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的人生選擇題:誰的上半場沒打過爛牌,失誤才容易學會成長

伊說說 發佈 2020-01-06T15:49:37+00:00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盔甲在身,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人生沒有給你留太多時間,讓你站在原地哭,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回頭看自己一眼,我覺得還行。經歷的經歷了,感受的感受了,該發生的發生了,最起碼我還有自己的這些。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盔甲在身,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人生沒有給你留太多時間,讓你站在原地哭,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回頭看自己一眼,我覺得還行。經歷的經歷了,感受的感受了,該發生的發生了,最起碼我還有自己的這些。"

她經歷了平行世界的另一個人生,留下的選項卡有:好奇心,樂觀,自信,自尊,誠實……等等。

至於她沒有選擇的那些,在她看來,將來肯定會有的。

——張靚穎《人生選擇題》


走過雨路過風往前沖:讓未來到來,讓過去過去

這些年提起張靚穎,除了超女季軍、海豚公主、一連串國內外獎項之外,留給大眾記憶最深刻的,也許就是那一段感情的滑鐵盧。

她的主動,她的堅持,她的所託非人,在世人眼裡,像是一場笑話。

可是,她早前接受魯豫採訪時就說過:"我有我想要的方向……在我死之前,能夠做完我想做的事,體現我活過的價值。少經歷一件事,就少一種感受。"



不是所有的分手,都會一無所有;不是所有的失去,都會兩手空空。

張靚穎,從來就不是一個軟弱的人。

她,14歲扛起養家重擔,當PUB歌手掙錢自立,是一段很令她自豪的經歷。

她後來在《鋒味》里很得意地告訴謝霆鋒:"(那時候)一個月算下來有一千兩百塊,我好有錢,好厲害。"

她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了不輕鬆的年少時光。

正是因為,她過早地知道生活多艱,所以,她習慣了,在越來越多的事情上,堅持自己的想法。

2005年,一個狂熱的夏天,這個21歲的女孩一路過關斬將,闖進瘋魔了無數觀眾的《超級女聲》決賽,並且奪得了季軍。



這天,許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一個名詞"海豚音":哨音點綴叫法。

這是一種花色趣味的高音唱法,全賴聲帶與喉管之間極小縫隙吹出強大氣息,而發出的極度高音---能夠輕鬆唱出5個八度的 Mariah Carey,正是張靚穎年少時候最喜歡的歌手。

為了聽MC的歌,張靚穎省下飯錢買磁帶、買電池,借用同學的隨聲聽,自己琢磨這位海豚音皇后的唱法。那時候,她已經小有名氣,擁有了自己的歌迷,還在2004年拿到了兩次全國性的冠軍。

繼《超級女聲》的成功之後,張靚穎一路高歌猛進,三年發行三張專輯、兩張EP、拿下多部影視劇主題曲、合作創立自己的娛樂公司,走向國際,亮相格萊美……

到這裡,讓人們看到一個幾乎完美的勵志故事,張靚穎似乎拿到了女主逆襲過程中所有的金手指:天賦、勤奮、機遇。



當然,還有愛情。

2015年,30歲的張靚穎,在演唱會上突然告白求婚。那個陪了她12年的男人終於上台,沒有說"願意",只是說"謝謝靚穎。"

可是,這段馬拉松式的愛情走入婚姻,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年時間。

幸而,她的人生字典里沒有"脆弱"二字。她能頂著巨大壓力走入婚姻,也能坦然接受結局,走出來。


過去的重現、現在的提煉:音樂是太多不可能與不妥協的過程

張靚穎選秀成名後,在音樂這條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點。

她的團隊,非常前衛、非常有預見性。換句話說,就是給她量身打造了一種與眾不同、高調的C位之路。

15年《張靚穎和她的朋友們》音樂會,何止是古典與流行,簡直是外星人在演唱,電影《第五元素》中的《女神之舞》。高難度花腔詠嘆加上電音合成,幾乎是"人聲不可能完成"的。

張靚穎做到了,她演繹得如此完美,以至配樂師Eric Serra在臉書點讚,稱這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版。

那個非科班出身、時常被說是只懂野路子技巧的女孩,真正邁入了音樂殿堂。



2017年,張靚穎的英文歌《808》入圍第1屆唱工委音樂獎最佳舞曲/電音演唱提名;

同年,另一首英文歌曲《WorkFor It》奪得美國區iTunes即時總榜第7名,在當年維密秀上,張靚穎現場演唱的,正是這首歌。

2018年5月5日,"珍相"北京演唱會座無虛席。當年那個想唱就唱的"張英雄",含淚對自己的歌迷坦言:"其實,我大概從08年或09年的時候,右邊耳朵就會間歇性聽不見……剛剛那首歌唱到一半的時候,它又開始聽不見了。"

出道十幾年,她把聲音和聽覺,都給了心愛的音樂,對一個歌手來說,失聰意味著失去抓住音樂的觸感,就像勇士上戰場衝鋒陷陣,卻突然沒了武器一樣恐怖。

她還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



她希望能一直一直走下去。但是持續數年的身體不適,使她害怕,不知道還能唱多久。

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這個沒有給自己退路的女子,在澳門演唱會上突然宣布發行首張英文專輯《Past Progressive》。

她在微博上說:"歷經5年,來往於國內外將近70萬公里的行程,這16首歌來到了面前。"

這五年里,我們都知道她經歷了什麼,也知道為了音樂,她不止一次把專輯全盤推翻重新再來,只是為了追求做得好一點、更完美一些。

"謝謝你們等我,也謝謝那個過去,那個讓我變成現在的我的自己。"

無論生活給予什麼樣的處境,都能給自己的生命重新界定方向,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魄力。


做一個讓自己開心的人:真實的人生就是這樣

假如能有一個平行世界,能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你會怎樣選擇?

這個問題在張靚穎面前,似乎並不困難。

在國內首檔體驗式談話節目《人生選擇題》中,張靚穎經歷不同階段的虛擬人生體驗。

她可以拿自己擁有的一些東西,去換取改變不好的體驗。

比如,無論怎麼努力都比不過同齡人,生活屢遭波折;

比如,職場上遭遇惡意競爭,長期不得志;

比如,人到中年,孑然一身,無人守望相助;

再比如,面對名譽掃地的晚年。


在這一次次的選擇中,除了拿自律和幽默抵消巨額債務、拿顏值換取中年不會孤獨之外,張靚穎都選擇了接受現實。

她說:"人生是真實的,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沒那麼難以接受;事業成功與否並不是衡量人生的標準。"

所以到最後,她還是牢牢地掌握著好奇心、樂觀、自信、自尊、健康與誠實。在她看來:"對世界最大的愛心,就是不要分享你的負能量。"

當華少犀利地指出,她只不過是,在堅硬厚實的盔甲之下,躲避負面情緒的時候,張靚穎也痛快地承認。但她覺得,沒有人可以完全站在她的角度考慮,沒有人能夠為她感同身受。

所以,她還是只給自己留三分鐘時間來哭。



留給自己3分鐘哭,是一種處理生活的態度,是一種處理事情的能力,是一種給自己堅強之下的情緒緩衝。

很多人會認為,人生中發生的許多意外改變或者挫折,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比如,疾病、失業、分手或者離婚、失去重要的親人,等等。

然而,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這些重大挫折,確實會給女性調查對象,帶來人格上的改變,但是她們中的絕大多數,在外向性和開放性上有所提升,會變得更積極活躍。

就像張靚穎所說:"該走的彎路,一定得走。"

真正的堅強女性,會接受生活的兩面,把經歷過的好與不好,都當作人生經歷,多要做的就是去面對和解決。


那麼,在生活工作中,如何應對負面情緒,轉化為激勵自己的動力呢?

宮崎駿說:"不要輕易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

01 不要全盤否定自己

習慣獨立的人扛得住壓力,有信念的人不怕迷路。

張靚穎談起小時候的生活,分析父母離異的原因,一部分是由於父親的原生家庭不喜歡女孩。

年少的她,就已經敏銳地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受歡迎的那一個。

所以,她迅速成長為旁人眼裡懂事的孩子。十幾歲就能賺錢養家,替媽媽分擔壓力。

因為,這是她能力的最好證明,也是她最自豪的事情。

事業不是生活的全部,愛情亦然。所以,她雖然曾經在生活中迷失,熾烈的信念,仍然伴隨她走出灰暗,重新開始。

面對生活的刁難,可以一時失意,但絕不能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把生活刀柄交出去。



02 接受不強大、不完美的自己

懂得控制情緒是好事,過度的理智不如適當的示弱。

在《人生選擇題》中,張靚穎平靜地接受了另一個自己,"名譽掃地"的晚年生活。她的態度是:"我不是已經掃過地了麼?"

她願意接受的,除了那個平行時空,還有剛剛過去的自己。

雖然強調"哭是沒有用的",但她還是坦言,自己有時候也會找機會釋放情緒。

2018年北京巡演後台,張靚穎清了場,給自己留三分鐘時間哭泣,而且她還理智得近乎冷酷,定好了鬧鐘。

雖然,承認是在躲避負面情緒,但她還是卸下盔甲,允許一個軟弱的自己出現。

人不是無所不能的,再剛強的人也有不堪重負,脆弱的時候,給負面情緒一個出口,學會求助,是一種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03 學會放棄,不斷挑戰新的自我

世上沒有真正放不下的東西,如果有,那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總覺得放手了,就是對自己先前所有努力的否定。

所有的不甘、怨恨、後悔,都是對過去自己的一種拒絕。如果不及時抽身,就談不上什麼面對現實。

2018年8月27日,張靚穎深夜發微博宣布解約:"明天,一切從一開始。"

那個奮不顧身的簡單女孩,終於捨棄了這場模稜兩可的、商業夥伴式的感情陪伴,是的,它甚至不能被稱為愛情。

剪斷了牽掛的張靚穎,在《夢想的聲音》第六期以短髮造型示人,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經歷比結果更重要,挑戰比逃避更有力量,誰的上半場沒有打過幾手爛牌,犯錯的人生才容易學會成長。

托馬斯•摩爾說:"對於一個人最好的治療,就是拉近他與真實的距離。"

對於真實的、發生過的一切,接受它,才能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兒。

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所有怨憎會愛別離,都是在提醒:看見並且感覺過去的自己,對現在的自己負責,接納以往種種的不完美。



現在的你是因為經歷了過去,才有所成長;

現在的你比昨天的你更美好,就是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