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梁海戰:從明日朝的戰備情況,分析萬曆朝鮮之役日本戰敗的必然

小武痴史 發佈 2020-01-05T22:06:56+00:00

導語:露梁海戰,被後世譽為"古代世界八大海戰之一"。萬曆二十六年( 1598 年) ,中朝聯軍在明朝水師將領陳磷的指揮下,在黃海的露梁海域打敗日軍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戰役終以中朝聯軍水師大獲全勝而告終,是一次海上大規模的殲滅戰,也標誌著萬曆朝鮮之役的成功。

導語:

露梁海戰,被後世譽為"古代世界八大海戰之一"。萬曆二十六年( 1598 年) ,中朝聯軍在明朝水師將領陳磷的指揮下,在黃海的露梁海域打敗日軍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戰役終以中朝聯軍水師大獲全勝而告終,是一次海上大規模的殲滅戰,也標誌著萬曆朝鮮之役的成功。

露梁海戰是萬曆朝鮮之役的最後一戰,以切斷敵人退路為目的的海戰。這次戰役給侵朝日軍予以沉重打擊,對戰後朝鮮200多年的和平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此戰消耗軍費及傷亡數字驚人,導致明朝為此耗盡了國力,並激化了矛盾,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時間。

有人說,露梁海戰是"帝國斜陽"時刻的背水一戰。按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所說,"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而在"盡頭"之後第十一年,即萬曆二十六年,陳璘等大明將士卻在露梁打贏了這場千古之戰。那麼,我們就從戰爭起因、政治背景、備戰情況、戰鬥損失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看看這次戰役的勝利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一、戰爭經過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1598年),又稱萬曆朝鮮之役、萬曆援朝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指明朝萬曆年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朝鮮潰敗,不得不向大明求援。大明朝廷派兵援朝,明軍參戰的第二年收復平壤、開城和漢城。1593年碧蹄館之戰後,日方提出議和並停戰。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調兵入侵朝鮮。在中朝聯軍的全力反擊下,日軍被壓縮在朝鮮南部一帶。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遺命撤軍。

日方要撤退,明軍提前截獲了情報。當時在朝鮮的日軍有4.6萬人,準備分三路從海上逃跑。中朝聯軍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先是截斷駐順天逃跑的日軍,駐泗川、南海一帶的兩路日軍妄圖救援,中朝水師聯軍在露梁海峽以西設伏。

1598年11月19日,兩軍相遇,海戰爆發。遭到阻擊的日本援軍掉頭南下,發現伏兵後又向北回師,再次遭到聯軍攔截,聯軍分三面對日軍合圍。中朝將士同仇敵愾,激戰一夜,日軍損失戰船40餘艘。日軍無心戀戰,下令突圍。日本艦隊乘著大霧瀰漫,勉強衝出包圍圈。聯合艦隊緊追不捨,明軍的增援艦隊趕到後,又將日艦層層包圍,分割聚殲。經過激戰,大部分日軍艦船被焚毀沉沒。

至此,持續6年的日本侵朝戰爭,以露梁海戰的大獲全勝而結束。



二、戰爭的起因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原因

縱觀歷史,日本是一個島國,卻始終有一個大陸夢。中原大陸富庶鼎盛,物產富饒,容易引起領邦的覬覦野心。在明朝時期,日本民間的倭寇不斷騷擾中國及朝鮮海疆,對兩者武備廢弛情形非常了解。織田信長當國時代(1567年~1582年),"假道朝鮮西征中國"的口號,在日本將軍武士間就傳開了。

豐臣秀吉的野心:1582年,豐臣秀吉繼信長之後,平定各部,結束了日本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統一島國後,為了轉移內部矛盾,並實現中日朝"三國為一"的野心,豐臣秀吉倡議侵朝犯明。

嘗向諸侯曰:"吾欲以邦治委內府,而自將入朝鮮,以其兵為先鋒,以入於明。……自遼東直襲北京,奄有其國;多割土地,以予諸君,使諸功臣皆饜其望。"(《日本外史》卷十六)

明室援朝作戰原因

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對明朝貢不絕,又極恭順,就政治立場及道義立場而言,明朝出兵援朝,對日作戰,是義不容辭之舉。朝鮮與明朝遼東接壤;與山東隔海相望。明朝與朝鮮,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所以,無論是出於政治還是國防的考慮,援朝作戰是明朝唯一的選擇。

當時援朝經略宋應昌疏稱:"關白(日首相即豐臣秀吉)之圖朝鮮,其意實在中國。或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薊遼,京師固為泰山矣。"(《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二)

朝鮮的自衛反擊戰

1590年,豐臣秀吉向朝鮮王李昖提出借道攻打明朝的要求。

"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以入於明。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警,為我前導。"朝鮮遂被迫而開始備戰。(《日本外史》卷十六)

此次朝鮮對日抗戰,完全出於生存自衛,雖然朝鮮不堪一戰,但是在道義上是光明正大的。

日本的目的是侵略,朝鮮的目的是自衛,明朝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馳援。師出有名,才能無往不利,因此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必然會以失敗結束。



三、政治背景

明朝的政治概況

張居正的改革對明朝的國防力量影響很大,通過改革,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形成明代中興之局。張居正死後,改革被迫中止,明朝的政治風氣日益敗壞,黨爭也越來越嚴重。受受黨爭影響,官吏遇事相互掣肘,在其位不謀其政。像俞大猷、戚繼光,都曾建功立業,都是國家的棟樑,但因黨爭的緣故,都得不到重用。雖然張居去世後改革被迫中止,但其政治影響還在,對國防力量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日本的政治概況

豐臣秀吉統一島國後,在政治與經濟方面,頒布了全國性的制度,政府的權力與威信大大增強,並且有餘力從事對外侵略。主要措施有:

(1)完成全國首都的建設,對全國起領導作用;(2)丈量全國土地,訂定田賦徵收率;(3)鑄發全國性幣制,制定統一的度量衡,統一全國稅制;(4)建設大阪,發展並控制海上交通運輸。

因之,貨物流暢,生產增加,市場繁榮,物價下降。遂使民生日趨進步,社會漸趨安定,而國庫亦大為充裕。由是,日本之國防力量,經秀吉策劃經營後,已堪勝任大規模之國際戰爭。(《日本史》十九章)

朝鮮的政治狀況

當時的朝鮮也是黨爭激烈,政治腐敗嚴重。朝鮮朋黨之間相互鬥爭,不關心國事,有為之士,不被重用。朝鮮衰弱之另一原因,為胥吏的貪污、腐化嚴重,因為中央及地方的下級官吏,是世襲制但沒有薪俸。中級以上官吏,受黨爭影響,均不安於位,更談不到政績,而實權幾全部流入胥吏手中。他們掌握錢糧、賦稅、典獄、戶籍等行政權,利用職權魚肉百姓,貪污舞弊。導致民生凋敝,國力民力。

從當時明、日、朝三國的政治背景來看,日本正處於蒸蒸日上的時期,發展前景雖然好,但還沒有發展到頂峰。而明朝和朝鮮則處於江河日下,前景堪憂,這應該也是豐臣秀吉敢於叫板明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朝雖然已經走下坡路,但畢竟整體實力還在,特別是張居正改革後,讓明朝曾經得到過恢復發展。因此,日本想"假道朝鮮西征中國"實在是異想天開。



四、備戰情況

日本備戰情況

日本對侵朝犯明之作戰,早在織田信長時代,已開始準備。織田信長曾經以豐臣秀吉為西征大將軍,並誘導豐臣秀吉說:"功成則舉中國予汝。"

豐臣秀吉掌管國政後,作戰準備更加積極,他的主要備戰措施:

(1)動員兵力。西部四道(九州、四國及本州西部),實行全部動員,畿內以東(本州中部及東部),則實行局部動員。戰前實際動員兵力33萬人:第一線兵團(含大本營部隊) 20萬人,第二線兵團 10萬人,京都守備部隊 3萬人。

(2)艦船的整備。戰前一年,豐臣秀吉命各諸侯,按其領地大小建造艦船:10萬石以上諸侯大船2艘,50萬石以上諸侯大船3艘中船5艘,100萬石以上諸侯另行規定。到戰爭開始時,日軍已有艦船千艘以上,至戰爭末期,達三千艘左右。

(3)軍糧的儲備。豐臣秀吉對於軍糧的儲備,策劃的十分周祥:1.令各諸侯籌備各自出征部隊的糧草。2.核定糧價,向市場及人民實行徵購。3.用威脅利誘等手段,迫使琉球、安南、呂宋等國進貢,或交易採購。4.以名護屋為兵站基地,在大阪、廣島等運輸基地,進行大規模屯糧。

(4)武器裝備。陸軍大概分為步兵及騎兵兩大類,步兵又分銃、槍、弓三個兵種,騎兵乘馬持槍。日軍主要武器,為銃、槍、弓、倭刀四大類,數量充裕。



朝鮮備戰情況

(1)軍制與兵力。朝鮮制度都是仿照明制,軍事制度與明朝也是大同小異。當時朝鮮總兵力,按編制約十八萬多人。其中水師約占四分之一,約四萬八千人。但據日方估計,實際參與此戰役之朝鮮陸軍,不超過六萬人。

(2)朝鮮水師。戰前朝鮮水師實力:兵力 4萬8千人,戰船80艘,輔助戰船192艘,勤務船216艘。

這裡不得不提朝鮮創造的"龜船"。龜船是一種大型戰船,船上覆蓋鐵板,插滿了利刃和椎尖。前為龍頭,口為銃穴,後為龜尾,尾下也有銃穴,兩側各有銃穴六處。戰時人員伏船中,甲板堅固,銃丸槍矢均不能入。

龜船性能:兼有火力、機動、防護及衝擊之優點,為當時海上最犀利的兵器。日水軍呈秀吉之報告中嘗曰:"朝鮮人水戰,大異陸戰。且船大而行速,樓牌堅厚,銃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盡被撞破。"



明朝的備戰情況

(1)兵力調配情況

當時明朝在全國兵力約80萬人,開始用於朝鮮戰場的兵力約10萬人。後來逐漸增加到14萬人。作戰部隊大部自北疆各鎮抽調而來,後期調來水師,但仍以陸軍為主。

陸軍以步軍為主要,馬軍退處輔助作戰地位。水師出動兵力1萬3千人,艦船500餘艘。艦船種類甚多,開戰後明將劉致日將加藤清正戰書云:"必發福船、樓船、栢槽、龍槽、沙船、蒼船、銅絞艄、海舫、八喇虎等船,裝載百萬,邀截海崖,斷汝歸路,絕汝糧餉。"

援朝軍所用武器,除仍保留部分舊兵器,如弩、箭、刀、槍、矛、棍棒外,火器已甚普遍。其地位及數量,幾為其他全部武器之總和,且有更發展之趨勢。——見《明史·兵志》

(2)武器裝備

明朝的武器裝備,無論是在數量孩子性能方面,都遠遠超過日軍。整個戰役中明軍在平壤、露梁等會戰得以大勝,都是因為火器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平壤會戰前,明統帥李如松提督,於軍事會議中,嘗向朝鮮軍政首長柳成龍等炫耀:"……倭但恃鳥銃耳!我用大炮,皆可過五六里。賊何能當耶!"(柳成龍《懲毖錄》)

蓋當時日軍所用大鐵炮,其"射程為百至二百米。野戰用時,須在五十米內外發射",方可有效。(《日本戰史朝鮮役》附錄)

至於明軍所用火器,種類甚多,據朝鮮官方記載,有"大將軍佛郎機霹靂、虎蹲子母等炮,火箭千百筒"。其威力之強大,《宣祖實錄》記平壤戰爭中提到:

"俄而發大炮一號,各鎮繼而齊發,響如萬雷,山嶽震搖,火箭亂放,煙焰彌數十里,咫尺不分。但聞吶喊聲雜於炮響,如蜂鬧哄。少選,西風忽起,捲菸直衝城裡,火烈風急,赤焰亘天,延藝殆盡。城下賊幟,須臾風靡。"

從備戰情況來看,日本的兵力要大於明朝和朝鮮的兵力,但實際上日軍需要渡過海洋進入他國作戰,在這一過程中僅病患等原因就會損失一部兵力。而且明朝的火器威力在當時是出於非常先進的地位,其中虎蹲炮、佛郎機、福船都是屬於一流的作戰武器,再加上朝鮮的龜船,因此武器上的差距,也是日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同理,在後來的甲午戰爭中,日本的戰艦及武器裝備又反超了當時清朝。



五、戰鬥損失

1、祖承訓進攻平壤戰鬥——因祖承訓輕敵,失敗。

2、明軍大舉援朝與平壤會戰,中朝聯軍大勝,擊破日軍第一軍,平壤回到聯軍手中。日軍在此戰中損失慘重,聯軍戰場上斬獲:

"得級1285,其死於火及從東城跳溺無算。"追擊時,"獲級362,生擒三倭"。(《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二)

明軍的勝利,是由於火器的優越,戰場上的損耗,遠比日軍少。以戰場最艱苦的錢世禎營為例,其原有兵力約1千人,會戰中死32人,傷104人,損耗率為13.6%。助攻方面的祖承訓部,在此戰中損失更少,只有3%。

3、碧蹄戰鬥,聯軍輕敵,向漢城急進,挫敗。碧蹄之戰,明軍的全部火器未帶,自行放棄有利條件。

4、和議期間之戰鬥,中、朝與日本間邊談邊戰,達三年之久。日軍則利用此和議期間,在朝鮮東南部構成堅強之防禦地區,企圖長期占領固守。

這是萬曆朝鮮戰爭的第一階段,日軍從發動戰爭到議和階段,先後出動兵力先後達20萬人。經過一年多的作戰,傷亡病患損失達8萬人。



5、明軍再次援朝與稷山戰鬥。萬曆二十五,日軍又大舉侵犯朝鮮,明軍也大舉增援,雙方戰於稷山,聯軍大勝,日軍總退卻,從此日軍改取守勢。

6、聯軍反攻與蔚山會戰,聯軍初期獲勝,但於攻略日軍核心陣地時挫敗,日軍亦不敢進行戰略追擊。

7、聯軍再攻蔚山戰鬥,聯軍戒備疏忽,遭日軍襲擊,挫敗。

8、泗川會戰,聯軍先勝,在攻略日軍新城要塞陣地時挫敗。在泗川會戰階段日兵幾乎全軍覆沒。然而在新城戰鬥中,有一隊紀律差,還不善用火器的明軍。在戰鬥進行的關鍵的時候,忽然木炮走火爆炸,結果導致陣容散亂。日軍乘機反擊,明軍潰敗。

9、順天會戰,聯軍先期作戰陸、海軍均勝,在攻略曳橋寨陣地時挫敗。

聯軍每次在戰鬥前期,都能贏得輝煌勝利;而在攻堅或決戰階段,每此都會因為小挫折而敗陣,以致前功盡棄。順天會戰之後,雙方形成不勝不敗的戰局。雖然中朝聯軍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但是經過幾次戰鬥,不斷地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到了戰爭後期,日軍被壓縮在朝鮮東南濱海一帶,可以說打敗日軍只是時間的問題。



然而這個時候,發動此次戰爭的豐臣秀吉病逝了。他的遺命為:

由德川家康繼任,收拾殘局——"外國未服,而吾罹此疾。吾死則難作,非卿莫以定之。我今以天下托卿,卿為吾努力。"

痛悔發動戰爭的錯誤——"吾與明構兵,禍結弗解,吾深悔之。彼聞吾死,或大舉來報,國朝自古未曾受外國侵辱,及吾時受焉,我深恥之!"

決心從朝鮮撤兵——命令淺野彈正、石田三成"赴朝鮮收我兵,不能收則遣家康,家康不可往,則遣利家。"

顧慮撤退之困難——秀吉臨瞑猶向左右曰:"勿使我十萬兵為海外鬼!"

戰爭進行到此時,日本方面的大陸夢破滅了,於是想要撤兵回國。可問題是兵力充足的聯軍不想就此罷手,所以露梁海戰就形成了。

10、露梁海上殲滅戰。日軍戰死及焚溺而死者,數以萬計,其第五軍主力,幾乎全部消滅。艦船方面,除少數船隻在會戰初遁外,全部覆沒。此戰是朝鮮戰役中最成功之殲滅戰,聯軍獲得空前勝利。

然而聯軍贏得此次勝利,所付代價也不小。朝鮮水師統帥李舜臣犧牲,致統御無人;明軍大將鄧子龍折損,對作戰情緒影響很大,而艦船與官兵的損失,也不在少數。戰後的聯軍水師,也疲憊不堪,不特不能乘勝進擊;甚至無餘力擴大戰果,導致小西行長的第二軍逃逸。

露梁海戰是朝鮮戰役聯軍最光榮的時刻,與平壤會戰同等重要。平壤會戰是聯軍在軍事上轉敗為勝的基礎,露梁海戰之後朝鮮半壁河山得以光復,明、日、朝三國間之戰爭狀態,亦不復存在。



援朝戰役,實為一龐大之消耗戰。三國用於朝鮮戰場兵力,幾達九十萬人:明朝221500人,朝鮮188599人,日本471490人。就人數來說,日本、朝鮮能徵調這麼多兵力也確實不容易。

豐臣秀吉"吾不幸生小國兵力不足……奈何"之嘆,尤堪反映其兵源之枯竭!(《日本國志》卷五)

至於兵力消耗情形,尤堪驚人。三國直接用於作戰之兵力,共達63萬人,而其損耗超27萬人,為作戰兵力之47%。此次戰爭中,雙方兵力都損失嚴重:第一階段,明朝損耗33%,朝鮮損耗84%,日本損耗50%;第二階段明朝損耗50%,朝鮮損耗76%,日本損耗44%。

大明用於援朝作戰之經費,數字極為浩大,僅餉銀一項,約在千萬兩以上,以第二階段為例已在七百八十萬兩至八百萬兩之間。

據《兩朝平攘錄》稱:"大司農計度支,自二十五年(萬曆)邢經略出關,至二十八年歸,凡用餉銀八百萬兩。火藥、器械、馬匹不與焉!"

從戰鬥損失來看,三分的損失都非常大,所以到戰爭後期才會出現不勝不敗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打不動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一場戰爭離不開經常的支撐。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軍決定撤兵是因為豐臣秀吉的遺命,但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財力、人力、物力都已經無力應付了。而當時的明朝雖然也耗費不少,但還沒有用盡全力。因此看來,日本的戰敗是必然。



結語:

朝鮮之戰,明、日、朝各用兵數十萬,損失兵力都在十萬左右,並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苦戰七年,日本一無所得,明廷、朝鮮也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日本在此戰後二百多年的時間裡,不敢再動兵侵犯朝鮮者。

朝鮮受侵,做為宗主國的明朝及時援戰,完全基於正義,無條件出兵,戰後撤兵也無條件。所以此次援朝之師,可稱為仁義之師。朝鮮戰中,明朝不計一切代價,援軍源源入朝,與朝鮮軍聯合作戰。而朝鮮軍民,也能全力支援聯軍作戰,甚至忍飢節食供應聯軍。海軍方面明、朝兩軍之精誠合作,共同造就了兩國聯合作戰史上的光榮時刻。

就當時的日本而言,無論是在國力、兵力、武器裝備等方面都不存在明顯優勢,而更關鍵在於日本的戰爭目的是侵略他國,所以日本的失敗是必然的。而對明廷與朝鮮言,則為保家衛國之戰,意義極為重大,正所謂"仁義之師天下無敵"。

(圖片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明史紀事本末》《明史》《日本外史》《日本史》《日本國志》

關鍵字: