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 多數大學生在「無意識養生」

揚眼 發佈 2020-01-06T12:24:24+00:00

皮膚、情緒、睡眠是大學生的三大健康困擾;六成大學生會為了健康而運動……丁香醫生等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顯示,一方面,大學生總體健康水平良好,對健康需求的關注度較低;另一方面,相對寬鬆的校園生活和健康的校園環境推動大學生在無意識中被動參與了很多有助於身體健康的

皮膚、情緒、睡眠是大學生的三大健康困擾;六成大學生會為了健康而運動……丁香醫生等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顯示,一方面,大學生總體健康水平良好,對健康需求的關注度較低;另一方面,相對寬鬆的校園生活和健康的校園環境推動大學生在無意識中被動參與了很多有助於身體健康的養生行為,多數大學生正在「無意識養生」。

88%大學生健康自評超及格線,男生比女生更自信

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己整體的健康現狀較為自信。數據顯示,88%的大學生健康自評分數超過了6分的及格線,總體健康自評平均分為 7.4 分,其中半數大學生打分更是達到 8 分及以上。

相比女生,男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更為自信,無論是心理健康還是身體健康,男大學生都比女大學生評分高 0.4 分。在關於大學生生活狀態的具體探究中發現,這可能與他們各自的生活習慣有關。男生有 31% 的人幾乎每天都會運動,女生僅占 16% 。

同時,除了喝酒以外,女生出現各類飲食問題的比例也均比男生更高。面對美食,女生往往難敵誘惑,一邊高呼減肥一邊管不住嘴是當代女大學生的普遍群像。尤其是甜食零食吃太多、吃撐到胃難受這兩個問題,女生中出現的比例均比男生高一倍以上。

管不住嘴的女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身材不自信,這也呼應了女大學生運動頻率低這一現象,管住嘴、邁開腿才能保持好身材。

大學生的三大健康困擾:皮膚、情緒、睡眠

大學生脫離了高中相對規律的生活,迎來了豐富多彩、全新的大學生活,開始獨立管理自己的生活與健康,沒有老師和家長在身邊協助,他們需要自己掌控健康狀態。

雖然88%的大學生健康自評分數已經超過及格線,但大學生們普遍對健康抱有更高的期待,理想值高達8.9分,面對學業、生活和就業的壓力,其健康現狀與理想還存在一定差距。

《報告》顯示,86%的大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出現過健康困擾。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皮膚狀態不好、睡眠不足和情緒問題。

31%的男生表示在過去一年中有過皮膚困擾,這一數據在女生中更是超過半數,達到了54%。

而在睡眠方面,34%的男生和47%的女生都有過睡眠困擾,尤其是大四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主動晚睡,碩博士中有一半人睡眠不足。有79%的大學生上床後不會立刻睡覺。同時調查發現,60%的大學生會主動採取行動改善自身健康狀況,但相比飲食和運動,嘗試過改善睡眠的大學生比例最低。

豐富的社交生活和各種電子產品或許是他們早睡的最大障礙。在大學生眼裡,上床從來不等於睡覺,大學生們會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豐富的娛樂活動,看劇、聊天、刷社交應用,一旦玩起手機,再想睡覺可能已是兩小時之後。68% 的大學生在23點到24點之間入睡,有18%的大學生在24點以後入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顯示,大學生也展現出了對於心理健康的廣泛關注,且對心理健康現狀的評分超出了身體健康。3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心理健康狀態非常好,高於9分 。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壓力,進入大學後的大學生們發現,「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只是一句謊言,他們會面臨來自同齡人更為激烈的競爭,以及進入社會前的各種準備。這種競爭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是多方面的。據調查,近九成大學生最近一年都有過心理困擾,涉及學業、人際關係、就業規劃等各個方面。

在各類心理壓力中,最困擾大學生的是學業壓力,60% 以上的大學生最近一年都被這一問題所困擾。緊跟其後的困擾是人際關係和性格。

60%的大學生為健康付出行動 多數大學生在「無意識養生」

報告顯示,60%的大學生都採取過行動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31%的男大學生幾乎每天都會運動,女學生通常以改變飲食為主。面對心理壓力時,91%的大學生嘗試解決。除此之外,健康的校園環境也推動了大學生參與諸多「無意識養生」行為,客觀上彌補了他們對健康關注的缺失。

以心理健康為例,大學生處在相對豐富且簡單的社交生活中,面對壓力時,有45%的大學生選擇向同學/朋友傾訴。同學和朋友不僅陪伴在身邊,還能從同齡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接納負面情緒,提供意見。

每周2次的體育課和隨時隨地能接觸到操場、籃球場也是大學生獨有的優勢。《報告》顯示,60%的大學生會為了身體健康而運動,跑步則是大學生最普及的運動,有70%的人選擇跑步為常做的運動方式,其次是羽毛球和籃球。

《報告》還發現,43%的大學生表示曾在課堂上睡著過,這也是其他圈層人士羨慕的一點,畢竟在辦公室補覺,恢復精力,並不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徐曉風

編輯:劉紅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