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追逐自己定義笑話而活的「Joker」

懷舊影帝 發佈 2020-01-06T11:44:14+00:00

「I just hope my death makes more sense than my life…」,這句話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台詞。多次想親手了結自己生命的亞瑟,找到了另一種生存於世的方法。從生理上來說,他還活著;但從心理層面上,他已經死了。


「I just hope my death makes more sense than my life…」
,這句話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台詞。

多次想親手了結自己生命的亞瑟,找到了另一種生存於世的方法。從生理上來說,他還活著;但從心理層面上,他已經死了。電影的最後,總是唯唯諾諾、受人欺壓的老好人亞瑟殺死了那個單純善良的自己、蛻變成瘋狂且率性的Joker。

或許我們都一樣,只有殺死某部分內心原本的我,才能在這個充滿敵意、滿布陷阱而不擇手段的社會中立足。或許是環境、甚至是更無形的文化價值,將我們四周的社會形塑的這麼孤立而可怕;各種歧視、框架與敵意,用血淋淋的教訓輾壓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傻瓜。將心理剩餘的天真與單純消磨殆盡;而用最痛的方式學習該如何生存於世。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是種進步、是種蛻變、是浴火重生,但其實在午夜夢回時,心底中總是存在一個小小的聲音:「現在的自己,真的有比以前那個什麼都不懂但卻單純、善良的我好嗎?」

可能沒有。

「Madness is like gravity, all you take is a little push.」

世界充滿著惡意、充滿著不幸,硬生生地把人逼入絕境、推入險地。或許也只有被逼入絕境、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人,才能真正懂得Joker瘋癲面孔下想要傳達的含意。

「Madness, as you know, is a lot like gravity; all you take is a little push.」

不論是漫畫版或是電影版的Joker,想要證明的事情都只有一件:「我並不是瘋子,任何人只要度過了悲慘的一天後,都有可能成為我的模樣…」

在電影《The Dark Knight》(黑暗騎士)中,Joker拚命想證明人性是醜陋、是充滿背叛的,就算連Harvey Dent這樣看似完美無瑕的正義化身,在經歷了「悲慘的一天」後,一樣也會發狂、也會墮落。Joker認為,人類的社會規範與道德準則就只是個「爛笑話」;當真正的混亂來臨時,看似衣冠楚楚的「文明人」都將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彼此生吞活剝。

若是對於左派的思想有點概念,可以理解到總體來說,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其實來自於很多無法歸因的多項元素;失敗了不代表你比較差,成功亦然。可笑的是社會教育成功者居高臨下,對失敗者頤指氣使;而Joker地存在,正是想要全面的撞擊這種定義「優勝劣敗」的社會體制。

​透過《小丑》的電影,我們可以一窺Joker處心積慮對於犯罪,或更精準地說,對於「打破常規」的痴迷與執著,其實來自於過去的個人經驗;當他盡力用善意擁抱世界時,得到的回應卻只有冰冷的拒絕,與惡意的欺凌。

「I had a really bad day…」

冰冷黑暗的世界,對亞瑟來說,並不單單指的是與自己相去遙遠的社會。在背後捅了自己、欺凌背叛的,在他的經驗里,都是有面孔、叫得出名子的身邊人物。甚至連最親近、最瞻仰的人,亞瑟到頭來都發覺原來只有自己一廂情願地去相信那些天真的想像;現實是,根本沒有人在意他會有什麼感受。

口口聲聲說把自己當小弟在照顧的同事,卻在發生狀況時落井下石而污衊亞瑟,讓他丟掉了工作、失去養活自己的能力。從小瞻仰、崇拜甚至當作是模仿學習對象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實際上是個只會拿亞瑟失敗的脫口秀表演,當作是笑料來做節目效果的惡劣人物。

意外得知可能是自己父親的人物,本人卻是滿嘴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惱人態度;連基本和人溝通時的基本尊重都不給,甚至烙下狠話並暴力相向。

連從小養大自己、相依為命最親近的母親,最後卻意外發覺是所有自己痛苦的一切根源。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原來自己所有的以為都錯得離譜;從個人角度而言無疑的是個大悲劇,但從世界的角度來解讀,這樣的人生怎麼會這麼可笑?於是選擇了切斷所有過去的關係、不再和Arthur Fleck這可笑的人物、可笑的人生再有所連結;

用瘋癲、嬉笑怒罵的處世邏輯來笑看世界,盡力的去追逐本我想要的恣意妄為,人生不就從悲劇成了一場喜劇嗎?

「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既然世界的規則不適用於我,那或許毀滅一切的準則,才是證明我存活於世的意義。而在無意間扣下扳機、殺死了欺凌自己的對象後,卻發覺內心沒有道德規範中理應出現的「罪惡感」時,亞瑟赫然發覺了另一種自己生存樣態的可能性。

厭倦了假裝,假裝自己沒有精神疾病、假裝自己認同社會的價值與任何主流定義的一切。就像亞瑟最後在Murray's show上說道的:「笑話是主觀的,就像其他很多東西;這社會的體制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像決定什麼是好笑與否。」而亞瑟最終認知到,他受夠了假裝自己的感受;去逼自己符合社會的規則、卻一而再、再而三因為「特異」而被排擠欺凌。

我就是我,只要順從本心的活著就夠了;別人再也不能當我是空氣,而真實深刻的體會到自己的存在。瘋狂有什麼不好?甚至為何我要避開、壓抑你所定義的"瘋狂"?你眼中的瘋癲與痴狂、在我眼中正常不過,這才是我每日每夜真實的模樣。

至此,如身處社會底層如小丑(Clown)一般,受疾病所苦、但仍奮力想實踐成為脫口秀主持人夢想的Arthur Fleck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擁抱本心、追逐自己定義的笑話而活的Joker。

​Joker but not a clown。

《小丑》這部電影,乍看下在講亞瑟的人生;實際上卻娓娓道出了某種社會人物的生活寫照。那些被主流社會給遺棄,甚至更糟,給忽視、假裝不存在的人物,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身為DC漫畫史上最受歡迎的反派人物,Joker與Batman一般,已經從個人而升華成為一種「信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