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酒之外,夜宴的看點原來是美人

中國收藏雜誌 發佈 2020-01-06T13:05:09+00:00

文、圖 | 朱毅從古至今,我們從來不缺乏夜的故事,比如夜宴。和當代人一樣,賓客們參加夜宴總是盛裝打扮,但古代人的審美和今天可大不一樣~《說文解字》謂之「宴」,安也。金文字形為麗日美女相伴,引為有女相伴,閒情安居之意。由此可見,古人設宴,最早是於風和日麗之白晝。

文、圖 | 朱毅

從古至今,我們從來不缺乏夜的故事,比如夜宴。和當代人一樣,賓客們參加夜宴總是盛裝打扮,但古代人的審美和今天可大不一樣~

《說文解字》謂之「宴」,安也。金文字形為麗日美女相伴,引為有女相伴,閒情安居之意。由此可見,古人設宴,最早是於風和日麗之白晝。據文獻記載,最早於夜間設宴,開夜宴之風的是春秋時期的楚莊王。據西漢劉向編撰《說苑》記載,楚莊王平叛之後大宴群臣,直至日落黃昏,君臣猶未盡興,於是楚王命點燭夜宴,並命宮中美人侍宴助興。宴會當中,楚莊王表現出容人之量,在留下「絕纓」美名的同時,首開了夜宴之風。

她們才是焦點

誠然,相對於白日當中的正襟危坐,朦朧的月夜能夠讓人更為放鬆,更加符合狂歡暢飲的宴會情調。因此,夜宴這一形式,逐漸成為宴會的主流。特別是強調私密性的私人宴會,更是熱衷於在夜間舉行,為的就是尋求「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風雅意趣。無論是麗日景明也好,月影朦朧也罷,風姿綽約的美人向來是宴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宴字字形所示,無女不成宴。夜宴中的女性不僅以其傾城之色、驚世之才成為宴會亮點。她們在赴宴時的衣著裝扮,也成為世人所關注的焦點,成為一時時尚之風向。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留有一首名為《不赴宴贈丘妓》的律詩,描繪了當時著名藝妓丘氏在夜宴當中的裝扮,其中的「梅花體態香凝雪,楊柳腰肢瘦怯風。螺髻雙鬟堆淺翠,櫻唇一點弄嬌紅。」生動地將夜宴女子的裝扮立體描繪了出來。原來古代女子同現代女子一樣,為了在宴會當中艷冠群芳,她們會將自己裝點一新。可謂是「凝眸處,眉山如黛;啟朱唇,笑靨花開」,從上到下「武裝到牙齒」。其具體妝容,又因不同時代的審美風尚有著不同演繹。

圖為故宮博物院「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上展出的清代料花鈿子。鈿子是清中期之後旗人婦女的特色頭飾,一般在穿著吉服、常服時佩戴;其上配以各色作為鈿花的飾件,可以拆卸,以便根據流行風尚進行更換。圖中的鈿子裝配的是以碧璽製作的菊花。

從開端到開放

作為審美自覺的開端,魏晉時期,人們對於自身的審美觀照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在這種審美自覺的刺激下, 整個社會無論男女都極為重視妝容。據《顏氏家訓》記載:梁朝全盛之時,貴族子弟無不薰衣剃面,敷粉施朱。雋雅清秀是南朝審美的突出特點,因而當時的妝容強調膚若凝脂,宴會妝容也不例外。《世說新語》中曾載有這 樣一個故事:曹魏尚書何晏以姿容著稱於世,面容細膩潔白。魏明帝為了驗證其有無敷粉,於是在夏天宴請何晏吃麵。由此可見,敷粉是當時社會常態,參加宴飲聚會,自 然也要用妝粉將自己修飾一番。

與南朝以白為美不同,當時北朝卻流行著另一種特殊的宴飲妝容——額黃妝。明人張萱《疑耀》載:「額黃妝,額上塗黃,亦漢宮妝。」傳為北齊畫家楊子華所作的 《北齊校書圖》,為我們形象地展示了這種以黃為美的妝容形式,女子將黃粉厚塗於額間,使之堆積如山,因而又被稱為「額山」。

隋唐之際,社會極為開放,女子獲得了更為寬鬆的生存環境,因而在夜宴妝容上表現得更為開放。據文獻記載,唐代流行一種以女子為主的閨闈席筵,名為裙幄宴, 是每年三月初三上巳節女子外出賞春、踏青時組織的一 種郊野聚會,因此也稱「探春宴」。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唐畫《宮樂圖(會茗圖)》為我們展示了賞春赴宴女子的妝容扮相。畫中女子皆身著高腰襦裙,身披帛巾,頭捥高髻;部分女性的髮髻斜向一側,是當時所流行的「墮馬髻」。據傳,墮馬髻始於東漢,為權臣梁冀的妻子孫壽發明。《後漢書》載: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孫壽的發明,除了墮馬髻外,愁眉、啼妝等極具另類審美特徵的妝容也頗為唐人追捧。中唐詩人白居易有《時世妝》詩一首,描寫了中唐元和年間所流行的時髦妝容: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其承襲的就是孫壽所發明的愁眉悲啼妝。

(下圖請橫置手機欣賞)

該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北朝以黃為美的妝容形式,即女子將黃粉厚塗 於額間,使之堆積如山,因而又被稱為「額山」。

又重素雅、清麗

宋代中國審美開始由外放轉為內斂,女子妝容也從唐時的濃艷變為素雅。受理學影響,宋代女子不再擁有唐代的自由,她們被錮於宅院當中。因此,普通女性參加公開宴飲的機會減少,她們更多隻出現於私密性的家庭聚會。「開芳宴」是宋元時期墓室當中常見的裝飾圖像。其內容表現為墓主人夫婦在僕人的侍候下,於家中宴飲賞劇的場景。宴中女子頭挽平髻,身著襦裙、褙子,妝容淺淡,是為當時所流行的「薄妝」。

明清之際,文人對於社會的影響與日俱增,其審美趣味開始在社會各個領域產生影響,女子妝容進一步向清雅、秀麗的方向發展。對於女子的形貌,以削肩狹背,柳眉櫻嘴為美。清人孫溫所繪全本《紅樓夢》圖冊,就為我們呈現了這種審美趣味下的夜宴女子妝容。《蘅蕪院夜擬菊花題藕香榭飲宴吃螃蟹》一頁以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大觀園女眷於中秋夜賞月吃蟹為題,畫中女子或著深衣,或穿襦裙,或服褙子,雲髻高聳,黛眉櫻嘴,削肩狹背,體現了這一時期女子特殊的赴宴妝容。

從描繪中不難看出,明清時期女子赴宴妝容受文人審美趣味的影響, 黛眉櫻嘴,削肩狹背是流行標準。

此外,清代的夜宴裝扮還融入了滿族特殊的文化傳統,出現了「鈿子頭」「兩把頭」等極具滿族審美情趣的特殊裝扮。

作為生於東北地區的遊獵民族,滿族的服飾文化是基於其特殊的經濟生產模式上產生的。為了便於狩獵、採摘,早期滿人無論男女皆蓄髮為辮,結於腦後;女子將髮辮盤於頭頂,白天便於活動,夜晚枕發而眠。入關後,受漢文化浸染,滿族女子的髮飾逐漸複雜,出現了鈿子頭、兩把頭、大拉翅等不同髮飾。所謂兩把頭,就是將頭髮束於頭頂,之後分為兩綹,再分別結成橫長式樣的髮髻,之後將腦後剩餘散髮結成燕尾式的扁平髮髻。

起初的兩把頭位置靠後,且主要依靠真發梳成,因此體量較小,頭飾也僅飾以通草花。而後,其位置日益靠前,在盤結的過程中摻入假髮,體量逐漸變大,髮飾也從簡單的通草絨花改為各種珠玉鈿翠。到晚清,甚至發展出一種以氈布、木板製成,名曰「大拉翅」的仿製頭飾,將兩把頭的裝飾性能推至極致。「大拉翅」也就是我們常常在清宮劇中看到的「旗頭」。


所以今天,當我們回顧起夜幕下這些色彩繽紛的妝容,醉看峨眉青如黛,不難發現,對於美的追尋,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


本文選自

2019年第12期《中國收藏》雜誌

欲知詳情請移步微店購買當期雜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