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傷亡人數,安史之亂原因是楊貴妃安祿山私通?

史地客棧 發佈 2020-01-06T16:22:32+00:00

安史之亂雖然最終唐朝取勝,但盛唐風光一去不回,社會民不聊生,經濟遭到重大破壞。關於安祿山為什麼發動安史之亂,有人講矛頭直指楊貴妃。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傷亡人數以前對於安史之亂的認識僅僅知道那是一場很大的叛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雖然最終唐朝取勝,但盛唐風光一去不回,社會民不聊生,經濟遭到重大破壞。關於安祿山為什麼發動安史之亂,有人講矛頭直指楊貴妃。

安史之亂傷亡人數

以前對於安史之亂的認識僅僅知道那是一場很大的叛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最近看《資治通鑑》,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是歲,戶部奏:戶二百九十餘萬,口一千六百九十餘萬。

看到這句話我震驚了。這句話是寫在唐代宗廣德二年,距離平息安史之亂一年左右,距離安史之亂爆發也僅僅是八年左右。

而《中國人口史》,趙文林,謝淑君的觀點: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頂峰為6300多萬。 第179頁。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下冊),王育民的觀點: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8050萬。 第54頁。

《中國人口史》(第二卷) 隋唐五代時期,凍國棟的觀點: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大約1430-1540萬戶,7475-8050萬人。第182頁

《中國人口發展史》,葛劍雄的觀點: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後,在8000-9000萬之間。 第159頁

綜合以上資料,唐玄宗天寶年間的總人口應該在千萬左右,而到了安史之亂之後,就僅僅剩下了一千六百餘萬。八年時間,整個唐朝整整減少了四千多萬人,死亡率達到了80%!

安史之亂原因是楊貴妃安祿山私通?

安史之亂無疑與楊玉環有關聯,至少可以說是安祿山以清君側為藉口圖謀不軌。《新唐書·則天武皇后楊貴妃傳》有載:祿山反,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大意是說安祿山造反,以討伐楊國忠為藉口,而且公開指出楊貴妃及幾個姐姐的罪惡。但翻閱新舊唐書,實難找出楊玉環與安祿山有曖昧關係的任何記載或暗示,倒是《新唐書》中有說:玄宗寵信安祿山,命他與楊家諸姨結為兄弟,,而安祿山母事妃(拜楊貴妃為乾娘),每次朝見天子,楊家人必定設宴招待。這裡的楊家人應該不包括楊玉環,她可是大唐皇家之人。

那麼,楊玉環與安祿山的艷聞又從何而來?是純屬類似當今娛樂八卦性質的坊間傳聞,還是唐朝的狗仔隊潛入後宮臥底偷拍之?

無論是《開元天寶遺事》、《楊太真外傳》、《祿山事跡》等野史稗記,還是《唐史演義》、《梧桐雨》等小說雜劇,我們都能看到對楊安戀的大肆渲染,有的說得活靈活現,幾近當今的某些寫真集,著實讓人難辨真假。其中便有貴妃三日洗祿兒的趣聞,說楊玉環為乾兒子安祿山三天洗身。洗三是古代的一個習俗,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三日,便舉行沐浴儀式,召集親友為嬰兒祝吉,也稱三朝洗兒,意在洗污免難、祈祥圖吉。楊玉環在禁宮中為比她大二十幾歲的安祿山洗澡,似乎讓人感覺有些啼笑皆非!

元代白樸的雜劇《梧桐雨》則說,安祿山進入宮廷後,因與楊貴妃有暖昧關係,被楊國忠察覺而奏明玄宗,安祿山被逐出宮外,改封漁陽節度使,去鎮守邊關。安祿山離開後,楊貴妃日夜思念,心生煩惱。安祿山起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單要搶貴妃一個,非專為錦繡江山。《唐史演義》中描寫說,祿山與貴妃鬼混一年有餘,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這訶子是唐代貴婦中流行的一種無帶內衣,也相傳是楊玉環為掩飾所傷之乳而發明的

最要命的還不在於此。司馬光《資治通鑑》卷216中竟然也記載有貴妃洗祿兒事,說是楊玉環用錦繡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祿山,讓宮女用彩轎抬起。唐玄宗還親自去觀看洗兒並予賞賜。又說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司馬光也傾向於楊玉環與安祿山有私情,但又說玄宗卻不懷疑。唐玄宗知道楊貴妃與安祿山通宵鬼混,但又毫不懷疑,這堂堂唐明皇豈不成了一白痴。

其實,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之說當屬坊間八卦傳聞,從諸方面都難圓其說。

首先是正史上毫無記載,就連暗示也沒留下一點。司馬光《資治通鑑》所記也是依據野史,不足證信。《資治通鑑》本是用來警示皇帝的警示教育片,或許司馬光覺得這楊安戀實在是個難得的噱頭,棄之可惜,便腆著老臉放進了正史。再說司馬光所記貴妃洗祿兒的時間是天寶十年,這正是楊貴妃受玄宗專寵的時期,倆人行同輦,止同室,宴專席,寢專房,幾乎形影不離,安祿山實無機可乘。

再則,楊玉環傍安祿山之動機安在?楊玉環貴極實際上的皇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朝宰相又是自己的族兄楊國忠,安祿山不過一封疆大吏,不值得她去投懷送抱。如果說楊玉環是為滿足個人的慾望,這安祿山不僅比她大二十幾歲,而且十分肥胖,其貌不揚,言語粗魯,雍容華貴的楊貴妃怎麼會瞧得上他呢!

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說,不僅有娛樂八卦的成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摻雜其間。李唐王朝的追隨者,需要給那場著名的安史之亂找只替罪羊,楊貴妃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楊貴妃便成為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又是一個紅顏禍水論。

既然這楊貴妃是紅顏禍水,何不給她假想一個情敵,再弄個情夫。唯其如此,才讓人覺得馬嵬驛譁變合乎理情,這楊貴妃死不當惜,而玄宗痴迷於這樣一個有失婦道的妃子似乎不值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