有趣的時代」。

有人會說這個藝術展是一個略顯生澀難懂的展覽,別擔心,萌ART送上一份小編自己理解的觀展指南,希望可以幫萌粉們更好的get展覽,走起!

像穿梭在迷宮裡的展廳

△展廳空間設計感

進入展廳之後,小編的第一感覺是整個空間設計形似紀念碑谷,時而明快、時而昏暗的空間背景色調,錯落有致的階梯格局時而逼仄、時而豁然開朗...讓人不能一下子將整個展廳一覽無餘,只能漫步其中逐一解鎖,這便是展廳空間設計的有趣之處

整個展廳由階梯設計分隔為兩層,1F展出費俊、耿雪、何翔宇、陳琦的作品,2F展出耿雪的另一件作品。

持續不間斷「寫生」自我

我們先從剛進門的展品——由藝術家何翔宇創作的《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說起。

△《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何翔宇

這是一組可以真實觸摸鑄銅雕塑作品,地上的這些銅塊是藝術家何翔宇用舌頭碰觸他看不到的口腔上顎,再將觸覺感受到的形狀轉譯出來做成的。雕塑的每個細節都來自藝術家對自身機體結構的反覆觸碰與探索,藉助藝術視角將不可名狀之物轉換為有形式的物體,思考人是如何感知自己內在的,作品名就是藝術家在「寫生」自我過程中的感悟

△《口腔18-1-3》,何翔宇

△《口腔18-1-4》,何翔宇

△《口腔18-2-7》,何翔宇

展覽現場新增藝術家「寫生」自我的繪畫作品,每一幅都有日期標註,可見藝術家常年持續以身體的直覺作為創作的「寫生」對象。現在!立刻!馬上!快舔舔口腔上顎,看看有沒有跟藝術家能達到共鳴的感知形狀?這樣理解起來是不是有趣一些了?

△《口腔18-2-16》,何翔宇

△《口腔19-1-4》,何翔宇

△《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 192》,何翔宇

來到展品前,不妨坐下來,摸摸地上的銅塊和藝術家來一場「心靈感受互動」;也可以拍拍照,其中牆角位置特別出片,畢竟空間背景色炫酷且自帶高級構圖功能

光影空間 冥想的好去處

展廳入口處有一條長長的走廊,斑駁的光影從頭頂鏤空的曲折洞隙里灑下,這是藝術家陳琦的空間裝置《別處》

△《別處》,陳琦

△《別處》動圖展示

《別處》和展出的另外一件作品《無去來處》,均是藝術家陳琦在翻閱《蟲蛀的古書》時獲得的創作靈感,結合實用體驗更佳

△《蟲蛀的古書》,陳琦

大家仔細看,不難看出一本被蛀蟲蠶食後的古書,會有很多「蟲洞」,當光透過這些「蟲洞」便會構建起一個有趣的「迷離又可以讓人靜思冥想的空間」,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時空。

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與來自「蟲洞」的光影形態,隱喻著人類文明與自然力量的衝突與和諧,同時構建起的空間則呼應了回溯文明進程的主題「Re-睿」。

此外現場展出藝術家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 生成與彌散》,巨大而寫實,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真的會讓人認為是真景,不自覺的融入其中。

△《2012 生成與彌散》,陳琦

現場展出的藝術家陳琦其他水印木刻作品。

△《荷之舞》,陳琦

△《水中魚之一》,陳琦

△《椅之一》,陳琦

多界跨越融合的藝術作品

作品《睿·尋》是藝術家費俊基於地理位置特別為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創作的應用程式作品,觀眾可以在展覽現場掃碼體驗「在威尼斯水城的橋上搜索來自中國的橋樑」,這種跨地域、跨文明、跨時空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特別契合主題。此外,藝術家的互動影像裝置《有趣的世界》也是關於「連接」的作品。

△《有趣的世界》,費俊

但是!展覽現場更吸引小編目光的作品是《情緒幾何2.0》

△《情緒幾何2.0》,費俊、許晨陽、劉正奎

△《情緒幾何2.0》動圖展示

《情緒幾何2.0》互動裝置,是在藝術家費俊與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合作創作的基礎上,加入心理學家劉正奎博士及其團隊在情緒計算方面的科研成果,是一個跨越藝術、數學和心理學的藝術實驗項目。

那麼觀眾怎麼如何參與其中呢?簡單來說就是觀眾可以在互動裝置的暗箱中觸摸幾何模型,觸摸的情緒會通過心率等生理數據採集裝置記錄並計算出來,這些情緒數據會影響初始幾何圖形的變化,生成一個個「因人而異」的情緒化的幾何圖形,並最終通過自動粉筆機械裝置繪製在黑板上。這個真的是蠻有趣的,而且還頗有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韻味

△《姿態雲_姿態牆》,費俊、朱迪思·道爾

藝術家與多倫多的朱迪思·道爾共同發起的「姿態雲」研究項目所形成的《姿態雲_姿態牆》,也有點兒這個意思。現場觀眾或者過客有意或者無意中參與了與「姿態牆」的互動,他們的姿態被體感裝置實時捕捉下來,並繪製出一幅幅動態的姿態畫像。

科幻大片既視感的影像裝置

最後要來說說藝術家耿雪的影像裝置作品《金色之名》

△《金色之名》,耿雪

《金色之名》以幕牆影像嵌在地面上的螢幕裝置組成。影像以黑白世界開頭,呈現出泥土塑造的一個個人物,象徵困境和磨難;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像中逐漸出現了金色,寓意著強大的誘惑力,在黑與白的現實中指引方向;觀眾時而抬頭關注幕牆,時而低頭觀看如同在井窺見生命源泉,充滿了有趣的魔幻體驗感,也增強了對生命初始與輪迴的感知

小編一路觀展下來發現,總能體驗到新的遊走路徑和視覺驚喜,比如穿過這條長廊你或許會看到光影,比如邁上這層台階你或許會看到《金色之名》,再比如走下這層台階你或許會看到《情緒幾何2.0》...每一條路徑都有意外的驚喜,而且在科技的輔助下,藝術真的被創造得越來越有趣了。或許在觀展路上你就已經可以構建起一座屬於自己的有趣世界?

威尼斯雙年展為何如此有魅力

威尼斯雙年展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眾人慕名前去觀展?

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上第一個雙年展,被譽為「雙年展之母」「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在概念和設計上創造了展覽體系的基本範例。作為兩年一度藝術盛宴的威尼斯雙年展,匯總了全球當代藝術實踐,見證了現代藝術的發展與20世紀藝術風格的轉變,所以也被看作是推動藝術世界的發展者。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

隨著世界上雙年展數量的激增,已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藝術實踐。其中,威尼斯雙年展一直扮演著當代藝術領域風向標的角色。對全世界的觀眾來說,威尼斯雙年展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展覽,更是一個大型的藝術慶典,大家都期待著這一展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