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辣條、自加熱食品......專家詳解食品安全年度「熱詞」

北晚新視覺網 發佈 2020-01-06T15:03:57+00:00

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近日在京召開,這也是該學會連續9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人造肉」、辣條、自加熱食品、益生菌……這些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

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近日在京召開,這也是該學會連續9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人造肉」、辣條、自加熱食品、益生菌……這些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多位權威專家分別對2019年食品行業年度「熱詞」進行了科學解讀,表達了學術界觀點。


網紅食品成食品安全高發地帶

「食品安全隱患仍需關注,風險依然存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指出,現階段食品安全面臨4大問題:一是食品安全的三大頑疾——微生物污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超標,依舊存在。根據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公布的抽檢數據,微生物污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農獸藥殘留超標,仍占不合格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科技創新帶給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挑戰,需逐一破解。如近年來科技界和工業界關注的未來食品及「人造肉」;再如自熱食品、功能食品等,產品創新必然帶來對現有管理與標準的突破。三是食品真實性問題凸顯,摻假欺詐行為屢見不鮮。在近5年抽檢中涉及摻假的食品中,農產品、酒類、餐飲食品成為三大重點領域。四是網紅食品安全隱患多,為食品安全的高發地帶。急速發展的諸多網紅食品「有品牌、無工廠」或以「貼牌生產」的加工方式賺快錢,對產業鏈安全建設呈空心化、斷條狀,這種「快」與「空」並存的矛盾,使之成為食品安全與食品欺詐的「高發地帶」,尤應成為監管部門和輿情關注的重點。


如今,網絡上不少食品打著「網紅」旗號賣得風生水起,但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往往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品質,包括食品的原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等等。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解讀指出,網紅食品備受熱捧的背後,存在管理困難,安全、標準、質量等問題仍是其監管重點,企業亦應將發展的重心轉向產業鏈安全的建設。政府應完善監管機制,明確網售食品等非傳統食品經營行為的各方責任和監管方式; 應重拳打擊違法行為,嚴格查處「刷單」「假評論」等行為;網絡平台還要嚴把商家准入門檻,應承擔起篩選與監理的責任,嚴防假冒偽劣食品借用網絡平台進行銷售。

人造肉、辣條入熱詞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表示,「人造肉」是非自然生產、有類似肉品口感食品的代名詞,通常分為植物蛋白肉和細胞培育肉兩大類。細胞培育肉是與真肉最接近的產品,市場潛力巨大。「人造肉」在創新發展過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解決其尚存的科學技術問題。不斷完善標準法規,促進「人造肉」產業的市場化發展。積極開展公眾科普,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理性消費「人造肉」。

另外,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斌認為,調味麵製品(俗稱「辣條」)行業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應予以適當扶持和引導。此前曝光的少數不法商人無視生產規範與標準規定,既無安全衛生的生產管理,還超範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理應處罰、取締,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個行業。

目前「辣條」產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遵循「工藝上必須且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的原則。行業還制定了「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目標:在目前的基礎上降鹽30%,降油20%,降糖40%。

自加熱食品存安全風險

在我國,自加熱食品始於軍需,自加熱技術進入民用以後,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系列產品得到快速發展,滿足了消費者在更多消費場景下對熱食的迫切需求。但目前自加熱技術仍有待提升,急需加大對自加熱包安全性的研究和建立嚴謹的標準確保自加熱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路福平解讀說,自加熱食品安全性總體可控,但「自加熱包」的安全風險應予以充分關注,以防止偶發的「自加熱食品破裂」或「自加熱食品溫度不穩定」等現象。如果在密閉環境下,眾人同時食用大量自加熱食品,或者自加熱食品包裝盒上面的通氣孔被堵塞時,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在食用自加熱食品前,要觀察包裝盒體是否有裂縫或擠壓破損等現象,同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操作,不要將正在加熱的食品包裝直接放置在不耐高溫的承載材料上,以避免發生風險。

路福平透露,目前專家正探討建立自加熱食品發熱包統一的標準,如針對包含的化學成分和比例、加熱強度、產氫量等指標進行規範。

特醫食品市場亟待規範

特醫食品即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經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特醫食品有嚴格分類,目前分為0月齡到12月齡和1歲以上的人群兩大類食品。


「特醫食品具有特殊性,並非適合所有人,應當加強特醫食品科普宣傳,並且要嚴厲打擊虛假宣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解讀說,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現,有效解決了一些特殊症狀病人的營養攝入問題。特醫食品的概念近幾年逐漸為人們所熟悉,未來特醫食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市場有待規範發展,需要正本清源,避免魚目混珠。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特醫食品具有特殊性,並非適用於任何人,且不同特殊人群所需不同,應加強特醫食品科普宣傳,讓消費者了解其特殊性,並遵醫囑食用。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3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