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河南一醫生連做18小時手術 體重驟降8斤身體癱軟

中國經濟網 發佈 2020-01-06T16:29:07+00:00

來源:大河網漯河一醫生穿30斤鉛衣工作18小時連做4台手術 體重降8斤癱到椅子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廣超通訊員張岩從寂靜的夜晚到初曉的黎明,又從旭日東升到夜幕降臨,共持續了18個小時的日夜奮戰,贏得了4位顱內動脈瘤出血病人的轉危為安……1月4日,記者從漯河市中心醫院(漯河醫

來源:大河網

漯河一醫生穿30斤鉛衣工作18小時連做4台手術 體重降8斤癱到椅子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廣超通訊員張岩

從寂靜的夜晚到初曉的黎明,又從旭日東升到夜幕降臨,共持續了18個小時的日夜奮戰,贏得了4位顱內動脈瘤出血病人的轉危為安……1月4日,記者從漯河市中心醫院(漯河醫專一附院)了解到,這是該院介入科手術室護士長軒艷婷,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的有感而發,引來諸多同事和網友點讚。

據了解,軒艷婷這條微信記錄的,是該院介入科主任宋太民身著30多斤鉛衣連做4台急診高危手術的事跡,整個過程耗時18個小時,當他做完最後一台手術後已經虛脫,甚至連體重都驟降了8斤。

一天工作剛剛完成急診手術卻接踵而至

2019年12月26日,正當漯河市中心醫院介入科手術室正要完成當天第31台心內冠脈手術時,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平靜,「神經內科二病區患者突發腦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急需手術,請介入手術室做好準備!」來不及休息,介入科主任宋太民立即組織全科人員馬上投入到手術準備當中。

急診手術對於介入科來說經常會遇到,面對常態化的工作模式,宋太民和他的團隊早已輕車熟路,接到電話後,立刻啟動導管室,抗凝藥物、急救設備等準備到位,一切都有條不紊。「患者結合DSA檢查為多發後交通動脈瘤,為防止再出血,需要行介入栓塞治療。」神經內科二病區主任王明科說,患者突發腦出血,情況緊急,手術難度大,必須馬上進行急診手術。

當天晚上10點,手術正式開始,由於患者顱內外血管迂曲,極有可能出現術中再破裂出血、惡性腦血管痙攣、腦心綜合徵等症狀,甚至出現突發呼吸心跳停止,宋太民及其團隊不能有一絲懈怠,打起十二分精神,為患者實施了全麻下經導管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術。

4個小時後,次日凌晨2點,手術順利完成,可誰也沒想到,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高強度工作狀態18小時連做4台手術

就在第一台手術快要結束的時候,手術室再次響起急促的電話聲。神經內科一病區又一名男性患者由於顱內動脈瘤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意識喪失,急需手術,患者家屬不同意開顱夾閉術,要求選擇動脈瘤栓塞術。

「第一台手術還沒結束,宋主任就在台上開始了解這個病人的病情。」介入科手術室護士長軒艷婷向記者回憶,由於病情特殊,宋太民一下手術台就與患者家屬進行了談話,腦系科主任兼神經內科主任兼神經內科一病區主任鄭春玲對患者手術進行全程監測,手術過程幾乎沒有停歇,第一位患者剛送回病房,第二位患者就被推進了手術室。

「由於神經系統的功能繁多,解剖結構複雜,腦組織細胞對氧代謝的依賴性最高,而且具有明顯的損傷後不可再生性,所以介入手術中出現微小的意外,造成血管破裂或閉塞,都有可能發生較心臟和外周臟器介入手術中嚴重得多的併發症。因此,神經介入存在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宋太民告訴記者,所以在神經介入手術過程中大家精神高度集中,一直都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之中。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時間一點點流逝,轉眼間就到了第二天下午6點多,最後一台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手術也接近尾聲。這名患者是位27歲的女性,送過來時顱內動脈瘤已經出血,隨時都有死亡風險。「當時患者的丈夫帶著2歲的孩子跟著來的,靠在牆邊泣不成聲,求醫生全力救治他愛人的性命。」介入科醫師李博說,大家看到這樣的場景都不忍心,宋主任更是現場拍板,繼續手術,為患者全力以赴。

手術+心理雙重壓力做完後體重驟降了8斤

據宋太民介紹,顱內動脈瘤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後,立即面臨再次破裂出血,而再次出血的致死率高達40%~75%。因此,凡是疑為顱內動脈瘤時,原則上應儘快診斷,及早治療。

此時,大家身穿著30多斤的鉛衣,距離第一台急診手術已經過去了14個小時,由於大量出汗,鉛衣下的手術服都已經濕透了,病情危急,來不及換下,宋主任重新披上鉛衣走上了手術台,經過4個多小時手術,栓塞微導管在微導絲的引導下置入動脈瘤體內,採用支架輔助技術對動脈瘤進行栓塞,即刻造影顯示支架內血流通暢,鄰近血管未受影響,動脈瘤栓塞滿意,手術圓滿成功。

當最後一台手術結束時,大家繃緊在心裡的弦一下子放鬆了,由於長時間站立,加上飢餓和脫水,幾近虛脫,都癱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無法動彈。「在18個小時的高強度連續手術過程中,宋主任幾乎沒有離開過手術台,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上不吃不喝不睡,術中幾次都差點虛脫。」軒艷婷告訴記者,宋太民下手術台後量體重,竟足足少了8斤!

加班路上風雨兼程醫者仁心為患者拼盡全力

「從寂靜的夜晚到初曉的黎明,又從旭日東升到夜幕降臨,共持續了18個小時的日夜奮戰,贏得了4位顱內動脈瘤出血病人的轉危為安。」手術過後,軒艷婷在朋友圈發出的這段文字,讓大家感慨不已。

在漯河市中心醫院,像這樣的醫護人員著實不少,特別是急診急救和臨床上的醫務人員,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累是真的累,可是每次看到患者期待的目光,你總會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自己,這就是信任!」宋太民說,當看到患者健康地走出醫院,他們才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漯河市中心醫院院長王海蛟告訴記者,醫務人員不管當時在什麼地方,不管是否在休息,一聲令下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準時到達患者最需要的地方,這才是醫生的神聖職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